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堂达标教学理念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
2016-03-02宋雪芹
■宋雪芹
当堂达标教学理念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
■宋雪芹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的地位与意义都颇为关键与重大。但从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和情况分析来看,无论教师、学生、教材还是教学的层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如阅读教学中大语文化倾向严重、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学生作文存在动力性困难与能力性困难、作文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等等。针对读写教学现存的问题,宁津“幸福读写”教学研究团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读写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一、借力微写作,优化阅读课——建构“当堂达标”理念下的“微写作课堂”
如今随着短信、微信、微博等融入人们生活,短小精练的写作备受推崇,微写作试题也已跻身于高考试卷。“微写作”这个“微”很像“微言大义”中的“微”,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内容集中、旨意深远。“微”中见精神,“微”中见个性,“微”中见素养。应该说微写作可以丰富传统写作,可与传统写作形成有益互补。在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巧妙融入“微写作”的活动,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当堂达标”的重要策略。
(一)微写作,让整体感知更高效
从阅读规律来看,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源于整体感知。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为深入理解文本奠定基础。我们在教学时,根据各类文体整体感知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一个“文本感知类微写作”的写作范式:“本文是一篇________(文体),文章叙述了/说明了/阐明了/抒发了________。对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________(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等方面写)。我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_。”这一写作范式教给学生感知不同文本的具体方法,使其在接触新的文本后马上就知道该怎样去感知,并形成自己的微写作,既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使阅读行为变得更高效起来。
(二)微写作,让文本解读更见效
当下阅读教学中存在几个低效甚至无效现象:课堂碎问碎答现象泛滥,教师设计的问题枝枝蔓蔓,学生思维常常处于浅层次、局部化状态,重文本内容、轻表达形式等等。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可在文本阅读中,穿插“微写作”的活动,如将冰心的《谈生命》第一自然段改写为一首小诗,为唐雎的性格做批注等等。通过微写作,让学生在文本里来回穿行,揣摩词句,把握形象,分析概括,迁移表达。这些写作活动由文本内容到表达形式,由直觉思维到分析思维,使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课堂上学生沉静地读书、思考,会意地批注、写作,自信地交流、吸纳。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相得益彰,让文本解读更见效。
(三)微写作,让迁移运用更有效
语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在课堂反馈迁移阶段要少做些练习题,多练点微写作。通过对文本的表达技巧、段式句式、佳词妙字的模仿与运用来活化阅读收获,沉淀写作技能和情感体验。这样,师生便能互动充分,在多维度的对话中用阅读收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迁移运用更有效。
(四)微写作,让课堂总结更实效
下课前的最后几分钟,如何在学生精神疲乏之时,甩出一个漂亮的豹尾,使学生反思课堂学习,总结课堂收获?教师自己总结,学生已难以凝神静听;学生自主总结,他们也早已无心“恋战”。如若此时创新一下形式,尝试进行话题新颖的微写作,话题尽量契合学生的兴奋点,在写作中要求活用课堂所学,如写颁奖词、墓志铭,给文章作者、编者或文中人物发一条微信等等,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参与,认真回顾课上所学,积极建构,如此的课堂总结更实效。
二、借力诗词课,诗意润佳作——建构“当堂达标”理念下的“诗意课堂”
(一)诵读——吸圣贤文人之血脉,为“诗意课堂,当堂达标”奠基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诗词作品的影响力及风格,兼顾教材涉及的重点,有选择地向学生适时推荐一些必读诗词的篇目,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等等,老师少讲精讲,增加课堂的诵读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诵读,学生便可领略出诗词中的浪漫温婉、凝练含蓄、清新自然、潇洒飘逸,对一些诗人、诗作也耳熟能详,对一些经典名句也能脱口而出,甚至不自觉地就运用到了自己的习作中。有些同学还因此爱上了诗歌创作,俨然有了一种小诗人的风范。这样在阅读中诵读、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积累、在积累中写作,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便会与日俱“升”。
(二)歌唱——悟古典文学之魅力,为“诗意课堂,当堂达标”铺路
一些流行歌曲中融入了很多的诗词元素、古典元素,如《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人面桃花》《满江红》等,课堂上教师在适时引领同学们歌唱的同时,带领他们品析歌词的美妙、感悟古典的魅力。好多歌词处处用典,处处有诗词的影子,学生在惊叹之余会更深入地体会到古典文学的魅力,便有了化诗入文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歌唱为写作打开了兴趣之门,铺就了文学底色,作文何愁不“诗兴大发,下笔有神,出口成章”呢?
(三)欣赏——习经典佳作之手法,为“诗意课堂,当堂达标”搭桥
有选择地引领学生欣赏精彩华章,如感受诗意语言的《瘦瘦的宋词》,借助想象延展意境的《永远的唐诗宋词》,在想象中丰富人物形象的《古诗中的志趣》《你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穿越千载铺展情节的《不朽的失眠》。通过名篇佳作的阅读、赏析,学生慢慢地就摸到了作文的调子,找到诗意作文的创作角度:可以是诗歌情节的铺陈,展开想象,写成优美散文;可以是赏析某一诗作,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也可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致揣摩,深层剖析;还可以更奇幻一些,借助穿越元素放飞想象,近距离接触诗人,与诗人对话。总之,学生找到了创作诗意作文的方法,日常的积累就有了外放的出口,诗意润佳作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三、借力阅读群,优化写作文——建构“当堂达标”理念下的“群文课堂”
要达成“群文读写结合,当堂达标”,就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基础、“写作”是目标。,因而,教师在确定一组群文时要考虑读写结合的可操作性,群文有哪些鲜明的读写结合训练点,这些训练点如何关联到学生生活,如何变成学生乐于表达的形式。那么,如何确定读写结合训练点呢?
(一)求同与求异结合,创新思维促“群文课堂,当堂达标”高效完成
提炼群文读写结合训练点,常用的思维方式是求同思维,学生一般在自主阅读阶段即可达成对一组群文写作共同点的提炼概括,如《散步》《背影》和《紫藤萝瀑布》。学生用求同思维很容易得出读写训练点是“记叙中结合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为训练“多种表达方式写人叙事”打下基础。读中悟,悟中写,只要我们给学生打通读写的渠道,学生就会顺利地当堂达标。不过,求同思维易形成思维定式,所以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求异思维,比较对照出一组群文的同中之异,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发现三篇文章虽同属记叙类文章但记叙的顺序各不相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说出三种顺序的表达区别后,理出读写训练点“运用不同记叙顺序写人叙事”。文章有法,但文无定法。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吸收,也就学会了写作。
(二)预设与生成结合,个性思维促“群文课堂,当堂达标”高效完成
群文读写结合点当然以预设为主,因为它能很好地体现教师读写训练的序列性和课堂教学的目标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在自主阅读阶段所产生的个性化探究。这是闪亮的思维火花,我们应欣赏并鼓励这种个性化思维。这样才能使个性化的“当堂达标”完成得更好,更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发展。
四、借力编教材,读写深融合——建构“当堂达标”理念下的“作文序列化课堂”
语文课程改革虽已历经十多年的风雨,但写作教学还一直未构建起科学系统的指导训练体系。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的主阵地,是语文学习的本根所在,指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借鉴所学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们先从阅读入手,于2010年6月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实验教材《课外阅读训练教程》的编写工作,有效改善了学生“阅读时不晓其意,答题时不知所云,作文时无从下手”的状况。该教程被广泛推广应用。鉴于《课外阅读训练教程》的成功编写,我们又在思考编写一套实用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写作教程,来填补作文有效训练的空白。因此,我们在现行语文教材的阅读与写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究性工作。
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2011版没有单列写作训练内容,而是将写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综合训练活动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2013版则从微观角度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这是一个进步。然而,仅依据这几点给学生传授写作方法或技巧,似乎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没有鲜活的写作实例的作文指导是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的。
基于以上种种,我们尝试着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我们于2015年8月编写完成了《写作训练教程》,由现代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份完整的作文序列训练方案,一套系统的写作能力提升规划。它改变了原来写作教学散养的状态,将教材阅读、写作内容重新整合,填补了空白已久的作文课堂训练指导。本套教程得到了本真语文发起人朱蒙教授的高度评价,在出版前已经在部分实验学校进行了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这套教材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真正实现了“作文课堂写作的序列化”,使每堂作文课有物可写、有法可依、有章可遵、有序可循、有目标来引领规范,真正实现了作文教学的“当堂达标”。
五、“读写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成效虽已取得,但在“当堂达标”探究之路上,我们仍然在思考:第一,“当堂达标”的课堂上应确保以学生为轴心。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学习的主体,教师可让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可让学生展示、辩论、演讲等,最大限度地激发、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第二,“当堂达标”的课堂上应确保以目标为中心。目标的定位要三维统一,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第三,“当堂达标”的课堂上应确保以学习为重心。教学方式要顺应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课堂时空上、措施上、过程上,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着想、顺应“学”的客观心理规律,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建构自主的学习方式、方法铺平道路。
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山东德州 253400)(责任编辑:孙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