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报道传播的“正能量”

2016-02-28裴莎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正能量新闻媒体新闻报道

裴莎莎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24)

浅谈新闻报道传播的“正能量”

裴莎莎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24)

新闻媒体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行为及思维。传播正能量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的体现。本文介绍了“正能量”的概况,重点阐述了新闻报道传播正能量的途径。

新闻报道;正能量;传播途径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新闻媒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各新闻单位不仅关注报道内容质量,还十分注重传递正能量。经学者研究显示,正能量特点明显,即积极、乐观、自信、健康、向上等,均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其在实际传播中方式各异,其中新闻报道因影响范围广、受众基数大,可引导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本文探讨了正能量在新闻报道中传播的几种途径。

二、正能量的概况

如今,网络、新闻媒体及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正能量”,其作为热门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经研究指出,正能量属于抽象、情感用词,其传播者积极、正向精神,便于人们摆脱不良情绪困扰。[1]

正能量的特点体现在:一是人、事、物等被人认可,并引起了一定的情感共鸣,如残疾人自强不息、拾金不昧、抢险救人等,这些行为均体现了正向精神,易引起公众情感共鸣;二是正能量潜意识地影响了公众,有助于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间接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

在新闻报道中,传播正能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促进了社会文化正向发展。近几年,东西方文化交融,在文化撞击中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侵蚀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正向文化传播。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公众的思想、行为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新闻报道传播正能量,使公众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经反思后作出改进。第二,保证了民族向心力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均离不开团结,为了增强国民向心力,新闻报道应积极传播友爱、自强、爱国等正能量。以大阅兵为例,经系统报道后,可增加民众自豪感;而抗震救灾事件报道后,可使民众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的关爱,易于激发受众的爱国热情,使其更加团结。第三,推动了社会发展及民族振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民众的努力十分重要。通过正能量的传播,民众间的友爱、宽容将日渐增加,摩擦与矛盾随之减少,经协作、奋斗后,人们的生活将更加富裕,进而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研究[2]发现,正能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群体性,即民众普遍拥有的正向精神,如孝道、礼仪等。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日常生活中常见文明礼让行为,新闻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体现的团结一致精神,均为群体性“正能量”;此外,还有榜样性、个体性等“正能量”。

三、新闻报道传播正能量的途径

在社会发展中,新闻报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过于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的责任。在此环境下,如果新闻报道常报道负面性新闻,不仅传播了负能量,还会制约新闻业的发展。新闻媒体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实践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改变报道理念,明确报道标准

新闻报道应坚持真实性与严谨性,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在报道中坚持行业良心与媒体本心,禁止报道不实新闻,避免因追求经济效益而误导公众。为了实现新闻媒体健康、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的规范性与有序性,防止媒体传播不良信息。此外,在实际报道中,各个新闻均应符合报道标准,通过严谨与真实的信 息,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报道管理,注重新闻审核

当今,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但实际报道中仍应控制在合理的尺度内。这里所说的自由,绝非随意编造虚假新闻或者篡改真实新闻。在此情况下,我国新闻报道应以自由报道为基础,加强对新闻的管理,特别是针对不良行为,要给予及时整改与惩处。此外,各新闻单位应对自身新闻展开全方位的审核,如果报道无真凭实据,未经实地考察,则禁止播报。少数单位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保证收视率,往往轻视真实、准确等特点,此行为不仅阻碍了新闻业的良性发展,还对公众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吸取公众建议、关注民众需求

新闻报道中最关键的要素便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民众需求,采纳民众合理的建议,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如报道形式、播报内容等,以此发挥群众的作用,促进正能量的传播。

(四)保证报道质量,增强传播效果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新闻媒体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十分关注节目的收视率,为了增强新闻的震撼效果,对所报内容随意更改、扭曲或夸大,虽然吸引了大批受众,但报道中的低俗、不实等内容也影响了正能量的传播。经调查发现,新闻媒体中聚集着大量的负面报道,制约着媒体品位的提升,影响着传播效果。为了有效地服务社会与大众,新闻媒体应主动改革与创新,借助先进技术,实现信息的高效与高质传播。

(五)关注从业人员,奠定人才基础

新闻报道中从业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正能量传播的成效。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其不仅应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还应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各新闻单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通过学习与交流,转变其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消除其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使其成为充满正能量的人。日常工作中如果发现从业人员存在负能量,如过于关注个人得失、不良的生活及报道作风等,均要给予及时纠正,使其牢记自身责任。实践中,各单位应积极完善管理制度,通过自律监督机构,以此提高报道质量及人员素质;此外,还应接受群众举报,对于违反职业要求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为了传播正能量,新闻报道中禁止出现虚假宣传、有偿新闻等现象,以此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传播社会正能量。

四、结语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传播正能量均是必要的。新闻报道作为正能量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急需处理。本文在明确正能量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相信未来我国新闻报道将朝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1] 朴相元,王莹.浅谈新地方新闻媒体在道德建设中传播正能量[J].商业文化(下),2012(12):365.

[2] 钱明芳.新闻报道正能量传播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16-117.

G212

A

1674-8883(2016)22-0227-01

裴莎莎(1981—),女,河北献县人,本科,中级职称(要评副高)。

猜你喜欢

正能量新闻媒体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