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校教材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03王永红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

● 王永红



普校教材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王永红

摘要:基于现阶段大多数聋校语文课堂仍在使用普校教材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发挥普校教材优势,发展听障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根据听障生实际情况,从拼一拼、找一找、划一划、演一演、写一写几方面入手,关注细节,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聋校;普校教材;语文教学

由于聋校语文教材修订缓慢,有些内容较为陈旧,而普校语文教材紧跟时代,可以为听障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环境,因此大多数聋校都采用了普校语文教材降级使用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普校教材课文篇幅长、梯度大。如果忽略了教学对象是语言基础薄弱的听障生的现实情况,就会造成学生对课文一知半解,不但发挥不了普校教材的优势,还会严重阻碍聋生的语言发展。在此,笔者谨就聋校语文教学分享一些经验。

一、拼一拼,学好语言的基础

每一个文字都有它的音、形、义。知道它的音,并正确地读出来,是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优化汉语拼音教学,改善聋生的语音清晰度,指导他们独立地拼读音节,为将来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韵母教学强调夸张

6个单韵母的发音,口型差异大,所以韵母教学要强调口型夸张。特别在教复韵母、鼻韵母时,完整地读出韵头、韵腹、韵尾,让听障生清晰见到整个韵母发音的过程,以便读准韵母。用这种夸张的口型教学,听障生基本上都能读准韵母,看口型正确地写出韵母。

(二)声母教学强调直观

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声母分有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音和舌尖后音等。进行声母教学时,除了要讲解各不相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让听障生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来感受、模仿。比如用发音器官图来弄清发音部位;用吹纸片来区分是否送气;用摸声带来感觉声带是否颤动;用含一口水漱口来指导发舌根音等。这些是为了使听障生尽可能地读准声母。

(三)拼读教学强调简捷

拼读音节的方法很多,有两拼法、三拼法和直呼音节。两、三拼法学习起来很复杂,而且容易读破音节,使声、韵分离。对听障生来说,最好的方法是直呼音节,简单易学。直呼音节要求做到:摆声母的口型,发韵母的音。教学中严格按照这一方法,让聋生学会“摆”和“发”的过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了拼读方法,我们就要督促听障生正确地朗读。首先要培养朗读的意识,读书时不准打手语,发现读得不好时要及时纠正,避免出现不认真读而胡乱读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听障生大都养成了正确读书的习惯,遇到不会读的字会主动请教老师。

二、找一找,认识语言的材料

众所周知,词是构成语意的最小单位,只有读懂了每个词,才可能正确地理解每句话、每篇课文。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了生字新词,忽视了许多熟字新词,影响了听障生对句子、对课文的正确理解。长此以往,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难度加大,听障生更难读懂。因此,笔者十分重视词语教学,学完拼音后,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试着读几遍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要认的生字,下面加个小圈,读读;在课文中找出新词,用方框划出,读一读。

这些预习是常规预习,听障生课前有能力完成的,就应该自己完成,以便课堂上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语言实践。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的生字读得好不好,新词划得对不对。由几个字组成的词语,笔者用“好朋友”来定义它,因为不是任何两个字都能成为朋友的。因此,笔者常常会问:“在这篇课文里,你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每次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名学生的划词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这些“新朋友”就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不仅要求听障生能正确熟练地读出它们,还要在教学课文时重点关注它们,通过插图、课件、演示等帮助听障生理解“新朋友”的含义。

三、划一划,感受语言的规律

在以前的聋校语文教材中,拼音教学之后,安排了看图学词和看图学句,之后才是看图学课文。而在普校语文教材中,拼音教学之后直接开始学习看图学课文了。这对于听障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听障生划出停顿,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其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分析句式,让他们仿照句式说句子、写句子。比如课文《看雪》中有一句话: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教师指导学生划出停顿后,提问:“什么时候?谁?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在哪儿看到了美丽的雪景?”学生一一回答。然后,让学生仿照句式:(),()在()看到了()。结合生活实际说句子,课后写句子。

对于课文中较复杂的句子,要通过提问,用正确的停顿方式帮助听障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读读背背。如课文《看雪》中的句子: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通过划一划,让原本复杂的句子一目了然。听障生不仅读懂了句子,还感受了语言的规律,发展了语言能力。

四、演一演,体验语言的美妙

课堂上的演一演是普校学生特别喜爱的方式,听障生也是如此。记得在教学“南瓜越老皮越黄”时,笔者表演了“越跳越高”“越走越快”。在启发之下,听障生很快说出了“越写越好”“越画越好”等词语。

不仅可以通过教师演一演,帮助听障生理解语言,还可以通过让听障生演一演,内化语言,体验语言。每次表演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演得越好,理解也越到位。

五、写一写,尝试语言的运用

理解了语言,只是完成了学课文的一半,关键是运用语言。只有结合新的语言环境让听障生尝试运用,才能促进学生言语的发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学了课文《一分钟》后,让学生想象元元第二天上学的情景,并续写《元元变了》。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有一位同学写道:

“晚上,元元把闹钟往前调了10分钟。第二天早上,叮铃铃,闹钟响了,元元很快地起床,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绿灯亮了,他走过了马路。到了公交车站,等了一会儿,公共汽车就来了。元元上了车,一边唱着歌,一边望着窗外的风景。

到了学校,元元第一个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有点脏,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摆得整整齐齐。一会儿,同学们来了,都说:‘元元,你真好!’老师走进来,看着元元微笑着说:‘元元,你进步了!’”

关注细节,让语言文字跳动起来,听障生便爱上了语言文字。上课时,教师问:“谁想来读一读?谁想来说一说?谁想来演一演?”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住地说:“我会,我会。”就这样,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度过了一节又一节课。每篇课文学完后,同学们读书、背书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甚至课文还没开始学,就有同学开始读和背了。班里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2015,(1).

[2]张兴文.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浅析小学语文预习后课堂的教学策略 [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4,(10).

[3]顾定倩.特殊教育课程论.讲课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4]章永.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本位评估的操作性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中图分类号:G762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聋哑学校,324000)

猜你喜欢

聋校语文教学
具身德育理念下聋校德育课程建构
浅谈聋校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实施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试论聋校低年级语文“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