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语境下的文体泛化问题研究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文体语境媒介

蔡 青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新闻系,湖北 襄阳 441000)

新媒介语境下的文体泛化问题研究

蔡 青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新闻系,湖北 襄阳 441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呈现出以自然科学思维为基础的现代人思维。在由经济和科技带动的新媒介语境下,科技文化、商业文化对文化事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并将很多现象带入文学艺术中,形成了多元的“泛化”文学理论现象。而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学内部的扩大,更表现出了积极的理论价值。本文就新媒介语境下文体泛化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新媒介语境;文化泛化;文体研究

近年来,经济和科技的大力发展,使得文学的发展远离了社会和文化的中心。然而,在由经济和科技带动的新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中,文学的发展以另外的形式体现出来,即进入了泛文学文化时代。由此带来了文学“泛化”的新特点。

一、文学的概念和文学“泛化”

要搞清楚文学“泛化”现象的产生,首先应从“文学”的概念入手。什么是文学?在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对文学的定义是所谓的“纯文学”的,我们现在认为文学是一门表现人类审美属性、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了“四分法”的概念,即除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这四种文体之外,其余的都不是文学作品。但是,这个概念的形成时间也并不长。从1902年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算起,只有100年时间,如果从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美文”算起,则时间更短。

而中国传统的“文学”定义则复杂得多,它是一个包含文学观念的非文学的范畴。“文学”一词,最早是作为“孔门四学”之一而出现的。“孔门四学”,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时的文学,是对文献经典之类的概括性表达。我们在学习古典文学时,不可避免地要学习《尚书》。《尚书》有“上古之书”的称号,其中文章用今天的文体分类,都是政府文告,即公文。但是,《尚书》的内容蕴含着一种贵族的庄雅之气,洋溢着浓重的文学意味,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中一定会提到它。在《尚书》之后,先秦散文都是记述历史事件和文化学术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并不是抒情言意的文学作品;但《左传》记录历史事件的叙事艺术和诸子百家的论辩艺术以及滔滔文势,都带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再之后的八大家、桐城派的文章,绝大多数也都是奏章、书论,还有很多相当于今天的社论的政论文,而且还包含了很多“载道”“崇圣”的内容,是封建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以今天的文学概念来看,这些作品也不能归类为文学作品,但是这些文章在文辞上文气畅达,在表达上实现了由逻辑力量冲击情感力量,具有极强的文学性。甚至于古代一些县官问官司的判词,都可以用赋体、骈文甚至诗体进行表现,而面向大众的布告、檄文之类的文章,文学色彩就更浓了。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对文学的理解显然比当今要宽泛包容得多。古代人把一切的文章都当作文学来看,而现在只有抒情的散文和小说、诗歌、戏剧才是文学。

中国近代提倡将文学“回到自身”,其实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正经受着巨大的改变,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在进行文学革命,但本质是在进行思想文化的革命。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学承载了封建统治阶级“载儒家之道、代圣贤立言”的思想控制的功能,因此在崇尚思想解放的“五四”时期,文学就成了“文化革命”的“靶子”。这与唐代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其实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是通过表面上对文学形式的变革,进行主观上的思想运动。而我国近现代以梁启超、胡适之、陈独秀为代表的提倡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思想家、理论家,而不是创作家,也说明了文学革命的本质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部分学者认为政治对中国文学的干预太重,导致了文学的“致用”观念太强,成了政治的附庸和工具,因此提出了所谓的“重写文学史”,提倡“文学向内转”。而《文学理论》中,亦主张文学的“内部研究”,即进行语言、结构、张力、叙事等文本形式的研究,有学者认为,这才是“文学研究”,我们过去的思想分析、社会(阶级)分析等这些文本以外的研究都是“外部研究”,是非文学的。于是,主张文学研究“向内转”。

关于文学的概念,就我们过去所理解的文学,在20世纪不过兴盛了100年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提倡文学的作家和他们的文学实现了弄时代大潮、为社会导师,真正做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仿佛处于社会的中心。但是到了今天,时下的年轻人对于作家、文学作品的关心少之又少。纯文学已经被彻底“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从古至今,文学经历了多次浩劫,都没有真正死去,这一次也一样,文学并没有死,而是“借尸还魂”,通过另外的文体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文学的泛化”。

这种文学“泛化”的现象对文体有什么影响呢?一是一些文体的消亡;二是文体的融合;三是文学文体对应用文体的扩展。

二、文学的“泛化”和“纯化”

文学的“泛化”,是相对于经典的“文学”观念而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参照,也就没有“泛化”之说。“文学”的观念自建立之日起,就处于多种多样的生成方式之中。中国先秦的文学经典中,在表现的意义生成方式上,就体现出了宏观上较多的同一性。存在哲学推动了意义或观念的产生,即循天立义——从对“天”的感知体现“人”存在的意义。这就创造了两大类意义产生的途径:一是讲天命神授,神化人意;二是讲以天合天,人性自然,对人意进行弱化,体现经外见义。两者因对“人”的理解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对真实的“人”的客观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在参照现实的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了审美意味,在文辞表达上更富有文学色彩。另外,中国古人常常在进行文学表述时对文学的已成之义进行新的意义的生发,而这种新的意义的生成并不是出于“为文造情”或“为情造文”的需要,而是以文生情,充分利用语言表达言外之意。这种“意”和“言”的关系,以及紧密程度直接决定了文学性的强弱,因此又形成了文学表达始于具体的目的意义,表述为更加具体、现实的“意义”,以及始于具体的目的,表述为对原意的游离,以超脱、消解为归结的两条途径。这种“形式”的差异,使得表达结果出现了差异:一种向微观、逻辑的方向发展,另一种则向宏观、感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文学理论中,产生了“泛化”和“纯化”永远并存的现象。

如果把文学文本的“泛化”问题放在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来考察,就会发现,实际上,文学历来就存在“纯化”与“泛化”这两种不同的路子或倾向。基于文学本文的审美研究代表了一种“纯化”的倾向,而当今的文学发展则代表了一种“泛化”的倾向。在历史长河中,会形成某一个时期内某种倾向居于文学发展的主导地位,而在另一个时期,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另一种倾向会成为主流。文学的“泛化”和“纯化”永远都处于互相矛盾、互相作用、互相补充的运动方式中。

文学的“纯化”,是根植于审美的体验,其支持者力求通过与现实的生活经验拉开一定的距离,达到摆脱俗物干扰的目的,透过对文本的细读,将自身的感情积累充分调动起来,去体验和揭示文本背后潜藏的生命意蕴和真谛,进而实现精神上的提升与超越。

而文学的“泛化”则是突破了审美的体验与品鉴的局限,以多种表现形式对文学文本进行某一意识形态观念的阐述。由此可见,文学的“泛化”,不仅与文学相关,更与文学以外的东西有密切的联系,而这也体现了文学本身的特点。文学虽然肩负着揭示人性、表现人的现实心灵世界的重任,但它必须借助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存在状态和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的描述来表现审美,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土壤,就变成了纯形而上的探讨,这就无法体现文学存在的意义。这样看来,文学的“泛化”不仅是正常现象,同时也是对文化的“纯化”的必要补充,完全具有合理性。

尽管当今的文学发展有向“泛化”的方向越走越远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的文学发展方向也是如此。事物的发展轨迹是循环的,当文学的“泛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提出对文学“纯化”的要求,并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三、新媒介语境下文学“泛化”的突出表现

(一)媒介多样化

文化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动,同时也推动了文学的“泛化”。大众传媒以其独特的手段,通过对读者的趣味的判断,形成了一套新的文化价值标准,并对文学的传播和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进入了商品经济的滚滚大潮,消费文化战胜了原有的以高雅为目标和价值的传统文化观念,强势进入人们的生活。通过对经济市场的屈从,文化商品开始承担起文化联系的功能,由此形成了文学媒介的多样化,并变得无处不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广告、歌曲、短信、微博、微信等,都体现出了“文学”的渗透,也更充分地体现了文学的“泛化”。

媒介对于文学的重要性,在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时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历史上每一次文学形式的改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媒介发生了变化。在文字产生之前,靠口耳相传获取信息,于是文学形式是诗。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为“诗言志”,这里的“志”,有“记忆”的解释,因为诗有韵,可以帮助记忆。后来,文字的产生为记录提供了方便,就出现了散行文字——散文。再后来,造纸、印刷术的发明进一步加强了文字记录、流传的方便性,再加上市民阶层的兴起,就出现了大部头的小说。时至今日,电子媒介的产生又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最初是电影、电视,尤其是电视,这个通俗文化的怪物霸占了人们所有的业余时间和感官、思想。不用想象,无需思考,每天晚饭后,人们几乎都成了“手拿遥控器坐在电视机前的狗”。电视成了文学的“敌人”,并最终促成了文学向电视缴械投降。后来的电脑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和写作观念,将过去文本、线性的写作变成了立体的、网状的超文本形式,以超链接的方法将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还有以电脑为终端的网络——因特网,这个虚拟、自由的世界完全改变了过去我们习惯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发表、文学阅读接受的机制。媒介的变化还在不断地进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只需要动一动拇指,就可以创作。有了手机我们还用写信吗?要写,而且更方便、写得也更多了——手机短信。

(二)形式通俗化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新媒介语境的形成,以往表现高雅艺术形式的精英写作手法越来越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共鸣,通俗、大众的文化形式日渐崛起。在新媒介语境的支持下,大众享受着对通俗文学毫不费力的快乐消费。

为适应市场需求,经典意义上的纯粹的、作为严肃的艺术品的文学开始衰微,小说、诗歌、戏剧等传统的“纯文学”形式纷纷转变了其原有的叙事和抒情模式,以更为通俗化的方式向“超薄阅读”的变异性叙述发展。作为文学长子的小说,其品质开始迅速退化,呈现出严重的“沙漠化景象”: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关注的漠视与淡化,生活占有与创作之间的失调等。与小说的弱化叙事的发展不同,以抒情见长的诗歌文体开始强调“叙事性”的表达。散文和戏剧表面上似乎没有受到新媒介语境的影响,但事实上,散文被泛化的程度最大,只要语句还算通顺,错别字尚不影响句意,不管思想内容高尚还是卑微,审美趣味是高雅还是低俗,不论文辞优美简约与否,就都可以被当作散文了。以往作为文学发表的重要阵地的文学期刊在数量上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萎缩,仅存的期刊为了生存,也开始向青年类、时尚类杂志转变,正逐渐脱离纯正的文学趣味、立场和美学追求。而戏剧则面临着为电影和电视打工的尴尬境地。以上现象成为文体泛化的重要表现。

(三)内容平民化、大众化

文学面对的消费对象的泛化,是造成文学“泛化”的重要原因。文学作为一种商品,为吸引大众消费,文学创作开始消解深度,拒绝思考,以迎合大众审美和需要为目标,进行了文化的由深到浅、由立体到平面、由冷峻的思考到轻松的演绎的转变。作家们不愿、不会也不能在作品中表现崇高、苦难、正义、美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消解一切价值,以玩笑为能事。市场在左右他们的笔,如今的市场形势是“当市场化或商业化之后,文学作品最终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必然导致作家以能否走向市场为自我评价的尺度”。坚守纯粹的创作品位和趣味成了逆水行舟,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妥协于商业功利和市场效应。

现在,写作不仅已经职业化了,而且是“工业化”了。写作已成为一种流水线设计、组装和生产的流程,作家们已熟练掌握了这个流程的所有程序,只需一个主题、目标和要求,作家们就会写出一部既有爱恨情仇,又有武打言情的电视剧本;只需一个主语,作家们就可以利用一连串的形容词自由地排列组合成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或宣传用语。

同时,创作者从精英走向大众,也使得文学从圣坛坠落到世俗。小说、戏剧等贴近社会生活的文体形式,已表现出明显的远离深刻思想、走向浮浅低俗的发展方向。原本在小说文体中表现得最多的自由、纯真的情感被庸俗的个人隐私、一夜情等内容取代。而相对来说较为脱离人们视野的诗歌,本来是最纯粹的文学样式,现在也变得口语化、日常化,表现琐碎庸常的日常生活,放弃了原有的对生活本质的追问。

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些以贩卖文化为生的商人开始采用商业的营销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包装、宣传、推销。策划、炒作已成为近年来出版界的热门词汇之一。明星作家、主持人作家、美女作家、行走文学、低龄化写作等都是这种商业营销模式下的产物。至于能不能获得读者的普遍认同,在文学界长久发展,已经不是大家看重的了,只要能取得商业意义上的巨大成功,哪怕只是昙花一现,至少“曾经拥有”。强大的商业理性已俘虏文学创作,使文学听从于商业的摆布。在这条流水线上,作家为迎合读者的消费喜好和需求,联合出版商制造热点,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推动销售。反过来,读者的喜好和消费需求又对作家的写作内容和形式产生了影响,而商业利润成功地将两者串联在一起。

被这条商业链条引导,文学在精神属性上已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学已不再是以往萌发启蒙或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食粮,而开始成为一种大众消费方式,人们阅读的目的已很少是为了思考生活、追求真理,而只是单纯地为了娱乐。与此同时,作家也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变身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平凡的职业。

(四)写作个人化

新媒介语境的形成,为个人表达自己的“文学”找到了出口。在互联网的世界,任何人都可以不受出版印刷的限制发表自己的作品。这种以大众找回自己的“声音”为表现的写作者的泛化,带来的对文体泛化的影响日渐强化。“个人话语”已成为文化泛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总之,文学形态的变化导致现在的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人们认识到今日文学的特质已经与往日文学的本质大为不同了;文学在今天发生社会影响的方式、途径、功能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不可同日而语了;作为文学读者、接受群落的大众看待文学的观念也已经不同于先前了。

四、文学文体泛化的原因分析

文学文体的泛化的现象,并不是独立发生和存在的,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文学文体泛化的发展。

(一)内部原因

从古至今,文学都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当时代变化时,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也带来了文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是文学演变的客观规律。而推动文学创新发展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既有为适应消费主体主观情感而进行的变异,又包含文学风貌的演化,同时还可从文学表达功能的角度找到创新的思路。不管是从哪个角度产生的变化,“有一变必有一弊”,这就是新旧文学相反相成的关系的体现。从文学演变的客观规律来看,现阶段文学文体的泛化与文学自身的求新求变的需要是分不开的。

(二)外部原因

前面的分析已显示出文学文体的泛化发展趋势与文学媒介、文学消费以及写作主体的泛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文学的消费群体主要由“知识”型、“行家”型读者和“民间”型、“消费”型读者构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型、“消费”型读者已取代“知识”型、“行家”型读者成为文学消费的主要群体。而这种主要消费群体的转变,带动了文学文体的越来越泛化。以往“知识”型、“行家”型读者趋于重视文学的“文学消费”,即把阅读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作品的无写作动机性。而“民间”型、“消费”型读者则更在意文学的功能消费,如打发时间、排解情绪、催眠等。消费观念的改变,必然形成新的阅读要求和艺术审美标准。在时代造就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文体与多种商业信息结合,产生了多元化的变化。例如,与商品广告的结合,以曲折的情节和动人的叙述打动人心;与菜谱的结合,实现生活餐饮与文学艺术的整合等。

其次,社会的发展推动文学的发展,而文学的发展又体现为文体的演变。总体来说,文学的发展不会脱离社会的制约。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艺术消费仅仅提供给少数上层人士专享。消费的不平等问题引发了大众对于艺术消费的大众化、普遍化向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的介入,推动了文学生产的社会化、民主化进程,文学的传播途径更丰富,文学创作也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由此也形成了文学文体的泛化。

同时,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文学发展进入了文化工业时代,文学生产也开始出现“生产-销售-消费”的工业化模式。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作只是一种赖以谋生的职业而已。在进行写作时,通过与出版商进行市场策划,并通过炒作手段实现市场宣传,以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在文学创作中,经济可行性成为重要的写作动机,文学作品已成为出售的商品。文学作品由情感、审美的需求向消费的转变,势必推动文学的多样化发展,形成文学文化的泛化趋势。

五、辩证看待新媒介语境下的文体泛化

面对新的媒介语境下文体泛化的趋势,每一个关心文学的人都会发问:文学今日的泛化是否意味着明日的消亡?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强调过,“一切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存的”。因此,所有的观念和范畴也都仅仅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文学理论亦是如此,它会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发展、改变,文学的方向到哪里,相应的文学理论就会跟随到哪里,由此也进一步证明了文学理论也是历史的“暂时物”,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从古至今,不管是在中国还在西方,每个时代的文学理论都是不尽相同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虽然在当今社会确实出现了文学受到以电子媒体为中心的新文化的挤压的现象,使得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为沉寂,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学还在发展,也相应地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另外,文学文体的“泛化”,并不仅仅是文学理论的范畴,它其实是社会学的问题,更细致地划分,可以归为文化社会学或政治社会学。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在文化需求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人开始不再满足于阅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而是开始转向以电视、电影、互联网、时尚杂志、音乐图像光盘等为代表的新的形态的文化消费。这些产品有声有色有图像,能让消费者产生更高的愉悦感,消除工作疲劳,调动因生活、工作压力而渐渐萎缩的感性欲望,同时更能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这些优势使得以电子媒介形式出现的各类文化消费产品在短期内快速发展、泛滥开来,加之商业利润的驱动,以及报纸和广告的评论、宣传,成就了以往从未出现过的新的社会现象。然而这些现象中,多多少少都带有一定的“文学性”,使得一部分学者转而对这种社会文化进行研究。

从历史上文学的演变来看,当前文学的“泛化”对于文学文体的意义,不完全是消极的,它包含的积极意义不应被忽视。

首先,文体的形式并不是绝对稳定和静止的。历史上任何时期文学的发展演变,对文体形式都会造成影响。“纯文学”的式微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文体的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古往今来俱是如此。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由于创作和接受程度的不一致,文体形态也会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适时而变,也就是说,文学文体的改变程度取决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变革程度。以古典诗歌为例,作为一种主流的文体形态,诗歌已存在了几千年,但其发展过程也并非绝对一成不变的,虽然在格律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一直保持了文体的稳定性,但从《诗经》到现代,诗歌不断进行体式演变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因此,需要全面地对“纯文学”的式微进行考察和研究。事实上,除了时代的思想、精神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因素之外,文学文体远离诗性、背离崇高、丧失优雅的审美追求一方面是作者自身基于对社会的认知,对人生、人性的观照,而作出的某种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在特定社会的特定时代,文学自身在客观的生态环境下作出的自主选择。这可以被视为是自由本性的发挥,而对传统观念、内容和体式的打破。因此,现在关于以往的独立的、纯粹的“纯文学”已“死亡”或“失踪”的说法,明显是危言耸听。“纯文学”只是在目前失去了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文学生态系统的多元形态中不如以前耀眼的一元而已,而未来文学的发展路线依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其次,文体的交融、模糊正预示着文体新的规范整合。文艺消费品在表现形态上一般分为三种:一是以书、画为代表的独立形态的文艺消费品;二是以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日用工艺品为代表的与具体生活用品结合在一起的文艺消费品;三是以器乐表演、戏剧表演、舞蹈表演等为代表的劳务形态的文艺消费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中这三种形态的文艺消费品已渐渐没有了明确的界线,它们相互渗透,彼此融合,融入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纯粹独立形态的文艺消费品的占比正日益下降。当前,越是高“纯度”的文艺消费品,越是面临着消费者日渐流失的困境,而综合性的文艺消费品由于兼容并包了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文艺消费品与实用消费品的融合范围越来越大,艺术因素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品的包装、大楼的设计装饰等,无一不体现出了艺术与生活的一体化。而文学在生活中的渗透,一方面表现为在如广告、菜谱、日常消费品等非文学事物和现象中的渗透,同时还将明显具备原生态的生活现实作为文学本身的趋向用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另一方面表现为与包括音乐、影像等文艺消费品的结合。很多小说、报告文学以单一的印刷文本出现时,可能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而一旦被改编成影视剧,则会在社会上造成巨大的轰动。例如,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而成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小说《红高粱》改编的同名影视剧等,就是典型的案例。与此同时,诗歌也开始与音乐、影像结合,向“多媒体诗歌”的方向发展。另外,不同的文学文体正在通过吸收其他文体的特点,促进自身的发展,如小说的散文化,诗歌的小说化、戏剧化等。这种跨文体的写作方式已普遍存在于文学创作中,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以往存在于不同文体之间的界线已被打破。

这种文体之间的融合,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消费品、日常现实生活之间的融合在当今社会已属常事,不仅不会导致各自的消亡,反而会提升文本的包容性,使其焕发更强的生命力。但是,文体的改变、演进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即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与读者的需求相关,同时还要兼顾创作主体的因素。以上诸种因子的合力,推动了文本的变革和演变。如果新的文体的诞生或革新是遵循这一规律的,那么该文体就是符合文体生态发展的,并会被认同、接受。反之,则无法顺利生存和发展。这种不符合文化生态发展的文体具有变革速度快、生存周期短的特点,在市面上常以“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形象快速出现,又快速消亡。这就导致了两种后果,一种是传统的文学文本形式慢慢瓦解,另一种是新的文学文本形式无法建立起来。而正是这两种后果,促进了文本的规范、整合和重建。文学文体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正预示着新的文学规范的整合与重建。

另外,新的文体形态可能就此产生。文学的发展带动了文体的演变,在历史的进程中,文体会在一个时期出现断层,又会在另一个时期得以延续。在当前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的“泛化”已成为推动文体发展的动力,出现新的文体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前所述,任何一种文学文本和文学问题都不会脱离社会历史文化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现象。它们是“暂时物”,是因为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而离开历史文化语境,就是抹杀了运动,更抹杀了运动中的关系。文学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历史文化语境,从孤立的角度进行探讨,其本身就是很值得怀疑的。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古文运动”,还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古典、浪漫、现实、现代、后现代等各种主义,一旦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一味地进行判断、推论、综合、界说,都是不具备重大学术价值的。文学文本只有放在与历史、现实、文化等其他文本相互交织的语境中去把握,才能显露其真正的结构和生命力。

六、结语

诚然,在经济秩序的影响下,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化发展必须依附于经济力量和受市场制约。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学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物质上的富裕或窘迫都无法抹灭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因此,不能因为目前文体的泛化现象就认定文学的价值已死。要消除文学在今日的尴尬不能不反思文学自身。

确实,在当今社会新媒介语境下,文学关于人生的解读越来越苍白、无力。大量钱权交易、钱色交易、黑幕隐私、伪情调伪趣味的内容充斥着文学市场,更有一大批“作家”在家里“码字”赚钱。很多文学写作者放弃了观照人生、人性,认知社会,抒写情怀,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职责,不再通过文字塑造灵魂的雄奇和人性的深邃,转而热衷于幻想中的绝望和虚妄中的自由。但是,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人是需要精神追求的,依然需要放飞梦想、安抚灵魂,离不开对人生的想象和对美的体悟与追求。

新的媒介语境对文体泛化的影响,需要文学改变自身,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对现实,自我振作;面对生活,勇敢承担时代的挑战,加强对真知的探索,对人性的关注,从而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

[1] 郝学华.论新媒介文学的界定及其内涵[J].百家评论,2015(03):9-15.

[2] 韩恩花,周子渊.新媒介语境下受众的新特性[J].新闻爱好者,2011(07):7-8.

[3] 沈晴.文学审美泛化与文学的超越意识[J] .中州大学学报,2010(04):50-52.

I106

A

1674-8883(2016)22-0012-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媒介语境下的文体泛化问题研究”的课题论文,项目编号:16Q225

蔡青,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新闻系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文体语境媒介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跟踪导练(三)2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