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应激事件与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
2016-02-27吴文峰,陈世英,卢永彪
七年级学生应激事件与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
吴文峰1,陈世英2,卢永彪1
(1.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 湖南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摘要:目的:验证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是否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为抑郁的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抑郁量表和自尊量表追踪调查七年级学生323人,采用Mplus6.1对追踪数据进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七年级学生被试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自尊得分则与应激事件和抑郁症状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升个体自尊水平可能是缓冲应激事件影响、降低抑郁发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应激事件;抑郁;自尊;中介作用;中学生
自尊是个体自我概念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抑郁的自尊缓解假设认为,个体经历应激事件后,高自尊能减轻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冲击,从而缓解抑郁的发生。而低自尊个体由于缺乏自我肯定的防护,经历应激事件后则容易陷入抑郁的泥潭[1]。国外以青少年群体为被试对抑郁的自尊缓解假设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多数研究不支持该理论假设[2-4],而仅有少数研究支持该假设[5]。吴文峰等人[6]以国内七年级学生为被试的追踪研究也发现,自尊与应激事件的交互作用不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的变化,结果同样不支持抑郁的自尊缓解假设。
抑郁的自尊缓解假设将自尊作为调节变量,调节应激事件对个体抑郁的影响,在该假设中,自尊是相对稳定的变量,基本不受个体应激事件的影响。但已有的横断调查研究却发现应激事件与自尊存在显著的相关,且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而不是调节作用[7, 8]。目前国内有关自尊中介应激事件与抑郁关系的验证研究还仅限于横断的调查研究,而为学者所公认的更科学和更合理的追踪研究却几乎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有鉴于此,本项研究拟采用追踪研究设计,对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验证,研究假设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假设的自尊中介作用图
1.对象和方法
1.1 被试
从湘潭地区某寄宿制中学七年级23个教学班中随机选择5个班,利用晚自习时间,以班为单位采用整群取样方式向所有家长同意调查的学生发放问卷,初次施测发放问卷332份,回收问卷323份,回收率97.3%,其中女生145人,男生178人,经检验男女人数无显著差别(χ2(1)=3.37,P=0.07)。被试平均年龄12(±0.5)岁。初测后,每间隔约2个月追踪施测所有问卷,共追踪4次。在追踪调查过程中,由于被试转学、病假或事假等原因有小部分学生流失,其中第一次追踪缺失3人(男3人,女0人),第二次追踪缺失6人(男5人,女1人),第三次追踪缺失7人(男5人,女2人),第四次追踪缺失8人(男4人,女4人)。
1.2 工具
1.2.1儿童应激事件量表(Children`s Hassles Scale, CHAS)[9]
量表列出了儿童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39项应激事件,每一项目按0~3计分,分数越高表明经历的生活应激事件越多、越频繁,已有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0],本研究中量表从初测到追踪5次施测的α一致性信度系数介于0.90到0.93之间。
1.2.2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11]
量表共有10个项目,按0~3计分,根据申自力和蔡太生对自尊量表的研究[12],对第8题进行修订。量表项目按1~4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本次研究中量表从初测到追踪共5次测量的α一致性信度系数介于0.81和0.87之间。
1.2.3儿童抑郁量表[13](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
量表以Beck抑郁量表为基础,由kovacs编制,专门用于测查儿童青少年抑郁,适用年龄范围为7~17岁。量表包括快感缺乏、负性情绪、低自尊、低效感和人际关系问题5个因子共27个题目,每个题目均按0~2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的程度越高。吴文峰等人[14]研究表明,量表在国内儿童青少年中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由于校方不同意施测描述自杀意念的第9题,因而调查时没有使用该题。本研究中量表5次施测的α一致性信度系数介于0.83到0.90之间。
1.3 调查程序
在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协助下,首先从调查学校23个教学班中,随机选择5个教学班。再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由调查者向学生发放家长知情同意书,请学生带回家给父母阅读并签署是否同意参与调查意见。知情同意书收集整理后,确定参与调查的学生名单。
1.4 数据分析方法
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初步统计分析,使用Mplus6.1进行追踪数据的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中对追踪数据进行分析,需要设定组间变量和组内变量,根据Preacher[15]介绍的追踪数据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并参照吴文峰等人[16]的研究,将追踪测量的应激事件、自尊以及抑郁症状全部设定为组内变量,将初测抑郁症状作为控制变量设定为组间变量。另外,采用多组比较结构等值方法检验自尊中介作用是否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具体模型见图2。
2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
表1的结果显示,被试抑郁症状、应激事件以及自尊得分的平均分, 5次测量结果有一定的波动。
±s)
表2 各测量变量各次测量得分的相关矩阵
注:表中所有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均为P<0.001;变量名称后面的数字0表示初测、1表示第一次追踪,依次类推。
表2结果表明从初测到追踪的各次测量中,被试抑郁症状水平和应激事件水平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自尊得分与应激事件和抑郁症状得分间则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自尊的中介效应分析
依据图2设置分析模型,首先检验是否存在自尊中介效应的性别差异,在基线模型中设定男女模型:组间初测抑郁症状到组内追踪抑郁症状的路径相等,抑郁症状各维度到抑郁症状的因子负荷和截距等值,但不设定组内应激事件到自尊、到抑郁症状,自尊到抑郁症状的路径相等。基线模型拟合结果显示SBχ12=438.41,df1=115,C1=1.133,p<0.001;在嵌套模型中设定应激事件到自尊、到抑郁症状,自尊到抑郁症状的路径在男女模型中相等。嵌套模型拟合结果显示SBχ22=435.70,df2=118,C2=1.143,p<0.001。参照吴文峰等人使用的方法[16],计算出ΔSBχ2=0.84,Δdf=3,P=0.84,鉴于CFI和RMSEA拟合指数的变化均小于0.01,因而可以推断自尊中介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具体模型拟合见表3。将性别变量从模型中删除后,继续分析自尊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应激事件、自尊和抑郁症状三者间所有的路径系数均显著(P<0.001,具体结果见图3),根据温忠麟等人[17]和方杰等人[18]关于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可推断自尊对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为显著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明晰自尊中介作用可知,应激事件得分负向预测自尊得分,且自尊得分也负向预测抑郁症状得分。
表3 自尊、应激水平及抑郁症状得分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
(注:图中括号内数字为相应估计效应系数的误差值)图3 自尊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3讨论
研究结果验证了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的假设。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自我概念尚在发展变化之中,因而建立在自我评价基础上的自尊可能会随着个体所遭遇的应激事件变化而变化,为此应激事件以自尊为中介间接影响个体的抑郁症状也就成为可能。
有关自尊和抑郁间的关系,孰因孰果,不同的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抑郁认知易感理论(Vulnerability model)认为,低自尊是抑郁易感的危险因素,对个体抑郁的产生有易化作用;而创伤理论(Scar model)则认为抑郁会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最近一项包括77项自尊和抑郁追踪研究的元分析研究显示[19],自尊对抑郁的预测效应(β=-0.16)显著高于抑郁对自尊的预测效应(β=-0.08),总体上说明自尊更有可能预测抑郁。就抑郁的认知易感理论而言,由于其提出主要依据的是对成人群体的研究结果,因而该理论主要将抑郁的认知易感因素假设为较为稳定的变量,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然而抑郁认知易感理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验证研究却发现,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该理论[20, 21]。有学者指出青少年阶段,个体的抑郁易感认知可能并不稳定,其会受应激事件的影响而变化,因而在应激事件与抑郁关系中起中介作用[22]。陈武等人[7]以及周亚男等人[8]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研究均证实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而本项研究则通过追踪研究设计在七年级学生中进一步验证了自尊的中介作用假设。自尊中介作用的具体效应则表明,较高的自尊水平可能缓解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冲击,并进一步降低个体抑郁症状的水平,因而通过提高自尊水平,强化个体抗击应激事件的能力,可能是降低抑郁发生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对于在中学生中有效开展抑郁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Abela J, Webb C A, Wagner C, et al. The role of self-criticism, dependency, and hassles in the course of depressive illness: A multiwave longitudinal study[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6, 32(3): 328-338.
[2] Orth U, Robins R W, Meier L L. 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low self-esteem and stressful events on depression: findings from three longitudinal studi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9,97(2): 307-321.
[3] Cheng S K, Lam D J. Relationships among life stress, problem solving, self-esteem, and dysphoria in Hong Kong adolescents: Test of a model[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7, 16(3): 343-355.
[4] Southall D, Roberts J E.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self-esteem in vulnerability to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following life stress: A 14-week prospective study[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2, 26(5): 563-579.
[5] Abela J R Z. Depressive Mood Reactions to Failure in the Achievement Domain: A Tes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opelessness and Self-Esteem Theories of Depression[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2, 26(4): 531-552.
[6] 吴文峰,卢永彪.初一学生应激事件、失调态度与抑郁症状关系的追踪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3):374-376.
[7] 陈武,周宗奎,王明忠.高中生父母冲突与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1):136-138.
[8] 周亚男,焦彬,刘铁桥,等.自尊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3):370-371.
[9] Kanner A D, Feldman S S, Weinberger D A, et al. Uplifts, hassles, and adaptational outcomes in early adolescents[J].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87, 7(4): 371-394.
[10] Abela J, Skitch S A.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hassles: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in children of affectively ill parents[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7, 45(6): 1127-1140.
[1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增订版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2] 申自力,蔡太生. 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条目8的处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9):661-663.
[13] Kovacs M.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manual[M]. New York: Multi-Health Systems, Inc., 2003.
[14] 吴文峰,卢永彪,谭芙蓉,等.儿童抑郁量表(CDI)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0):775-779.
[15] Preacher K J, Zyphur M J, Zhang Z. A General Multilevel SEM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Multilevel Mediation[J].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10, 15(3): 209-233.
[16] 吴文峰,卢永彪,陈世英.学龄儿童失调态度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一项多波段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183-191.
[17]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18] 方杰,张敏强,邱皓政.基于阶层线性理论的多层级中介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0(8):1329-1338.
[19] Sowislo J F, Orth U. 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3, 139(1): 213-240.
[20] 吴文峰.儿童抑郁认知易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21] Abela J, Hankin B L. Handbook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8.
[22] Cole D A, Turner J E. Models of cognitive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in child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3, 102(2): 271-278.
(责任校对晏小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1-0122-05
作者简介:吴文峰(1968-),男,四川眉山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心理测量、心理健康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 (13K093);湖南科技大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资助
收稿日期:20150702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