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动平台与品牌栏目如何打造民生新闻影响力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影响力民生栏目

徐 鲲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 烟台 264001)

联动平台与品牌栏目如何打造民生新闻影响力

徐 鲲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 烟台 264001)

近几年,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媒体传播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推动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民生新闻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联动平台,重视品牌栏目的策略,以提高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民生新闻;联动平台;品牌栏目;影响力

一、前言

当今社会,新闻传媒已经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知识、表达意见、沟通情感的平台,尤其是民生新闻,其“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以平民视角营造了和谐社会新型的传受关系,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和需求,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人本”思想,在群众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关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民生新闻报道存在低俗化、同质化的问题,舆论导向也存在偏执现象,导致其新闻价值含量降低,影响力下降,再加上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民生新闻的发展面临困境。

二、民生新闻的特征

(一)题材与群众密切相关

民生新闻的报道都是围绕群众展开的,内容主要包括百姓的生活、生存以及生计等,如停电、生活求助、失物招领等,更加注重本土化倾向,题材以贴近群众生活为主,报道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与群众密切相关,平易近人,因此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这是民生新闻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民生新闻的制胜法宝。

(二)报道方式具有亲和性

民生新闻是服务于群众的新闻,听众也是群众,因此与传统新闻不同的是,它在报道方式上也更加偏向于民众话语,采用朴实直白、平等、亲和的语言,来对新闻进行报道,一方面能够提高百姓对于新闻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群众与新闻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充分体现民生新闻的亲和性特点。[1]

(三)具有监督性

民生新闻报道围绕群众,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虽然其他新闻媒体也能为受众提供这样的平台,但是民生新闻所提供的平台与民众更加贴近,因此更加受群众的喜爱。群众可以通过该平台来发挥自己对社会的监督职能,不仅能使节目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同时也使节目更加民众化和广泛化。[2]

(四)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理念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要求每一个新闻栏目都要能够充分体现民本意识。民生新闻就是为了给群众提供服务,重点就是放在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和热点上,主要目的是为群众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3]

三、如何打造民生新闻影响力

(一)构建联动平台,打造民生新闻影响力

民生节目是围绕“民生”这个中心展开的,要想做好民生新闻,就必须真正地了解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都有哪些,对于相关部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以及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期盼等,并将群众的诉求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建立快速的联动反馈平台:民生新闻可以成立民意呼叫热线,安排负责人,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并为群众提供民生咨询服务,对于群众所反映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认真听取和记录,并予以重视。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或者新闻报料,可以通过文字或者语音的方式将其上传至公共平台,这样新闻中心和各媒体就可以从这些报料中选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报道。[4]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腾讯网和新浪网开设官方微博,或者开设官方QQ和微信公众平台等,随时听取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诉求,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作出回答或报道。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一个联动平台,为群众提供一个诉求通道,增强与群众的互动。

(二)重视品牌栏目,打造民生新闻影响力

近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民生新闻资源的争取难度也更大,从新闻报道来看,内容雷同,缺乏新意,形式单调,缺乏鲜明的主题,导致民生新闻发展存在较大的难度。在这一背景下,必须着力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栏目,以增强民生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目的,结合群众的需要和时下群众关注的焦点,提高新闻品质,充分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民生新闻可以根据现在读者分众化和碎片化的特点,推出互动栏目。例如,可以在情人节推出“牵红线”活动,一方面可以吸引群众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帮助单身男女青年解决个人问题;可以开设就业大课堂,在为群众提供培训的基础上,根据群众的需要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职业介绍和权益维护等服务,使服务链更加的完善;可以在大学生毕业季积极组办大学生就业计划活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或者赞助支持,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当前开始出现不少二手物品、闲置物品买卖或交换的平台,如58转转等,获得了群众的关注和支持,民生新闻可以借助这一形式,开通二手物品、闲置物品买卖或交换栏目,帮助实现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相互交流;群众中有不少是年龄较大的大爷大妈,他们有较多的闲余时间,民生新闻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健身大赛,如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不仅易于参加,同时也更容易获得群众的喜爱。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民生新闻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已经成为一种主流传播媒体。民生新闻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积极构建统一联动的运作平台,注重对品牌栏目的策划,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以聚合群众力量,以此来不断提高民生新闻的影响力,带动民生新闻的发展。

[1] 张冰.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分析[J].才智,2016(08):258.

[2] 阿拉西加甫.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结合新媒体的影响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6(19):273.

[3] 赵艳玲.探究电视民生新闻借助新媒体增强影响力的实践[J].新闻传播,2016(20):105-106.

[4] 余敏.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5(07):89.

G210

A

1674-8883(2016)22-0229-01

猜你喜欢

影响力民生栏目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天才影响力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