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2016-02-20余毅徐前炜
余毅,徐前炜
三步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余毅,徐前炜
目的 探讨三步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加鼻腔喷雾器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三步疗法经验方治疗,两组疗程均1年,1年后随访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对照组显效22例,痊愈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显效26例,痊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三步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
儿童;鼻炎,过敏性;三步疗法;疗效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R),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为组织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以喷嚏、流涕、鼻痒及鼻塞等为主要症状,病证顽固,反复发作,根治手段欠佳。笔者自2012年1月以来运用三步疗法治疗40例AR患儿,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宁波市海曙区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AR患儿80例;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血液系统疾病者;有多个药物过敏史者;1周内服用过抗组胺类药物;1个月内服用过皮质激素类药物者。按照门诊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7~16岁,平均(11.5±4.3)岁;病程 2~ 5年,平均(4.1±0.77)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7~15岁,平均(11.1±3.9)岁;病程2~6年,平均(4.09±0.69)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针刺(一步:急性发作期)。取穴:主穴“鼻三针”[1](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总结的“靳三针”中的1组,由迎香、鼻通及印堂组成)配穴:百会、风池、合谷、鱼际及足三里等(辨证施治、适当加减)。隔天1次。基本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肾气不足时肾俞穴采用补法,脾肺气虚时脾俞和肺俞采用补法,肝经湿热时太冲、中极、三阴交采用泻法。隔天治疗1次,治疗15次为1个疗程。除背俞穴外,其他穴位采用指切进针法,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背俞穴快速进针,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刺激30s后,出针不留针。(2)隔姜灸(二步:缓解期)。取穴:一组:膻中、气海、神阙(隔盐)、天枢(双侧);一组:大椎、风门(双侧)、肺俞(双侧)。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周1次。方法: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将新鲜生姜切成厚1~2 mm,直径为2 cm薄片,放于穴位上,用精细艾绒制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粒,放在姜片上施灸,神阙隔盐灸,每穴灸5~7柱,以皮肤潮湿、红润为度,疼痛者再垫一姜片以减轻疼痛,以不出现水泡为度,周身微汗出效果更佳[3]。(3)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穴位敷贴治疗(三步:特效期)。冬病夏治三伏天敷贴均于初伏、中伏、末伏时开始穴位贴敷[4],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证选择双侧肺俞、风门、膏肓;脾气虚弱证者加双侧脾俞穴;肾阳不足证者加双侧肾俞。敷贴前先用一次性针灸针快刺得气而出,再取药末适量,新鲜生姜汁调和,摊于专用敷贴上,贴于上穴。贴敷期间活动量宜小,忌食生冷之品。若局部起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若皮肤过敏严重水泡较大,需外科处理以防感染。冬病冬防采用自配的冬病冬防2号方,方法如上,每年冬至前后治疗,1年后随访。
1.2.2 对照组 给予针灸及鼻腔喷雾器鼻腔冲洗治疗,针灸取穴与治疗组一步疗法相同,急性期加鼻腔喷雾器鼻腔冲洗,鼻腔喷雾器由浙江朗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每天3次,每次4~6喷每鼻孔,急性发作时鼻腔喷雾器使用1周,稳定期单用针灸治疗,1年后随访。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的标准[2]指定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消失,鼻黏膜正常,3个月无复发;显效:发作时症状减轻;无效:发作时症状无明显改善,经常发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显效22例,痊愈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显效26例,痊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7,<0.05)。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多因正气不足,肺气虚,卫外不固,腠理疏松,复感风寒而致,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肺主一身之气,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若脾肾气虚,肺失脾气之输布濡养,失肾气之温煦摄纳,则肺气难实,故风冷易久滞鼻窍,发为本病。《难经·四十难》言:“鼻者肺之候”,《医学入门》则进一步指出本病之因,既有内伤,又有外惑。其病在鼻,病本在肺脾肾之脏。三步疗法首步就采用针刺鼻三针,达到疏通鼻部气血作用,配穴辨证施治补益肺脾肾三脏,正气强已邪气不可侵。
中医认为,夏季三伏时节人体阳气最旺盛,全身经络最为畅通,皮肤毛孔最为疏松。此时将药物敷贴在穴位上,药物经穴位透入机体,通过经络而刺激全身,可全面调整脏器功能,提升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减轻冬季多发病的症状,减少发病次数而最终痊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穴位敷贴治疗中发现白芥子炒制成深黄色时入药能有效减少药物对皮肤的过度刺激,但又不影响药效,可以说是治疗剂量的理想状态。
针灸配合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辨证施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研究表明针刺迎香穴能抑制组织胺形成和释放并能抑制和降低毛细血管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迎香穴为手足阳明之会,可以调理脾气、和胃气。鼻通穴为奇穴,位于鼻两侧,亦为治鼻疾之要穴。印堂为经外奇穴,也是位于督脉的循行线上,两眉之间,是头、目、鼻疾的常用穴之一,兼可鼓舞阳气。在操作时迎香、印堂、鼻通穴的针惑均要求达于鼻腔、产生较强烈的酸胀感、才有佳效。平时以隔姜灸进一步巩固正气,也可配合艾灸保健穴位强壮穴位等增强免疫力。
本文结果显示对照组40例中显效22例,痊愈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显效26例,痊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三步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赖新生.三针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431:36
[2] 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4-130.
[3] 明翠丽.针灸加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10,25(12):39-40.
[4] 葛芳.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J].河北医学,2012,18(9): 1321-1323.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1.051
R765.21
A
1671-0800(2016)01-0096-02
2015-08-11(本文编辑:姜晓庆)
310053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宁波市海曙区中医医院(余毅);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徐前炜)
余毅,Email:85313381@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