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时期强化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2016-02-28吴耀晗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新闻记者作风

吴耀晗

(葫芦岛广播电视台,辽宁 葫芦岛 125001)

浅论新时期强化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吴耀晗

(葫芦岛广播电视台,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社会责任,就是记者的报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整个社会负责。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前提;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客观要求;优良的采访作风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社会责任意识决定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情怀和一个媒体的品格,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格调和价值。

社会责任;政治立场;真实性;采访作风

中国记协《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2014年首批试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基础上,2015年扩大试点新闻单位范围,新增17家新闻媒体发布社会责任报告。5月12日,第二批试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对外发布,28家媒体对2014年度本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展示,内容包括履行正确引导责任、提供服务责任、人文关怀责任、繁荣发展文化责任、遵守职业规范责任、安全刊播责任、合法经营责任、保障新闻从业人员权益责任等情况,以及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不足、改进的措施等。应当说,这是中国新闻界近年来针对业内普遍存在的虚假报道、新闻敲诈等问题,而采取的切实措施,也是着力强化新闻道德制度化、机制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责任是新闻记者的生命。所谓社会责任,就是记者的报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整个社会负责。新闻记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诸多的社会问题都需要记者来发声。这里的“发声”,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普利策认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在他眼中,记者的社会责任体现为观察国家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在谈到社会责任的问题时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生命攸关,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这里谈的是记者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前提

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介的性质,不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都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其工作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这是对整个新闻事业的要求,也是对每一名新闻记者的要求。

作为新闻记者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站稳政治立场,发挥党和政府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既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在整体与局部、集体和个人利益上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例如,中央在制定政策时,主要考虑全局的长远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更多重视局部个人利益;党和政府在处理某一问题时,需要从策略考虑,有计划地实施,而人民群众往往急于看到效果。作为新闻记者,首先要看到两者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又要分析研究两者的差异在哪里。既要宣传解释并教育群众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又要切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能够统一起来的。记者要在政治上清醒,立场上坚定,要善于沟通化解矛盾,这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的重要前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记者在新闻宣传实践中,要摆正自己与人民、与社会的位置,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的关系,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本着对社会、对群众负责的精神,使新闻宣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闻报道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格调低下、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来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要促进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的形成。2013年的“陈永洲事件”,2014年的“芮成钢事件”等是我国新闻界“以职务谋私利”的实例。这暴露了我国部分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同样是面对诱惑,有的人能不为名利所动,有的人却经不住诱惑,其中,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是记者政治立场鲜明的直接体现,也是记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客观要求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正因如此,新闻界早有定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名新闻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就客观地要求记者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贴近生活,不弄虚作假、不道听途说,更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和轰动效应而歪曲事实。

2015年9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通报《扬子晚报》等15家媒体刊登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纵观本次通报的虚假失实报道案例,主要分为转载和道听途说两种情况——有的转自网站,有的转自微博、客户端,有的转自电视台;道听途说则表现为,有的以传闻为新闻信息源,有的则将发生在两地的两件事拼接到一起。为何会出现上述问题呢?笔者以为,根本在于在高度追求时效性的情况下,部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过于淡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闻真实性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在任何时候都是永恒的主题,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到第一线去,到第一现场去。不是自己亲耳听到的不说,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不写。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始终和群众保持亲密的联系,倾听群众的心声,以他们的关注点为切入点,寻找富有魅力的新闻素材,发掘生活中的亮点。只有那些真心实意关注社会民生的记者,那些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记者,才会拥有与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新闻记者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同时,还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记者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做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记者在采访和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不能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新闻舆论工具发泄私愤。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对于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不做任意褒贬,不武断偏袒,这些都是记者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最基本要求。

三、优良的采访作风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

新闻记者不仅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还要努力反映人民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帮助党和政府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用新闻手段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成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完成上述任务,记者必须时刻注意并规范自己的采访作风。采访作风的好坏,关系到采访的成败和新闻的社会效果,是新闻记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根据新闻工作的特点,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以下5种作风:

(一)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记者的触觉要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这种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密切群众,与社会各界广交朋友,朋友越多,记者的耳目就多,路子就宽,新闻线索也就越广。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记者在密切联系群众、广交朋友的过程中,要注意平等待人。对基层群众要放下身段,以诚相待,和蔼可亲;对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不卑不亢,坦率自如。

(二)实事求是的作风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经验、闪光的精神,进而写出具有时代风貌和时代特征的人和事。在采访中绝不能道听途说、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三)雷厉风行的作风

第一时间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特点,“快”是实现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越强,新闻价值就越高。因此,新闻记者采访要迅速敏捷、雷厉风行,四平八稳、慢条斯理的作风,无法胜任记者工作。发现线索要闻风而动,这样才能抓住“活鱼”,进而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四)廉洁奉公的作风

新闻记者要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廉洁自律。要克服不正之风,不搞有偿新闻,不以新闻采访做交易,索要钱物,谋取私利。不能以任何方式接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不能向被采访单位提出与采访无关的特殊要求。

(五)不畏艰险的作风

新闻记者应牢固树立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作风。对于记者来说,新闻发生就是无声的命令。无论有多大的艰险和阻力,记者都要挺身而出。越是艰苦危险的地方,越是矛盾冲突激烈的地方,也就越容易采访出有价值、有影响、受关注的新闻。

社会责任意识决定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情怀和一个媒体的品格,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格调和价值。面对当今社会思想领域多元化的特点,每一名新闻记者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和传承,其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思想基石。我们的记者,理应成为国家富强和发展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营造积极、鼓劲、向上的舆论氛围。同时,要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用“政治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手法”,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切实把社会责任落实到版面和屏幕上,以身体力行的作风,切实把社会责任体现在行动上、工作中。

[1] 郑鸣.关于记者:郭超人新闻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9,100.

G214.2

A

1674-8883(2016)22-0194-01

吴耀晗(1967—),男,辽宁凌海人,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新闻记者作风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