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2-27张海志
张海志
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海志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普及率不高、目的不明确、经费不足、教练员水平不高、课程设置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旨在保证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可持续发展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35
作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代表之一,龙舟运动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龙舟运动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运动魅力深受大众所喜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龙舟逐渐走向世界,不断与世界文化交融,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1]。随着龙舟运动的规范化、竞技化的不断发展,龙舟运动逐渐受到高校的青睐。
高校龙舟运动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济、社会、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龙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本文从分析龙舟运动在高校的发展现状着手,针对高校龙舟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探寻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华龙舟大赛为中国水平最高,最有影响力的龙舟赛事,国家体育总局和大学生体育协会为推动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自2014年开始在中华龙舟大赛上设置大学生组比赛。本文选择2012年至今参加历站中华龙舟大赛的3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在图书馆、中国龙舟协会资料库以及中国知网等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和收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对32所高校部分教练、运动员、学校领导进行电话访谈,对运动员参与动机、教练员训练方法、发展经费、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全面了解。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收集和调查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梳理。
1.2.4 逻辑分析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所得的数据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论证相关结论和分析相应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现状
2.1.1 高校龙舟运动南北分布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龙舟竞渡这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影响,龙舟运动一度在南方盛行,随着中华龙舟大赛的举办,尤其是大学生组比赛的加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这其中北方高校龙舟队的参与为我国北方龙舟运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对2011年中华龙舟大赛举办至今的15场比赛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如表1),共有32支不同的高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其中北方高校龙舟队7支,占21.9%,南方高校龙舟队25支,占总数的78.1%,从中可以看出,在高校龙舟队伍数量上,南方高校明显多于北方高校。
表1 参加中华龙舟大赛高校龙舟队分布情况
龙舟队伍上的悬殊差距并不能全面代表南北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状况,表2中对历年来高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的场次进行了统计,2012年到2015年,南方高校共参加中华龙舟大赛53次,占总次数的56.4%,平均每支队伍参加2.12场比赛;北方高校共参加41次,占总次数的43.6%,平均妹纸队伍参加5.86场,这表明虽然南方高校龙舟队伍较多,但南北高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次数已十分接近,且北方高校龙舟队队均参加龙舟赛场次更是接近南方队伍的三倍之多。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高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场次从2014年急剧增加,这是由于2014年中华龙舟大赛专设了大学生组比赛,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赛事的举办极大的吸引了高校参与到传统的龙舟竞渡中来。经常参加比赛对于增长比赛经验,提高竞赛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南方高校龙舟队数量是北方高校的3倍之多,但参加比赛频次却成截然相反的状况,这就造成了南方高校龙舟整体竞技水平较低,如表3,在13场有高校参加的中华龙舟大赛中,北方高校队伍获得最优成绩次数为13次,占92.3%,南方高校队伍仅取得一次最优成绩,而且这次最优成绩还是在北方高校队伍寒假刚开学,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多数队伍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取得的,在龙舟队竞技水平的对比上来看,北方高校优势十分明显。
表2 2012年—2015年高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场次统计表
表3 中华龙舟大赛历站比赛大学生队成绩最优情况统计表
综上所述,在龙舟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龙舟赛事的组织、竞赛的管理、赛事的宣传等方面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系统,特别是在政府和社会支持下中华龙舟大赛大学生组比赛的设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龙舟竞赛中来。在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数量上来看,南方高校数量增长迅速,特别是2014年大学生组比赛设置以来;而北方高校增长缓慢,仍然以几所传统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为主,说明南方高校龙舟运动开展更加普及,而北方高校由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造成整体发展缓慢。从参加比赛场次来看,北方高校龙舟队队均参与次数优势明显,这也造成了南方高校整体龙舟竞技水平偏低,北方高校龙舟队由于系统科学的训练和学校的重视,龙舟竞技水平明显高于南方高校龙舟队。
2.1.2 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目的
表4 我国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目的调查统计表
我国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开展背景的不同,在开展龙舟运动的目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方面,龙舟赛事的举办在全国遍地开花,从海南省到黑龙江省,处处都在争相举办龙舟赛事,许多高校响应的号召就近参加各种形式的龙舟赛事,被动的或者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开展了龙舟运动,这种形式的开展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长远、科学的规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龙舟运动的开展,但不利于高校龙舟运动持续、系统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于开展龙舟运动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具有明确的目标。通过对32所参加历年中华龙舟大赛的高校主管体育的校领导对开展龙舟运动的动机和目的进行调查(如表4),根据调查显示,46.8%的学校领导将通过参加龙舟赛事和其他龙舟活动,加强学校宣传,提高影响力作为开展龙舟运动的首要目的;21.9%的学校领导将提高体育学院在学校的地位作为首要目的;15.6%的学校领导将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作为首要目的;3.1%的学校领导将丰富大学体育课堂,开展校本课程作为首要目的;9.5%的学校领导将为国家和各俱乐部培养优秀龙舟运动员作为首要目的;3.1%的学校领导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开展龙舟运动的首要目的。由此可见,各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目的并不明确,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高校在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的同时,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为推动龙舟运动发展做出贡献[2]。
2.1.3 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经费状况
体育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3]。龙舟运动是参与人数最多、经费投入较高的运动项目。随着龙舟运动的不断发展,龙舟运动所需要的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多,目前一支职业龙舟队每年的运营经费大约需要500万到1000万,对于高校来完全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高投入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非常困难。经费状况主要由经费来源和经费数额两方面构成。根据调查显示(如表5),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的经费来源中,有30所高校完全来源与学校财政拨款,占比高达93.8%,只有两所高校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赞助的,仅占6.2%,依靠社会企业赞助的高校更是还没有。由此可见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经费来源单一,基本上仅仅依靠学校财政拨款,高校龙舟运作的市场化几乎为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经费来源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表6是我国高校对龙舟运动经费投入数额的统计,在调查的32所高校中,每年经费投入在20万的高校有3所,占总数的9.3%;投入15—20万的高校有2所,占总数的6.3%;每年投入10—15万的高校有6所,占总数的18.8%;投入在10万以内的高校有21所,占总数的65.6%,此项调查看出,高校龙舟运动经费投入状况很不乐观,经费的不足影响到日常的训练以及无法参加更多的比赛。
表5 我国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经费来源统计表
表6 我国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经费投入数额统计表
2.1.4 我国高校龙舟运动教练员状况
教练员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策划者与组织者,对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核心作用[4]。根据调查显示(如表7),我国高校龙舟教练大多数由本校普通教师通过看视频、看书以及现场观看比赛等方式自学龙舟技术并担任教练,这部分占总数的46.9%;又其他水上项目教练兼任龙舟教练的排在第二位,有9人,占总数的28.1%;校内教师经过一定培训后担任教练的有5人,占总数的15.6%;聘请专业龙舟教练的高校仅有3人,占总数的9.4%。高校缺乏专业的龙舟教练已成为制约高校龙舟水平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龙舟运动由松散的、传统的体育运动发展成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技术与训练方面缺乏科学的理论著作和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缺少专业的龙舟教练培训机构以及其他培训途径。
表7 我国高校龙舟教练来源统计表
2.1.5 我国高校龙舟课程开展状况
教育部颁布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来,全国高校都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其中一些新的运动项目也融入在教育课程学习当中,高校龙舟运动也成为新增加的课程内容之一[5]。根据调查显示(如表8),在调查的32所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中,开设龙舟专业课程的高校有3所,占总数的9.4%,开设龙舟选修课的高校有7所,占21.9%,而其他22所高校并未开设任何龙舟课程。由此可见,绝大多数高校仅仅是为了比赛和活动而开展龙舟运动,即使是开设龙舟课程的10所高校中也仅有3所高校将龙舟设置成专业课,更多的高校仅将其作为选修课,学生凭兴趣进行选择,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学校在开展龙舟运动过程中,功利性较强,仅关注与龙舟赛事而忽略了龙舟运动本身的教育意义,缺少龙舟课程的设置,将龙舟运动局限到少数人的活动中,这对于龙舟运动在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2.2 高校龙舟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保持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核心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还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6]。高校的主要功能与任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因此实现高校龙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龙舟融入到高等教育中来,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2.1 加强北方高校龙舟建设,普及高校龙舟运动。
目前我国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虽然有增多趋势,但整体数量上并不算多,特别是北方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除了吉林、山东、天津等几支传统高校龙舟队伍之外,很少有新的队伍参与到全国性赛事中来。全面推动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扩大龙舟运动在高校中的影响力,让更多的高校以及大学生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来,以此加强大学生龙舟运动的竞争性,太高竞赛水平,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提高龙舟认同感,建立良好的高校龙舟氛围,为高校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环境和人才基础。
表8 我国高校龙舟课程开设状况
2.2.2 在建队确目上统一认识,协调发展。
在开展龙舟运动的目的上,要引起高校的重视。首先要对开展目的具有明确的认识,高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的任何行为首先都要以教育为根本,龙舟运动具有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精神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龙舟运动的教育功能,普及龙舟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明确教书育人的目的前提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充分发挥龙舟运动的宣传作用,凸显高校特色,将龙舟打造成对外宣传的活名片,为高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2.3 创新办队、办赛模式,多渠道筹措经费。
龙舟运动的高投入是阻碍龙舟运动在高校开展的首要因素,解决这一困境的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控制经费,节省开支。如通过举办校内院系之间的比赛、院校间的交流赛等形式的龙舟赛事,加强交流,增加比赛经验,就近参加龙舟比赛, 发展参与人数较少的小龙舟运动,这些方式有利于节省高校龙舟队伍日常支出;二是创新办队模式,多渠道筹措经费。通过发展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为高校龙舟运动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
2.2.4 科学训练,切实提高教练员水平。
随着龙舟运动的竞技化发展,龙舟技术不断完善,想要培养出优秀的龙舟运动员和高水平的龙舟队伍,就需要科学的训练手段和专业的高水平龙舟教练。针对高校缺乏专业龙舟教练的现实情况,一方面着手聘请一些专业退役龙舟运动员作为高校龙舟队专职教练员,这些运动员不但掌握高超的运动技术,同时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和了解先进的训练方法,可以极大的弥补高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弱点;另一方面,教育系统应该积极与专业俱乐部、国家体育总局进行合作,建立龙舟教练培训体系,加强针对业余龙舟教练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高校自己的高水平龙舟教练队伍,自给自足,从根本上提高龙舟教练员整体水平。
2.2.5 完善课程设置,实现“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
高校发展龙舟运动不应将目光局限在队伍的建设和参与竞赛这一环节,更应将龙舟运动融入到教学中来,运用龙舟运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普及和传承龙舟传统。
3. 结论
在龙舟运动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龙舟运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大学生龙舟赛事的举办吸引了全国各个高校的积极参与,在这种良好形势下,我们仍然看到高校龙舟运动发展存在各种隐患。实现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要正视这些困难,推动龙舟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提高龙舟认同感,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来;同时控制龙舟运动经费支出,开发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建队模式,改善高校龙舟运动经费条件;吸引专业龙舟教练,不断加强高校业余教练员培训,切实提高龙舟教练员执教水平,为高校龙舟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师资保障;合理的设置龙舟课程,将龙舟融入教学之中,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带动竞赛,实现高校龙舟“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高校龙舟运动的“高知识、强竞技”的发展目标,逐步改造高校龙舟运动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实现高校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1] 五广津. 高校龙舟竞技运动发展趋势探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 谭继业.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李兵,陈刚. 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5)
[4] 马志洋.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综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5] 孔德志.我国高校男子龙舟运动现状与发展策略[D].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李淑梅,滕占强. 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张海志,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