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哲学特色探微
——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

2016-02-26李昊远

学术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昊远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哲学特色探微
——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

李昊远

[摘要]治理现代化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重要切入点。新时期,习近平同志更多地将理论视角聚焦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正面、积极意义,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优秀成分,倡导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服务于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创新性、民族性、人民性的哲学特色。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之兴旺发达往往以文化的繁荣勃兴为标志,缺乏文化蕴含的民族国家,无法矗立于当今的世界民族之林。“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奏响时代号角,构画梦想蓝图,回应人民关切,破解发展难题,都需要立足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1]。由之可见,国家的治理现代化无法离开民族优秀传统的滋养,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思想和哲学智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探索民族文化的时代进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从人类历史的演进来看,世界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迈入现代社会的大门,由于科学的进步和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大大加强,并逐渐呈现出成为自然界“主人”的倾向。西方国家由于先发优势,较快地完成了工业革命,并从工业化时代转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但工业化时代裹挟而来的许多自然、社会问题并未因之消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道德离场、信仰缺失、消费主义泛滥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就迫使资本主义世界的人们在不断高呼“去工业化”的同时又必须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代病”的产生?又该怎样治愈这些“现代病”呢?“向后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或文明史断裂或文明史短暂,可资借鉴之处不多;“向外看”,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同病相怜,无力解决资本扩张带来的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于是,西方世界的注意力转向了东方,力图从中华的文明体系、文化精髓中挖掘纠偏西方现代化的良药。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一支,横亘古今、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其影响力广泛而深远,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内容不仅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解决世界上许多共同的疑难问题,它们亦有着醍醐灌顶般的启示作用,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中国的发展要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负责任的大国要对全人类的共同问题给予科学的解答。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密切地回应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期待,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阐释和实践应用,是导引人类开启未来和谐发展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二)从中国的现实语境来看,“中国梦”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中国距离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效仿的对象。文化复兴乃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物质层面硬实力的根本性保障,更需要精神层面软实力的持久性支撑。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无不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细数人类既往发展的历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强大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实力作为根基,否则这种所谓的“强盛”终将成为短暂的历史陈迹。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少数民族政权能征善战,与汉族政权分庭抗礼甚至统一了部分或全部的中国,比如鲜卑族的北魏政权、女真族的金政权、蒙古族的元政权等,但是由于其文化与汉文化的巨大落差,最终都被富于包容性的汉文化所吸收,其建立的政权在昙花一现后随即消逝。中国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梦、56个民族的梦、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就必然要求全体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建立共同的精神家园,齐心追梦、共同筑梦、同心圆梦。重视民族传统、守望文化精髓、汲取历史养分,才能最终打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早日完成“中国梦”的世纪构想。

(三)从党的理论旨趣来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的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双重选择。与其他党派和社会团体不同,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伊始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党唯物、辩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着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吸收、继承也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一直坚决抵制文化激进主义的“西化派”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复古派”,努力拯救、接续、传承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将本民族的文化基因融入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稔熟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方针,邓小平同志对“双百方针”的进一步阐发,江泽民同志对“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还是胡锦涛同志强调的“保护民族性,体现时代性”,都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立场和方针。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深深意识到文化建设对增强党执政能力水平的重大意义。因此,他积极倡导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服务于治国理政的现代化实践,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二、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哲学特色

自2012年履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引经据典,论及中华传统文化。他宏阔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大势走向,更多地将理论视角汇聚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正面、积极意义,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优秀成分,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治国理政实践。“文化沃土”“文化基因”“精神命脉”“精神标识”“根和魂”都形象地描绘了习近平同志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概而言之,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创新性、民族性、人民性的哲学特色。

(一)整体性

文化观在本质上是历史观,从整体性出发考察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哲学特色之一。近代以来,旧中国切近封建社会末期,消极的、衰败的、腐朽的封建机体残像尽显、摇摇欲坠。尤其是面对西方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话语,传统文化沦落为“无用之学”,其糟粕和杂质也在“自由、民主”的呐喊声中进一步暴露出来,西化派藉此对传统文化发起责难,他们对封建时期的文化口诛笔伐,主张将这种“旧文化”打倒在地,“西学东渐”的呼声一度占据了思想的制高点,得到包括地主阶级、知识界、民族资产阶级等社会阶层的认同。很多国学大师感慨于国学的“花果飘零”却无可奈何,或销声匿迹,或别走他乡。从这一刻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尽管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封建糟粕,如迷信、专制、等级制度等腐朽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迄今为止人类历史的整体演进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无可争辩地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国外很多著名的学者,如伏尔泰、魁奈、霍尔巴哈、黑格尔、池田大作等,都曾给予中华文明以高度的评价。他们指出,人类的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从中国开始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遥遥领先;除此以外,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将政治和道德相结合的国家[2]。习近平同志是中华儿女的杰出代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流变给予了宏观的概括,对中华文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3],并且指出要把当下的中国视为5000年文明史、170年近代史的连续体,在古代、近代与当代的整体联系中把握传统文化,客观公允地评价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他高屋建瓴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介:“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在2014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会议上他再次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都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是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他反对碎片地、割裂地去看待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给我们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以重要的方向指引和思想启迪。

(二)实践性

文化离不开人对自然的改造,它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艺术加工和审美把握。实践是人的本质,因此,文化自其生发之处便天然带有实践的属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者强调文化要反映时代精神、深入社会实践、关照现实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面向问题的基本精神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现实、服务实践的功能特征,通过回答治国理政中的实际问题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是理解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重要切入点。他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借鉴,认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5](P164)。他告诫当代人要善于从古代文化中转化和汲取价值规范和道德理念,而且将这种道德践行展现在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他告诫党员干部要树立“以百姓心为心”的官德、官箴,“公生明,廉生威”,“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他积极维护中国的大国形象,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指出“中国从来就没有侵略别国的历史”,“兼相爱”,“义利兼顾,义在利先”,“计利当计天下利”,推进“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倡议,为治国理政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涵养”“本根”,要以德治国、以文化人,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他推崇古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情怀;在个人修身为学方面,他鼓励青少年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等。用典治国、以文化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突出特色。正是在这些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中,习近平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优秀成分,而且也将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推向了更高的水平。

(三)创新性

中华民族虽久经沧桑,但它却能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时期领跑世界,源于它文化深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创新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养蚕种茶、农耕科学、医药经典、四大发明等重大创新成就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大的杠杆”[6](P427)。“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化要发展,就必须使其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动的当代表达。儒家文化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占有两千年的统治地位,除了与政权紧密结合外,更重要的就在于它善于吸收、消化各家学说,不断发展、创新自身的文化体系。因此,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只能是批判继承并创新发展。对此,一方面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3],这说明传统文化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也指明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P164),从发展哲学的维度指明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进路。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目的。只有从文化创新是文化复兴、文化发展的前提的角度来看,才能深刻领会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崭新的现代文化体系,它建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并需要在现代化的实践中被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以创新精神驱动传统文化的正向演进,以中国话语表述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焕然一新、经久不衰。

(四)民族性

纵观人类文明的演进,各种文化可以表现为碰撞、冲突,也可以表现为吸收、融合,但从总体来看,后者正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的时代性所讲的就是各种文化的共性问题,即各种文化在相同的发展阶段要体现出时代发展的要求。但任何文化观念的绝对主义都是错误的,文化发展必须体现民族性的特点,不能因为要适应文化的时代性而消解了文化的民族性。习近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观突出强调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这充分表征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习近平同志的日常讲话中,不难发现文化的民族性跃然纸上,这就在根本上揭示了以往把传统文化简单定位为与新文化对立的“旧文化”的价值偏颇。五四以来,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标举“现代”的大旗,视传统文化为旧文化,尊西方文化为新文化,以此为标准,给打倒传统文化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反对这种以“新”或“旧”作为文化划分的标准。新世纪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再次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他既肯定了各种文明共生共存的和谐生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所以既倡导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感召中国人民,也承认因为文明的不同而存在着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美国梦”“拉美梦”“非洲梦”,认为这些梦想都是相通的,具有普遍性;又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指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基因”“符号”“独特标识”“精神命脉”,是“历久弥新”的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思想和理念,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类方法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也给传统文化的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标准,即必须同时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它才能不断地被注入新的活力,体现其超越时代、跨越时代、具有永恒魅力的独特价值。事实证明,只有成为民族的文化,才能最终成为世界的文化。中华文明要想在整个世界范围实现复兴,必须首先坚守本民族的文化本根,立足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五)人民性

各种文化形态、文化载体都是人民在历史中创造的,所以传统文化也必须体现其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价值向度。让全体人民参与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更多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也是“治理”的题中之义。要指出的是,尽管传统文化中也有民本的思想,但这与文化的人民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是大相径庭的。中国的封建历史中曾经也有过一些开明君主,他们产生过一些朴素的民本思想,提出“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主张,但毋庸置疑,封建帝王重视人民的根本动机是服务自己的专制统治和利益固化,是为了延续一家一姓的万世统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倡导文化服务人民大众的价值维度,并积极改造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新世纪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7],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高度契合的。他多次强调,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都源于人民,文化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人民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将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本意义的思想改造为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以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向和发展的最高目标。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摆脱贫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批总结大会等著述中,借用“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利民之事,丝发比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等古代经典告诫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重民爱民,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这种重视人民、关注民生的人民情怀,践行了无产阶级政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享有了更多的历史参与感和现实获得感,成为传统文化发展转化的改造者和见证人。

三、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光辉典范。他在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南与现实进路。

(一)开掘古代政治智慧,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与资本主义扩张型现代化道路不同的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多的是中国历史的自觉展开,是从中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中生发而来。这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多的是本民族历史循序渐进、内生演进的结果。目前,中国面临着三期叠加的改革瓶颈,任重道远、困难重重。面对这些重大疑难问题,如果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实的战略定力,盲从于别人的指手画脚,就会走到与“中国道路”背道而驰的方向上去。作为民族“根”与“魂”的优秀传统文化,恰是中国在世界大潮激荡中站稳脚跟、勇立潮头的本根。虽然传统政治智慧生发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时代,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将其转化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提出的,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8]也就是说,在2022年,中国将迎来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完善和定型期。如果说,毛泽东同志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对待传统文化的开创者、奠基者,邓小平是发展者、继承者,习近平则是完善者、升华者。毫无疑问,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制度的 “定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维护文明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多样性的必然产物,必须理解并且尊重这种客观存在。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指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而且强调“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他鼓励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但是,他强烈反对某些大国以文化交流的名义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反对把某一民族的精神信仰、文化观念视为“普世价值”的荒谬逻辑,更加反对那种“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文化样式。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交锋、交流、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中华民族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守固有的文化本根、保持“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自性、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优良文化传统,才能在世界文化大潮中成为意气风发的引领者、弄潮儿。中国文化是兼包并蓄的文化,是“中庸尚和”“民胞物与”“利万物而不争”的文化,我们要在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的基础上,努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9](P100),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确立,是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它告诉我们:不能简单以时间为标准来评判文化的先进或落后,而是要考察某种文化形态是否能不断地被时代赋予鲜明的特色和鲜活的生命,这样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这既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之间的对立,也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文化对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合。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自信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国家软实力的比拼,要夯实国家的文化根基,必须立足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每种文化对自身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跳出“自我”从另一种文化来看,也就是从“他者”的视角来反观自身的文化特性,也许能更为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这种文化的本来面貌,所以,我们既要开放面对外来文化,又要实施民族文化的“走出去”战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哪种文化能够更为自觉地关照不同的文化、推动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这种文化就更能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5](P161),要“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5](P161)。在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0]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笔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的宝贵财富,但在近代历史上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虽然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任务》中强调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予以总结,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实际上我们并未系统、认真地总结过。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认识,开启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总结阶段,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开启文化复兴时代的中华民族已经有能力清点、继承这笔遗产了,意味着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价值领域的最大公约数,文化领域的最强自信心,由此而凝聚形成的无与伦比、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使中华民族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阔步前行,向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2]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的“中国风”[N].光明日报,2010-08-12.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8]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简介]李昊远,常州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6)06-015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12BKS034)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