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两会报道创新探析
——以“新浪新闻中心”和“光明日报”为例

2016-02-28崔澜夕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融媒体

崔澜夕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融媒体时代两会报道创新探析
——以“新浪新闻中心”和“光明日报”为例

崔澜夕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两会报道作为我国时政新闻报道的重头戏,每年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两会的新闻报道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本文以“新浪新闻中心”和“光明日报”两家媒体为例,从它们2015“两会”报道的各自特点、报道形式的比较差异,探析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融媒体;两会报道;众包选题;萌拟人化

“两会”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在我国时政报道领域,每年的两会既是媒体竞争的重要时段,也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两会的召开对于国计民生意义重大,这也决定着媒体要集中资源、实时关注会议进程,全面客观迅速地报道党政民情,以彰显自身的实力、特色与业界地位。但由于报道对象和社会公众对报道内容的殷切关注,媒体在两会报道的内容处理上、报道形式上也难有突破。在2015年的两会报道中,融媒体新闻成为媒体运作的主流,在新闻生产流程、技术平台与报道范式方面发生明显变革。以记者一次采集,编辑多次生成,渠道多元传播的理念实现媒体前后方协同,自媒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以全媒体形式呈现两会盛况[1]。

本文选取具有新媒体代表性的“新浪新闻中心”和品质纸媒“光明日报”作为对象分析,前者对新技术、前沿理念的运用为新闻报道的选题形式开辟了新路,后者为纸媒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形式做出了有益探索。

1 新浪新闻中心,敢为技术先

1.1 众包两会新闻,用户深度参与

两会报道一向是各路媒体的报道重点,由媒体提供内容,受众被动接受的新闻报道的既定模式。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提出新闻需求、媒体积极回应需求成为可能。2015年两会,新浪新闻启动中文门户首个新闻选题众包产品,由用户提供选题,经过新浪新闻编辑团队把关后,加工成新闻内容。

“两会选题会”第一天恰逢元宵节过完,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污染、噪音等问题成为不少网友关注的问题。考虑到元宵节燃放烟花爆竹直接造成空气质量恶化,选题会的第一期“禁不禁烟花爆竹,代表委员你怎么看?”即时发布。此后,“两会选题会”的用户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全面放开二胎,到底该相信谁?》《当我老了,是否会老无所养?》《税率法定重回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背后》等[2]相继与用户见面,点击率飙升,选题被采用的用户还获得了不菲的报酬。

在此之前,受众所看到的新闻报道都是以媒体为起点的议程设置,受众反馈并不包含于新闻报道的环节中,从而新闻的传播流程到“传端”就已结束。而“新浪众包”模式就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受众,把用户真正纳入到了新闻报道环节中来,使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被置于新闻报道生产链外,真正实现“用户-选题-报道-传播”的闭环。

1.2 新闻图表话两会,清晰直观

新闻图表,国外媒体称之为信息图表(Infographic)或信息插图,它不是简单地在一块底色上排列文字,再加上几个卡通人物像,而是在信息含量和表现形式上实现一个动态的平衡,使得信息在产品上得到充分的、准确的、点对点的图形化表达[3]。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得到热词出现频率,提炼出新闻事件的骨架,从而找到核心的问题,并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可视化的表达。这种图表新闻时兴于2010年前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新闻移动客户端的建立,这种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2015年的两会新闻报道中,就两会中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制作新闻图表,在图表中写出骨干内容,类似于PPT的形式,清晰直观。以新浪为例,在其两会报道专题中,就有以下几个受到追捧的数据图表新闻:《小明从总理报告中看到了什么?》《新浪新闻两会特别策划:习大大蛮拼的!》。这些宏大的选题较难单纯用文字进行形象表述,受众也难以逐字细看,而新闻图表辅助精简解说就起到很好效果,特别是对关系网较复杂的事件,这种表达更能体现出其优势。

1.3 借助微博平台优势,视頻联动

新浪微博作为我国最大、使用频次最高的微博平台,一直起着“意见市场”的作用。一年一度的两会关系着百姓民生,让受众参与两会的讨论不仅是帮助百姓问政的有效途径,也是各大媒体将两会报道做深、做活的创新方式。新浪媒体借助微博平台,能获取来自用户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两会信息的上传下达。同时,随着近两年3G、4G网络的普及,多媒体复合传播——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丰富了信息传播形式,媒体记者在两会现场利用手机“秒拍”等视频APP迅速传递出直观、准确的可视信息。据笔者在新浪微博的统计,在2015年3月3日-15日期间,新浪微博上专业媒体的有关两会微视频的微博共有340条,网民互动上千万次,这种多平台联动,多媒体传播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4]。

2 “光明日报”融媒体工作室,火力全开

2.1 8大“光明”平台集体发力

随着2015两会开幕,光明日报“两会报道融媒体工作室”正式启用。光明日报、光明日报法人微博、光明日报微信、光明日报手机报、光明网、手机光明网、光明云媒和光明都市传媒8个平台同时报道两会盛况。卡通形象“小明”、微信融合产品“炫融特刊”、微博融合产品“秒拍两会”、视频融合产品“代表委员会客厅”、音频融合产品“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以及图解融合产品“‘据’焦两会”,以及楼宇屏形态的光明都市传媒、摄影融合产品“视觉·光明图刊”,上述8个产品都是纸媒报道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相互融合的产品[5]。内容上,展现多形态、更丰富的信息,在用户体验上,力求更方便、更快捷,更互动。光明日报融媒体的“组拳出击”无论是在报道内容量还是受众互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2.2 自媒体平台创新“两会报道”新渠道

光明日报“两会报道”聚焦微信平台,加以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焕然一新的《炫融特刊》上线运营。光明日报微信在首期《炫融特刊》中推出特别报道《深改元年,大家蛮拼的》,采用H5技术,通过融合图、文、音、视和动画等多种媒体形态,以可视化、强交互的特点,全面、生动地介绍了一年来我国深化改革取得的各方面成绩。在此之前,《光明日报》给受众的印象是一份党和政府的报纸,一个严肃的面孔,但是通过此次“炫融特刊”一改正襟危坐的印象,用一个青春时尚、活泼的,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走向民间,建立起与大众的联 系和沟通,同时也说明了主流媒体“报网融合”实践的创新与进步。

2.3 萌拟人化,硬新闻软包装

2015两会传播中的一个亮点是虚拟人形象的设置,把虚拟人物打造成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喜欢的萌拟化人物或者小清新形象,拉近受众与政治主题的距离。这些报道语言平实、轻松、文风活泼但不失严谨,让网民能看懂也爱看,同时,也没有因为追求传播效果而丧失政治主题的严谨和严肃。从效果来看,《小明与立法不得不说的故事》《小明带你读懂数字里的司法公正》等6篇被各大新闻网站首页争相推荐,在微信平台上浏览量高达上万余次,这种萌拟化人物在两会报道的运用凸显了可视化新闻的优势,给时政新闻批上了轻松活泼的形式外衣,有利于培养受众浸入式阅读习惯,从而更有利于硬新闻的传播。

2.4 碎片化传播,巧抓受众阅读习惯

光明日报两会报道创新还在于其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抓住融媒体时代受众使用手机等新媒体的阅读习惯和传播特性。两会召开期问,光明日报社的楼宇屏系统一一光明都市传媒专门打造了适于在办公楼宇内展示的《2015两会特刊一一楼宇版》[5],有效地利用上班族等待电梯的“碎片时问”,传播两会新闻报道,成为两会融合报道中的一个取巧之处。

光明都市传媒在两会期间设置了《代表委员话改革》《两会快报》等7个栏目,单日更新频次约10次,制作视频节目己超70期。《2015两会特刊一一楼宇版》的每档节目都突出了“小明”的卡通形象,既使得报道更加生动有趣,也在视觉识别上与《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微信、光明网上的“小明”形象呼应,增强了“融”的受众体验[5]。

3 “新浪新闻中心”与“光明日报”两会报道创新比较

“新浪新闻中心”与“光明日报”在2015两会竞技场上中各显神能,各有千秋,是媒体中的佼佼者。两者在此次两会报道中准确找到自身优势,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平台创意尝试,获得受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无论是新浪新闻引入的“众包理念”,还是光明日报大胆尝试的“技术包装”,从横向来看,两者之间是技术与内容的竞争,从纵向来看,是新媒体与纸媒的融合探索。

3.1 以用户思维深化受众意识

用户思维是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受众意识。只有树立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给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创造价值,受众才会喜欢这个媒体,需要这个媒体。新浪新闻与全国上千家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以对国内外大事资讯全面快速的报道赢得了业界良好的口碑和网友的喜爱,再加之新浪前沿的理念和走在其他媒体之前的技术力量,使新浪新闻在“众包两会”的新闻议程设置中略胜一筹。一方面,突破了以往新闻媒体“自说自话”的报道方式,直接把选择权交给读者,实现开门做新闻,形成“用户-选题-报道-传播”的新闻运作流程。另一方面,在用户体验上强调用户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凸显用户的主导作用,增强与用户之间的黏性。新浪本次众包新闻选题的成功也给我国其他媒体提供了新的经验:结合媒体的实际情况,逐步放开新闻生产的主动权,使互联网思维能够更加充分的运用在新闻报道中。

3.2 创新报道方式,使受众、舆论场、传媒语态互融互通

一直以来,新闻媒体主动策划、设置议程是两会报道的重要途径,而“光明日报”的融媒体实践为策划提供了新方向,多平台集体发力、相互融合、相互采补,实现内容一次生产,多渠道发送。这种策划使得前期记者在采编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后期编播中也可以实现精准对位。基于融媒体平台实施的整体“策划”既有利于资源的整合,避免内容的同质化,也可以实现内容在多媒体平台的“对象性”传播。同时,主流媒体打破原有传播模式,用虚拟人物报道政治新闻,改变了以往“傲娇”的传播姿态,其报道也从严肃冷静变得轻松活泼,贴近群众,增强了两会报道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也使受众、舆论场和传媒语态得以互融互通。

3.3 融合报道技术刷新受众互动体验

融合报道技术的运用是两家媒体共同的特点,也是互联网思维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在2015两会报道中,借助融合报道技术,媒体生产出满足不同终端需求的新闻产品,在传受双方的活跃互动中刷新了受众的两会体验,让受众真正地参与两会、关注两会、吃透两会。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两会报道产生了重大影响,用清晰直观的数字说话也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

在融媒体报道中,H5技术成为广受追捧的“现象级”应用。简练精致的全媒体属性使其强化了网页的表现性能,而入手难度低、传播性强的特点又使它非常适合于信息的推广传播。自媒体微信、微博平台继续为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助力,微信“摇一摇”功能,实现电视与手机跨屏实时互动,自两会开幕至3月10号,已有370万网友参与互动、共议国是[6]。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是媒介分众化、信息碎片化和社会舆论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单一的媒体不能够满足受众获取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对内容官方、语言枯燥乏味的时政新闻,很容易在当下信息化、娱乐化的媒介环境中被受众淡漠。对一年一度的时政重头戏两会的报道上,媒体只有在紧跟会议精神的同时创新报道形态,整合利用新闻资源,打造新闻精品项目,完善用户体验等,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开辟融媒体报道新路,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慎海雄. “新闻+创意”构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J]. 中国记者, 2014, (11).

[2]新浪探索两会新闻众包:网友报题编辑操作[EB/OL].(2015-03-18)[2015-12-11]http://news.sina.com.cn/ m/2015-03-18/094731618619.shtml?utm_ source=tuicoolhttp://www.mjceo.com/ index/20150319/.

[3]程宇,,姜艳.浅议新闻图表的制作[J]大庆社会科学,2010(4).

[4]温红彦. 全媒体融合的一次生动演练——2015年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的创新实践及经验启示[J]. 新闻战线, 2015, (7).

[5]《光明日报》光明日报.用融媒体报两会 交互式体验获点赞[EB/OL].(2015-03-04)[2015-12-11].http:// 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3/04/ c_134035836.htm.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3/04/c.

[6]曹素妨. “后厨”改造 “大堂”更新——技术创新助力新华社2015两会报道[J]. 中国传媒科技, 2015,(3).

作者简介:崔澜夕(1992-),女,陕西城固人,硕士,从事文化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