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实践课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2016-02-28薛冰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程考核实践教学

薛冰华

(湘南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实践课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薛冰华

(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当前,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既不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注重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的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媒体融合时代对人才培养能力的要求。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课考核方式的改革应从切实提高学生媒体融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新闻教育;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摄像学》《报刊电子编辑》等都由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大多采取传统闭卷考试的方式。以湘南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学校教务处规定,上述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在媒介融合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这种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媒体对新闻学人才的要求,急需进行改革。

一、实践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考试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上述专业实践课采取考试的方式,且课程成绩大多由卷面成绩构成,无法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只要在考前对学生进行辅导,再对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进行人为放松,学生便可轻松过关。这样的考核方式主观性太强,不利于科学衡量教师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水平,也就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甚至有个别教师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理论课讲得天花乱坠,实践课则采取自由放羊的办法,学生只要上交老师布置的课内、课外作业即可。

(二)传统考试难以杜绝学生作弊

不可否认,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前大学生缺乏诚信,考试作弊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做平时作业时,有的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有的甚至花钱请人代笔。这些现象,教师都无法进行有效监管。考试时,学生只要考前突击复习下,再加上各种作弊,便可蒙混过关,甚至还能得高分。这样,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难以考查到,也无从得知。学生考试成绩虚假,自然也无法真正反映教师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传统考试难以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媒介融合时代,媒体需要的是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并具备较强融媒体实践能力的人才。然而,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课的考核以理论知识考查为主,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学校、院(系)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过于单一,只看得到学生课程成绩的高低,却看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这种落后的实践课考核方式无法促使教师探索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难以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起到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认真投入实践,一改消极应付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无法切实提高学生在融媒体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二、实践课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一)结合课程实际,强化能力考核的理念

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课的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更多地注重考核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性、创新性能力。要让课程考核变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比如说《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师可通过学生分小组接受采访任务、讨论并撰写采访方案、小组前期准备、校园采访实践、汇报采访心得、最终将采访成果转化为新闻报道等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立体的评价,并最终形成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新闻写作学》课程则可在新闻采访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撰写各种新闻文体的能力;学生在各种媒体上发表、刊播的新闻稿件可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加分项目;《新闻摄影摄像学》课程可注重对学生拍摄图片、视频的能力的考核,同样,学生在媒体上刊播的图片、视频等可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新闻评论学》课程可重点考核学生对新闻时事的观点与表达能力;《报刊电子编辑学》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利用新媒体编辑、发布报刊产品的能力的考核;而《新闻编辑学》则应注重对学生在融合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编辑工作的能力的考核。

(二)建立师生结合、校企结合的考评体系

1.教师评价。传统考试方式中,教师是实践课程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成绩大多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这也就容易导致主观分、人情分乃至送分的现象出现,不利于客观全面、科学合理地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改革教师评价在整个实践课程中的占比。当然,改革并不是要去掉教师评价,改革以后,教师评价在整个实践课考评体系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但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而是多元评价体系中的一元,是整个新闻专业实践课考评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学生评价。传统考试方式中,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师生之间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单向的“传”与“受”的关系。教师给定考核成绩后,学生只能默默接受,无从知晓成绩考核的具体操作。如此一来,容易造成师生间的隔阂与猜疑,甚至导致学生因对教师的喜恶而影响实践课的学习,进而影响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改革后的实践课考核中,可引入学生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参与集体活动评价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方式,并计入课程考核成绩。实际上,学生参与考核的过程,既可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有效锻炼其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与学生联系紧密,比教师更了解彼此,其评价相对来说也更为科学、全面和客观。此外,学生在接受考核的过程中,也可通过慕课平台,以自由选课、在线评论、打分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实践项目开设等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全程互动。

3.企业评价。企业评价部分包括对学生在媒体、企业见习、实习等集中实践的考核。目前,大多数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见习、实习考核多是采取学校委托媒体进行的方式。而媒体囿于情面,给定的成绩往往都是无差别的“优秀”。实际上,这种评价已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见习、实习的真实情况无从了解,势必影响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量;另一方面,教师失去了来自媒体、企业的客观反馈,也难以掌握实践教学与媒体、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长此以往,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难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应用型地方高校所处的城市一般都较小,媒体、企业数量有限,规模也较小,不可能一次性、大规模地接收学生见习、实习。因此,学生只能采取分散见习、实习的方式,进行校外实践。其实,学校在考核见习、实习成绩时,不必看实习、见习成绩评价表,而应看学生在媒体、企业的实际工作表现,如学生在媒体刊发、播报的新闻稿件,制作播出的新闻节目以及在企业参与或主持完成的项目情况等。

4.社会评价。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课的考核除了要考虑师生评价、媒体企业评价以外,还应充分考虑社会评价。所谓社会评价,即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评价。当前,不少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都在积极尝试校企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在校内设立专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基地。这些基地的设立为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实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师生可通过共同参与某个项目的方式,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团结协作中成就一番事业的目的。而我们对学生课程实践的考核也可延伸到这些创新、创业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变原先的一考定成绩为以项目是否产生效益、是否深受客户欢迎等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

(三)由结论性考核转变为日常性考核

上述考核方式的变化,必然会推动考核过程的转变。我们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课的考核自然也就由注重结论性、结果性的考核转变到了注重日常性、形成性的考核。与之相应的,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数据、实践能力形成的过程数据等的收集也就变得极为重要,媒体融合时代盛行的大数据理念、“互联网+”理念在此时也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日程。教师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才能应对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考虑采用慕课教学平台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考核。以湘南学院为例,学校目前正积极进行泛雅平台的慕课教学推广与测试。我们可利用这一契机,在新闻学专业主干课中挑选一两门课程进行慕课教学改革,利用慕课翻转课堂、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日常过关考核等标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三、改革的初步成效

以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我们对新闻学专业实践课《报刊电子编辑》的考核实施了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为:

(一)学生报刊编辑能力明显提高

我们挑选了2012级和2013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无论是从学生日常参与积极性还是学生完成作业、设计报刊编辑作品等方面来说,实施改革后的2013级都要比2012级学生表现更好。2013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明显高于2012级学生;在把报刊编辑产品转换为新媒体产品方面,2013级学生更为熟练自如;在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处理报刊编辑作品方面,2013级学生普遍比2012级学生更积极,也更自觉;在报刊编辑作品上传QQ、微信并收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点赞等受众反馈上,2013级学生无疑更擅长也更有效。

(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

我们在《报刊电子编辑》的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中,采取小组作业、作品成绩计入课程成绩的做法,要求学生平时以2~4人为小组,组成“模拟编辑部”,一起做作业,一起收集资料,一起完成报刊电子编辑作品,并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既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其集体荣誉感和职业道德责任感。

(三)师生共同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得以提升

我们在《报刊电子编辑》的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也要下水实践。除了对教学班级进行集体实践指导外,教师还要作为某个“模拟编辑部”中的一员,参与这一小组的报刊电子编辑实践。在实际的报刊电子编辑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体验,共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任课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完成了《现代报纸版面设计研究》等大学生学习项目。目前,师生正与郴州报业集团联合进行“郴州新闻网”“吃喝玩乐在郴州”等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保证了学生成绩的真实可信

原先,我们《报刊电子编辑》课程的考核成绩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改革后,我们杜绝了学生考试舞弊的可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程成绩的真实、可信,最大程度反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

四、实践课考核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各个环节费时费力

在实施新闻学专业实践课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环节较多,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部门较多,教学平台也呈现多样化,既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平台,也包括校外媒体、企业见习、实习平台等。这就需要参与考核的各个部门、人员通力协作,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恰如其分的考核。

(二)理论修养与实践技能的考查难以平衡

目前,不少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实践课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表现在课程考核方面,也就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由“重理论轻实践”变为“重实践轻理论”,或者由“技能与素质并重”变为“重技能轻素质”等。相应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新闻业务技能强而人文素质修养差。如何才能做到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考查相结合、技能水平与素质修养考查相平衡,是值得继续探索的一个问题。

(三)百分制计分评价等方式已不适用

新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成绩普遍较高,传统的按难度与区分度来分析课程考核情况的办法已失效。而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相适应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如百分制等也已不适用。学生进行各种校内校外自主实践的成绩计入课程考核成绩等,势必导致个别学生加分后会突破一百分的限制。能否在新闻学专业实践课成绩考核中采取一些新的计分方式,如采用像英语水平过级考试那样的计分方式,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杜萍.新闻学专业实务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初探[J].教育研究,2012(4):217-218.

[2] 杨磊,曹林.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初探——以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4):117-119.

[3] 周春霞.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思考——基于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五届毕业生的调查[J].新闻世界,2012 (10):202-204.

[4] 陈尚达.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J].皖西学院学报,2015(4):127-13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019-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湘南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报刊编辑实验课‘师生互动,共同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南学院院发[2013]28号文件

作者简介:薛冰华(1974—),男,硕士,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报刊编辑,新闻编辑学。

猜你喜欢

课程考核实践教学
英语词汇学教学之初探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