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
2012-03-25刘琳
刘琳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
刘琳
本文采用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出一个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指出只要政府加强对旅游企业行为的约束,加大对存在道德风险的旅游企业的惩治力度,就能够促使旅游企业自觉地选择不存在道德风险的经营模式。
道德风险;博弈论;旅游企业
一、引言
道德风险,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它是指经济代理人在对他们行为的后果不必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因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的行为。[1]道德风险在经济活动中的存在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在旅游业中,道德风险也同样存在。本文以博弈论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构建了制约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
二、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
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企业的道德风险影响着如下几类市场主体:
第一,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有不遵守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履行企业环保义务、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行为。比如旅行社的超范围经营、将注册资本在验资后挪作他用;比如旅游景点在开发时,不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等等。
第二,旅游者。旅游企业道德风险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在合同方面,比如,旅行社在与旅游者签订合同时合同不平等、不完备;履行合同时出现违约现象。在服务方面,服务提供的随意性大,如导游擅自更改线路;服务提供的时效性差,如旅游景点的排队等候时间较长;服务提供的效率不高,如饭店客房安排出错、行李无人搬运。在价格方面,价格欺诈现象严重,比如旅游纪念品店或饭店的虚假报价、旅行社推销产品时的模糊报价。同时还存在着价格歧视现象,比如旅行社针对团队中的老人、小孩、教师会加收团费。
第三,合作伙伴。拖欠款问题,即作为购买方的旅游企业不付款给供应方,拖欠应付账款。是旅游企业道德风险影响其合作伙伴的主要表现之一,在旅行社业是最为突出的。而违约、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也较为严重。这些都使得旅游企业间的合作成本增加、合作效率降低,阻碍了企业间合作活动的开展。
第四,企业员工。在旅游企业内部,同样有企业道德风险的表现。例如,旅游企业所定的薪酬过低、拖欠员工工资、减少员工福利待遇、不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不为其提供晋升空间等。
三、约束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
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具体而言,又叫做行动型信息不对称,即隐藏行动。是指签约时双方都了解有关信息,但签约后有一方可以利用对方不了解的签约后的信息给对方带来损失的行为,比如偷懒或不尽力行为。[2]旅游企业的道德风险会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因此,亟需各地政府的规制。规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的立法程序来干预。[3]
(一)模型假设
假设本模型中仅有两个参与者,即政府与旅游企业,二者可以选择的策略分别为“约束”和“不约束”、“不存在道德风险”和“存在道德风险”。并且假定只要政府约束旅游企业的道德风险,就能有效规制。而政府与旅游企业在做出决策前不知道对方的行动,双方对相互的策略和收益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即模型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二)模型分析
用k1表示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时所获得的收入,k2表示旅游企业存在道德风险时所获得的收入,s1表示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时多投入的全部成本,s表示政府在对旅游企业进行约束时所花费的各种成本,sp表示旅游企业存在道德风险时被政府约束时的罚款,p表示旅游企业存在道德风险时被政府约束的概率。其中,y和1-y分别是政府选择约束和不约束策略的概率,x和1-x分别是旅游企业选择不存在道德风险与存在道德风险的概率。那么,政府和旅游企业间的决策行为可表示为:
表1 政府与旅游企业博弈矩阵
为了便于研究,列出几项符合逻辑和常理的假设。第一,政府所得到的罚款要大于监督成本,本文假定psp>s。第二,旅游企业存在道德风险被约束时需缴纳的罚款也大于不存在道德风险时多投入的成本,否则旅游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就会选择道德风险,本文假定psp>s1。第三,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收入应小于存在道德风险时下的收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才会有选择道德风险的动机,即k1-s1<k2。第四,旅游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受到处罚后的收入应低于不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收入,即k1-s1>k2-psp,从而证明政策是有效的。
(三)模型求解
根据表1及上述假设条件,可知若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政府的最优战略是不约束;当政府不进行约束时,旅游企业则会选择存在道德风险;当旅游企业存在道德风险时,政府的最优战略是约束;当政府的最优战略是约束,旅游企业又会选择不存在道德风险。如此反复,双方利益始终不能达到一致。因此,此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政府与旅游企业都将采取混合策略。
在给定政府的约束概率y一定的情况下,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x=1)和存在道德风险(x=0)时的期望收益分别是:
由均衡条件得:π(y,1)=π(y,0),得:
解上式可得到关于y的均衡解,即均衡时政府的最优约束概率:
在给定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概率x一定的情况下,政府约束(y=1)和不约束(y=0)时的期望收益分别是:
由均衡条件得:π(1,x)=π(0,x),得:
解上式可得到关于x的均衡解,即均衡时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最优概率:
这个均衡解表明: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如果政府实施约束的概率小于y*,旅游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存在道德风险;如果政府实施约束的概率大于y*,旅游企业的最优策略是不存在道德风险。而对于政府来说,当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概率小于x*,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约束;而当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概率大于x*,政府的最优选择是约束。另外,当x=x*,y=y*时,博弈双方达到博弈均衡。
(四)启示
这一博弈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为使旅游企业主动选择不存在道德风险的经营状况,政府要提高约束旅游企业的概率p,加大对存在道德风险的旅游企业的罚款力度sp,并努力降低监督成本s。因为,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最优概率x*与p、sp呈正向关系,与s呈逆向关系。也就是说,约束的概率与罚款的力度越大,或者约束成本越小,旅游企业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概率就越大。而当加大对存在道德风险的旅游企业的罚款力度时,政府需要对旅游企业进行约束的概率也越小。
四、结语
旅游企业在经营中,不存在道德风险的经营状况将有效推动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从而提升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由于信息不对称是旅游企业存在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故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政府采取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规制旅游企业的行为。通过分析政府和旅游企业间的博弈得出,政府对旅游企业的行为加强约束,对存在道德风险的旅游企业加大罚款力度,就可以促使企业自觉选择不存在道德风险的经营状况,政府在规制旅游企业道德风险方面的效用明显。
[1]韩建新.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杨晓霞.旅游信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128.
[3]申建军.政府规制企业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的博弈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9,(6):78.
F592.6
A
1671-7740(2012)02-0024-02
刘琳(1980-),女,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酒店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