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性善论”思想研究

2016-02-26程国栋

西部皮革 2016年18期
关键词:告子性善论章句

程国栋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孟子“性善论”思想研究

程国栋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在人性方面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然而对于如何理解他的“性善论”的观点,学术界这几年一直争论不休。许多研究者从本质论的角度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也就是人的善性和良知是出于人的天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把“性善论”理解为,一种善性的萌芽与趋向。他们认为人性是动态的,发展着的,并不是一直都是善的。虽然两种观点都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联系到《孟子》的文本,就会发现其实把孟子的“性善论”理解为善性的萌芽与趋向则更为合理。

孟子;性善论;善的本质;善的萌芽;善的趋向

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它曾为士大夫和读书人所服膺,成为他们道德修养方面的人生信条,熏陶和造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然而对于孟子的“性善论”的理解,学术界却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就是把孟子的“性善论”当做本质论来理解,就是把人性理解为是本质上是善的,也就是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不会发生变化。其二就是把孟子的性善论理解为一种向善的趋向,也就是说人性具有善的萌芽,但是人性是会发展变化的。这两种观点都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细读《孟子》文本,再仔细思考之,就会发现其实把孟子的性善论理解为后一种观点更为合理,更符合《孟子》文本。

1 对孟子“性善论”作本质论理解的不合理性

所谓本质,就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根本属性。而把孟子的性善论当作本质论来理解,也就是把孟子“性善论”理解为人性本质上是善的,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善良的。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人性的本质上一直都是善的。即使以后有的人变坏了,变得无恶不作,那也只是因为其善性被蒙蔽,而表现出来的外在现象而已,他的人性本质仍然是善的。而对于那些在基因里就带着恶的人,对于那些控制不了自己,就是想做坏事的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些人就不是“人”。因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四端之心”,而动物没有。这种把孟子“性善论”理解成人性本质上是善的观点,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观点,这种观点曾一度成为汉学界的一种主流观点。但若把这种观点放入《孟子》原文进行理解,就会发现这种观点在理解孟子“性善论”方面似乎有些牵强。

要研究和解读孟子性善论,就应该联系到《孟子》文本,否则所说的观点即使能够自圆其说,也不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合理研究,而只是自己脱离文本的意见而已。《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之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蒒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①孟子所言人之性善,人皆有之,但是他又说这种人性上的善是“求而得之,舍则失之”。但是人性倘若在本质上是善的,那么它就会一直都是善的,而不需要去“求”,也不惧于“失”,只需要保持就好了。所以把孟子的所说的“人性善”理解为人性在本质上是善的,这种理解是有些牵强的。

为了更清楚地论述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孟子做了许多比喻,其中一个就是以“牛山之木”的有无,来比喻人之本性的善否。《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道,“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②牛山上本来树木繁茂,然而由于人们砍伐无度,所以牛山上的树木逐渐被砍光。春风吃过,以前被砍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但是人们又在牛山上放起了羊,因而牛山彻底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孟子认为,人性就和牛山上的树木一样,起初是善的,但是由于人们过度的荒废和糟践,才开始变得和本初状态相背离,变得恶起来。孟子的这个比喻,显然也并不是说人性在本质上是善的,因为如果人性在本质上是善的话,那么它会一直都是善的,即使人性被蒙蔽,它也都会一直是善的,而不会像牛山上的树木一样因为过度砍伐与糟践而变得光秃秃的。

2 对孟子“人性善”作萌芽性,趋向性理解的合理性

从以上分析得知,倘若结合《孟子》文本去理解其性善论,那么把孟子的性善论作本质论理解,并不是很合理。反而另一种理解则较为合理。对孟子性善论理解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把孟子性善论理解为一种善性的萌芽,一种善的趋向。这样的理解肇始于西方汉学家葛瑞汉,他在梳理中国古人对“性”的理解时,影射了自己对孟子的性善论理解,即孟子的性善论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人性论调,是一种善的趋向,一种善的萌芽。“为了把‘性’的这种能动的含义扩充到人,葛瑞汉望去改正其把人性看作人一开始就有的东西这种早期的理解,代之于用包含了一个人的经历去修正它。于是,在人的状况下,‘性’意味着作为一个人完整的过程。”③自葛瑞汉之后,认为孟子人性论是一种善的趋向,善的萌芽的观点,逐渐明朗,自成一派。

他们认为对孟子的性善论应该作趋向性和萌芽性理解,因为人性是动态的,是发展变化的,它会随着后天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重大事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持这种的观点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才能更符合《孟子》的文本,也才能更符合常识,更为人们所容易接受。《孟子》文本所说的四端之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也才能讲得通,孟子所做的“牛山之木”的比喻也才能讲的通:每个人一生下来在人性上都有善的萌芽,都有向善的趋向,只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的人注意培养这种善的种子,善于求取这种善,所以他们就会使自己向善的萌芽长成大树,并且一直保持着自己向善的趋向;而有的人没有注意培养这种善的种子,没有求取这种向善的趋向,反而糟践和残害它。那么他们的善性就会像牛山之木一样由于过度的采伐而最终变秃一样(那种残害善的萌芽的人,会因为对善的萌芽一日一日的残害,人性上远离善,而最终成为恶人。

其实把人性善理解成人性萌芽上的善,趋向上的善,在孟子文本中已经有很明显的表现了,“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④树苗是具有极易生长的能力与趋向,但是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照看与培育,那么它也不会长大的。而人性其实也一样,人性同样具有向善的萌芽和趋向,但是如果不能培育和照顾好这善的萌芽和趋向,人性也同样可以变的不善。“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⑤正像这两个学习下棋的学生,同样的老师,一个人专心致志,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结果就会不同。人性也一样,在起初时都一样,都有向善的趋向,只是再后来修养的时候,有的人勤于修养,有的人懒于修养,结果就会不同。因此把孟子的性善论理解为一种有善的萌芽,有向善的倾向的这种观点更为合理一些。

3 结语

孟子的性善论影响了中国心性哲学几千年,然而对于孟子“性善论”的理解,至今仍存在着争论。但是,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应该依托于《孟子》的文本来进行理解,应该把自己的理解放回《孟子》原文进行再理解,如果能够讲通,说得透,方才合理。而那些把性善论理解为人性的本质上是善的这种观点,正是没有把自己对“性善论”的理解,放回《孟子》文本中进行再理解而导致的。尽管这种观点虽然能够自说自话,但它并不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合理理解,而只是强加上去的生硬理解。所以把孟子“性善论”理解成一种人性萌芽上的善,一种向善的趋向的观点,才更为合理。

注解: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2012,2:334.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2012,2.第337页.

③安乐哲,江思文.孟子心性之学[C],安乐哲.孟子的人性概念:它意味着人的本性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2012,2:338.

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2012,2:338.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2012,2.

[2]安乐哲,江思文.孟子心性之学[C].安乐哲.孟子的人性概念:它意味着人的本性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程国栋(1990.04-),西藏民族大学,14级中国哲学专业学生。

B222

A

1671-1602(2016)18-0243-02

猜你喜欢

告子性善论章句
重估告子
——论阳明学派对告子思想的诠解
刘玥辰
工夫、历史与政教:“学庸章句序”中的道统说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告子眼里的人性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文选平点》魏晋南北朝文论札记
职场“性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