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应把握住“变”与“不变”

2016-02-28李宗建

学术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挑战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李宗建



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应把握住“变”与“不变”

李宗建

[摘要]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复杂态势,集中聚焦在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网络舆论场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要有定力,要能始终把握住其中的“变”与“不变”。既要着力于工作理念、运行机制、解释框架、传播手段层面的“变”,以求实效和水平,又要把握住根本任务、根本立场、基本方针、基本职责层面的“不变”,以确保方向和导向。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方能积极适应和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新态势,及时有效地解决时代发展、实践深化提出的新课题。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新挑战;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宣传思想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同时在宣传思想领域也有值得关注的苗头倾向,既有对中央宣传思想工作要求的模糊认识,也有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与竞争,又有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和方式问题的凸显,还有中西方意识形态的较量与交锋。在当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背景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要有定力,要能始终把握住其中的“变”与“不变”。只有把“变什么”想明白、把“什么不变”想清楚,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才不会失去定力、出现失误、踩不上点,方能积极适应和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新态势,及时有效地解决时代发展、实践深化提出的新课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新挑战

“不日新者必日退。”思考和谋划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创新,首先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郑重宣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P411)新形势下宣传思想领域的“伟大斗争”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历史特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既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创新提出新的诉求,也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出严峻挑战。

第一,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背景下凝聚共识的难度大大增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发展进程,同各种思想文化大激荡密切关联。思想文化激荡既有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一面,也有外来有害文化同我争夺阵地和人心的一面。特别是少数西方大国凭借经济科技实力,加紧对我国实施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渗透,他们期望通过不受国家主权约束的信息自由流动,直接与我国网民对话,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图从思想文化上完全支配我们。与此同时,思想文化激荡既有增添社会活力的一面,也有销蚀人们精神家园的一面,当利益问题与价值观念问题相互交织,凝聚共识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当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主流意识形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但各种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也纷纷披着时髦外衣招摇过市,在社会上显得异常活跃,不仅污染着各类受众的心灵,而且袭扰主流思想文化阵地,侵蚀着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今思想文化大激荡大交锋形势下,如何在意识形态较量中掌握避害趋利的主动权,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有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第二,主流价值观在网络舆论场上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直接关系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已经拥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从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看,互联网已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渠道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在网络舆论场的“新常态”中,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求共识、多变中定方位的难度大大增加。首先,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式日趋复杂多样,主流价值观在网络舆论场上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网络等新媒体特有的高效性、广泛性、互动性、渗透性等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提供了最便捷的平台,网络已成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交锋的比武擂台,成为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较量的搏斗场所,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硝烟战场。其次,网络新媒体传播对传统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提出严峻挑战。我们掌控网上舆论阵地的能力与所面对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背景下我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平,但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的对立仍然存在,所谓“文明的冲突”并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而有减弱迹象。当前,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有长风破浪的自信,也有不进则退的忧患”[2]。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发展,有关注也有猜疑,有误读也有误导。之所以如此,有文化差异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的较量。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掠夺论”“中国不负责任论”“中国搭便车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偏见更是屡见不鲜。加之当前国际舆论格局是西强我弱,导致我们在“向世界说明中国”过程中形势比较被动。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如何传递、形象如何塑造、价值如何表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防守者没有前途”,强起来的中国,需要展示自己;变革中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如果说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多做少说”“只做不说”的韬光养晦,那么今天,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如何向世界宣介自己的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讲好自己的故事,以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二、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应着力于四个“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盐铁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传》)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顺应意识形态领域新起点、新阶段的历史性变化,科学地观察、分析、判断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复杂形势、阶段性特征、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积极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在“变”中谋发展,在“变”中求实效。

第一,工作理念要变,积极推进理念创新。理念创新对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意义。理念是一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是进行实践活动、从事实际工作的观念指导。宣传思想工作是传播理念、强化理念、转变理念的,同时也有一个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自身理念问题。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1](P84),自觉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时代要求、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发展、阵地建设等方面自觉创新理念,以新思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实现新发展。就当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势来讲,理念创新集中体现为四点:一是要顺应社会发展进步新趋势,树立大宣传理念,动员最广泛的力量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中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树立大宣传理念,不仅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视和加强,也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二是围绕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目标,树立最大公约数理念。寻求最大公约数,就要找准共同点。共同点越多,公约数越大。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社会思想中哪些是可以“求同”的、哪些是可以“存异”的,找准交集,实现聚合。三是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内在规律,树立时、度、效理念。把握时、度、效,“就是要及时发声、据理发声和有效发声,强化时效意识、分寸意识和质量意识,抢占时机制高点、道义制高点、表达制高点”[3]。四是适应现代传播新格局,树立全媒体理念。实现网上网下管理互通互动,做到新媒体阵地扩展到哪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

第二,运行机制要变,向“意识形态治理”转型。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宣传思想工作理念亟待由“控制思维”向“治理思维”转型,以破解当前的宣传困境。所谓“控制思维”,即是传统宣传模式中党、政府或利益集团掌握大众媒介从而垄断控制信息传播权的“单中心管制模式”。传统的控制模式,暴露出了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僵硬:除了“放”,就是“管”,而且还是主要行政指令方式进行的单向度管理。其结果是陷入“一管则死,一放则乱”的怪圈。所谓“治理”思维,即是在传播主体多中心背景下,在保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前提下,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应对新媒体上的信息创造、分享与传播,用尊重和理解用户需求的软性方式来引导舆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的“互动对话型宣传模式”。侧重于形成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类型挑战的多样、丰富、灵活、有弹性的政策工具,针对不同性质的挑战,作出有针对性、个性化、人性化的回应。诚如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李普曼所言:“当代意义最为重大的革命不是经济革命或政治革命,而是一场在被统治者中制造同意的艺术的革命。”[4](P23)

第三,“解释框架”要变,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当下,在大众传播领域,人们普遍反抗话语霸权,主张自主选择。冷淡宏大叙事,钟情日常叙事,主张“去中介化”,推崇近距离或零距离与现实生活直接“对话”。向往“虚拟现实”,渴望轻松娱乐,逃避“抽象快感”,追逐视听快感,厌烦枯燥说教,沉迷新闻纪实等这些受众心理的新特征、新变化,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模式和套路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对于执政党而言,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解释框架”,是软权力的核心。“传播革命背景下,必须以民众愿意接受的方式,包括符合民众对信息包装、传播形式的审美要求,探索和完善新的‘解释框架’,使其能够帮助受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各种矛盾、问题,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式。”[5]宣传思想部门应深刻认识这种发展趋势,有效构建符合当今受众信息接受心理的展现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和“解释框架”[5]。西方打造其话语体系和“解释框架”,如果从洛克和斯宾诺莎开始算起,已经有360多年的时间了。这三百多年中,一代一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批一批的资产阶级学者不断为解释框架注入了新的概念、新的语汇、新的逻辑、新的观点,使其解释框架显得越来越难以跨越。我们也应当树立长期作战的决心与耐心,勇于革新,坚持不懈地打造适应和引领意识形态新态势的社会主义的“解释框架”。

第四,传播手段要变,占领信息和舆论制高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宣传思想工作要占领主阵地、决胜主战场,必须强化全媒体理念,把一切具备传播功能和媒介属性的载体和平台都作为我们的传播渠道,纳入我们的治理体系。这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制高点。当前尤为迫切的是“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入培育互联网企业,完善互联网企业国内上市等相关政策。注重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战略培育,拓展新技术、新业态,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开展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等措施,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新媒体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6]当下,在纸媒全面收缩的传媒发展大势下,主流媒体现在已经熟练驾驭了“报网联动”,并从整体上消化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手段。但需要警惕的有两点:一是有了新手段仍作旁观者,不回应、不参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二是传播载体变化,价值指向也跟着改变,甚至出现同一媒体的微博和报纸在同一事件上“掐架”的情况。这样的创新不是重塑公信,而是左右互搏、扩大裂痕。必须要明确,变的是传播手段、方法、技术、形式和平台载体;不变的是生产精神产品,是党的宣传阵地,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

三、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应把握住四个“不变”

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始终担负、履行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和执政党对国家的精神意志引领功能的宣传思想工作,决定其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的指导思想从未改变。因而,在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创新过程中有些涉及原则性、根本性的问题是不能变的,必须牢牢坚守,这是底线,也是根本要求。

第一,“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不能变。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方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951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刘少奇在题为《党的宣传战线上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现在的情况和过去根本不同了。中国革命胜利了,我们有了更好的宣传马列主义的条件。”[7](P91)我们的宣传工作者,就要利用这种“更好的条件”来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真正做到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来宣传马列主义,用马列主义教育人民,提高全国人民的阶级觉悟和思想水平,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打下思想基础。”[7](P91)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呈现出从“宣扬革命”向“确立秩序”转变的阶段性特征,确立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成为“两个巩固”的“最初版本”。之后,无论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如何转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始终是宣传思想工作须臾不可动摇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关于“两个巩固”的论断深刻概括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努力方向,无疑是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遵循。当下,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渐次展开,“两个巩固”始终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强大正能量的源泉。这要求我们,无论环境、对象、范围、方式怎么发生变化,我们都要把工作立足点、聚焦点、着力点放在这个根本任务上,丝毫不可偏离和冲击这个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问题。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形形色色的舆论动态面前,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理想信念就会动摇,思想防线就会崩塌,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事业的可持续引领就无从谈起。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实现“两个巩固”,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遵循。

第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能变。“正面宣传”“主旋律与正能量”,这些关键词既反映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也突出表现了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指南。“正面宣传”的本质要求就是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群众、掌握群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如今,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就更加需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如何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现象、新问题,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同样需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13亿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加油鼓劲。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首先要增强做好正面宣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越是应对巨大挑战和困难,越是深化改革、攻坚克难,越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用主流思想引领时代前进,用良好氛围支撑和谐稳定,用进步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其次要增强底线思维和阵地意识,积极开展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敢于担当,面对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意识形态战线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最后,关键是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正面宣传不是千篇一律“唱高调”,关键要把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导向方针转化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好点子、好创意、好策划、好做法,在富有新意和创造性的宣传实践中融入导向、体现导向、传播导向。要摸透传播规律、讲究宣传艺术、对接群众需求,把握好时、度、效,引导大家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第三,“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立场不能变。立场,是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历来十分注重立场问题。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关乎舆论导向、立场的重大问题,一直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课题。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者才能明确方向、站稳立场。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这个问题的答案本简单明确,但在一些人那里却变得“复杂而敏感”。一个时期以来,类似于“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所以人民性大于党性”等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说法,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必须加以廓清和纠正。因而,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真正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充分展示和诠释群众“身边的故事”。

第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不是虚的、软的、可有可无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科学方法的。其关键是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首先,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大局意识不可缺。无论看形势、摸规律,还是抓问题、找对策,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基本职责,须臾不可偏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定位。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水平高不高,最重要的就是看服从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强不强。只有胸怀大局,抓住服从和服务大局这个命门,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动,自觉融入大局、主动服务大局,避免偏离中心干扰大局,宣传思想工作才有旺盛生命力。其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把握大势是重点。用辩证思维和过程观点看待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增强“三个自信”,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总基调。再次,站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定位,着眼大事是关键。当下,要聚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大事,方能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客观全面报道发展形势,实事求是分析矛盾问题,耐心细致解开思想困惑,积极主动回应人民关切。胸怀大局才能高屋建瓴,因势而谋;把握大势才能明辨方向,应势而动;着眼大事才能切中要害,顺势而为。没有全局方面的深谋远虑,不能从趋势上准确把握,不会在大事上着墨发力,宣传思想工作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都难以做到领先一步、棋高一着,也难以把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生生之谓易”。变,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不变,是对性质和规律的坚守。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尤为重要。当下,在“中国梦”指引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渐次展开。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凝聚起磅礴力量。宣传思想工作应充分认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好工作。要统筹建设和管理,统筹理论和舆论,统筹内宣和外宣,统筹网上和网下,统筹时、度、效,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坚持创新为要,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更好以创新增活力。随着党和国家“大局、大势、大事”的转换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新机遇,不断进行宣传思想工作自身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转变,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征程中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杨振武.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N].人民日报,2015-07-01.

[3]李伟.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3-09-23.

[4]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沈逸.新媒体环境中主流意识形态需“再编码”[N].文汇报,2013-09-02.

[6]徐麟.六大举措加大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力度[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819/c14677-2748-5554.html,2014-08-19.

[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陈梅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研究”(15CKS03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宣传机制创新研究”(2014EKS004)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4- 0019 -05

[作者简介]李宗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上海200233

猜你喜欢

新挑战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的思考
新形势下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化社会改革阶段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