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6-03-01何小兰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617200

关键词:提高有效性数学

何小兰(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 617200)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何小兰
(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 617200)

摘 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今教育普遍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已平常教学实践,提出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

关键词:提高 数学 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要在最少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1]

一、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所提问题问点准确,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度适宜,即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经教师的引导能答出来,防止过易或过难,问面要大,即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问机得当,提出的问题要与知识学习的进程一致,提问的时机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欲说难说之时。如:求直线y=3x+4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问学生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城的图形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直角三角形,再问若要求其面积,应该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出通过点的坐标来得到直角边的长度。[2]

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在讲“合并同类项”或“”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这两节时,我们利用最常见的“牛”和“羊”来创设这样的情境:2只羊+3只羊=;2只牛+3只牛= ;2只羊+3只牛=。第三个问题能相加吗?为什么?学生一般会想到先把它们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或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3]

三、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很多老师都有体会: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讲题考题训练,但落实到学生身上往往是!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反思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题讲得越多越好, 教学时,教师应该以知识、例题为载体,向学生有机地渗透数学思想,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初中阶段,学生需了解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渗透类比思想,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上进行迁移,在主动参与、探索交流中不知不觉学到新知识。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直观、明了。列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同时,教师在例题讲解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此题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需要学生先确定哪一边是腰,加深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几何特征的认识。但在这里处理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忽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基本要求, 通过此题的教学,我们可以将此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让学生知道等腰三角形再特殊,它也是三角形,因此一般三角形对于边和角的要求它也需要满足。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二者的图像。而此题渗透函数的思想,以函数为载体,在周长恒定的情况下研究腰长与底边边长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也不能忽略一般三角形对边的关系的要求,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通过有效的变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思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隐含在数学知识当中,伴随知识思维的发展,只能逐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不可能凭借一两次课或几个例子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

总之,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

参考文献:

[1] 魏会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学周刊》2012年05期

[2]张大华.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0).

[3]沈文选.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提高有效性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