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措施探讨
2016-03-01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肖 颖(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6)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措施探讨
肖 颖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6)
摘 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中,职业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实践活动往往只浮于表面,没有取得真正的实效,同时也无法得到真正良好的长期发展机会。许多职业院校都将原因归结于相关企业的积极性较低,认为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本文就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探讨,并从当下校企合作所出现的问题出发,在分析研究后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对策方案,以期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提供一定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企业积极性 有效对策
目前在校企合作的实际开展中,已经出现一定的问题,而部分业内专家倾向于认同在校企合作中一些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感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并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可出台对应的政策方案进行规范。虽然从治标的层面看,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来确定相关与职业院校之间的校企合作责任是可立刻取得一定的成效的。然而,以从治本的层面出发,这样无法彻底激发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自发性与积极性。[1]
一、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发展现状
各行各业的不同企业在发展中都需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与创新力,这些都要依赖于长期稳定的专业化人才。而职业院校正是将综合型、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从而为各行业输送新鲜的学业,确保市场以及企业拥有足够的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尽管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的途径并非是单一的,然而大多数企业均需要将职业院校作为吸收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因此,多数企业认同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1]。
然而,根据当下校企合作的实际发展现状却能够看出,许多企业通常认为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更大的一方是职业院校及学生自身,它们并不认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此,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对于经济发展的长期作用。
二、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职业院校对于校企合作没有做好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在一所院校内,往往不同的专业与教学班级需要各自寻找不同的合作资源。这容易造成在同一行业内,同一所职业院校的学生无法共享实习基地,而企业在吸收专业型人才时也需要重复多次实习招聘活动,效率较低进而对校企合作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次,许多校企合作的关系并不稳定,连续性不足。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无法保持较长期的稳定状态,这样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在实习活动中所学习、感受到的范围与深度,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最后,当下的校企合作常常只重于形式,而忽视了内容。部分职业院校在跟企业开展合作时只为了以集体的方式为自己的学生寻找一份未来的工作合同,而完全忽视了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所应得到的有一定深度的学习机会。同时,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实习学生与在职员工不能一视同仁,最终难以达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调动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对策
职业院校是以加强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但仅仅通过职业教育的学校教学体系并不能直接地培养出完全符合专业行业要求的学生。如何科学、有效地调动起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它对于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均具有十分关键的现实意义。
1.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容易开始,但之后的合作却出现了不小的困难,两者之间的合作无法保持较长期的稳定状态。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改进自身寻求企业合作的策略,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争取在校企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只有通过加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优化、改进已有的合作模式,完善合作平台内企业的种类与数量,才能真正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激发起企业的积极性,达到校企合作的真正目标。[2]
2.让企业融入日常教学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校企合作这一形式以及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与职业院校的落实,同时校企合作的相关实践活动以及其教学理念也受到了社会企业的基本认可在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应当引入企业中的相关人员,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提供切合实际的科学参考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2]。在日常教学的全过程中均有企业的参与,此外学生的专业成绩也需要有企业内专业人员的打分。这样不仅有助于确定专业培养的具体方向,同时也有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双方共赢。
3.以企业需要为培养方向
职业院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其培养目标应当是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需要为合作企业提供其所需的专业人才,从而促进企业真正成为高效的校企合作基地。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只有当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吸收到需要的人才,企业才能主动、积极地为校企合作投入资源,促进双方的合作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落实校企合作这一有助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双方共赢的教学模式,各职业院校应当与企业进行深度的沟通,重视企业对于吸收人才的需要。同时,企业也应当主动地为校企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于实习学生与在职员工要一视同仁。这不仅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与企业积累自身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整体经济与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提供一代又一代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茹,孙永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探索[J].青春岁月,2012,17(21):138-139.
[2]孙萍.浅谈高职校企合作中企业积极性的激发[J].职业教育(下旬),2013,12(8):92-94.
作者介绍:
肖颖(1987.10—,)女,湖南省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