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2016-02-28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新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黄世仁杨白劳喜儿

□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赖 东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赖 东

本文主要针对本校学生在作业负荷超载的情况下,课外阅读出现的问题,结合自我教学实践对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进行的实践研究。

课外阅读有效性实践策略

学生的语文学习途径,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学习课本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课本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范例,养成会学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是要靠一定量的完成来达到的,这个量的补充就是课外阅读学习。课外阅读有两层次含义:一是课堂阅读以外的阅读,一是在课外进行的阅读。针对我校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如何使课外阅读学习的有效值达到最大,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目前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科多,每天的作业负重超量,学生无暇顾及课外阅读。高中学生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参加高考,老师指导高考很重要的一项法宝就是训练,做练习成为学生每天周而复始的一项常规任务。笔者所在的高一年级,作业量异常惊人。据统计,每天写在黑板上要求完成任务的作业学科不下6科,而且有的学科作业天天都这样要求:“晚修后交作业”。笔者曾和一些学困生和一些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交流,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作业负荷超重的问题。由于作业严重负载,学生几乎无空闲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原本还有一节自习课稍可利用,后来也被一些“课时量不够,完不成任务”的学科挤压了。

2.有部分学生有阅读的渴望,但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主要体现在放任自流上,学生随意“乱读”。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养成了“偏食”“猎奇”“不求甚解”。一些学生不论读什么书都“粗枝大叶”,他们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常常见《中学生写作范文》一类的书爱不释手,可是写起文章来,还是茫茫然。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带有一种“走捷径”的心理,试图以那些“优秀作文之长”来填补自己的“眼前之短”。于是便将一些书中“范文”背得滚瓜烂熟,作文越写越走样,越写越空洞无物,作文水平始终难以提高。

二、课外阅读学习有效性策略

1.帮助学生“寻找”时间,教学生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课外阅读与学科作业之间的矛盾呢?教会学生主动寻找时间,利用有效的时间去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1)学会摘抄。学习时间有限,要读长篇大论的文章可能难以做到,但小文章还是有时间去读的。我让学生每天抽出十几二十分钟时间读一些报纸杂志上的短文,读到好的句子,好的文段及时抄在读书笔记上,每天坚持。报纸杂志哪里来,一方面,我将自己办公室的报纸杂志看后拿给学生,又让学生每人一月带一本杂志相互交流着看。这样一来学生无时间读书的问题解决了。(2)教学生写批注。我告诉学生会抄只是读书的第一步,就像一棵树上有花,你能用自我眼光去发现。但光发现了还不够,我们还要看看这花是啥色彩,有啥气味,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等,学会批注其实就是“欣赏花”的过程。语言的美体现在用词造句上,在上下文恰当的语境上,在句词的感情色彩上,在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上,在结构,在修辞等方面。我们写批注就是从这些角度出发的。学生们经过我的指点,读书兴趣有了,没时间读书再也不是他们“抵御”老师的“口头禅”了。(3)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带主题写日记。如春节以春为主题写日记,中秋节以思念、牵挂为主题写日记等。学生写完日记后及时批阅,给学生以下一作文主题的企盼。以上这些方法虽说普通,但长期抓了,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2.在阅读与写作间架起一个“支架”。读、写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一些同学有读书的欲望,可让他写,他却“烦了起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首先调查研究,发现不是学生不愿写,而是不知从何入手,原来他们在读和写之间还缺乏一个“桥梁”“支架”。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时,我这样命了一道作文题:同学们,你们在平时读过哪些书,回顾一下,请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顺着提示的问题思考,然后完成一篇作文。(1)你读过哪些书,是在什么环境下读的?(2)其中哪一本(一节)你印象最深?(3)这本书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概要性地说说吗?哪些章节你读后对你有所打动,你能说说它好在哪里吗?(如主题、人物性格、语言等)(4)你在读这些故事时,有没有发现故事所蕴含一个什么道理,你能有层次地说一说吗?这些做人的道理,现今还有没有作用与价值,说说你们的看法?这一桥梁支架的建立,打通了学生思维之路,使“梗阻”通畅了。下面是郑春燕同学的习作,略见一斑……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北风那个吹啊,雪花那个飘啊,雪花那个飘飘……”听到这么一首歌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旧中国亿万同胞拼死挣扎的年代。没错,这就是集歌剧、话剧、电影等为一体的《白毛女》。

在“读书节”这个书香弥漫的日子里,为了达到老师们的要求,我便找了一本书来看。其实来说,并不算“精读”,只能算是草草的“涉猎”了一遍,但一读我就迷上了这本书!

故事起源于河北北部的一个关于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在1935年前的一个除夕夜晚,外出躲债的杨白劳偷偷溜回家想与女儿喜儿团聚过年。没有料想到,竟然被黄世仁给发现了,并且连夜给带回黄家大院去了,黄世仁的军师穆仁智逼着杨白劳被迫签下了卖女儿的契约,杨白劳觉得对不住女儿,不忍其辱,便喝卤水自尽了。喜儿还没有来得及为父亲守孝就被抓回黄家沦落为丫鬟,遭黄世仁玷污,受尽凌辱。后来喜儿在张二婶的帮助下逃到了深山老林内,诞下一孩子,孩子夭折而死,因为常年在大山里头生活,喜儿的头发也变得花白。最后,喜儿的心上人大春带着共产党回来讨伐地主,喜儿也因此获救了。

故事围绕着喜儿的头发由黑变白再由白变黑发展,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喜儿扎红头绳那一段。在除夕夜那天,当杨白劳送给她一根红绳子当生日礼物时,她激动地哭了,在雪地里翩翩起舞。在深山里,她对着红头绳发出我要活,不要死的呐喊声。在受尽凌辱时,她并未屈服于封建制度,她要活,不要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喜儿的青春并未像红头绳那般红艳艳,正值青春花季的喜儿本应该像我们一样在父母怀里撒娇,在明亮的教室内学习。但她却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喜儿最终还是用她那一身傲骨在凛冽的寒风中迎来了光明的曙光!

人生不会是花团锦簇,一帆风顺的,正如一句古话说得好:命运总是无情的,它不会因为你是上帝的宠儿而眷顾于你。它即可以让你山穷水复疑无路,也可以让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命更是如此,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喜儿的人生更是如此!

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喜儿不是大丈夫,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但她面对黄世仁的调戏、践踏和侮辱从未屈服。故事运用了蒙太奇的写法,把喜儿那一头白发由黑变白,再由白变黑。在大雪纷飞的夜晚,红头绳在闪闪发光。白毛女跳起那悲壮的舞步,发出“我要活,不要死”的呐喊声!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白毛女这样有傲骨的人,才能成就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路边有一潭死水,岁月如初,无波无痕。我不要这样地活,要么轰轰烈烈,要么无声无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郑春燕)

春燕这篇作文思路清晰,思想向上,虽有一些不成熟的痕迹,但这不是一篇简单的读书笔记了,简直是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了。可见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不能只在读上做文章,还要明确读的意义,不仅将读书作为人生学习的目标不断追求,还要将读书作为手段,为我们多彩的生活服务。

猜你喜欢

黄世仁杨白劳喜儿
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舞台形象塑造探究
中国歌剧中钢琴伴奏的实践探讨
—— 以民族歌剧《白毛女》选段《杨白劳》为例
憨福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北风吹
浅谈歌曲《杨白劳》的音乐分析与人物心理情感处理
“黄世仁”与“杨白劳”原来是为了违约金
四喜儿
辍家皮铺
杨白劳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