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公司业务流程中的道德风险研究
2016-03-02施慧洪李明
施慧洪 李明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某知名小贷公司的蹲点式调研,获得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文章认为主流的三种小贷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营销、调查、授信等部门与客户、贷款中介联合造假,使得道德风险问题尤其突出。由于造假利益的驱动,参与人发明了资产负债表造假和损益表造假等方法。制度的根源在于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和法治的松懈,在造假有利且风险较低低时,造假就成了参与者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小贷公司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小贷公司的重要风险
(一)小贷公司的风险不容忽视
1.小贷行业高增长、高坏账率。据笔者对辽宁省沈阳市小贷行业以及贷款中介行业的调研发现,许多相对小规模的小贷公司因为逾期和坏账严重,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发放新的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到催收和介绍客户赚取中介费,甚至处于不营业状态。通过对大中型小贷公司客户经理和贷后管理人员的调研发现,他们也同样面临着逾期和坏账严重的问题。
2.客户经理的行为难以约束。贷后管理部门在不断地招聘新人,而同时加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为公司授信变得更加谨慎,客户经理的薪酬因此有很大的降幅,他们不得不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不足。小贷公司的贷款业务不必像大银行那样终身负责制,客户经理本身的素质也不高。以上诸多原因放纵了客户经理本应严格的信贷行为。
(二)我国小贷公司的运营风险
小贷公司面临诸多风险,这些风险是导致逾期和坏账率高的根本原因,包括道德风险、风险控制不到位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资金瓶颈风险、客户资源集中风险、同业竞争风险等。其中,道德风险和风险控制不到位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风险控制不到位给道德风险创造了条件,道德风险又考验着风险控制。二者之中,道德风险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小贷公司员工、客户的蓄意造假,这种造假包括相关证件的造假(房产证、行车证等)、相关财务数据的造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软信息(借款人家庭、履历、品行等非财务情况)的造假。
(三)我国小贷公司的特殊性
1.客户群非优质客户,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可借鉴的经验少。大部分客户是大银行淘汰的客户,资产质量、经营状况都比较差,而且大部分是在无抵押的情况下操作的。此外这类客户群体的贷款突出了“短、小、频、急”的特点,即贷款期限短、额度小、频率高和用款急迫,因此这类客户对风险控制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从业人员没有得到足够专业的培训,在贷款过程中不够精细,对客户的信用风险把握不足。
2.三种典型模式不适合我国小贷公司。我国小贷行业发展不过5年左右,大部分借鉴的是孟加拉的尤努斯模式和德国信贷技术,这两种模式是已经取得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还有一部分借鉴了国内银行的放贷模式。尤努斯针对的是农民,公益性质比较强;德国信贷技术是基于德国的经济状况开发出来的,我国小贷公司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微企业,经济状况和德国不同;而小贷公司和银行的客户群体截然不同,照搬银行的信贷模式也是行不通的。
(四)小贷公司倾向于业务造假
1.客户和小贷公司的员工都造假。质量差的客户对于高授信额度的诉求更加强烈,他们不惜造假。小贷公司员工有时由于专业素质不够,并不能及时识别客户的造假,这就给造假带来可乘之机。但是,更普遍的情况是,小贷公司员工在利益的诱惑下,主动为客户造假。
2.小贷公司的业务模式为造假留下了造假空间。无论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信贷工厂模式,还是客户经理保姆模式,都为道德风险预留有了很大空间。
3.如果小贷前期资料和调查不真实,风险则难以控制。一个贷款项目的起点是收集客户的相关资料和现场调查,后续的审批工作都是基于它开展起来的,如果前期的资料和调查是不真实的,那么就会为后续审批埋下风险,最终导致逾期和坏账。
两种小贷模式的造假流程分析
(一)信贷工厂模式下的造假流程分析
1.信贷工厂模式的小贷流程。如图1所示,产品研发部负责信贷产品的研发。营销部只负责寻找客户,或者是电话营销,或者是主动拜访,或者是发放宣传手册,有实力的小贷公司会做平媒和电视广告,以及户外广告等。营销部找来客户之后,将客户初步信息交给调查部门。调查部门人员到客户那里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明、资产证明、财务数据、银行流水等,同时进行现场调查。调查部员工将相关要件交给授信审批部,授信审批部据此出具授信额度和期限。放款部(中心)根据审批协议做放款和存档处理。贷后管理部负责客户的贷后管理,包括还款监督、逾期处理、坏账处理等环节,有的公司会将贷后管理外包到专业的催收公司。根据调研,中介介绍的客户往往会存在更多的造假问题。
2.营销部门造假。在信贷工厂模式下,第一步是寻找客户。营销人员通过各种方式营销潜在的客户,他的薪酬是由贷款客户数量还有授信额度决定的,为了赚取更多的薪酬,他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更多的客户,尽量提高客户的授信额度。在这种模式下,因为营销人员接触不到贷款的全部流程,因此在起初阶段,他们并不清楚影响贷款额度的因素是什么,他们只是机械地寻找客户,然后将信息反馈给调查部门。长期的工作使得他们逐渐认识到了影响贷款的关键因素。贷款客户的意愿往往是能多贷就不少贷,这样客户和营销人员的目的是一致。
3.调查部门造假。在信贷工厂模式下,第二步是调查部门的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小贷公司为了避免调查人员和营销人员的相互串通,会把需要调查的客户随机分配给调查部门的调查人员。调查人员的薪酬和审批额度没有关系,和调查数量有一定关系。调查人员接受过一定的信贷知识培训,因此他们对于审批思路的了解程度会比营销人员强,而且时间越久,这种掌握程度越高。在调查过程中,客户深知调查人员是提高额度的重要环节,因此,他们会使用金钱等手段收买调查人员。调查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也就有了为客户造假的动力。另外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情况是,调查人员会主动帮助客户造假并收取好处费,贷款条件不好的客户往往会采纳这样的建议。可见,调查人员也并不缺少造假的条件。
4.授信审批部门造假。在信贷工厂模式下,第三步是授信审批部门的审批。授信审批部的风险控制人员根据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估,包括客户的资产、收入、资金用途、涉诉等各个方面。他们的薪酬和审批数量和额度有一定关系,逾期率和坏账率也是关键的因素之一。事实上,风控人员评估的主观能动性非常大,比如客户的资产总价值,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提高资产价格把资产总价值提高。再比如涉诉调查,原则上来讲,是不能给涉及诉讼的客户发放贷款的,因为他们的信用价值发生了严重的贬值。风控人员通过涉诉查询网站查询,这样他们可以轻易地隐瞒涉诉情况。在比较大型的小贷公司,授信审批部和客户、营销部、调查部门的隔离是比较成功的,比如异地隔离,在这样的情况下,授信审批部就并不具备造假的条件和动力了。而在小规模公司中,授信审批部和营销部、调查部门是在一个办公区域里工作,时间久了会相互熟识。营销人员和调查人员深知风险控制人员是授信额度的最关键环节,因此,他们会想尽办法收买风控人员。有的风控人员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就会牺牲长期利益。可见风控人员也具备造假的条件。
(二)客户经理保姆模式下的造假分析
1.客户经理保姆模式的流程(见图2)。一个客户从始至终由一个客户经理负责,包括市场营销、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报告撰写,还有一部分贷后管理,有的小贷公司会给项目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一部分项目审批权限。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经理通过多样的营销方式寻找客户,在这方面和信贷工厂模式大同小异。然后形成一份综合报告,这份报告通常会包括四部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其它情况简要、照片。这份报告会上报到授信审批部(风险控制部),然后风险控制人员据此出具授信额度和期限。放款部根据审批结果安排放款和存档。贷后管理方面,客户经理仍然要负责部分工作,这既包括对优质客户的维护,也包括对逾期、坏账客户的催收。
2.贷款中介机构的造假。在客户经理保姆模式条件下,第一步是客户经理寻找客户。和信贷工厂模式寻找客户不同,客户经理往往是亲身到专业市场中寻找客户。专业市场是一个统称概念,泛指专业性的批发市场,比如服装批发市场、水产批发市场、小食品批发市场、五金批发市场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客户经理和中介机构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贷款中介机构是专门为需要贷款的人寻找贷款渠道的组织,由他们介绍的客户往往是质量非常差的客户,而且,他们会主动为客户造假。从业时间越长的中介,造假手段越高。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是和贷款额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通过贷款中介机构这个渠道来的客户会加剧道德风险。
3.客户经理调查报告造假。找到客户之后,第二步是收集资料、调查、撰写报告。因为客户经理负责贷款的整个流程,因此,他对于信贷的关键点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影响贷款额度、期限的因素更是了如指掌。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经理和客户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对客户的情况了解的也比较详细,包括他们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家庭情况方面的软信息等。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他们深知客户的优势和劣势,这为造假创造了客观条件。客户经理的薪酬和放款余额、客户数量紧密结合在一起,有的公司仅仅把薪酬和放款余额联系在一起,并不考虑客户数量。客户经理为了提高薪酬,就从提高额度和增加客户数量方面努力。前文分析过,客户在申请贷款时,他们的诉求是额度高、期限长。可见,客户和客户经理的诉求是一致的。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客户非常渴望提高额度,客户就会拿金钱贿赂客户经理。这就是客户经理造假的条件。
4.风控人员的造假。在第三步,调查报告被上交到授信审批部,授信审批部门的风控人员根据报告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是资产积累、收入、用途,最重要的是合理性,就是客户资料是否符合常理。客户经理保姆模式下,客户经理和风控人员的接触比较多,这样做的本意是让风控人员更加全面了解客户,以便做出正确的决定。但在实践操作中,也带来了衍生问题。客户经理和风控人员在长期的接触中,相互熟识的程度得到了不断加深。客户经理为了项目审批,就会找机会向风控人员输送利益。
小贷公司员工的造假方法分析
(一)财务报表造假是主要的造假技术
造假方法可以根据项目审批前和项目审批中两个阶段分为两类。营销人员、调查人员、客户经理属于项目审批前,统称为A类人员;风控人员属于项目审批中,称为B类人员。
通常的造假方法是从财务报表入手,就是美化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越多负债越少越好;在损益表中,收入越多费用越低越好,当然还要考虑到二者的勾稽关系。
(二)资产负债表造假技术分析
1.存货和应收账款造假。在资产负债表中(见表1),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和应收账款两项是比较容易造假的地方。第一,存货造假。存货的多少是人为盘点的,货品的单价高低和数量多少的主观能动性非常大,A类人员可以通过提高单价和货品数量的方式增加存货价值。甚至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客户临时借来货品充数的情况,也有把别人家的库房当做自己的库房进行盘点的,当然,这需要相应的伪造一份库房租赁协议。第二,应收账款造假。应收账款是别人欠客户费用的,在小微企业客户中,凭据往往就是一些发货单,金额比较大的才会有欠条或者是合同。单据的不完整给造假留下了空间,A类人员通常会让客户去找其他企业近期的发货单来冒充应收账款,或者让客户伪造一个金额适当的欠条,这样就可以增加应收账款价值。
2.在流动资产中,现金和预付款项的造假空间并不大。这是因为对于小微企业这种小型客户,如果现金过多,比如十几万、二十几万,这是不正常的,违反常理,会引起风控的注意。预付款项需要打款凭证,这个凭证是由银行出具的,造假手续比较复杂。
3.固定资产造假。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两类:房产和汽车。固定资产是评估贷款额度最为看重的一点,这是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客户的还款能力,而且也会间接地反映客户的稳定性,这对于评估外省籍客户尤为重要。造假的手段通常就是伪造房产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小贷公司都要求去房产局查验房产的真假,即使是有相关的制度,也会因为A类人员的刻意隐瞒而失去作用,这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鲜见。在把资产增大的同时,也要把负债尽量降低,因为只有这样净资产才会增加,也就是所有者权益增加。
4.信用报告和民间借贷造假。负债包括两类: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调查客户的负债时,主要的手段是查看客户的信用报告和询问客户。第一,信用报告造假。信用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具的,通常可以从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查询,报告上会显示客户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状况,也包括信用卡。对于负债并不是非常严重的客户,并不会选择去伪造信用报告,因为风控部门如果觉得信用报告可疑会通过自己的渠道重新查询,这样容易暴露。对于负债情况非常恶劣的客户,A类人员可能会冒险伪造信用报告,当然这要相应的利益激励。第二,民间借贷造假。除了信用报告显示的负债之外,客户还有可能从亲戚朋友或者是民间金融机构处融资,对于这种负债只能通过和客户交流获得,并不会显示在信用报告中。因此,人为主观能动性就很大,这笔负债在报告中可以显示也可以不显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A类人员会填上一些金额不大的数字。因为,完全没有这种负债是违背常理的,小微企业经营者通过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形式融资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三)损益表造假技术分析
1.损益表(见表2)造假的整体思路是增加销售收入减少成本和固定支出。计算销售收入是以销售凭证和银行流水两项作为依据的,有的公司只把银行流水作为计算凭证。销售凭证就是一些销售小票或者是销售日记账,而这两项是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人为编造出来的。虽然是这样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编造,因为必须要顾及到银行流水。销售凭证显示的数据如果明显大于银行流水,那么就会不合理,就会引起风控的注意。
2.毛利润率造假的空间较小。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就是毛利润,因为各个行业的毛利润率是比较有特点的,比如轮胎批发行业的毛利率大多在3%-8%左右,有的小贷公司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已经有意积累了各个行业的各方面的特征,所以造假的空间比较小。
固定支出包括工资、水电费、房租、通讯费等,这些项目的费用比较固定,造假的空间比较小。比如通讯费如果有意写成30元/月,对于一个企业经营者来讲是完全不可能的,不符合常理。
3.其他开支主要包括家庭开支,造假空间有限。在不同的地区生活费都有一个大致的标准,比如在沈阳市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他的家庭开支写成1500元/月,这是完全不符合常理的。
4.销售收入与资产负债表部分数据的勾稽也可能被编造得较为合理。在损益表中,造假主要集中在销售收入上面。特别指出的是,A类人员在有意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存货、存货周转率、资产积累、行业特点,它们都存在着勾稽关系。
结论与引伸
第一,对于小额信贷来说,由于信贷员与借款人等共同造假,很难防范。
第二,在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道德风险的成本比较低,而收益却巨大,毕竟造假获得的暂时的高收益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绩效过于依赖信贷业务量,在当前社会道德水准不高的背景下,是对道德风险的激励。所以建立使信贷员主观上不愿造假、客观上不敢造假、制度上不能造假的机制才是根本对策。对于借款人造假,可以采用黑名单,使其终身不能借贷等重大损失才可抑制住。这方面要学习国外成熟的社会征信系统。
第三,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是个系统工程。对于普通信贷人员来说,高收入的诱惑是巨大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收入较高,因而不愿意犯罪,守业精神相对要好,而小规模公司则较差。如何防范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是风险控制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