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学前特殊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6-03-03叶增编曾雅茹吴春玉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残联保教残疾儿童

·叶增编 曾雅茹 吴春玉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学前特殊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叶增编曾雅茹吴春玉

福建省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发展学前特殊教育,从优化顶层设计、有效整合资源、谋求多样化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学前特殊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未来将在建立全省跨部门信息通报系统、实施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等方面开展更多的创新探索,充分有效地保障残疾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需求。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需求,一直是福建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面,福建在推进特殊教育由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着力打造区域教育新高地。

一、早期重视,持续关注,探索福建省学前特殊教育有效机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九五”以来,福建省把学前特殊教育作为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提升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从两条路径上探索学前特殊教育的有效机制。

一是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开办学前班,招收残疾学前儿童。如泉州市盲聋哑学校于2000年开办了盲聋学前教育,填补了福建省特教的空白,学校也因此于2005年入选中央教科所与美国希尔顿·柏金斯盲校开展合作研究的全国十个项目校之一。福州市聋哑学校于2008年开办了学前班,形成了集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与三年制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办学体系。南平市盲聋哑学校于2011年9月开办学前语言训练班,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高中)教育为一体的办学格局,2012年9月,学校增设学前语训部。

二是残联系统举办的各级康复训练机构,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根据历年《福建省残疾人事业统计分析报告》[1],2007年以来,福建省每年都对一定数量的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自闭症、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等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干预。残联系统的康复训练机构,一方面为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机会,弥补了教育系统中学前特殊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残疾儿童经过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显著,部分残疾儿童进入普幼、普小就学。

福建省在这两方面的探索,为后来全省学前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积淀了丰厚的师资、物质资源。

二、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推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

在前期办学基础上,为顺应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趋势,福建省学前特殊教育开始制度化建设。

根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构想,“十二五”以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福建省教育厅共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年)、《福建省特殊教育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福建省特殊教育幼儿园设置标准》(2011年)、《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1年)、《福建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2013年)、《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2014年)、《福建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2015年)等一系列文件,对残疾儿童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标准及学前特殊教育的布局设点、经费筹措、服务提供、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省级残疾儿童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2]在制度设计上为发展全省学前特殊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科学布局,整合资源,构建学前特殊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之前,福建省残联系统和教育系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学前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工作。残联系统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凭借自身的专业康复人员和专业化场地与设备的资源优势,主要承担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但是,其不足之处也很突出:没有系统化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对幼儿的保教。教育系统的特殊教育学校零星举办的学前特教班,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学前残疾儿童康复保教服务。但是,由于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局限,往往缺乏专业的医学鉴定与干预。

为提高学前残疾儿童康复保教工作的质量,改变残联系统和教育系统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各自为政的现状,福建省积极探索资源有效整合,努力破解发展困局。

(一)打通残联系统与教育系统的隔离,实现资源整合

2011年,厦门市在原残联系统下的博爱康复中心残疾儿童训练班的基础上,设立福建省乃至全国首家招收残障幼儿的公立特殊幼儿园——心欣幼儿园。心欣幼儿园由厦门市残联主管,整合残联系统康复、医疗资源,并将教师和幼儿园管理纳入教育部门幼儿园教育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实现资源的优势整合,为探索医教结合、扩充学前特殊教育办学资源进行有益的探索。

目前,这一模式已在福建全省铺开。截至2015年,已开办厦门心欣幼儿园、福建省福乐幼儿园、漳州市福乐幼儿园、龙海市福乐幼儿园和东山福乐幼儿园等5所独立设置的公办特殊幼儿园。此外,各地也纷纷设立由政府提供部分资助的私立福乐幼儿园。残联系统举办的特殊幼儿园是福建省教育厅与福建省残联的合作与创新,为全省残疾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学前教育机会。

(二)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办学前教育班(部)

在普及学前教育的背景下,普遍设立特殊幼儿园的做法不太现实,因为这其中涉及资金、校舍和师资等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根据福建省《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将残疾幼儿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保证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会。文件要求,至2016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办学前教育班(部),招收残疾幼儿,充分利用现有的校舍和师资等资源,部分解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目前,全省74所特殊教育学校基本都开设了学前教育班。

(三)鼓励、支持普通幼儿招收残疾幼儿入园

根据《福建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各县(市、区)均应选择1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随园保教试点,设置资源教室,配备特殊教育指导教师。同时政府支持公办及普惠性私立幼儿园接收残疾幼儿入园。

四、齐心协力,多样发展,福建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初见成效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2012年和2014年《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表》,2012年特殊幼儿在校、在园人数761人,占特殊儿童在校生数的2.71%;2014年特殊幼儿在校生人数上升至1029人,占特殊儿童在校生数的3.9%,学前阶段增长了35.22%。[3]从学前阶段在校生数的增长分析可知,2014年学前阶段在校生数比2012年增长1.35倍,这可能与2011年以来新出现的特殊幼儿园的教育安置方式有关,表明政府推动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效益已逐渐显现出来。

在政策支持下,各地积极推进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以泉州市为例,2014—2015学年度泉州10所特殊教育学校有9所招收学前特殊儿童,在校学前特殊儿童91人,2015—2016年度在校学前特殊儿童148人,增长了62.64%。根据泉州市残联提供的数据,在残联定点康复机构中接受康复保教的0—6岁幼儿,2013年399例,2014年377例,2015年540例,2016年达到了582例,逐年增长。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系统和残联系统在发展学前特殊教育上日益显示其资源优势。

同时,普通幼儿园开展残疾幼儿随园就读也得到有力支持。对公办幼儿园和取得办园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幼儿的,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多渠道满足残疾幼儿学前教育需求。

五、跨学科,多领域,不断完善福建省学前特殊教育服务

基础教育阶段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保教部,或借助残联康复中心创办特殊幼儿园(福乐幼儿园),是福建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特殊幼儿主要的保教安置方式。通过这些教育安置,有助于逐渐缓解特殊幼儿学前教育入学难的问题。在解决入学难的同时,还应从特殊幼儿的保教需求出发,积极探索跨学科、多领域协同服务的特殊儿童教育模式。为此,今后一段时期内,福建省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一)建立福建省特殊教育通报系统,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精准服务

目前残联、教育、卫生系统各自掌握着残疾儿童的数据,彼此之间联系不足,资源尚未能有效共享,不利于特殊人群服务的开展。特殊教育通报系统是一项基础工程,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实施以幼儿为中心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

家庭是特殊幼儿生活和成长的首要场域,而不是隔离的机构。特殊幼儿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是早期干预的重要基础。因此,今后我们将探索实施以幼儿为中心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IFSP),以幼儿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实施有效的学前教育服务。

(三)建立主要服务提供者(PSP)制度

学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工作内容的跨学科性。许多被诊断为发展障碍的孩子,常常伴随着多学科服务的需要,如职业治疗、物理治疗、言语和语言治疗、康复保教等。这当中的每个学科、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专业标准和专业要求,彼此之间需要协调,以发挥最大的资源优势。因此,有必要建立主要服务提供者(Primary Service Provider,PSP)制度,了解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并与家庭及不同领域的学科专家沟通合作,协调他们之间的运作,对跨学科、不同领域协同的服务进行有效管理,探索医教结合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服务模式。

(四)建立学前融合教育的制度保障

集中办特殊幼儿园和特教学校办学前班的做法,短时间内可以显著提高残疾幼儿的学前受教育率,但是对于发展普及、普惠学前教育的作用比较有限。有研究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福建省有69.71%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辅读班或随班就读,而特教学校只占三成左右。[4]另外,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远离家庭不利于其早期干预。目前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困难在于缺乏制度保障,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幼儿仍存在较多阻力。因此,学前融合教育仅靠观念上的倡导远远不够,必须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加强配备师资,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

福建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还在路上。

[1]福建省残联.福建省残疾人事业统计分析报告[DB/OL].http://www.cdpf.org.cn/sjzx/dfsj/index.shtml,2016-07-28.

[2]叶增编,曾雅茹.残疾儿童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以福建省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3):14—16.

[3][4]曾雅茹,叶增编,郑晗.福建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探析[J].教育评论,2015,(11):30—34.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362000)

G760

猜你喜欢

残联保教残疾儿童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乌鲁木齐市残联“十三五”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残联在儿童自闭症康复服务中的职责研究
浅议残联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