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探究

2016-02-28安剑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同志思政历史

安剑峰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探究

安剑峰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播出以后就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也引起了群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邓小平对国家发展以及深化改革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历史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突破性意义,它对国家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宣传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一系列伟人的工作历程以及思想效用。基于此,本文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思政;教育;意义;探究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的上映,给人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电视剧主要是以1976~1984年中华民族的历史转折时期为背景,真实地展现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一些老革命家在工作当中的风采,以及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以及“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等重要的历史事件。电视剧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塑造了一种“平民”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邓小平这个形象在群众中的感染力,提升了邓小平同志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光辉形象。以下是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坚韧不拔的意志表现了共产党对国家的贡献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塑造了全新的邓小平形象,也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粉碎“四人帮”之前,也是正面和反面两种斗争处于白热化的时刻,邓小平同志被革职在家,但是其并没有产生任何的怨恨情绪,只是非常担心家人,也对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感到担忧。这是一个为国家,为自己的小家殚精竭虑的同志,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更是一位人民好公仆。

其次,在历史遗漏的冤假错案方面,邓小平同志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本着有错就改的思想打开了“拨乱反正”的突破口。由此“拨乱反正”获得胜利,一些被冤枉的同志得到了解放和洗礼。在改革开放的战略上,邓小平同志也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深化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其不顾个人安危,面对困难也不退缩,极大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冲突面前不妥协以及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这种行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体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的儿子,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深的爱。”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情感方面的流露,也表现了他的政治信念。因此,在情感的烘托下、在信念的支撑下,邓小平同志用自己一生的时光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怎样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怎样做事才更有效率。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物质和私欲不断膨胀。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违背社会的基本原则,背弃了基本的道义,违背了法律法规,在集体乃至国家利益面前选择个人利益,抛弃了国家集体的利益,此种不良的思想作风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也产生了非常大的破坏性作用。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就需要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进行仔细地揣摩、分析和研究,在缅怀这位伟人的同时,也激励每一个人勇敢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社会风气,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出更多的努力。[1]

二、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中,通过很多事件描述了邓小平同志在工作当中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他对共产党的事业表现出了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人民群众也极大地体现出了负责的精神。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较好地解决了人们思想僵化的问题,打破了“认为毛主席提出的一切言论都是正确”的思维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历史上存在的冤假错案。在电视剧最开始的几集当中,邓小平同志还没有恢复自己的工作,但是在广播中就听到了关于“两个凡是”的言论。邓小平同志没有对此置之不理,也没有因为自己被搁置就认为自己是局外人,他主要凭借的就是一个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对一些“左倾”错误进行批评,并且也做出了一些切实的举动——给中央写信,希望中央能对这样的错误性方针加以调整。在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也对这样的错误性方针开始研究和分析,促使国家走回正确的发展道路。

其次,推动改革开放战略。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秉承“不唯心、不唯上,从事实出发”的原则。为了解决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问题,邓小平同志将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集中在一起,共同分析研讨教育工作,并且让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压力和顾忌,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畅所欲言,给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很多教育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两个估计”提出了批评。邓小平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工作态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也对高考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性作用。[2]

最后,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中国自身情况的过程中,也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参观日本的工业发展情况后,邓小平同志看到了日本经济建设当中的优势,敢于承认中国当时是落后于日本的。这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祖国江山一片好”的思想起到了打击作用,但是也更能让人们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潜力,自此有奋斗的勇气和信心。[3]

三、邓小平同志具有勇于开拓的锐气,对人民群众体现了更多的忠心情怀

为了改变“两个凡是”这种错误性的方针和政策,将高考制度以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多种禁区被一一打破,一个个错误的思想也开始被扭转,这对国家宏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施行的经济建设措施中,邓小平同志呕心沥血,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诠释了中国在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举措。《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通过很多历史事件诠释了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和国家的建设者、领导者为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身上的开拓精神。[4]

在电视剧的第十三集当中,讲述了关于荣毅仁所提出的参与外资的国家经济发展形势,这个建议被邓小平关注且重视,后来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国家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代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和外来经济进行合作,并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市场。[5]

四、结语

本文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邓小平同志作为共产党人具有伟大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是我党的优秀代表。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中也较好地体现出了邓小平在治国、治家方面一系列的思想,这些思想和魄力值得今天的建设者去学习。邓小平是传播正能量的使者,人们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还要用伟人的人格魅力去滋润自己的心灵以及精神,深刻地去思考电视剧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此启发自己的人生。

[1] 贾岚,胡耀南.论邓小平的政党责任思想[J].学术论坛,2016,38(2):6-10.

[2] 金民卿.邓小平改革观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启示[J].求实,2016,14(3):11-19.

[3] 饶志华.邓小平“民主集中制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的论断及启示[J].求实,2016,14(2):21-27.

[4] 汪玉奇,龚剑飞.“晚年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的一致性——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2012,14(3):5-10.

[5] 吴素霞.论邓小平的道路自信——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25(4):86-90.

J905

A

1674-8883(2016)22-0167-01

猜你喜欢

同志思政历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同志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严良堃同志逝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