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转新闻”的多元成因及生态治理

2016-03-02刘旭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反转新闻网络空间

刘旭平

(新疆日报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反转新闻”的多元成因及生态治理

刘旭平

(新疆日报社,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如今,社会进入了新媒体传播时代,“反转新闻”总体数量和个体分量都呈爆发式增长。但无论是媒体人还是普通受众,往往对“反转新闻”存在模糊理解。“反转新闻”正在考验媒体的底线思维与担当精神。本文探索了“反转新闻”的成因,展示其嬗变路径,探究“反转新闻”的生态治理,对于提升媒体人素质,乃至管理层的把控,净化舆论场环境,都有着新闻实践指导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反转新闻”;嬗变路径;互联网;新媒体;虚假新闻;谣言;成因;生态治理

“反转新闻”早已有之,如2007年的“纸馅包子”,以及“华南虎照片”事件等。过去的十几年间,每到岁末媒体就会盘点各类假新闻。而近几年,社会进入了新媒体传播时代,“反转新闻”总体数量和个体分量都呈爆发式增长,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带动之下,新闻很快就出现了反转的剧情,带给人们不小冲击。

无论是媒体人还是普通受众,往往对“反转新闻”存在模糊理解,这主要是由于对“反转新闻”的理论探究缺失与认知不足。“反转新闻”正在考验媒体的底线思维与担当精神。界定什么是反转新闻,探究其规律,对于提升媒体人素质,乃至管理层的把控,净化舆论场环境,都有着新闻实践指导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反转新闻”界定与嬗变路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虚假新闻就是不真实的新闻,其表现为一是“虚”,虽确有事件发生了,但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胖”、不实成分的报道;二是彻头彻尾的假话、谎言、谣言,即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传播,或是捕风捉影,或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发布假信息。例如,2016年春节发生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东北农村“礼崩乐坏”,以及2016年6月份以来,全国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温州、青岛等城市居民朋友圈疯传“紧急通知:今晚将有特大暴雨”等类似谣言。此类谣言被证伪、吐槽、唾弃。

谣言须澄清,假新闻本是无稽之谈,二者都谈不上什么“反转”。

那么,“反转”的自然就是“虚胖”的新闻了。

依此比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确定是否“反转新闻”,首先要明确是否是“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的这一基本属性,这是先决条件。它包含几个关键点:首先是有事件存在,即在某时某地,确实发生了“这一个”事件,有一个初始新闻事件。第二,事件进入传播渠道后,其“新闻事实”在认证、调查后,或有新发现,或延展,或很快被证伪,发生了性质上的转变,或被挖掘补充新的事实,趋于真相、还原真相。这个被颠覆的新闻即为“反转新闻”。

所以,“反转新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学的一个新生门类,而是新闻事件的嬗变过程。

“反转新闻”嬗变路径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初始报道不完全真实,事情发生后,出现了新的细节,后续不断补充新的“料”,持续发酵,事件发展进程本身有了明显变化。

2015年12月1日,《郑州晚报》一篇题为《掏鸟16只,获刑10年半》的报道火了。报道称,小闫大学放暑假在家,将村外树林鸟窝里的16只鸟掏出来后在网上公开售卖,小闫和他的朋友小王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随后,这则新闻便在网上引起热议,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网友提出“人不如鸟”的论调。随后,剧情却发生逆转:掏鸟的大学生闫啸天不仅利用QQ群、百度贴吧出售猎物,还是捕鸟者,是这条残忍利益链的开端。

另一种则是初始报道时被人为地有意掩盖部分事实,使得舆论发生偏向,初始报道被彻底颠覆。

2015年10月4日,一则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索赔10万日元的消息在网络疯传。事情还未搞清,网友们就忍不住站出来批判,称“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然而此事随后发生反转,10月6日,一位自称事件目击者的网友发布微博称,老人确实被撞,还被冤枉“碰瓷”。随后,某卫视记者又发布微博证实老人确实不是“碰瓷”,是日方搞错了。

二、“反转新闻”成因的多元化

毋庸置疑,“反转新闻”的多发是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新闻生产进入自媒体时代而凸显出来的。自媒体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在这一背景下,“反转新闻”便有了多元化的成因。

第一,新闻报道的初始叙述“失真”。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任何一个网站都能生产和发布信息,为所有传播信息和发表观点的人开辟了一个几乎不受限制的空间。自媒体爆料信源门槛几乎为零,任何人都可以发个爆料点,经过网络的病毒式转发,最终成为所谓的“热点”。一些“匆忙发声”出现的新闻报道,在随后的调查核实中出现多次反转,如同一出娱乐闹剧。

第二,违背新闻采编规矩,偏听偏信。其实,传统媒体对采编人员一直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采用信息源时,不能听信一面之词,要有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交叉印证,批评报道还要“三见面”。就是为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现在来自社交媒体的曝料,很多没有经过核实就直接出现在专业媒体的报道中,造成了更大范围的误导。激烈的媒体竞争使新闻的真实性“让位”。

第三,公众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事件调查总是需要时间的,看到新闻报道时,一些读者受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没有耐心了解全面事实,就基于固化心理,仓促下结论。“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只看摘要就跟帖”,这种“浅阅读”新闻消费性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作用。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构成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渗透的舆论场。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效能,微信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扮演重要的“信息扩散”角色。

第四,专业精神的弱化与失范。随着媒体融合的高速发展,一些媒体在经营“两微一端”新媒体过程中放宽了严谨的采编流程,对信源缺乏审核把关机制。本来,传统媒体是一道“防火墙”,不会轻易让爆料新闻登堂入室,传统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会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之类的态度作结,意思就是告诉读者真相还没有出来。但是,遍观当今的新媒体,几乎没有谁再写这句话了,每一次突发事件的报道都是那样的言辞凿凿,不容置疑,俨然一副真相在此的姿态。

三、“反转新闻”的生态治理

虽然,“反转新闻”存在一个去伪存真、拨云见日的过程和结果,或许对提高网民的鉴别力有一定裨益,但从本质上看,无论是“正面”变“反面”,还是“反面”变“正面”,所有的“反转新闻”,无一例外在一开始就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跌破了底线思维。其迷惑公众,极大地伤害了公众对社会的基本信任,也使媒体的公信力不断丧失,即便事后澄清,也难以完全消除不良影响。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民网2016年开设了一个“求真”栏目,对每个月的“反转新闻”、谣言进行盘点梳理。当务之急,就是探寻对“反转新闻”的综合生态治理。

第一,加强法治管理,加大打击惩治力度。网络新闻治理法治化是推动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虚假新闻的各种法律责任并不是模糊的,而是有法可依的。从最早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等新闻采编规范文件,到国信办出台发布“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以及2016年6月国信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法治意义。相关部门也依法处理了一批长期发布有害言论的公知大V和不法网站,有效强化了我国互联网秩序规范。

第二,新闻工作者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基本理念与原则。“反转新闻”的出现,是记者、编辑、校对、审核、把关人员的多重责任。过去,为了避免新闻报道因不实而导致反转,传统媒体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规范。比如转发新闻时,选择口碑良好、有公信力的媒体;不把没有定论的热点新闻当做主题去评论等。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社交媒体,都要遵循基本专业规范,才能去伪存真,避免“反转新闻”的出现。

第三,改进评估机制。新媒体要加强平台约束,新媒体平台的评估机制也需要改进。要建立审核编发机制,不能为了单纯获取10万+文章,而牺牲新闻真实性。同时还要建立把关机制,遇事别忙着下结论,保持理智。看到新闻,尤其是比较惊悚的新闻,转发时不妨慢半拍,“让新闻先飞一会”,“问一问、想一想、搜一搜”就不会轻易被不负责任的报道欺骗。例如,2016年8月3日,某媒体报道“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时隔一天,该媒体就又发表了质疑自己之前报道过的巴铁1号的文章。而“巴铁”真的上路了吗?其实并没有。

第四,媒体人和网民要共同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明辨是非,正确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即对外来的信息要仔细思考、质疑。就一些反转新闻来看,新闻五要素严重残缺,根本无法交代清楚当时的情况和上下文语境。当下,我国网民的信息识别能力已经比以往高出许多,许多虚假信息的求证与举报都来源于网民的自发性行动。媒体在确保所发信息真实客观的前提下,应发挥优势为网民辨别网上信息真伪提供事实根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反转新闻”的综合治理,最终“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G210

A

1674-8883(2016)17-0185-02

猜你喜欢

反转新闻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多元化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反转新闻再思考
也谈地方报媒对“反转新闻”的把握
多一些判断,少一些反转
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体行为浅析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