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广播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

2016-02-28丁雅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采访者广播电台广播

丁雅洁

(盐城广播电视台,江苏 盐城 224000)

新时代广播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

丁雅洁

(盐城广播电视台,江苏 盐城 224000)

新闻采访工作要与时俱进,还要能反映时代特色,引领时代潮流,引导关注焦点,关注国计民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微博、微信日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的广播电台新闻采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这就需要广播电台新闻工作者培养创新意识,进一步吸引受众关注广播电台新闻,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的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的特点,针对新时代新闻采访工作的困境,提出了广播新闻采访工作创新的策略。

新时代;采访;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传统的媒体播报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需求。作为传统媒介传播形式的广播和报纸一样,其生存空间逐渐遭到新的传播媒介的挤压,而广播电台的新闻采访则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压力。要想突破时代的局限,作为新闻采访工作者,就必须对广播电台新闻采访方式进行创新,因为有创新才会有突破,有创新才会有市场。

一、新时代的特点

新时代主要是指在互联网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和普及,并逐渐形成以网络、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传播手段为主体的媒体时代。新时代的新闻采访工作,已经不仅仅是记者的事,而是全民参与的过程,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成为新闻采访的主力,逐渐形成了全民媒体的格局。对于大的新闻事件,不仅仅是记者去报道和关注,而是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大家借助网络共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新媒体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或许记者还未赶到现场,已经有民众自发地将这些事件传播到互联网上,受到全民的共同关注。换句话说,新时代记者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小。

二、新时代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的挑战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闻播报的实效性增强。新闻采访素材都具有较高的时间价值,如果错过最佳时机,新闻就不能称为“新闻”,而成了“旧闻”。这就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既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又能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而清晰的表达,甚至为了抢新闻的时间,很有可能是直接录制,一遍成稿。

二是对摄像和录音设备的依赖性增强。广播与传统的报纸不同,报纸可以坐下来慢慢读,慢慢写,但广播必须能够传播听觉体验,主持人的音容态度都能表达出形象生动的新闻画面。因此,采访工作对摄录设备的依赖性更强。

三是播报形式更加生动。有的电视播报会加入各种涂鸦的画面,而广播播报则会加入各种搞笑的配音,还有的会加入音乐等。这就对播报人员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取材、摄影、录音、剪辑来说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新时代广播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

(一)挖掘新闻亮点

不同的人感兴趣的新闻也不同,如果不能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就很难找到新的新闻素材,最终导致广播新闻和网络新闻呈现千篇一律的局面,难以体现新闻价值。例如,汶川地震事件,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在播地震了以及地震达到了几级的问题,但观众关心的并非仅仅是地震等级。作为一个新闻采访者,要有敏锐的新闻视角,如有的受众的亲人在汶川,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而有的观众则关注现在抢救工作进行到哪个阶段了,而作为中国的测绘专家,则关心汶川地形图和道路情况怎么样,能否满足救援的需要,是否需要航拍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者从多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全方位地报道新闻。

(二)合理营造采访氛围

采访氛围很关键,毕竟纯粹的网络图片和文字无法表达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广播记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更能带动观众的情绪,这是广播电视与报纸、网络图片最大的不同。例如,采访在几千米的高山上巡逻的战士,主持人站在白雪皑皑的场景中,大口地喘着气,便足以说明当地气候条件的恶劣,更能凸显边防战士的辛苦。大口喘气的声音比什么样的赞美和评论都要来得真实和生动,站在几千米的高山上,气压很低,天气寒冷,稍一运动,就会气喘吁吁,而边防战士则生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而且每天还要步行十几公里去巡逻,难道不足以打动人心吗?

(三)善于运用比较视角

与新时代的其他媒体相比,新闻采访者最大的优势是带有自己的主观感受,是一个鲜活的人,并非是不能说话的文字和图片,这就给新闻采访带来了鲜活的感情。新闻采访者完全可以加入自己的评论,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达到打动观众、吸引观众的目的。例如,在采访一位拉面师傅的时候,要体现拉面师傅拉的面很细,有多细呢?这个时候主持人就可以纵向对比一下,称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么细的面,但这依然不足以说明面的细。如果主持人说,在一根针眼里我穿进去了一根面条,观众立马就会明白,这个拉面师傅不是一般的拉面师傅。对比带来的震撼力是巨大的,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了播报的真实性与可看性。

(四)培养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闻事件是死的,人是活的,透过一个事件看出事件背后的本质,并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例如,在采访马龙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奥运冠军的荣耀,还要引导观众明白,冠军是靠汗水浇灌出来的。因此,采访中可以体现马龙为了练好乒乓球,每天要练习十几个小时的细节,引导观众看到冠军的辛苦与磨难,如此便能体现出采访者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新闻采访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掌握当下先进的科技手段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创新自己的工作方式,积极总结,主动学习,创新采访方式,让新闻采访报道更加富有吸引力,并不断提高自我的职业素养,为新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李奇文.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J].新媒体研究,2016(17):148-149.

[2] 付重.新时期县级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5(01):23.

[3] 徐高徽.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电台新闻采访技巧创新初探[J].新媒体研究,2016(13):171-172.

G212.1

A

1674-8883(2016)22-0143-01

丁雅洁(1984—),女,江苏盐城人,本科,记者,主要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猜你喜欢

采访者广播电台广播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探析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