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风格初探
2016-03-02岳禺宁北京市昌平广电中心北京100020
岳禺宁(北京市昌平广电中心,北京 100020)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风格初探
岳禺宁
(北京市昌平广电中心,北京 100020)
摘 要:近年来,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以其科学性、专业性、服务性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健康类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语言风格,形成准确且具有个性的主持风格,对于节目的整体格调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谈话节目;健康主持;风格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旨在向观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介绍养生保健常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电视节目形态、以演播室访谈为主要的制作方式,通常还会辅以现场演示、实验支持、短片介绍等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引入现场观众、热线电话、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互动方式。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也在不断进步,“有病早治,无病强身”的健康理念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也正是基于此,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以其科学性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近些年来,各级各类媒体虽涌现出了大批健康类谈话节目,但却鱼龙混杂,其中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卫视《养生堂》等栏目拥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随着制播分离的发展,很多地方媒体也出现了很多以健康谈话节目为形式的变相的广告节目,利用老年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推销产品。凡此种种,也给健康类谈话节目带来了不少诟病。
健康类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语言风格,形成准确且具有个性的主持风格,对于节目的整体格调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整体而言,主持人一般要具有基本的健康知识,既能正确地引导专家的思路,让专家的解析通俗明了,又要作为观众的贴心人,想观众之所想,问观众之所问。因此,在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语言风格至少要关照到这两个方面:
一、把握节目宗旨明确角色定位
(一)以目标受众,确立角色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健康类节目的受众分为两类:患者与健康人。患者包括患者的家属,收视的目的性较强,往往对自己身患疾病的节目更为关注,收视诉求集中在寻医问药以及患病期间的注意事项上。健康人群的收视多为伴随性,感兴趣就看一会儿,没意思就换台,收视诉求主要集中在疾病的预防或者养生保健的内容上。从年龄来看,健康节目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以50岁以上居多。在此基础上,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人风格基本可分为:活泼型、亲切型、专业型。
1.活泼型风格多适合年轻主持人,在谈话场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访谈氛围,对观众以叔叔阿姨相称,如邻家孩子一般,真切的为叔叔阿姨的健康问题担忧,在专家讲述的内容过于专业时,甚至可以直言“听不懂”,要求专家进行通俗的解释。活泼型风格在老年观众群体中比较容易形成固定的受众群,用观众的话说“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北京卫视《养生堂》的主持人悦悦就采用这样的主持风格。
2.亲切型风格是目前健康类谈话节目中较为常见的风格,主持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在专家与观众间如朋友般亲切自如地沟通交谈,适时适度的调节谈话场气氛,以真切的情感因素的介入,用真诚的交流,幽默的插话,满足观众的期望值。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的主持人冀玉华就是亲切型的风格,不仅赢得老年观众的喜爱,在其他年龄段受众群体中也颇有人缘。
3.专家型风格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也是经常需要的。这样的主持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医学专家由于职业生涯和学术专业的影响,在表述中往往趋于抽象的理论,而作为患者、观众则更容易接受具象的症状。这时就需要主持人从中调节,消除专家与观众间的知识差异以及语言表述中的习惯落差,时而“深”入,时而“浅”出,将专家抽象的表述形象的转化成易被受众理解接受的日常话语,把高深的专业知识转化得通俗易懂。
(二)一贯性与因题而论
通常来看,主持风格的确定是需要多方面来考量的,既和主持人自身的性格、喜好、教育程度、专业背景有关,也和节目的样态、性质、内容、编导意图和制作人喜好有关。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节目中主持人的风格应呈现一贯性,既构成节目的整体稳定风格,也有利于受众群体的培养。对于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而言,在一贯性的基础上,也可以依据内容,适当进行调整。例如,一位常采用“活泼型”风格的年轻女主持人,当节目的内容为孕产期保健、医疗美容等内容时,收视人群较以往可能更偏重于育龄女性、待产妈妈等群体,这部分人群对于活泼型风格可能会觉得“嗲”、“造作”,此时主持人可以适当地往“亲切型”、“专业型”调整。相反,一位常采用“专业型”风格的主持人,遇到诸如慢性病、骨关节病等内容,关注人群基本以老年为主,甚至很多患者还是“久病成医”,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持人就可以将一贯的“专业型”风格适当地向“活泼型”、“亲切型”调整,让受众切实感受到主持人真诚、笃实的关切。
总而言之,三种风格各有特点,又可相互借鉴融合,对于主持人而言,就是要在三者之间寻求到合适的基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也构建节目的整体形象。
(三)设身处地,拒绝广告推销
健康类访谈节目的宗旨在于传播健康知识与理念,但这种传播一定不是高高在上,我说你听的传播,而是建立在与观众平等的服务传播上,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让观众觉得主持人是在真正地替他们着想,为他们着急。要做到这一点,主持人必须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主持人无法亲身经历,但却能感受到患者为此承受的痛苦与折磨,唯有此,才能有迫切的欲望,希望观众了解医疗知识,尽快康复。用主持人真诚、真挚的情感交流,在专家与观众之间架起平等对话的桥梁,从而获得观众的信任与青睐。
对于健康类谈话节目的主持,我们需要警醒的是电视媒介的权威性与广泛传播性是可以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利益的。各级各类媒体中,很多医院、医生、医疗设施甚至药品,经过电视媒介的传播之后,都可以起到强大的广而告之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好事,可以使行之有效的医疗技术得到推广,可以使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人所知,可以帮助饱经病痛的患者寻医问药。同时它也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好,很可能被不法商家利用,最终耽误患者的病情,损害观众的健康,也破坏了节目和主持人的声誉与形象。从这一点来看,作为健康类节目的主持人和制作者都要引起重视,切不可把谈话节目做成变相的广告。
二、把握主持形象,确立语言风格
主持风格体现在主持人的形象、仪态、气质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语言,最可塑的也是语言。语言的风格特点对于主持风格乃至节目风格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对于健康类谈话节目的主持风格而言,主持人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不能忽视。
(一)通俗易懂
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时候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话题把握的,面对医学专家频频道出的医学术语,主持人不仅要懂,还要巧妙地将这些知识解释得通俗易懂。例如,在一期关于孕期保健的节目中,专家指出“孕中期,通常在16周做唐筛,在24周做一次糖耐”,这就很容易让观众迷惑,什么是“唐筛”?此时主持人就可以做出解释“唐筛是指唐氏儿筛查,看看宝宝的染色体有没有问题,帮助妈妈们排除掉孩子先天愚型的可能,这个对于优生优育非常重要,而糖耐呢,是糖耐量测试,看看孕妈妈对于糖的耐受能力,看看会不会是妊娠糖尿病,不仅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对妈妈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几句简单的话,让观众快速弄懂专家要表达的内容。
(二)生动形象
在谈话过程中,医学专家由于职业生涯和学术专业的影响,在表述中往往趋于抽象的理论,而作为患者、观众则更趋于接受具象的症状。作为主持人要发挥想象,将专家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例如,一期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的节目,专家提出“可以采用往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方法”,乍一听起来,会让观众觉得无法理解,这时候,主持人就可以接过话头说“这个就是叔叔阿姨们常说的‘打骨油’吧?怎么听着像给老柜子门的合页上机油啊?机油的作用是润滑,这玻璃酸钠起什么作用呢?”既把注射玻璃酸钠形象化了,同时提出了观众的疑问,玻璃酸钠的作用是什么。让一个在专家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简洁准确
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由于以传播健康知识为最主要目的,因此,作为主持人要目的先行,力求语言的简洁准确。所谓简洁是要用较少的词语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清晰,主干突出;所谓准确则是指口语表达的语意准确、内涵具体,词汇清晰。在节目中主持人应注意去掉无意义的口头语与多余的感叹词,说言辞准确利于理解的短句,抓住中心,避免空话废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做到重点突出、层次鲜明、逻辑严密。
(四)朴实真挚
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还应做到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作为以提供健康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类节目,在语言上要杜绝华丽辞藻的堆砌,应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心口如一、坦率质朴,把内容传达清楚,把知识表述准确。且不可一味去追求语言的铺排夸张,给人画蛇添足、拐弯抹角、装腔作势之感。
以上仅是对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风格的浅要探索,构成主持风格的元素是多样的,主持人的学识、阅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表述习惯等都将在节目创作中合同作用,构建出独特的风格特质,展现个人魅力。但无论是何种风格,我们都希望创造出经得起时代检验,受观众喜爱的健康类谈话节目,真正把观众的健康放在心上。
作者简介:岳禺宁(1986—),女,山东青岛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北京市昌平广电中心主持人、编导。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