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就与需求:论体操类运动项目之趣

2016-02-27李毅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练习者体操大脑

李毅

成就与需求:论体操类运动项目之趣

李毅

针对体操类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的缺失,在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视角下,对体操类项目进行“娱人致趣”的研究,证明了“旋转跳跃与惊险艺术”的结合是该项目特有的属性。练习者在进行体操练习时打破人对身体常规的认识,得到平时体会不到的感觉,产生极大愉悦的感受,从而对更加难和新的动作进行学习和探索,在达到目的时获得极大的快乐体验是该类项目核心致趣要素,是吸引人们参与的原因所在。以及在青少年阶段参与体操运动能够锻炼青少年身体,改造青少年大脑,使之获得快乐的体验,培养出四肢发达、头脑聪明、快乐向上的优秀人才。

需求层次理论;旋转跳跃;惊险艺术;娱人致趣;运动改造大脑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20

1.问题的提出

体操是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一类体育项目。体操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可分为基本体操和竞技性体操。[1]体操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运动之父”,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操被人们误解为是少数人参加和从事的辛苦且具有危险和难度的运动,其实不然。传统的理论大多数是从体操运动的形式、内容、功能和价值去阐述体操的特点,这些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的解释出体操运动的特点。大量的事实表明从事体操类运动不仅使练习者内心愉悦,也是观赏者赏心悦目。但人们的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并没有“以人为本”的回归运动的本质去阐述体操运动特点和乐趣。因此在解释体操类项目的“致趣特点”时无从下手,说明在体操类项目的“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李杰凯教授[2]提出的“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探讨体操类项目“娱人致趣”的内在规律,力图还原体操类项目的“庐山面目”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体操类教学与科研的哲学视野。

2.体操类运动的传统理论表述

体操类运动顾名思义,“体”代表人的身体,“操”表示操练,通俗的理解就是人身体的操练。广义上的体操是指练习者在地面、持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依据人体生理、解剖特征及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各种不同难度动作,将各种有利于身体发展的能力调动起来,促进身体素质均衡发展,在空间上展示身体技艺,表现力量、健康、美丽、智慧的一种实践活动。[3]体操类运动是大致包括基本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技巧运动、蹦床运动等运动项目的体育运动范畴,在运动规则和运动规律有着相近似的共同特点。

表1 体操项目内容变化

如表1所示在传统的体操类运动的理论认知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普及,全面发展身体,在教学和训练中广泛运用保护与帮助,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表演性,这些并不存在任何争议。由于受到传统竞技体育观的影响,人们往往从“运动制胜”的理论出发,过于把表现“难美”放在了核心地位。在我国由于受到“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影响,过分的“从难从严大训练”量使得人们对体操类运动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体操类项目固有的趣味性往往被忽视,人们很少研究,在教科书和相关文献中也很少提及,通过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一直是无人关注的空白领域。在这样的理论认知下,人们往往走上了结果至上的误区,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过程中练习者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这必然使学生陷入枯燥无味。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自己固有的特点和乐趣,运动项目共有的“娱人致趣”原理在体操类项目中又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这看似简单问题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共性”是每个“个性”的集合,体操类运动的“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就是要科学的分析,来解释该类运动项目的独特“个性”,探索出培养体操类运动的运动兴趣之有效途径。

3.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阐述体操类运动的娱人致趣原理研究的尝试

在《社会科学大辞典》中对快乐给出的定义:快乐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或社会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解除后的情感状态。快乐的强度取决于需要满足的程度和所追求的目的的重要程度,以及对此目的追求、盼望、期待的程度。目的无足轻重时,只能引起微小的满意;目的重要、盼望已久,追求此目的时情绪紧张,则在达到目的时,便会体验到巨大的快乐。快乐的强度还和达到目的的意外程度有相应的关系,愈是“喜出望外”,便愈是快乐。[4]弗洛伊德[5]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的源头,遵循快乐的原则,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而兴趣[4]是指个性的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且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因此只有在运动项目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才会继而产生兴趣。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快乐体操”,许多学者也对“快乐体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都只是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快乐体操”作出解释。体操为什么会快乐,快乐在哪里?这两个根本的问题并未从理论上得到解决。

在对体操的发展历史及理论演化进行梳理后得出:体操项目是属于表现难美的项目群,既需要具有难度又要兼具美感,并不是随意就能完成的。所以在参与体操项目时练习者给自己设定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6]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等级的需求。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人通过竭尽所能达到目标,从而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快乐情感体验。在层次需求理论下有许多体育项目都能够通过练习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不能完全的揭示出体操类项目“娱人致趣”的“致趣”特点。只有找出了体操类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的特点,才能完全的阐述体操类项目的根本“娱人致趣”特点。在体操的动作上来看,体操动作具有难度渐进性的特点,从人类最基本的走、跑、跳到相对复杂的徒手体操;从最简单的前后翻滚动作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空中翻转和旋转动作。就每一个体操动作来看,每个动作在体操动作系统中向上有更高难度更复杂的单个或组合动作,往下又有最基本最简单的动作作为基础。正因为体操具有这一难度渐进性特点,使练习者能够不断的在自我挑战中获得成就感和需求,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感受到体操带来快乐。如我们在熟练掌握了一个简单动作后就会想尝试学习和掌握更高一级的难度动作,在学习和完成更高一级的动作过程中也就获得了通过努力而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自信和发现真自我的快乐情感体验以满足人们的心里需求。在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正是因为体操项目内容的多种多样,所以练习者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各种快乐的情感体验。

表2 竞技体操旋转轴及动作名称

4.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旋转跳跃与惊险艺术”之趣

每一个运动项目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项目是因为其存在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特点。通过对体操类项目的发展历史的研究,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下发现体操类项目最突出且其他项目不能替代的特点是“旋转跳跃与惊险艺术”的结合。旋转在许多的运动中都普遍存在,而由于体操项目的内容丰富多样,旋转在其中的体现更是淋漓尽致。从人体解剖学来看,人体是由多个关节组成的,体操的动作不仅有以单个关节运动为中心配合屈、伸、外展、内收、绕、绕环、旋转等的动作;还有绕人体运动三大基本轴的动作。如表2所示人体的每个轴上的旋转以及多轴的混合旋转在竞技体操中就不胜枚举。

以上的屈、伸、外展、内收、绕、绕环、旋转等,以及绕人体运动三大基本轴的动作我们暂且笼统的称为“旋转”,而单去讲“旋转”也并不能完全概括出体操类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在体操类运动的中往往是以跳跃伴随着旋转而出现的,本文所讲的“跳跃”并不仅仅是指腿用力使身体向上[7],而是人通过四肢使身体向上。体操类运动是力与美的结合,在进行体操运动时不仅是要完成体操动作而是要具有艺术性的把动作完成的漂亮。从体操的评分规则中可以看出在完成体操动作时膝部弯曲、手臂弯曲、身体姿态和身体姿势不好、节奏不好、动作幅度差等等都是扣分的部分。正因为以上的这些特点的结合体操运动具备了惊险刺激的观赏效果。

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John Ratey[8]用大量的案例和实验告诉我们运动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够改造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四肢很发达头脑不简单。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最初的生理机能发展出许多的抽象的能力,我们的古代祖先制造石器、钻木取火和我们今天学习文化知识大脑的回路并没有区别。科学的实验证明运动可以使大脑中的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大脑内合成的蛋白质,负责建立和保养神经细胞回路)增多,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从而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使我们在运动后心情愉悦。而体操运动具有丰富的内容,从“旋转”打破人体常规的站立位置,到“跳跃”锻炼人体的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惊险刺激”培养人们的意志品质,以及艺术性锻炼和发展人们对美的感知。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青少年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人生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的阶段。而体操运动难度渐进性和“旋转跳跃,惊险艺术”的特点能够胜任在青少年阶段锻炼青少年身体,改造青少年大脑,使之获得快乐的体验,培养出四肢发达、头脑聪明、快乐向上的优秀人才。

综合体操动作的难度渐进性以及“旋转跳跃与惊险艺术”的乐趣在层次需求理论视角下体操类的“娱人致趣”的“致趣”特点将不言而喻。练习者在进行体操练习时打破人对身体常规的认识完成日常生活中极为少见的、人为预先设计的单个或成套动作,得到平时体会不到的感觉,产生极大愉悦。从而产生兴趣对更加难和新的动作进行学习和探索,在达到目的时获得极大的快乐体验。在参加体操运动时大脑中的“脑细胞肥料(BDNF)”变多,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

5.结论

以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视角,对体操类项目进行“娱人致趣”的研究,证明了“旋转跳跃与惊险艺术”的结合是该项目特有的属性。练习者在进行体操练习时打破人对身体常规的认识,得到平时体会不到的感觉,产生极大愉悦的感受,从而对更加难和新的动作进行学习和探索,在达到目的时获得极大的快乐体验是该类项目核心致趣要素,也是吸引人们参与的原因所在。参加体操运动时大脑中的“脑细胞肥料(BDNF)”变多,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体操类运动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与之相关的项目不断涌现如啦啦操、健美操等等,这些新的项目内在的规律和独特的趣味仍需深入研究,本研究成果只能部分的解释,因此相关研究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在教学和训练方面本文提出的理论可使教师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学生更加快乐和乐于参加体操类项目的训练和学习。

[1] 吕万刚,金逵,宋文利. 体操[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08.

[2] 李杰凯. 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01:78-82.

[3] 张予南. 体操初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4] 彭克宏,马国泉,陈有进,张克明. 社会科学大辞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0.

[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自我与本我[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09.

[6] 亚伯拉罕·马斯洛. 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04.

[8] (美)瑞迪,哈格曼.运动改造大脑[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李毅(1992-),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操训练教学理论与方法,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练习者体操大脑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头脑体操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