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方向分析

2016-03-02UniversityofLeicester莱斯特大学英国莱斯特郡LE17RH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杨 娇(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莱斯特大学>,英国 莱斯特郡 LE1 7RH)



全媒体时代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方向分析

杨 娇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莱斯特大学>,英国 莱斯特郡 LE1 7RH)

摘 要:全媒体时代,以电视为中心的传统娱乐体系被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及娱乐形式载体所瓜分,这也促使传统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不得不基于自身的发展传统,在迎合外在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以“全媒体时代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方向”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定位和发展品位,然后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论述了其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之所在。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当前广大从事电视节目制作和编导的工作人员探索出全新的节目发展路径,促使我国制作出一批优秀的本土电视脱口秀节目,在带给广大电视受众娱乐化精神体验的同时,提升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和发展质量。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电视脱口秀;节目发展

脱口秀节目是电视或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统称,是目前活跃于电视荧屏的一种主要节目类型。例如,《杨澜访谈录》、《壹周立波秀》、《天天向上》、《鲁豫有约》等都属于这个类型范畴。但是当各类脱口秀节目层出不穷,以各种大同小异的形式与状态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尤其是当同一组访谈嘉宾在不同的节目中来回穿梭、讲述着几乎一样的话题和内容时,观众就会陷入视觉和审美疲劳的瓶颈之中。而全媒体时代本身多样化的娱乐渠道和信息传播路径的拓展,就更容易引发电视节目关注度的流失。在这样一种局面下,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该如何创作和发展脱口秀节目,以稳定观众群,提升市场竞争力,就成为其不得不去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定位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不同媒体类型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也让传统电视受众逐渐被分化,于是出现了固定节目观众流失、节目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现象。事实上,一档节目从立意到制作,其成功与否、能否掀起收视狂潮,能否引起广大民众的喜爱,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节目的定位。没有精准的定位,节目等于输在了起跑线上,难以获得观众的喜爱。

(一)基于市场的节目定位

市场是检验一档电视节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其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更新的重要导向。全媒体时代,随着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依托多样化的网络载体和媒介形式变得更加频繁与紧密,市场对于一个节目的定位需求也变得更加广阔。以湖南卫视的著名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为例,其市场定位就是全球化、国际化,并非拘泥于“本帮”,也不限于湖南的一方山水。其节目内容的设置、素材的选择,都是基于“大型公益礼仪脱口秀”这一主题,力求通过多样化的节目内容设置,将中国各地的礼仪元素、世界各地的文明风俗以轻松幽默的形式传递给每一个观众。同时,在节目的主持人阵容设置上,也邀请了拥有外国血统的主持人加入,让节目在格局和视野上更加国际化、多元化,更加符合如今国内外交流日趋频繁的发展现实与市场需求。

(二)基于受众的节目定位

受众是指电视节目所要面对的主要收视群体。例如,传统的动画节目、儿童剧节目,其所针对的受众就是青少年儿童;又如《夕阳红》栏目所针对的收视群体就是中老年人。电视脱口秀节目由于其通常会采取“单元播放”(每期一个主题、一个内容,前后属于割裂单元的形式,并没有内容上的完全继承性)的形式,所以其受众群体会相对广泛。但是,当传统节目受众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去捕捉娱乐新闻、热点事件时,受众在脱口秀节目上更希望看到自发媒体形式所捕捉不到的内容。诸多娱乐访谈类的节目,其目的就在于让广大受众看到诸多公众人物在媒体前、聚光灯下所无法呈现的一面,如《壹周立波秀》节目将诙谐与讽刺的风格相融合,以独有的视角对流行热点做出全新的解读。事实上,这些热点大多来源于网络和现实生活,很多受众在观看节目之前对其脉络发展都有所了解。电视节目以全新的视角对热点进行二次解读与传播,这本身就是符合受众心理定位和心理期待的行为,会让其在观看节目时感受到全新的内容与内涵。

二、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品位

(一)走出泛娱乐时代的媚俗漩涡

全媒体时代,各电视台面临着严酷的“收视率”和“招商”竞争,很多电视台在产品推介会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项目投资,将节目朝着娱乐化、明星化的方向去包装,在节目播出时,以低俗、恶搞的噱头来吸引观众。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扼杀节目定位和品位的行为。因为观众对节目的好奇心而关注该节目仅限于一时,节目是否有长久的、持续的受众群体,归根到底,还是要依托其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发展品位。

未来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在发展的定位上将不再局限于“纯粹性”,即节目不以单一的“纯娱乐”、“纯搞笑”为目的,而是追求娱乐与学习、公益和戏谑轻松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可以将节目的单元设置、部分话题的引入以轻松娱乐为切口,但在具体内核上要把握好娱乐的“度”,要让人们在轻松娱乐之余,也能学习和吸收,接收新知识。

(二)传承经典和与时俱进的尖端品位

事实上,在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前,社会上便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电视输出是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存在的,是一种取悦于大众的娱乐文化,满足普通人对于生活与工作学习之外的消遣和愉悦。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节目认知,不仅错误地将电视本身定位为低端娱乐输出,更低估了电视受众群体本身的审美层次和鉴赏能力。脱口秀节目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要想在未来全媒体的格局中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不仅要有“美丽”的包装形式,更需要有品位、有内涵,要在传承经典(立足中国本土,传承中国古老的文化观念、弘扬祖国大江南北的人文风俗)和与时俱进(把握时下社会热点,宣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构筑社会主义和谐与国际友好往来)的道路上始终把握精准、高端的内核,从整体上提升节目受众的视野。例如,《杨澜访谈录》本身的高端对话节目定位、《天天向上》的公益节目内核,都是间接证明电视娱乐可以更高级、受众审美更加有内涵的行为。

三、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脱口秀节目的继承与创新

目前,中国电视荧屏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形式,即大量的外国版权节目的输入。尤其是近年来火爆荧屏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蒙面歌王》等,都是复制外国节目形式,在中国本土“开花”的

行为和形式。当众多真人秀节目泛滥,尤其是大量“换汤不换药”的节目形式“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时,传统的电视节目工作者应当深刻反思,中国的节目在哪里?中国本土的节目精神又在哪里?想要实现全媒体时代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一)拒绝对国外节目形式的盲目沿用

吸收与借鉴是一档节目得以存在与发展必须采用的方式,不同节目制作人的思维,不同国家的节目观点与制作形式,都有其可取、可为他人所借鉴的地方,中国本土在开发全新的脱口秀节目时,可以汲取其中有益的元素来加以利用,丰富自身的节目形式。但是,对其形式的盲目沿用,则会导致节目精神内涵和主题的缺失。而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风俗是孕育不同节目的丰硕土壤,同样的节目未必能够适应每一个国家的受众。因此,广大电视节目工作者可以在引进外来节目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如创新节目主持形式,创新互动形式、对话形式等,毕竟一档电视脱口秀节目不论其本质市场和受众定位如何,其所要面对的主要群体都是本土观众,对节目形式和内容的设置能够充分站在本土观众的角度,才更有说服力。

(二)节目内容走向大众化、全面化

脱口秀节目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对话与互动,而其对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目所具有的社会高度以及受众反馈情况。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当前普通民众都有所谓的“八卦”心理,对其他群体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充满好奇,进而关注他们。但是,当所有节目都有追求“名人”效应的思维时,其节目最终呈现效果必然会雷同。例如,早年著名小品演员范伟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在某一时期推掉了10多档访谈节目,因为实在“没有话说”。而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也有同感,两个不一样的电视节目,嘉宾却说着几乎一样的采访内容,甚至给观众造成一种“穿越”的错觉。因此,脱口秀类电视节目在内容的选择和对话嘉宾的邀请上,要立足本土,拥有大众化、全方位的视野。例如,早年倪萍在央视主持的节目《朋友》,其一开始的节目内容设置是邀请明星名人走进演播厅,讲述和朋友之间的故事。而后来,节目在嘉宾的邀请上不再局限于名人,而是让更多的小人物,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角色走进演播厅,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在讲述自我经历和朋友故事的同时,带给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更加积极、向上,也更引人思考的线索与内容。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意味着传统脱口秀节目必须审时度势,有所创新,在找准自身节目定位、发展定位的同时,不断吸收和汲取先进的素材内容,有所继承,更要有所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让自身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的受众选择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带给观众娱乐、轻松和幽默的休闲体验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积极向上和多样化的视角,从而提升观众的审美体验,丰富其阅历。

参考文献:

[1] 唐章静.我国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D].硕士.重庆工商大学,2011:25-30.

[2] 王璐.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D].硕士.山西大学,2013:50-52.

[3] 薛斐斐.刍议我国广播脱口秀节目发展现状及改善措施[J].魅力中国,2014:263-264.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107-01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
全媒体时代早间电视新闻栏目的困境与突围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