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

2016-02-20童调生

关键词:自然科学国学人才培养

章 兢,童调生

(湘潭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湖南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

章兢,童调生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国学中探寻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华民族创新基因的体现,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使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五千年。通过对“毛粒子”命名,古代和现代科学探索实例,以及作者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经历,获得国学对引领创新性思维、科学批判精神、进取精神、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方面的启示,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科学研究,也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

关键词:国学;自然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章兢】:童老师,您好!作为您的学生,我此前曾专门向您请教过关于“国学应该包含自然科学”[1]的命题,既深感受益匪浅,又觉得意犹未尽。所以今天,我还想就“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这个命题,再次向您请教,请您不吝教诲。

【童调生】:很高兴!上次关于“国学应该包含自然科学”的探讨,激发出了很多、很好的思想火花,我也觉得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章兢】: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出“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个人和企业家要勇于创新创业;全身会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据统计,“创业”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7次,“创新”一词则出现了45次之多。可以说,创新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被誉为“民族进步的灵魂”,更事关改革发展路径的选择。

【童调生】:的确如此。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部署以来,创新定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创新驱动的政策,引发了创新创业的社会热潮。探讨“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是一个既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大命题。希望我们今天的交流,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与灵感。

一、从国学中探寻创新基因

【章兢】:虽然创新现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善于创新吗?中华民族有创新的传统吗?从国学中我们能探寻出什么?

【童调生】:来看看儒家经典《大学》,第二章有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再看《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在这里可以看出,不断革新、创新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座右铭。这里包括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成为新人,培养新人,止于至善,则是品德高尚的人的不断追求。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学之道”。正所谓亘古至今、亦新亦旧。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创新基因。

【章兢】: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的讲话中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其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三个特点,其中第二个特点就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童调生】: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就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2]

【章兢】:我们现在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叫做“文化传承与创新”。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兴盛不衰,一方面,是源于其传承性、包容性,即善于研究、改造、吸收前人文化和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就在于它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能够找到一条“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童调生】: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就必须关注支撑其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着深刻的哲学理论思维,其中的“变易”之学是重要的理论基石。所谓变易,是指《易经》中“易”的三种含义(简易、变易、不易)之一。《道德经》第一章有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是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的正是“宇宙万物,时刻变化”的道理。

【章兢】:关于“变易”之学,不仅在《论语》、《道德经》、《墨子》、《易大传》中有深刻的论述,而且在《孙子兵法》中也有精妙的运用。

【童调生】:是的。其实《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的“变易”思想。老子的“变易”思想把变化看作是无条件的,因而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前景无法预测。《孙子兵法》指出了转化的条件。在各种条件中,人是最重要的,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一定的高度。到宋代,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又有很大的提升。比如,北宋时关中学者张载(1020-1077年)在其著作中,说明事物运动“动非自外”“动必有机”(内因)。张载指出:日、月、星、辰等天体各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其运动的速缓升降皆取于自身的机制,而非外力使然。“恒星不动,纯系乎天……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乎地者也……间有缓速不齐者,七政之性殊也。”它突破了远古以来的地心说,把天看作是一个以恒星为中心的,金、木、水、火、土诸星及地球,“运旋不穷”的整体,这在人对宇宙的认识上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体现了一种“变易”中的创新。

二、古代哲学引领创新性思维

【童调生】:中华传统文化中其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一方面其自身体系中就有很多阐述创新的思想火花;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运用诸如辩证、发展、理性等创新性思维去认识和改造世界。《道德经》的开篇之语“道可道,非常道”,深刻阐释了“万事万物的真理并非永恒不变”,隐喻着“创新永无止境”的现代解读;而“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则告诉人们“如果只会因循守旧而不去大胆创新,就会不能适应新情况,变得愚笨”。

【章兢】: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也蕴含着很丰富的哲学思想,从中既可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元素,也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因子。比如说毛泽东更喜欢用“一分为二”的思想来表达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思想。

【童调生】:“一分为二”的源头就是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章兢】:1973年7月16日,毛泽东主席接见杨振宁先生时,也谈到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当时科学界认为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所谓基本粒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却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1974年5月3日接见李政道先生时,毛泽东又谈到了原子、粒子等话题。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毛主席,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

【童调生】:这个建议虽然并不是对粒子命名的一个具体建议,但却表达了一个科学家对一个哲学家的深刻见解的由衷敬意。由此不难看出,古代的很多哲学思想,不光在当时引领着人们的创新性思维,甚至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

【章兢】:所谓创新性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有哲学的引领,就会有更深入的创新活动和成果。

三、独立思考,大胆怀疑,树立科学批判精神

【童调生】:不因循守旧、不盲从权威,这是追求创新的基本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怀疑,培养科学批判精神,就是国学对于科学创新的重要启示。其实关于这一点,古人已有很多经典阐述。《论语·卫灵公》中就讲到:“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真理面前没有权威”。

【章兢】:关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明代哲学家颜元也主张:“立言但论是非,不论异同。是,则一二人之见不可易也;非,则虽千万人所同不随声”。这也体现了颜元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坚定立场。

【童调生】:颜元反对把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真理,提倡批判精神,“书本上所穷理,十之七分舛谬不实。朱子却自认甚真,天下书生遂奉为不易之理,甚可异也。”这与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颇有相通之处。特别自汉代以来,孔子逐渐被统治者神化,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偶像,他的思想言论被奉为绝对真理和判断是非的准绳。朱熹就曾说:“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只要是违反孔圣人之言,就被斥为“异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代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标准,认为真理是变化的。他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

【章兢】:从中国古代哲学史[3]看,还有许多类似的哲学家论述,他们对于启发科学创新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明代的李时珍在研究药物学的过程中就体现了科学批判精神。在李时珍之前,已经有诸如《神农本草》等医药权威著作,但在行医当中他发现这些权威著作收药不全,名称混乱,多有谬误。于是,下决心编写一部新的本草书。他长期深入民间,到深山老林采集药材,开辟药园栽培药物,通过27年的埋头苦干,终于在61岁时写成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其中无机物达266种,而且药物的分类更详细,对一些混乱和错误的物质命名加以更正。《本草纲目》为世界所认可并得到达尔文的赞誉,被译成了英、德、法、西、俄等多国文字。

【章兢】:在我看来,您的科研创新也有质疑权威、挑战权威的经历。我读过您早期在湖南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同步电机的超瞬变电势和初始值算子》[4]。这篇论文非常有意思,或者说很奇异。因为论文只提出了一个解决电机过渡过程中的问题,没有说出其背景,也没有讲前人的研究基础。这不太符合“常理”。

【童调生】:是的。当时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学校1970年代末设立了一个关于“测功机”的科研项目,科研组成员一共有6人,有2人是电机专业的,我是自动化专业的。在科研中,作者发现了发电机在测功系统(同步电机——整流电路)中的过渡过程是没人研究过的,这是电机学的专门问题。而我不是学电机专业的,为了完成电机理论的专题,必须深入学习《电机过渡过程》,这是一门电机专业最艰深的课程。但我发现以前这方面的理论有缺陷,其方程(Park方程)的初始状态都是零,这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因而理论是不完备的。我跑遍了长沙市主要的图书馆,还跑到上海市图书馆和北京市图书馆查阅有关这方面的图书期刊和资料,一直查到1930年代的文献。随后,我重新在非零初状态下推导了Park方程并写成论文,投稿到《湖南大学学报》,但不久之后就被退了稿。因为这篇论文触动了当时一个权威的理论——Park方程,所以不同意发表。经过我的力争和辩论,论文被认为是正确的,在编辑部娄彦博教授的支持下最终还是发表了。由于要发表,又不至于引起麻烦,就在文章原稿中删除了有关背景和问题提出的原因方面的内容。

【章兢】:可见要真正实现向权威挑战是多么难的。既要有勇气,还要有耐心,必须受得起委屈。

【童调生】:但是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到现在这篇论文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有人还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湖南大学黄守道教授就认为“这篇论文对我们的科研启发很大,对现代风力发电并网很有价值”。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个从事科学创新的准则,那就是必须敢于质疑权威、挑战权威。虽然这个过程有可能会非常艰辛,但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四、百折不回,勇于实践,高扬进取精神

【章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百折不回的进取精神”的论述,例如庄子的“判万物之理,析天地之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泽东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无一不是脍炙人口、广为传颂。

【童调生】:在这个方面,不仅有诗词警句,中国古代还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南北朝祖冲之根据长期天文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颁布新历。宋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以戴法兴为首的一批保守大臣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反驳说“天体运行,有形可检,有数可推”,人们不能“信古而疑今”。但是,宋孝武帝还是听信了保守派意见,禁止颁布《大明历》。经过半个世纪为真理而斗争的努力,还经过祖暅(祖冲之儿子)多次上书,直到510年,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以推行。

【章兢】:在高扬进取精神方面,古有祖冲之,今有屠呦呦。从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方法,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并于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在此之后,又经过了12年的时间,到1984年终于完成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期间又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和挫折。如果没有这种百折不回、勇于实践的进取精神作为精神支柱,也许青蒿素的发现和人工合成仍然会是一个“未解之谜”。所以通过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迹,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世人来讲其实是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童调生】:我还有一篇真正关于“奇异”的论文。[5]1960年代我国控制界刚开始接触现代控制理论,我开始钻研最优控制,并刊发过译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类多变量系统,如果其中有部分状态只受部分输入量控制,也就是不受全部输入量的控制,则这种系统的最优控制有奇异解,并研究了它的解法。一直到1980年代初,我把这些问题写成论文并寄到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委员会,他们没有采用,但还是通知我去阳朔参加会议(一个全国性的控制理论大会)。我很兴奋地去参加会议,并且带上我的硕士研究生和教研室的老师一起去。我向会议主持人提出:能否让我宣读这篇论文,让与会者来评判?他同意了,并且安排我在第二天的一个小组会议上宣读。当时现代控制理论的权威是数学、力学界的人,他们还没有涉及最优控制理论奇异解。轮到我宣读的时候,刚讲到题目和摘要,就被小组会议主持人喝令停止,并且要我下台。台下有我的研究生,还有同一个教研室的老师,我感到非常的难堪。随后,我拿了这篇论文去向一些权威请教,譬如北大数学力学系的黄琳教授(现在的科学院院士)请教,他也不置可否。因为他也没有接触过这类问题。

我认定了这篇文章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是有价值的。于是到武汉找到了一些年青数学家主持的《科学探索》(是当时探索科学前沿的一个新的刊物)。他们审查了论文以后,同意发表。后来,我又把这篇论文译成英文,用复写纸手写稿寄到国际信息处理大会(IFIP东京会议)。会议对论文进行了审查,接受我在会议上发表,来了两封信催促我到东京去宣读论文。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人出国参加过国际会议,我找到校领导,但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理相关事宜。

为了扩大这篇论文的影响,我从工程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把这篇论文重写了一篇,投到我国自动化领域中最权威的《自动化学报》。结果审查通过了并作为重要的学术论文刊载,至今对这篇论文没有提出异议,经受了历史考验。此后,这篇论文又被收录集结成书,经过中科院三位院士的审核,上海交大张钟俊院士和西南交大曹建猷院士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论文解决了在实际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系统奇异解的存在和求解的问题,很有价值”。这就是我探求真理过程中的一个曲折的经历。

【章兢】:在勇于实践方面,我们不仅要有百折不回的韧劲和毅力,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点上,一些科学实验在发现科学原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伽利略的比萨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的错误结论。由于这样一个具有科学史意义的实验,使得爱因斯坦提出“现代科学是从伽利略开始的”,言下之意就是“科学从此进入到以实验检验的阶段”。

【童调生】: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有着很多重要的论述。明清时代的王夫之在《四书训义·卷十三》中就写到: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也。《墨经》中的“志行,为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章兢】:对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很好的范例。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曾以医学为例,深刻而生动地说明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在《存学编·学辩一》中,颜元有一段非常深刻的阐述:“《皇帝·素问》、《金匮》、《玉函》,所以明理也,而疗疾救世,则必诊脉、制药、针灸、摩砭为之力也。今有妄人者,止务览医术千百卷,熟读详说,以为予国手矣,视诊脉、制药、针灸、摩砭,以为术家之粗,不足学也。节日博,识日精,一人倡之,举世效之,岐、黄盈天下,而天下之人病相枕,死相接也,可胃明医乎?愚以为从事方脉、药饵、摩砭、疗疾救世者,所以为医也,读书取以明此也。若读尽医书而鄙视方脉、药饵、针灸、摩砭妄人也,不惟非岐、黄,并非医也,尚不为习一科,验一方者之为医也。”。

【童调生】:科学研究中确实要有勇于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主持的国家“八五”重点工程攻关课题“大型回转窑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你还记得吗?

【章兢】:当然记得。是对一座烧氧化铝熟料的回转窑进行控制。这座窑长约100米,筒体直径约5米,是一类我国在有色冶金、水泥等行业广泛使用的大型耗能设备,控制难度非常大,过去靠人工看火控制。从控制理论上讲,这是一个大型分布参数系统,检测和控制都很困难。

【童调生】:为了解决它的自动控制问题,我们采用了两项关键技术: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窑炉火焰的图像处理技术)和仿人模糊智能控制。让计算机代替人工师傅看火在国内还没有人做过。张显明教授首先提出了这个思想,年轻的刘国才老师等人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你研究了仿人模糊智能控制在回转窑和球磨机上的应用。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实践,终获成功。其科研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章兢】:是的。这也是您带领科研团队艰苦进取获得的成果。后来火焰图像处理、回转窑控制成为我们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6],[7]培养出一批博士、硕士。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应用到中州、贵阳、内蒙古等一些氧化铝厂。

五、广泛的兴趣爱好、艺术修养,启发创新人才培养

【章兢】: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今天探讨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最终还是要回答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核心的问题。

【童调生】:对于这两个问题,其实古代的先哲们早就有所思考,并已付诸实践。孔子就特别注重教育的全面发展,其课程就有礼、乐、射、御、书、数,后人称之为“六艺”。墨子曾这样描绘孔子和他的学生唱歌时的狂热状:“日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不难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爱好音乐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难怪春秋战国时代的学者们思想活跃,无论在科学和哲学方面都具有非凡的创造精神,我想这与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深厚的艺术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章兢】:李政道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1993年、1995年,曾两次在北京召开“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参加者有科学家和艺术家。艺术家参加研讨会干什么呢?“画科学”。参加“画科学”的画家有黄胄、华君武、吴冠中等。李政道给每个人出一道题目,都是当代理论物理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请艺术家们用绘画来表现。

【童调生】: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荷兰画家埃舍尔也曾用艺术创作表现物理世界的对称性;梵高的作品《星空》中蕴含着很多现代物理学的观念;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数”;陈寅恪先生在研究国学时也认为“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塑之眼光及精神,必神游冥想,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随想,始可以真了解”。

【章兢】:由此可见,科学家和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很多观念是相通的。

【童调生】:古今中外,科学与艺术其实是不分家的。譬如:屈原的《天问》既是优美的诗又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张衡是文学家,天文学家,他的《东京赋》和《西京赋》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达芬奇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等等。正因为这样,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会合。”李政道先生才会认为“21世纪将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顶峰”。

【章兢】:科学家大多是热爱艺术的。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公式组成。”他会拉小提琴,常常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钱学森会吹圆号、弹钢琴。他的名言是:“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钱学森把人的思维分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人类的左半脑主管抽象思维,而右半脑主管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对于科学创新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天问》中的科学假设就是出于屈原的想象,苯环的分子结构的灵感是来自于“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的梦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艺术的修养可以提高右半脑的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想象能力。

【童调生】:艺术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美国在50年前就深刻认识到了。起因确是看起来与艺术教育根本不相关的“原子弹”。前苏联在原子弹试验上落后于美国4年,但1957年11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把美国抛在了后面。美国举国感到震惊、耻辱,各部门首先指责教育界。后来,一些教育界人士经过考察和比较研究,他们认为:美国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于前苏联,即“两国科技人员不同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文学、音乐、美术三个方面,美国都不如俄罗斯,这些文化艺术背景决定了俄国人的艺术素质超过了美国人”。

是否这会导致美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呢?这些差距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了研究这个问题,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研究对象就是艺术教育。

【章兢】: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则蕴含着更为深刻的素质教育之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明,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又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

【童调生】:可见,创新不是孤立的,更不是空中楼阁。它建立在广阔的基础之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创新的基础,人的自由就是创新的翅膀。

【章兢】:我们怎么理解创新,决定着我们怎么去创新。解开创新困局的钥匙,也许就藏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我们要深刻领悟国学的精髓,挖掘国学这个宝库。传承国学意味着坚守,创新昭示着发展。

【童调生】: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交流探讨“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这个命题的目的之一。

【章兢】:每次向您请教,都能收获良多。这次向您请教的问题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您的不吝赐教!

【童调生】:国学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章兢,童调生.国学应包括自然科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 张岂之.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N].光明日报,2014-12-22.

[3]方立天.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下) [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 童调生.同步电机的超瞬变电势和初始值算子[J].湖南大学学报,1980(1).

[5] 童调生.考虑电枢电感的电力拖动最小能耗控制及奇异解算法的研究[J].自动化学报,1988(3).

[6] 章兢,张小刚,刘小燕.回转窑集成智能控制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02,17(4).

[7]陈华,章兢,张小刚.一种基于Parzen 窗估计的鲁棒ELM烧结温度检测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2, 38(5).

责任编辑:立早

On the Inspir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Studies

to Scientific Innovation

ZHANG Jing,TONG Tiao-sheng

(CollegeofInformationEngineering,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Hunan411105;

College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human progress. It is quite significant to look for inspiration to scientific innovation from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studies. It says “If we can innovate for one day, we should renovate day by day, and never stop to renew it.” That is a reflection on the creative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elf - innovation fe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nable Chinese civilization last for 5000 years. By examining the nomination of “Maons”, scientific exploration instances in ancient China and modern time, as well as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this study rethinks the func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tudies on inspiring creative thinking, critical spirit, enterprising spirit, all-rounde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etc. It will not only benefit to our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also help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studies;natural science;innovation;talents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6)01-0101-06

作者简介:章兢(1957-),男,湖南韶山人,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计算机控制研究;童调生(1934-),男,上海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最优控制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8

猜你喜欢

自然科学国学人才培养
“垂”改成“掉”,好不好?
大学自然科学通识课的教学体会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