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文化经典 滋润语文土壤

2016-03-02戚增寒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文文化学生

戚增寒

(江苏省昆山中学,昆山 215300)



亲近文化经典滋润语文土壤

戚增寒

(江苏省昆山中学,昆山215300)

以一首唐诗为例:

折杨柳(节选)

孟郊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

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

四句唐诗,从语言上看,仅仅是二十个字的组合,简单明白;从内容上看,描写了杨柳因累累被折而多短枝,浅显易懂.但对于现代学生来说,诗中最重要的,即所抒写的离别之情却往往难以被理解,因为,许多学生不知道杨柳枝被折而短与离别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其实,离别时折柳枝相赠是我们流传已久的风俗,“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汉乐府《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唐王之涣《送别》有“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以至出现表达离别之情的乐曲“折柳”,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民间,许多地方一直流传着亲朋好友分离时,送行者折柳条赠给远行者的习俗.

折柳这一习俗就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我们许多学生无从知晓类似的习俗,于是对相关的诗文就难以理解.所以,仅仅掌握文字这个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文化是空白,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会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以苏教版高中教科书必修一中的“月是故乡明”专题为例[1]:

其中收集了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曹文轩的《前方》和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等散文,并设计了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表达故园情思的写作练习.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多老师只把文本作为高考阅读题的范例来看,仿照高考散文阅读的题型,设计一些阅读题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而大多学生也很难理解这些感人至深的散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浓厚的故园情思,读不懂像《前方》中所引用的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崔颢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等经典名句,当然更不用说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故乡之情了.原因何在?不是学生读不懂文章的词句,而是因为大多学生没有离开故乡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中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等情感没有浸润我们的学生,学生识其文,但不能悟其情;懂得遣词造句,但没有情感源头.因而阅读文本只能走马观花,着眼于技巧;写作只能无病呻吟,模仿其形式.

究其原因,功利化教育让语文学习失去了文化这块土壤.

现实社会中,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升学成了学生的第一压力.中考、高考试卷,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考试内容不断精简,字词句章的记忆和理解、文本的解读、模式化的作文等成了考试的主要内容,而文化知识,早被挤出了考试范围.

于是,语文学习的课堂,成了应付考试的战场.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字词句用法、文本解读技巧的传授和训练,对于课文的阅读,无不带上急功近利的色彩,强调支离破碎的解析,忽略了对文本涉及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化氛围、民族心理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而课外阅读呢?书店里,学生的书包里,课桌上,教辅资料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空间.北京市一所中学的调查表明,在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有69%的学生选择和各学科有关的教辅资料,20%的学生选择了动漫及一些畅销书籍,只有9%的学生选择经典名著,而且在选择经典名著的学生中也有超过60%的学生是由于教师的推荐.

文化的缺失,使语文教学忽略了对人类文化的教导行为,忽略了对某一社会群体历史积淀的认同与教育的文化教育,语文学习变成了单纯的语言学习和应试教育,造成了人文素养的贫乏.具体表现是,许多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降;在价值取向上,庸俗化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阅读文章只为寻找技巧,只为解题得分;在作文表达,或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愤世嫉俗,或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缺乏文化的滋润,文章中就很难有思想、有情感,就会苍白无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强调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情感、意志、性格等,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

可见,我们的语文学习需要春风化雨似的人文教育,需要为学生架设一道道引导学生通往文化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淡化功利阅读,引导学生亲近文化经典.

古人云:“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教辅资料可能会让学生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提高一点考试分数;动漫及一些应时的畅销书也只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愉悦,真正能让学生“胸藏万汇”和“腹有诗书”的还是对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的阅读.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是华夏文化几千年积淀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其中包含着历代文人墨客、风云人物优雅高尚的情怀、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等,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民族智慧的源头,更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有助于学生吸取经典营养,增强传统文化的积淀,提高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经典,首先要立足于语文课堂.

现行各学段的语文教材,大多是选编了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如古诗文、现代的小说和散文等),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血液,只是我们许多的老师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把文本分析得支离破碎,热衷于字词的记忆和解读,热衷于表达技巧的研究.

引导孩子亲近传统的文化经典,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急功近利的阅读心理,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感悟文本,品味作品文化意蕴,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例如:我们读《项脊轩志》,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中富有民族特色的亲情、爱情等情感之美;读“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诗句,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情感表达的含蓄之美,以及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双关表现手法;读北朝民歌《木兰诗》,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花木兰身上所表现出的浓郁的中国情调,感悟民歌中所流传的中华民族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从而理解这一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巾帼英雄形象.

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经典,还要给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学生亲近文化经典的保证.

首先,要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亲近文化经典的主阵地.对于课本中精选的经典篇目,要引导、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深入体会文章的文化内涵,始终把文章放在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背景下去阅读.例如,阅读古代的乡愁诗,要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许多文人墨客背井离乡游学游宦的社会环境,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安土重迁、叶落归根、渴望团聚的民族情感,让民族文化的精髓影响和感染学生.

其次,善于引导,用文化经典占据学生的课外阅读.虽然经济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体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但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对文化经典的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以提高人们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能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亲近文化经典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文化经典的阅读,让学生体验到文化经典阅读的乐趣.例如,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三字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等,让他们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体会阅读文化经典对培养自己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最后,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的阅读需求,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化经典阅读书目,以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学习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特征鲜明的一门课程.汉语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来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所以,只有引导学生亲近文化经典,

才能滋润语文学习的土壤,促进语文学习.

[1]丁帆,杨九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一)[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35-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

猜你喜欢

语文文化学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赶不走的学生
谁远谁近?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