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变革与挑战
2016-03-02陈泽冰戴晶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陈泽冰 戴晶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变革与挑战
陈泽冰 戴晶钰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 要: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新闻编辑经历的是一个从变化到革新的过程。本文认为移动互联网给新闻编辑带来的变化主要是编辑的琐碎化、把关的缺失和大编辑部的形成等,并指出了在当今新闻传播格局下,新闻编辑所面临的思维革新、时效要求和信息整合等三大挑战。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编辑;变革;挑战
戴晶钰,女,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学专业研究生。
一、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由变化到革新
从互联网问世初期,到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认定互联网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已经在多个层次上改变了新闻业的生态,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让新闻业态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使得双向传播有了大面积实现的可能。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0.1%,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18.5%。[1]这一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人们可以借助它随时随地发布或浏览信息。
如果说互联网给新闻业带来的是变化,那么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或许是革新。
第一,传者不再局限于专业的记者编辑,人人皆可成为传者。在过去,传者主要集中于专业记者编辑,互联网时代,网站编辑依然占据了传者的地位。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者日渐多元化,除了专业人员,还有大量个体化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第二,媒介开始向手机等可移动化设备转移。有关数据[2]显示,2015年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量达到5.2亿,人们以往在电视、报纸、广播上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开始向移动新闻客户端转移。在不同的媒介中,用户用手投票。放下了过去的报纸和遥控器,下载了手机新闻APP以浏览新闻资讯,而这一趋势还会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而持续增长。
第三,受者的主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在传统概念中,受者往往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并不能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要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他们可以在新闻APP中自由定制所需内容,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了在自己的“地盘”上做主。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三大变化
第一,移动互联网使新闻生产UGC化,随之带来了新闻编辑的琐碎化。移动互联网用户生产新闻的场景大多都是在一个片段式的时空当中,他们并不承担任何职业责任和风险,所以用户在借助移动互联网生产新闻的时候,主要是以介绍事件过程中的某一片断为主。在这样的预设条件下,用户所生产出来的新闻大部分都是只言片语、没有前后关系的。因此,在这些新闻生产出来之后,编辑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虽然新闻的生产非常多元,但是这些由用户生产的新闻并不是每条都能达到新闻的标准。所以,编辑工作出现了琐碎化的趋势,他们要在这些琐碎而海量的信息中,找到适合用于新闻的内容并加以编辑。
第二,移动互联网使得新闻编辑出现了把关的缺失,需要编辑更具鉴别力。互联网的自由性使得新闻生产成了缺乏把关的信息表达,这种自由性给新闻生产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加把关的信息中往往真假消息混杂、谣言与真相同行,而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且内容庞杂,要做到条条核实、句句把关的确不易,所以这一变化趋势对我们编辑工作的把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移动互联网使得新闻编辑走向大编辑部的编辑方式。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的多媒体特性,再加上其独特的移动性,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接收这种多媒体产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要素的同步考量是移动互联网带给新闻编辑的新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传统媒体也开始发力移动互联网,如《人民日报》为更好地统筹旗下各类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渠道的新闻生产,建立了“中央厨房”式的大编辑部,力图实现一次采集、多元传播,同时为报纸和移动端打造各类新闻产品。[3]这种大编辑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方式的一次重要改变。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三大挑战
首先,编辑思维的革新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核心挑战。新闻编辑是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后端。在传统的新闻格局下,新闻编辑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整套思维体系。但是随着新闻格局的变化,固有的编辑传统思维也需要与时俱进。在过去,编辑面对的是一些趋于被动的用户群体,他们接受信息渠道有限,并受着种种限制。但是随着媒体行业的繁荣和技术的发展,用户不再被动,他们主动选择、订制符合自我喜好的新闻内容。在这样的条件下,编辑工作应该转变思维,放弃过去“传者本位”的惯有思维,转向“用户本位”的新型思维方式。
其次,时效性的要求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首要挑战。传统的新闻编辑大多还有固定的截稿或者播出时间,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些截止时间都已不复存在,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效性更是成了编辑的第一要义。如果说互联网已经冲破了传统新闻生产时间上的局限,但还存在着空间限制的话,那么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它使用户能够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无论用户在做什么,编辑都能打破时空所限,实时向用户推送重大新闻,让用户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因此,如何在保证“好”的前提下做到“快”,就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首要挑战。
最后,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全新挑战。传统的新闻编辑主要是以完整成篇、成片的方式来制作新闻,而移动互联网受到网络带宽、流量和使用场景因素的影响,编辑就不能把传统的长篇大论不加修改地直接放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物理时空大多数是在闲暇的片刻,如在等车、排队。在这种片段式的阅读观看场景下,编辑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信息进行碎片式整合,制作出更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闻,吸引用户点开新闻,提高信息到达率。
参考文献:
[1]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6.
[2] 2015年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报告[R].速途研究院,2016.
[3] 叶蓁蓁,盛若蔚.中央厨房探路融合发展[J].中国报业,2015(07):38-39.
作者简介:陈泽冰,男,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