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谱系※
——概念厘定、理论旨趣与实践创制

2016-02-28陆卫明

现代经济探讨 2016年8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改革

曹 芳 陆卫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谱系※
——概念厘定、理论旨趣与实践创制

曹芳陆卫明

内容提要:2015年11月,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后,国内理论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性改革”的现实背景、内涵和外延、理论贡献、影响因素、实践路径等都进行了较深入论述。该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并提出了尚待深化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谱系学术界

2015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十三五”规划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战略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提出的新概念、新思路。国内理论界反响很大,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基于这一问题的现实性和复杂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理论研究的热点。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现实与背景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现实与背景,是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的切入点,有助于科学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1.国内经济形势变化

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基础。迟福林 (2015)认为,“通过改革化解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刘尚希(2016)认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了,PPI下降了,效益下降了,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了,风险升高了。龚刚(2016)认为,我国已经转变为供给决定型经济,经济体的产量将由供给或是劳动力、资本设备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组成的生产能力决定。应对我国经济严峻形势,“根本出路在创新”。

2.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金融危机是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速器。程恩富、谭劲松(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增长艰难的积极回应。总体看来,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面临着新旧动能衔接不力、金融市场巨幅波动等问题。尽管我国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成效明显,但在外需缺乏内在持续增长动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情况下,由上一个周期形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危机后急速加剧,暴露出我国经济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产业结构比例已经严重失衡。优化经济结构、抑制产能过剩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

3.供需双方错位严重

“供给不足”与“需求不足”并存造成的“供需双方错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文建东、宋斌(2016)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已进入供需失衡的状态。林卫斌、苏剑(2016)认为,我国的经济供需失衡表现在三个方面:有供给无需求;供应的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有需求无供给。迟福林(2016)认为,供给体系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难以跟上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升级趋势,满足创新需求、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严重不足。杨伟民(2016)认为,现有的供给体系存在着总体呈外向型、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等方面的问题。贾康 (2015)认为,“我国需要适当扩张需求,但更需要理性的供给管理,通过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调动消费需求”。

4.需求刺激收效甚微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主要采取了需求管理政策来应对经济下行的挑战,虽然在初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并未能阻止经济的下行趋势,还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和后遗症。吴敬琏(2015)认为,我国多次采用增加投资刺激经济的负面效果愈来愈大,具体体现在:一是投资的增速效应递减;二是投资高速增长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国民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不断提高。周志太、程恩富(2016)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张燕生(2016)认为,单纯依靠需求管理难以帮助中国经济走向预定的目标。李佐军(2016)认为,用需求管理政策去解决结构性问题是不对症的,要从供给侧去找出路。

5.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我国依靠高投资驱动和低要素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需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李翀(2016)认为,我国产值增长率趋向下降的根本在于供给侧。韩庆祥、张艳涛(2016)认为,投资规模驱动功不可没,但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寻找新的驱动力。张平(2016)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二次转型的核心是从物质制造驱动转向以人的知识生产和创新劳动为主的发展方式。我认为,经济增长稳定比速度更重要,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穿新鞋走老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传统要素供给已经走到规模效益递减,而新的增长引擎尚未形成。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现实。

二、多维视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从供给侧发力,通过重大改革的推进来解决我国重大的结构性问题。但改革什么,如何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外延,学者们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和解读。

1.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与精髓。刘世锦(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在微观层面通过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打通要素流动通道,优化资源配置。胡鞍钢(2016)认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陈庆修(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其实质是通过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微观层面,通过技术进步、体制创新等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使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在宏观层面,综合施策,使资源从低端低效的产业部门流向高端高效的产业部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资源配置市场导向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高长武(2016)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目的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矫正以往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王育山(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包括其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以使其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李冉(2015)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的过度干预,降低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成本和政府成本。文建东、宋斌(2016)认为,加倍市场化,限制政府随意干预的权力,确立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将更能预期未来。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重塑经济发展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内容。进入新常态后,亟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要素驱动为基础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向以创新驱动为基础的新增长方式。吴敬琏(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实质都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到效率驱动的转型。冯志峰(2016)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从数量到质量的深刻转变。郝身永等(2015)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将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向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从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粗放投入转向主要依赖创新驱动上来。

4.治理价值理念革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发展理念的更新。新常态的“新”,不仅体现在面临新的问题,也体现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制度安排。以往,中国经济增长重需求侧,重投资、重出口、重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和价值理念的重大调整。潘建成(2016)认为,从旧常态下强调需求侧到新常态下强调供给侧,体现出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更加注重结构质量效益,更加强调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韩庆祥、张艳涛(2016)认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增长动能,这预示着治理思路出现调整,将主要依靠供给红利、结构红利和消费红利激活中国发展,实现中国整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三、理论贡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与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在新时期的新尝试、新调整,无疑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与创新,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乃至全球经济复苏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理论维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程恩富、谭劲松(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内容。王小广(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制度经济学发展在中国的 “增强版”,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 “升级版”,也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思路的“协同版”。胡希宁(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五大发展理念”等新思想共同构成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完整思路,既是对中国经济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2.现实导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理论指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苏剑(2015)认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将增加消费者本来就有但未被满足的优质需求,有助于保证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冯志峰(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我国经济“保驾护航”: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创造有效需求;在不增加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在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解决“滞胀”问题。张军(2015)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出路,通过释放经济社会活力,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能够为我国经济长远稳定发展夯实基础。比利时研究员邓肯·弗里曼(2016)认为,随着结构更为优化、科技创新日益取代要素投入成为经济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将更加平稳发展。

3.国际视域

张天桂等(2016)认为,作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选择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有助于中国自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郭生祥(2016)认为,为提供有效和优质供给,中国将放松市场准入并降低进口关税,高端产品出口国将受益于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分工将更为细化,更多高品质 “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方案”会呈现给世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世界红利”还特别体现在创新互动上。伴随中国对全球新技术的需求上升,中国创新也将源源不断对外输出,中国多个产业将与世界深度对接融合,信息、资本、人才等要素将进入双向互动、紧密联通的新阶段。

四、影响因素: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分析

正确认识影响有效供给不足的因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学界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体制制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不乏真知灼见。

1.产业结构扭曲

体现在“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与新兴产业供给不足并存”和“低中端产品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导致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成因和危害。李稻葵(2015)认为,我们的基本问题是,在供给、生产领域没有提供给百姓真正需要的产品。丁任重(2016)指出,严重过剩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如冶金、煤炭、水泥等;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保障等领域,则存在着供给不足的现象。胡荣涛(2016)认为,产业缺乏规划和盲目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政府过多考虑产业关联度基准,对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率重视不够。同时,需求弹性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由于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消费结构变化

供给体系跟不上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是我国有效供给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刘伟、蔡志洲(2016)认为,房地产业井喷时代的结束,以及信息技术产品、交通工具的消费升级,使得其大规模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性很小。苏剑(2015)认为,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大幅度提高,集中体现在中国消费者在国外大举购买奢侈品的行为上。张银平(2015)认为,我国的企业还停留在低成本竞争阶段,一些行业过度投资过度发展,未能适应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

3.GDP盲目崇拜

这是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的行政根源。魏杰(2016)认为,地方政府的唯GDP政绩观,使得大量的生产投资形成无法被需求消化的产能。冯志峰(2016)认为,在“旧常态”下,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在招商引资中拼土地、拼资源、拼劳动力成本,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处于一种扭曲关系,形成了“投资产能过剩”等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问题”累积。郝身永(2015)认为,在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考评政绩的偏向和地方承担过大事权情况下,地方政府又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来自上级的行政压力,便围绕GDP展开激烈的锦标赛式竞争,辅以现行官员任期制特点,政府官员的行为难免短期化。

4.高投资后遗症

由于发展方式并未真正转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政府投资在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也相应付出了较大代价。张世贤(2016)认为,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为经济下滑“刹车”、为启动经济“点火”,但长期、过度使用,则会出现生产要素错配、投资回报递减、产能过剩严重等副作用,最终给经济带来结构性破坏。冯志峰(2016)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重化工工业的产能,却恶化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姚景源(2015)指出,过度依靠投资拉动不可持续。

5.供给体制抑制

体制因素具有刚性。吴敬琏(2016)认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联系的“体制性障碍”。沈坤荣(2016)认为,我国供给方面之所以存在供给数量不足、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成本太大等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体制问题。魏杰(2016)认为,体制的限制导致创新严重不足。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五大动力源”(即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存在明显的供给约束和抑制,具体体现在:知识产权执行机制不到位、专利制度落后,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创新动力;政府与企业边界不清晰、大型国有企业占有大量资源等,催生了官商结合,形成寻租,削弱了我国企业家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创业、创新精神;监管制度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等等。

五、实践路径: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勾画一个清晰的、不可逆转的、可以预期的路径。对于这个改革,中央已经有很多说法,学界围绕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大胆探索。

1.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脱离这个基本前提,必然会舍本逐末、迷失方向。程恩富(2015)认为,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亟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给予科学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邱海平(2016)认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决反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解和思路。逄锦聚(2016)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避免套用、照搬照抄、完全依赖西方经济分析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社会矛盾的基本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新常态。

2.供给侧和需求侧调控有效配合

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苏剑(2016)认为,将需求端和供给端对立起来的做法是教条且没有意义的。李佐军(2015)认为,供给侧与需求侧保持对称和平衡,经济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是对过往需求管理政策的“纠偏”,并非否定,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丁任重(2016)认为,需求侧和供给侧是平衡经济增长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李旭章(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进行的结构性改革,两者的关系是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需要兼顾。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综合施策,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端低效的过剩供给向高端高效的有效供给转变,如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等。李翀(2016)认为,政府应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同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社会资本流向处于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政府还可以利用财政优惠政策和税收支持政策来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魏杰(2016)认为,调整结构还要相应减少企业的税收及非税收成本,如土地成本、行政审批成本等。

4.完善制度有效供给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克服体制性障碍。潘建成(2016)认为,提升供给能力,最核心的是制度创新。具体包括:通过打破垄断、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重要行业的门槛来激活民间资本;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土地资源;通过金融改革充分发挥资金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同时,要改变分配关系,不仅要使那些有需求、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能够确实从市场上获得应有的利益,还应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优惠;而对于那些需要限制或淘汰的行业则取消政策上的优惠,增强成本约束。

5.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即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迟福林(2016)认为,激活市场、激励企业关键是以监管转型为重点,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康珂(2015)认为,政府要摒弃凯恩斯主义的惯性思维,做有限、有效的政府,放手让企业在市场中自发调整结构。胡鞍钢(2016)认为,要发挥企业的微观主体的能动性,政府可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少阻碍企业活力的制度性因素及解决产能结构性过剩等领域有所作为。

6.建立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系

在当前经济转型的特定背景下,要把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和企业家精神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通过增加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投资,用新的、高质量的供给代替旧的、低质的供给,使我们的产品、服务提升到新层次。刘世锦(2015)认为,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顾元媛、沈坤荣(2016)认为,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的同时,要消除行业进出壁垒,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行业、企业流向生产率高的行业和企业。

7.疏通过剩产能退出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要“挤”存量,通过破除机制障碍使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从市场退出。张平(2016)认为,对于在经济增速阶段依靠要素驱动成长起来的已经失去效率或是不能适应新要求的企业,要予以清理,以便释放出资源,用于改善国内产业环境。沈坤荣(2016)认为,要坚决管住和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存量,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杨伟民(2016)认为,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对僵尸企业要辅以行政措施。

8.构建多层次产业工人培养体系

人力资本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重要引擎。人力资本作为具有较大规模投入空间的要素,亟待实现质的跨越。厉以宁(2015)认为,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缓解人力资源供给的不足。张慧君(2016)认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当围绕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目标,持续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使“人口红利”切实转化为“人才红利”,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的投资力度;深化改革和完善教育培训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育评级标准等。

六、前瞻导向:理论研究应深化问题和思路

学者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内涵和外延、实践路径等视角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现有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从研究视角来看,角度狭窄,期待精品。目前学界的研究多是从政策解读、概念解释、现实背景、路径选择等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和驱动机理研究较少,未形成综合视角分析框架。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十分有限,尚不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有深度的学术论文不多,仍需不断努力。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广度上有待拓展,深度上有待深化。目前的研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性质、特征、未来发展方向,有效供给不足的历史根源、制度缺陷、社会危害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关系等涉及较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尚处于摸索中,模式总结未成系统,仍需进一步强化。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范式亟待转换。当前学界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较为固化,缺乏比较分析。基于制度分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可借鉴性以及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意义、国外供给侧改革的经验教训、我国改革30多年来数次实施供给侧改革的经典案例等方面都亟待新的研究成果。第四,研究存在理论误区,亟需纠正。有的学者借供给侧改革之名为新自由主义穿上新“马甲”,甚至提出在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推行供给侧改革,无异于“病急乱投医”。更有学者错误地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市场化+私有化+自由主义”,是“整体主义+政府干预+部分计划化”。这些观点完全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歪理邪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格格不入的,必须予以批判和澄清。总之,在今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中,视角要新颖,内容要全面,方法要更新,成果要丰富。

1.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2.程恩富、谭劲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1期。

3.吴敬琏:《以供给侧改革应对“四降一升”挑战》,《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3期。

4.迟福林:《“十三五”: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5.张平:《“十三五”中国经济二次转型——2016年中国经济展望》,《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1期。

6.刘世锦:《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8日。

7.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8.李稻葵:《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视野》2015年第12期。

9.胡荣涛:《产能过剩形成原因与化解的供给侧因素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2期。

10.程恩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日。

11.厉以宁:《论从供给方面发力》,《北京日报》2015年12 月07日。

12.顾元媛、沈坤荣:《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第12期。

13.林岗:《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变化分析》,《理论探索》2014年第3期。

14.沈坤荣:《构筑新常态背景下增长动力的新机制》,《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2期。

[责任编辑:吴群]

F120

A

1009-2382(2016)08-0024-06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协商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KS062)的中间研究成果。

曹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陆卫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西安710049)。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改革
改革之路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改革备忘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