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娱乐类微信公众号个性化的彰显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个性化

郑 静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德州 250014)



数字时代娱乐类微信公众号个性化的彰显

郑静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德州250014)

摘要: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之下,娱乐休闲类微信公众号尤其需要个性化的彰显。本论文运用案例分析法,主要以“冷笑话精选”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为例,从个性化的形象、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页面设计、个性化的观点四个方面,对娱乐休闲类微信公众号个性化的彰显进行详细阐述,并初步探索这四个方面在个性化发展时应该规避的误区。

关键词:数字时代;娱乐类微信公众号;个性化

一、引言

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微信阅读首次被纳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平均使用频率是每天两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间超40分钟,这显示了微信在时下媒体界的决定性地位。然而,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日益普及的移动终端设备使得信息的复制与传播在分秒之间完成,数以千万计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和微信“朋友圈”竞争,还要和同类的公众号展开竞争。如何在用户人均每天的80分钟之内成功抢到一次点击率,并吸引用户点赞、评论、转发,成为数字时代微信公众号的新课题。

2014年12月11日,微信官方发布了“2014年度微信优秀案例排行榜”,媒体、民生、政务、智慧生活与创新等领域的数十家合作伙伴与创业者名列榜单。从内容上划分,微信公众号可以细分为:公共服务类、电子商务类、视频影音类、新闻资讯类、娱乐休闲类、行业知识类、教育文化类。其中,电子商务类、教育文化类、行业知识类等,凭借其专业性的高低,可以在同类公众号中拉开差距;而娱乐休闲类的专业性则相对较差,因此,如何才能在同类公众号中脱颖而出成了关键命题。

二、娱乐类微信公众号个性的彰显

(一)个性化的形象

截至本文截稿时间,微信导航网数据显示,娱乐类微信公众号中粉丝数量排名第二位的是现拥有120万粉丝数量的“冷笑话精选”。该微信公众号的头像是一只通身黄色、眼神迷离、动作轻浮夸张的兔子,这只兔子被冠以“冷哥”的称号,整个公号都以“冷哥”的名义与受众做交流。“冷哥”以其独具特色的漫画形象活跃在公众号的各个角落,它时而提醒新受众关注自家公众号;时而一手夹烟一手揽着丰满的女友,作嚣张的“富二代”状;时而出现在评论中,与受众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可以说,“冷哥”是整个微信公众号的灵魂形象。

“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韦弗曾给传播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该理论常用来阐述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节目品牌的影响。一档电视节目虽然不能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但是它可以将整个节目的风格与灵魂凝结并附着在节目主持人身上,将观众本身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转化为观众和凝结了整个节目灵魂的主持人进行交流的过程,这就是电视节目人格化的表现。电视节目主持人利用语言、神情、动作等符号表情达意,观众接受信息并反馈给传者,由此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交流过程。

主持人对电视节目形象建立和品牌的塑造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与之十分相似,微信公众号在人格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一个形象独特而鲜明的“主持人”,起到凝结本公众号风格与灵魂的作用。而这个“主持人”的形象,一是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的头像,二是来源于活跃在整个节目中的隐形“人物”。而对于娱乐休闲类微信公众号来说,尤其需要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相对于教育文化类的微信公众号来说,娱乐休闲类的微信公众号的用户需求是简单、轻松、愉快的惰性阅读。在订阅列表中,一个有着鲜活个性的头像,比单调的数字、形状符号来得更加吸引人。

此外,一个个性化的形象,还可以促进受众和公众号的互动。与面对一个庞大陌生的制作团队相比,受众更愿意与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的形象(或者物的形象)进行交流。拥有200多万粉丝的娱乐八卦类微信公众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截至截稿时间),虽然是整个后台团队在进行操作运营,但是公众号的头像却是一位男子的大头照,这名男子瞪着斗鸡眼、头上歪戴绿色棒球帽、口中叼着烟卷,被粉丝冠以“关八协会会长”的称呼。每天,公号会以“会长”的口吻向各位受众推送八卦猛料,给粉丝发红包,用户在评论中和“会长”直接对话,“会长”也时常在评论中回复网友,进行频繁的用户交流,形成活跃而有效的双向互动。

(二)个性化的语言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说自出生之日起,就携带着互联网特色语言的基因。微信公众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从第一期开始,便以一段独具特色的“slogan”凸显了自身特点——“我们不生产八卦,我们只是娱乐圈的搬运工,天然的弱碱性娱乐话题,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良心出品”。这一段宣言式标语脱胎于农夫山泉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天然的弱碱性水,农夫山泉”。山寨式的片头宣言,使得整档节目在一开始就奠定了山寨、草根、狂欢的基调。这样独具个性的语言延续在节目的各个角落,比如在给粉丝发红包时,红包里面装的不是人民币,而是“软妹币”,(因为与“人民币”的拼音首字母相同),而粉丝与节目主持人则是“小老婆”和“会长老公”的虚拟关系。纵观整个公众号,个性化的语言比比皆是,正是这些独创性极强的个性化语言,使得该公众号极具辨识度。究其背后原因,则是微信公众号瞄准了受众范围——20~30岁的女性网友。个性化的语言在共享网络狂欢的同时,还拉近了公众号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情感共鸣。

此外,娱乐类微信公众号的语言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口语化人际交往语言的回归。人际传播是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网络传播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网络人际传播带给人传统意义上的无感情、远距离的沟通,一直以来受到业界内外的担忧。而微信中的语言方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化人际交往,微信的语言符号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方式回归,娱乐休闲类微信公众号的作者,根据自己的品牌定位,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布道者,而是坐在受众面前的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人。“他”的语言有时幽默,有时偏激,有时愚蠢,有时睿智,但无论怎样的个性凸显,“他”都代表着一种与受众平等对话的姿态。其微信标题经常是和受众的直接对话,如“今天的红包是历史!对于文科生小老婆简直是送分题”、“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从小加强教育!太可怕了!”等等。在网友评论了“会长,我的四级三战失败,明年还要继续吗?”之后,“会长”回复网友“放弃吧少年哈哈”。这些语言不再是冰冷生硬的问答式交流,而是类似于朋友圈中的好友之间的融洽交流。可见,无论是在微信的标题、正文,还是评论中,娱乐微信公众号的作者都不遗余力地实现人际交流的轻松口语化。

(三)个性化的页面设计

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页面设计中可以应用的元素众多,基本上融合了纸媒、广播、电视和网媒可使用的所有符号元素,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GIF动图等,这些符号支撑起了微信公众号的标题、正文、评论、广告等版块的设计。

从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开始说起,娱乐休闲类的微信公众号一般是需要实现轻松、娱乐、简单的用户体验,这就意味着,此类公众号的页面不可能从头到尾都用统一的黑色文字,它需要在字体的大小颜色上实现多变,并在版面中穿插图片、视频、动图、声音等多种符号元素,从而达到将观众逐渐涣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来的目的。

从一些优秀的娱乐休闲类微信公众号的经营经验来看,微信标题最好带有图片。为了吸引用户注意力,标题中的图片有时甚至不需要和正文在内容上相关,图片只需和正文的风格相类似,即可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这和新闻写作中的“标题党”十分相似。比如微信公众号“冷笑话精选”推送的每条微信,都在标题右侧配有一张夸张搞笑的表情图,如12月20日推送的一条微信,标题是“每个考四六级的人,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标题右侧配图则是一只涕泗横流的漫画式青蛙,幽默地展示了考四六级的人心中的“悲痛”情绪。

对于正文的页面设计来说,个性化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普通的微信公众号来说,网友的回复一般是放在正文的最后进行展示,或者根本不开放“网友评论”的板块。但是,微信公众号“冷笑话精选”则一反常态,将热门评论进行摘取放在正文中进行展示。“冷笑话精选”中,一条微文中有4~6条笑话集锦,每条笑话后面都紧跟着3~5条网友热门评论。评论的前置使得热门评论成为正文的有机成分,很多评论写的甚至比原文都要精彩。这种个性化的版面设计,一方面增加了原文的可读性,为原文融入了来自广大网友的智慧和幽默感;另一方面,使受众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增加了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许多粉丝日益成为“死忠粉”;另外,频繁的用户互动,可以增加公众号的活跃度,使其在广告商眼里的经济价值翻倍上升。

(四)个性化的观点

新晋娱乐类微信公众号“八卦芒果”在发布半年之内,吸粉近10万,单篇微文阅读量轻松过万。其特点是紧跟娱乐新闻的时代脉络,但同时又不只是单纯地报道娱乐信息,还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新闻进行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其在11月27日推送的《历史科普/芈月:一枚惊天动地爱国后然后以污治国的猛女子》,该文发布在电视剧《芈月传》正式开播之前,文中不仅对《芈月传》的剧情进行推测,符合了新闻时效性和趣味性,还通过翻阅各类史料,讲述 “历史上芈月其人”,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趣事异闻;并且采用现代人的思维和时下最时髦的网络用词,对芈月(即历史上的秦宣太后)进行幽默的吐槽式评论,评价她是“以污治国”、“敢爱敢恨”,将传统的娱乐新闻,演化成集新闻、科普、吐槽为一体的新型文体。

个性化的形象、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页面设计,都能将受众的眼光集中到该公众号上。然而,要能在茫茫订阅号之中脱颖而出,将受众长期留在该公众号并使受众形成惯性阅读,还是要遵循“内容为王,观点致胜”的原则。

这一点在娱乐类的微信公众号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数字化的今天,一条娱乐新闻的爆料,几分钟之内,各大门户网站就会相继更新,而微博话题中的讨论更是呈“病毒式裂变”扩散。微信公众号无法在时效性上和以上媒体抗衡,就只能在“观点致胜”上动脑筋了。如今,微信公众号中的娱乐新闻又有了新的含义,出现了新型解读式的娱乐新闻,它不限于对娱乐新闻信息的简单传递,而是成为一个个性化的解读过程:个性化的作者,对新近发生的娱乐新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传递给对这种解读有着个性化需求的个人,即吐槽式娱乐新闻评论。由于它不是权威性的娱乐媒体,而是自媒体环境下的新生代娱乐新闻产物。所以,有时它甚至免除了受新闻客观性、公正性的约束。

三、娱乐休闲类微信公众号应该规避的误区

(一)避免公众号形象的低俗化

特征鲜明的好形象,可使一家微信公众号在受众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丧失受众。同样,一个低俗的公众号形象,也会拉低整个微信公众号的印象值,被品味逐渐提升的受众逐渐抛弃。在当下,许多微信公众号在策划节目形象时,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设计出了一系列低俗、劣质的节目形象代表。这样低劣的形象代表,或许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但是,假以时日,在大浪淘沙的微信公众号中,必会引起受众厌烦,逐渐丧失粉丝,失去立足之地。

(二)避免语言的个性化变低级化

娱乐类微信公众号寄托于网络环境,语言难免或多或少地受到网络低俗语言的冲击。例如,微信公众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在插入食物产品的广告时,为突出个性化语言,使用了“第一佳大鸡排,专心做鸡,绝不从良”式的广告语,利用双关、谐音等方式,暗示与“卖身”等有关的内容,诱使受众产生低俗联想,使得个性化语言不慎变得媚俗化。巴赫金曾说“狂欢就是驱除权威和共性,追求平民和个性”,但是个性化可以是狂欢,却不能是放肆。

(三)页面设计个性化也要遵循传播规律

一些娱乐类微信公众号不顾传播规律,在微文中过度追求所谓的“多图少字”,结果走向极端,使微文成了形式简单的图片展,文字数量寥寥无几,文字内容更是与图片关联不大,降低了受众的“报偿保证”,从而逐渐失去受众群。另外,还有一些娱乐微信公众号,为了追求画面色彩,在文字中过度使用色彩,导致页面色彩杂乱无章,毫无美感。

(四)避免观点的个性化变无趣化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1]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不可否认的是,娱乐休闲类的微信公众号的需要满足观趣,但是个性化并不意味着刻意否定主流价值观,也不意味着以无趣吸引有趣,浪费受众的时间。例如,微信公众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在12月12日推送的内容——“号外:章子怡生了,汪峰又当爸爸了”。此条微信在推送的当天,便被章子怡的微博证实为假消息。我们尚且不评价此条微信的真实性,对于一位影视明星来说,她的作品本身才应该是关注的焦点,而明星的私生活不应成为关注的焦点。娱乐休闲类的微信公众号不能用无趣吸引有趣,误导受众。

参考文献:

[1]波兹曼(美).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5.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241-02

作者简介:郑静(1992—),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个性化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研究
数字时代新闻类高校学生创业指导探讨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