APP下载

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2016-03-04蔡效红王莉丽袁利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氨磺多巴胺精神分裂症

蔡效红 王莉丽 袁利明

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蔡效红 王莉丽 袁利明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阴性症状量表 (SA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N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患者可出现精神活动衰退及社会功能缺损,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1]。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由中脑边缘通路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引起,而阴性症状主要由中脑皮层及前额叶通路中多巴胺功能减弱引起[2],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以阴性症状为主,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本观察应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 9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共7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临床研究的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6.26±9.33)岁,病程2.0~12.0年,平均病程(5.75±2.18)年;观察组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5.84±10.02)岁,病程2.5~13.0年,平均病程(5.91±2.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均符合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程>2年者;患者SANS评分>50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精神分裂症;严重躯体性疾病及生物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合并有其他精神性疾病患者;合并有癫痫疾病者;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对所用药物有过敏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初始剂量1 mg/d,之后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及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治疗剂量范围在4~5 mg/d之间,观察组应用氨磺必利治疗,初起始剂量为200 mg/d,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酌情增加剂量,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600 mg/d,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SAN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SAN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A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N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N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SAN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60.98±6.32 48.07±4.60观察组 39 61.76±6.86a36.75±4.22b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3例,口干2例,体重增加6例;观察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2例,体重增加5例,月经紊乱3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发病于青壮年,临床主要表现为感知、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临床上对于病程>2年,情感淡漠、思想紊乱、行为退缩及意志缺乏等阴性临床症状为主,并出现精神衰退及后遗状态为主要表现的,可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3]。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难度较大,并且复发率高,是目前治疗的难点。目前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何选择有效、安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是临床治疗的方向[4]。

氨磺必利为苯胺替代物类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选择性地与患者边缘系统的D2和D3多巴胺能受体相结合,并且不与组胺、肾上腺素能受体及胆碱能受体结合。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氨磺必利可有效阻断边缘系统中部突触后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多巴胺受体结合位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而低剂量的氨磺必利可以阻断突触前D2/D3多巴胺能受体,阻断负反馈的调节,促进患者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质释放多巴胺,使突触前多巴胺释放增加[5],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阴性症状[6]。本次临床观察显示,应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与应用利培酮治疗相比,应用氨磺必利的观察组SAN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用以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观察周期较短、样本较少,其相关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1]张凤华.氨磺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5-26.

[2]沈珍贤.氨磺必利联合舒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精神医学杂志,2015,28(2):144-146.

[3]王伟松.氨磺必利片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45例临床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15,17(2):239-240.

[4]戴俊平,黄金满,张春平,等.奥氮平和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103-105.

[5]许建雄,朱建才.氨磺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4):330-332.

[6]周朝雄,熊建文.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137-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99

2015-09-18]

471013 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

猜你喜欢

氨磺多巴胺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