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冲击下区县广播电视台的融媒发展

2016-03-02夏春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区县广播受众

夏春梅

(溧水区广播电视台,江苏 南京 211200)

新媒体冲击下区县广播电视台的融媒发展

夏春梅

(溧水区广播电视台,江苏 南京21120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区县广播电视台的生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受众被分散、受众品味和审美要求的提升等。区县广播电视台在长期的发展中,本身就存在自我垄断性,而其节目设计和表现形式在传统思维的约束下,同样存在创新性不足、本土文化缺失等问题。基于此,考虑到区县广播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建议区县广播电视台立足本地文化,尤其是立足草根文化的个性发展特色,尝试进行融媒发展。

新媒体;区县广播电视台;融媒发展

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促进了以数字化、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然而诸如:可穿戴设备、车载接收终端、便携式接收终端、电脑、手机、互联网等的出现,又导致受众对区县广播电视台内容的关注度被分散。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区县级电视台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面对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度和品味不断提升的挑战,丰富和创新节目内容,如何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大潮前,打破停滞不前、故步自封的思想,成为现阶段区县广播电视台融媒发展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忽视新媒体,区县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困境

(一)长期垄断思维下的生存空间缩小

区县广播电视台所在的地域位置和其长期发展中所存在的竞争对手缺乏,很容易使之出现忽视新媒体冲击及故步自封的心态。在传统采编思维和理念约束下,区县广播电视台很难如受众所期待的进行节目内容、技术、表现形式等的创新。不及时进行自我创新和完善,忽视新媒体的应用,容易造成受众的逐渐老化和减少。区县广播电视台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甚至被边缘化,又会导致区县广播电视台成为时代落伍者。

(二)偏重利益理念,内容本土化不足

区县广播电视台尤其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数字信号已经覆盖到了几万名城区和农村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但是仍存在很多农村用户收看或者收听不到区县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情况。在拓展用户方面有效度的匮乏,与区县广播电视台当前的节目制作能力、侧重广告收益而相对忽视节目创新需要等密切相关。就区县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内容特色和内容资源优势本身而言,其应围绕本地的社会生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设计,以及时为受众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类资讯,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但是从节目播放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并非如此,大多数区县广播电视台节目具有雷同性。

二、新媒体冲击下区县广播电视台的自我完善措施

(一)打破思想桎梏,整合本地资源,创建网站平台

解放思想、打破桎梏、创新思维,可作为区县广播电视台面对新媒体冲击时的首步反攻方式。整合新媒体的资源和优势,结合区县广播电视台自我完善需要,可进行区县广播电视台组织架构和节目内容的优化,以此来辅助区县广播电视台增加新活力和新血液。对新媒体资源的合理应用,首先需要建立区县级台的网站平台。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当前的加速融合趋势来看,区县广播电视台节目覆盖人群的设定,可分为某区县本地人、在某区县的外地人、在外地的某区县人以及想了解某区县的外地人群。以此为背景,区县广播电视台立足自身实际发展和内容创新设计需要,围绕本地文化特色,设置出相应的版块,如“热播栏目”“民生快讯”“信息互动”“XX文化”“精品纪实”等。

笔者所在的溧水广播电视台,于2013年设立了官网——溧水人民网(www.lsrmw.cn),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为广播电视受众和广大网民朋友展示交流、学习提高、了解世界提供了又一全新平台。笔者认为,官方网站平台的设定可作为区县广播电视台与新媒体融合的大本营。为推动其发展和增加网站应用的便捷性,可在外链中增加知名网站和本地官网的链接。当然,在解放思想、打破桎梏、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为保持新媒体信息更为权威准确、资讯传播得更为及时,建议全台的采编播人员按照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型记者的趋向进行转型。

(二)结合本地文化,丰富并创新节目内容

区县广播电视台实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丰富和完善节目为基础。节目的创新需要遵从“接地气和内容为王”的理念,如此便要求区县广播电视台立足本地,重视节目的本土化创作,扎根百姓,使用线上和线下两种调查方式来了解本地民众的需要,进而制作出符合本地民众审美品位和习惯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创作时可挖掘本地的草根文化,使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既符合草根时代的原创性,又符合传统媒体节目创作的专业性,并借助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与大众随时互动沟通。

节目的剪辑也要考虑媒介消费的“碎片化”习惯及节目创作的“微内容”特质。广播和电视节目在播出后,可按照新媒体平台的特征稍微剪辑,二次创作,及时在新媒体平台中发布。

(三)提升媒体形象,开设APP手机客户端

随着社会关系模型的重新界定和互联网技术的稳步发展,社交媒体日渐得到受众的关注和应用,诸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已经被大众所熟练应用。可以借助社交平台的优势,扩大区县广播电视台的品牌价值力和竞争力,设置专人统筹和策划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使用方式,配合区县广播电视台品牌塑造需要,将社交平台视为优质资源及优质节目资源的宣传式、预告式平台,以起到区县广播电视台品牌塑造的1+1>2的效果。

现阶段,我国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的“三屏”合一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一种趋势。“三屏”中,手机屏的使用率和数量稳居第一。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公园、公交车、码头和车站中,人手一部手机并关注手机内容的场景司空见惯。基于此,区县广播电视台虽然受到人才和资金的双向制约,但是还可联合第三方,共同合作开发自己的手机APP、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开通区县广播电视台APP手机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浏览和搜索自己喜欢的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机会,优化APP的互动功能来鼓励用户的积极互动参与,这样不仅可辅助区县广播电视台扩大本土受众覆盖率,还可以增加其对青年受众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1] 周建亮.广东电视融媒体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2] 吕锦国.湖南省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 师强.大连广播电视台广播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G229.27

A

1674-8883(2016)17-0006-01

猜你喜欢

区县广播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爸爸也爱听广播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