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当代报纸新闻语言的特点
2016-03-02吴丹玮赵
吴丹玮赵 红
(1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隆化职业中学校,重庆 南川 408400)
试论我国当代报纸新闻语言的特点
吴丹玮1赵 红2
(1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隆化职业中学校,重庆 南川 408400)
摘 要:报纸自产生以来就成了人们信息传递、见证历史的媒介和工具。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报纸新闻语言也逐步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点。本文试从新闻语言言语行为的准确性、规范性,语言形式的口语性、形象性、多样性、交融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点出发,对我国当代报纸的新闻语言进行探究。
关键词:我国;当代报纸;新闻语言;特点
报纸新闻语言主要是以印刷文字作为信息载体,报纸新闻的语言文字呈现线性特征,具有表达严谨、用词规范、逻辑性强的书面语体特点。报纸新闻语言信息丰富、可信度高、能长久保存,不受传播时间和接收时间、地点的限制。[1]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我们的语言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当代报纸的新闻语言在时代变化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了一些特点。
一、言语行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言语行为,可以定义为人类行为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2]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可以看到新闻语言也是一种言语行为。由于报纸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传统媒体,因此,它的言语行为具有准确性和规范性。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党报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功能。因此,党报的新闻语言所呈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更为明显。例如,在2015年12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高分四号,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3.6万公里高空,给地球拍“大片”》的新闻报道中,对高分四号发射的具体时间、总质量、设计寿命以及涉及的相关科学知识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新闻语言是十分准确和规范的。
虽然党报的新闻语言呈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比较明显,但并不代表着非党报的言语行为就没有这些特点。在非党报中,为了得到受众的支持,非党报必须规范其言语行为,做到准确无误地报道新闻。例如,在2016年1月2日出版的《南方都市报》上刊登的《解放军三大机构成立分别为: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中,对三大机构司令员、政治委员的介绍是十分严谨的。其中,涉及人物经历的相关表达也是与新华社的刊文相符的。
二、语言形式的口语性与形象性
语言形式是基于语音、词汇、修辞的表现形式。当代我国报纸新闻语言的语言表现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形式的口语性与形象性。语言形式的口语性,主要体现在一些报纸大量出现了当地特有的方言词汇、熟语等。例如,2015年12月31日出版的《重庆晨报》上刊登的《元旦小长假 周边自驾游耍事多》中就运用了“耍事”、“找耍事”等词汇。“耍事”是四川、重庆、湖南地区的方言,意为好玩、好耍。
由于党报所处地位的特殊性,我国当代报纸新闻语言形式的形象性更多地体现在了非党报上。语言形式的形象性是对采访事物全面了解后,借用文学作品中比喻、拟人、拟物、借代等修辞手法将主题表达出来。例如,2016年1月4日出版的《新京报》上刊登的《一女子地铁吃凤爪乱吐与乘客舌战》中就用到了“舌战”一词。记者用“舌战”一词将一场“骂战”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三、语言形式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语言形式的多样性就是为了适应受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报纸新闻结合报道内容、媒介特点和受众需求,采取“易读”和“视觉化”的新闻语言来传播新闻信息。[1]语言形式的交融性主要体现在当代报纸对网络语言、社会中新词等的运用。2010年11月1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中,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网络热词在严肃的党报上出现,让不少受众倍感亲切。
不仅是党报,非党报中新闻语言形式的交融性更为明显。都市报采用网络语言的方式,一般是在新闻标题或新闻内容上直接采用网络语言,如《“不差钱”副处长的灰色账单》(《北京晨报》2009年12月7日)。
四、语言形式的与时俱进
我国当代报纸新闻语言形式的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时代的进步,带来了许多新事物,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产生新概念,而新概念需要新词语来概括,所以在报纸新闻报道中使用新词汇就是语言形式与时俱进的表现。例如,“小鲜肉”是2015年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用于形容年轻靓丽的女孩或帅气可爱的男孩。2015年12月3日出版的《重庆晨报》中刊登的《12月银幕一天一部新片 看老炮儿还是小鲜肉》就使用了这一新词汇。
另一方面,语言风格是指运用语言时表现出的个性和特色。[3]在当代,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纸新闻语言的风格也逐渐变得灵活和多样。它逐渐摆脱了军事术语和政治口号,更多地趋向于反映经济领域和文化生活的现状,呈现出新闻语言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1]例如,“淡定”一词是最近的网络流行语,2016年1月7日出版的《新京报》中刊登的《牛仔持械单挑,联邦政府为何很“淡定”》中就使用了这个词语。
五、结语
新闻语言是媒介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当代报纸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正不断改革和创新。当前报纸新闻语言呈现的言语行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语言形式的口语性和形象性、语言形式的多样性和交融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点,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崔梅,周芸.新闻语言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200-201.
[2] 胡范铸.新闻语言客观性问题的言语行为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5.
[3] 王梓.浅析新闻语言要与时俱进[J].理论观察,2011(2):174-175.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88-01
作者简介:吴丹玮(1991—),女,重庆南川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新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