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文理交融”教育的建构
2016-03-03孙平
孙 平
高等职业院校“文理交融”教育的建构
孙 平9
“文理交融”教育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在于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单纯的技术技能教育的思想误区,使得“全人”教育出现了缺失。高等职业教育功利性倾向的突显的结果必然是培养的人才存在思维及创新方面的缺陷。要解决“全人”教育的问题,必须在高等职业院校树立“文理交融”的教育观,强调对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建构,解决好专业教育与“文理交融”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以文理交融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教育”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文理交融教育的最终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文理交融教育
一、高等职业院校文理交融教育观的树立
(一)文理交融教育的含义
文理交融教育是指对高等职业院校中的文科或理工科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外还要接受有针对性的理工科或文科的知识教育。“文理”的称谓是一个习惯语的沿用,主要指“文理科知识”。“文”主要指文史哲学科,也指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知识。“理”主要指“理工科”,即数理化学科,也指自然学科和工程技术科学知识。“交融”在这里主要指结合的意思。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涉及的学科主要分为“文科”“理工科”两大类,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不是以学科为划分标准的,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将其分为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如把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以及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等定义为“理工科”类。
文理交融教育是为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质量而提出的一种教育观,是相对于本科的通识教育而提出的、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在高等教育中,人们常常使用“公共教育”“人文教育”“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等名词来描述通识教育,其实,它们的内涵不尽相同。应该说文理交融教育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它主要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避免高等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提出的教育观。在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的文理交融教育不同于本科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其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更有针对性。文科、理工科的知识都要传授,这是广度的问题。文科、理工科知识都要融合,这是深度的问题。对理工科学生侧重于人文知识的补缺,对文科学生侧重于理工科知识的补缺,这是针对性的问题。这些方面组合起来,就能看到高等职业院校文理交融教育的特点。建立起“以文理交融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教育”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文理交融教育的最终目的。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倡导的方向。文理交融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具体体现。通过文理交融教育,我们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培养“能动手、懂操作、有素养、尊德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理交融是学科知识的交融,而不是单指学科的交融。在具体实施文理交融教育时,既可以以学科为形式进行讲授,也可以知识点、问题点为专题进行讲授,但是,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设计,而不是一股脑地介绍种类繁杂的学科。
(二)文理交融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理工科教改的基本倾向是‘学美国,搞通识教育’[1]。”通识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在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和哈佛大学校长科南于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为标志。哈钦斯强调,“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要求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的人应该在大学内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这就是他所提出的“通识教育”的主张。所谓“通识教育”就是对所有人的“共同教育”(common education)”[2]15,追求对“共同人性”以及“本族群的属性”的研究和教育。
2012年开始,哈佛大学在原来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提出“全面教育”“让学生具备永远探索知识,无限接近真知的能力”[3]。
继哈钦斯之后,哈佛大学校长科南,召集教授们进行了历时两年半的研究后,于1945年完成了《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史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科南指出,现代通识教育的核心是继承古典人文教育传统,关注的是文明的“保存”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美国“文化熔炉”的属性,关系到美国的未来,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因此,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以经典人文著作阅读为主,培养学生“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思想。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成型,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美国的“文化模式”。美国的大学在本科一、二年级阶段基本上实施的是通识教育,不像中国高校学生一进校就进入到专业教育阶段。美国真正的专业教育是从本科第三、四年或研究生教育才开始,本科生在第四年还可以转专业,而中国的大学生在本科第一年都很难转专业,更别说大学第四年了。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是按照前苏联的大学体系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本科乃至专科生只要进入大学就已经固定专业了。专业教育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仅仅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及时为社会培养专业人员,减少教育的成本,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学生心智的不成熟和知识面的狭隘,使得个人兴趣缺乏,入学时专业的设定基本上就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前途。“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恰恰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尤其不利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思维和研究。”[2]4
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开始提出“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的问题。其实,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在援引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式,没有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也有人把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和法律知识教育混为一谈。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即文理交融教育,一来可以与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相区别,二来可以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的文理交融教育不是对“所有人的共同教育”,而是对职业教育专业的教育。
(三)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局限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非常明确的教育,其突出的特点是职业的技能性、技术性。职业教育容易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专业方面,在单纯职业教育的环境中的学生往往会把狭窄的专业取向当作自己的前途和方向,除了在专业方面钻研以外别无所求。过窄的专业知识往往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文视野不宽,继续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基础不牢,对专业之外知识的认知水平不够,在一些社会生活方面反而成为弱势群体。为了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避免这种情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就要树立文理交融的教育观,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多传授一些方法、程序、思维方面的科学知识,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至于从学校毕业后成为社会的“局外人”,不至于成为一个“机器人”,而是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文化人”。这是一种价值的取向,而不纯粹是教学的水平与课程的设计水平问题。
文理交融的教育观要避免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也是教育观的问题。现在为什么有些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性太强,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无缝对接”的白领或蓝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更体面、更高薪的工作。完全把教育与学习和物质利益挂钩。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肯定是利己主义者,而这是不符合人类进化发展规律的。
高等职业院校属于大学的一种类型。大学教育的“大”,不仅仅指“高深”,本身就具有“普遍”的意思。虽然现在大学的专业分类越来越细,但是大学在教育过程中不注意知识的整体性设计,忽视了知识间的联系与互通关系,把专业的方向固化为唯一的指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警惕的问题。因为大学教育仅仅是人们知识积累的其中一环,并不是终点。如果提供一种指向性的指引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把这种指向性的知识传授固化在某个具体的职业岗位上,过分强调专业与就业的匹配度,大学的教育就成为了“培训”教育了,与大学设立的目的就不相符合了。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要把握好知识的“专”与“博”的关系,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文理交融教育的知识架构
(一)文理交融教育在思维架构方面的设计
除了专业教育以外,还需要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道义性思维、人文性思维、技术性思维”的训练与教育。而这些方面容易被人忽视,因此造成社会对大学教育的不满与质疑。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基础教育,其目标是人的成才,成才的检验标准是一个人经过高等教育培养后对社会的积极作用的发挥程度。缺少了这个目的,就会造成社会的不满。
思维方式是看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一个人在经过大学阶段一定的训练和教育后,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使得对人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科学、理性。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会决定人的思维方式的完整性。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受教育的程度与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哪些方面的知识传授与弥补哪些方面知识的不足,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需要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更多地进行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道义性思维、人文性思维和技术性思维的训练与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
批判性思维是要树立一种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对世界上的纷繁事物要保持着警惕和怀疑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使得人们的认识带有警惕性和理性的色彩,防止因为知识的片面性和认识的狭隘性而导致的认识上的误区和行为上的混乱。对于一些技术人员来说,在一个领域可能是专家,在另外一个知识领域也许就是“文盲”。事物的基本判断和行为的方向是受人的认识能力控制的。有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极端性就会减少,对客观性的把握程度就会提高。
创新是一种动态的思维方式,其对立词语就是“保守”“落后”“固步自封”“自娱自乐”。如果我们培养的是一批职业“机器人”,那是不需要创新行动的。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保守就意味着落伍,落伍就要挨打。所以唯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唯有创新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唯有创新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潜力,使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
道义性思维突出的是对人性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下许许多多道德的知识与要求。而这方面的知识对年青人来说存在断层的问题,现在的许多教师本身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系统教育。伦理、良知、价值观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的大问题,这方面需要认认真真补课才行。大学生没有道义性思维,走向社会一定会存在很大缺陷,甚至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人文是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人文性思维反映的是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反映人的精神世界状况及对真、善、美的观念。人文性思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自觉程度。理工科出身的杨振宁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话题值得人们思考:“我觉得今天的大学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传授给每一位大学生,使他们知道他自己是怎么回事,他所处的社会又是怎么一回事情。”[4]杨振宁先生指出,文化自觉虽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一个总的原则就是首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这是他在清华大学的深切感受。
技术性思维是对专业人员的专业要求。现代技术工具的运用、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设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技术教育的要求,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没有技术思维能力。但是技术思维能力强的人往往缺少人文精神,缺少对人文关怀或道义的分析判断。
高等职业院校的文科学生应该以技术性思维为主,辅助于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道义性思维的训练与教育;理工科学生应该以人文性思维为主,辅助于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道义性思维的训练与教育。这样教育的结果会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往“全人”成长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一步。
(二)文理交融教育在学科知识架构方面的设计
思维架构的设计要落实到学科或职业类别上。以本科的专业目录为参考,其专业以学科类别、专业类别及具体专业进行分类,主要可以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进行归类,具体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等13个专业学科门类。以高等职业专业目录为参考,其主要是以行业、职业分类为主,兼顾学科分类进行的专业划分。具体有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水利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等19个行业、职业类别。如何从这些学科中挑选出文理交融教育需要的课程知识,这是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提出的课题。
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考虑,文明知识的传播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科技文明、现代社会文明的知识传播与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这方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做法倒是值得参考。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开设了两门大类课程,一门是“当代文明”,一门是“人文经典”。在“当代文明”大类课中,专门开设“东方文明”课,其中包括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等专门的课程。
在通识教育学科知识架构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实践体系较为完善,值得我们在构建文理交融教育中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这部有关通识教育的报告,必然从广义上的‘人’的‘完整性’而不是从狭义上的个人‘能力’角度来探索教育如何为人生做准备”[5]。该报告认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是竞争关系,专业教育培养一个人立足社会的专业能力,通识教育培养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适应能力,具体就是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通识教育为学生“发展专业潜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该报告提到,在学生学位所要求的16门课程中,应该有6门通识教育类课程,至少包括一门人文学科、一门社会科学、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在自然科学中,建议开设物理学基本原理、生物学基本原理课程。
(三)文理交融教育在人的素质架构方面的设计
2016年6月2日,中国获得《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资格,中国的工程教育实现了国际多边互认。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然而“大而不强”一直是国内外同行对中国工程教育贴上的标签。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培养学生“大工程观”的主流工程教育观念将逐步改造传统的中国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的 12条素质要求包括沟通、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等方面的内容[6]。这 12种素质要求是:工程知识、设计与开发解决方案、现代工具的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个人与团队工作、项目管理与财务、问题分析、调研、工程师与社会、道德操守、沟通交流、终身学习。这12种素质要求在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文理交融教育时完全可以借鉴。如理工科学生可以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个人与团队工作、工程师与社会、道德操守、沟通交流、终身学习这六个素质要求方面进行针对性地训练。
文理交融教育在学校教育时期是“通识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又属于“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可以分阶段进行,一般在学生毕业以后,职业教育就可以结束了。但是,素质教育是永无止境的,它与人的绵绵不绝的需求相关。学生毕业以后主要依靠的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的基础必须在学校依靠文理交融教育来夯实。职业教育可以在“手艺”上使学生成熟,但是在“人格”培养上还要依靠文理交融的教育。
三、文理交融教育的实践
(一)避免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弊端
为了解决中国本科教育存在的专业教育过强的问题,1995年开始,教育部在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提出“淡化专业,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发展”的转型目标,目的在于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缺乏通识教育的状况。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国内的一些本科院校中有一些关于通识教育的通选课,如北京大学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 5个领域开设了一系列精品讲座。武汉大学挑选了51门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每门2个学分,另外还有 200门通识教育任选课,每门2-3个学分,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不少于12个学分的课程。山东大学在非文史类学生中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通选课。
文理交融教育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能力,忽视学生的广博知识修养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它强调知识的广博性,但是同时也要防止本科院校中通识教育存在的弊端。从一些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目前存在凸显的问题是:缺乏对核心课程的设计,课程种类繁多,缺乏系统教育与训练;学校与学生一头热一头冷,学生混学分现象普遍;根据学校的师资定专题,缺少学科大家的支撑;网络内容的扩展不足,网上网下无法互动;在教学体系中被视为可有可无,流于形式。有学者指出:“通识教育对于知识的要求绝不能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辙止层面,更不能局限于追求知识的当下应用价值层面,而必须回归本源,培养学生在知识理解基础上独立思考的习惯,继而才可能造就具有批判与发展能力的所谓高级人才”[7]。高等职业院校如若不想重蹈覆辙,必须走出一条适合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特点的文理交融教育之路。
(二)文理交融教育的设计须注意的问题
文理交融教育的设计要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指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学制主要为 3年。高等职业院校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在企业等实践单位顶岗实习半年。文理交融教育的实施主要在学校期间完成,即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如果以一个学期 18-20周计算,一般要90周,如果每周都有文理交融课程的安排,对每一届学生来说,就要设计90-100次课堂讲授,每次时间最好为两节课。
文理交融教育要关注核心课程的设计。如果不把主要关注点放在核心课程的设计上,就会出现目前一些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课程越来越多,越来越庞杂,锦上添花的课程多,学生混学分的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考虑核心课程的设计,其实也就是只关注“目”,让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结果开出了五花八门的“概论”课,而没有关注“纲”,没有搞清纲和目的关系,要清楚纲举才能目张。在“纲”方面,我们建议开设两门“大类课程”:现代人文经典、现代科技文明。在两类课程中各设3-5门左右“核心课程”,然后根据需要设立若干“扩展课程”。文科的学生要在“现代科技文明”的“核心课程”与“扩展课程”中选择若干课程学习;工科的学生要在“现代人文经典”的“核心课程”与“扩展课程”中选择若干课程学习。
西方的本科通识教育非常关注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于中国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如果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肯定会遭到学生的反对,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古代经典著作的时间、能力和知趣。因此,文理交融教育应该突出现代人文经典和现代科技文明。
(三)文理交融教育实施的要素
上什么课?这是文理交融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许多大学的通识教育就是开设五花八门的“概论”“通论”“导论”等课程。有学者对本科学校人文教育的“概论、原理加通史”的模式提出反对意见,提出应该转为研读古今中外经典原著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并不合适。因此,需要文理交融教育项目的组织者做出精心的选择。最好的方式是以现代经典著作为主线进行讲授或以热点问题为主线进行专题讲授,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法学、史学、哲学、道德、宗教学、美学、继续教育学等知识,还包括化学、数学、物理、经济学、航天、物联网、机器人等知识,并且在选择上要突出“现代”二字。“现代”往往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直至现在的阶段。在这种时间的限定之内,为学生阅读列出书目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的组合能够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能力、修养等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如何讲授?在具体实施文理交融教育的课程时究竟以学科介绍为主进行讲授还是以专题为主进行讲授?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以学科为主进行讲授,知识体系完整,但是讲授起来时间长,内容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以专题为主进行讲授,内容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强,但是知识体系破碎。为了兼顾两个方面,最好以系统的专题讲授为主,以3至5次讲授为一个单元。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介绍科学的体系,使感兴趣的学生课后有进一步学习拓展的基础。
谁来教?谁有资格承担文理交融教育的教学任务?承担文理交融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如果以学校自身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为主,这样的结果往往会造成因人设课问题的显现,这会与理想的设计有较大的出入。避免因人设课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聘请校外的专家,少量的聘请应该没有问题,但往往是很难把握限度。为了提高文理交融教育的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要使学校的教师以能够站在文理交融教育的教学讲台上为荣。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文理交融教育的教学任务应该采取教师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自荐还是推荐,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核才能实施,在教师人数上要严格把关,宁少勿滥;要把学历高、职称高、授课效果好的教师摆在文理交融教育的教学一线上来。
选修课还是自修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必修课、选修课是有很大区别的,文理交融教育的课程应该有必修课。与此同时,为了考虑针对性、个性化的问题,就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扩展性课程供学生选择。这部分学生选择的空间虽然较大,但是有时选择的余地还是有限的。如有的课程选修的人多,可能受教室的限制,无法满足所有选课学生的需求。有的课程选修的人不多,最后可能无法开设,学生还得重新选课。文理交融教育对学生来说,选择的限制还是很多的,这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如何组班?文理交融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小班,也可以是大班。小班以 20-50人为宜,大班可以是上百人,具体因学生和教师的情况而定。有些课程学生会较多,有些课程因为是知名学者讲座也会有上百人参加,但是从现实来看,有时20人的小班也是很有效果的。除了面授以外,讨论课也是需要的,对经典的阅读往往需要讨论课来加深印象和理解。对于一些课程,我们建议安排课后作业,任课老师要认真批改作业,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混学分现象的出现。
何时开始和结束?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文理交融教育要从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时间可以持续到第三学年的上半年,因为第三年下半年学生需要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有效的学校课堂教育。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期间,都要考虑安排文理交融教育。
面授还是网络学习?从时间分配上考虑,网上学习的内容和网下学习的内容可以各占一半。从讲授人员的组成来考虑,校内的人员和校外的人员也可以各占一半。从效果方面考虑,面对面的讲授和网下答疑也可以各占一半。要坚持网上互动,这是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办法。
谁来组织?学校教务处要把文理交融教育工作统筹起来,要处理好文理交融教育与思想品德课、基础课开设之间的关系,协调课时问题、协调学分问题、协调上课的具体时间、协调教材的编写等教务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专门设立文理交融教育的组织机构或委员会,可以设立长期的“文理交融教育课程大讲堂”,可以固定文理交融教育授课的地点,可以设立专门网站,还可以设置固定的文理交融教育宣传周(月)活动,定期进行文理交融教育的教学成果展示。
[1] 朱高峰. 论教育与现代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 [2] 甘阳. 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A]. 大学文化的人文教育[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5、4.
[3] 刘诚城. 通识教育效果怎么看?[J]. 精品阅读:麦可思研究,2015(4):54.
[4] 杨振宁. 大学教育与文化自觉(序一)[A]. 大学文化的人文教育[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
[5] [美]哈佛委员会.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李曼丽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6] 刘博智,柴葳. “转正”工作技术环节无懈可击——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N]. 中国教育报,2016-06-03(3).
[7] 董云川,刘徐湘. 通识教育不是通俗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16-05-09(5).
Constructing a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UN Ping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refers to a kind of libe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aim of solving problems of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A view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elongs to a kind of technical skills education leads to the deficiency of whole person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ominent tendency of utilitarian is blamed for the defects in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is a mus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lus, establishing a holistic and targeted direction in knowledge for art and science students should be highlighted as well. The author also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educ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cience and ar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G710
A
2095-6762(2016)06-0050-07
(责任编辑 于小艳)
2016-10-24
孙平,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授,副校长(广东广州,51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