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2016-02-19朱伍各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激发小学语文

朱伍各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普及到农村。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学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黄金阶段,所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农村小学较为重要的一个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城市,由于其缺乏足够的资金及师资支持,使得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难以提升,对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23-01

语文是一门需要注入感情、开发思维的课程,它不仅能传授简单基础的汉语知识与汉语文化,而且能够通过语文知识传达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语文教学,加之素质教育的实施,农村语文小学教师更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努力。本文主要探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打造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好坏影响学生课堂效率的高低。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一个教学方案的准备工作,在教学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缓解小学生课堂的紧张情绪,使其思维得到拓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及自学时间,引导其发散思维,将思考的结果分享给其他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与冲击中得到更多的创新答案,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答案,尊重其个性化发展。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通过引入游戏、看电影、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从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行为的迸发。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求异的向导,是发现问题的催化剂,唯有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才能得以激发。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导入趣题,引入误题、导入悬念等多种方式创设启迪思维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和自信投入到当中,挖掘知识内部的新奇事物,引起惊讶。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设置悬念,悬而不答,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开启学生的思维中起到了良好的诱导作用,并有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三、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通常用来形容想法离奇、难以实现的事情,不要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异想天开的提问或回答是胡思乱想。即使是异想天开,也应给予鼓励,毕竟它是孩子思维的结果,更是创造性思维的信号。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的教师口头上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也不及实实在在的一次创新教育来得实在。在农村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要有创意,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回答几个答案。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思维也活跃了,许多同学就会勇于创新。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只要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就会用童言童语,源源不断地写出童真、童心、童情、童趣。有个小学生望着天空的彩虹,写道:彩虹是天上的丝巾。望着天上的白云,写道:白云是天空哥哥爱吃的棉花糖。看着花儿,写道:花儿是草地美丽的微笑。感受着清风,写道:风是爱吹哨的、顽皮的小伙子。这是多么自然、有趣的写话练习。

四、加强学生的读写训练

读写训练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写作与朗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创造性思维。

激发孩子的兴致,教会孩子描述看到的或体验到的各种景、物、人及感受。及时改正作文中的错字错句及逻辑错误,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给些范文让孩子模仿、学习,但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也可以请教家长、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小孩子写作文,最好是切身体验,引导联想发挥。作文很多时候是描写一个人,一个景,一件事,通常需要借助现实中的人物、景物、或者事件。小孩子见识的本就比较少,平时也不注意观察生活,真正写作文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到底该写些什么,也没有什么逻辑,所以引导小孩子写作文,最好的方法是切身体会,让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家长或者老师,在一旁指导小朋友,哪些是重要的东西。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简陋,没有多媒体设备,因此教师的领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可以把朗读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即初读、细读、品读,这和心理学中的心理发展过程正好相符,从感知到品味,最后学以致用,运用到阅读各环节中去,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一、初读:初读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初步激发学生兴趣,感知课文内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读除了抓课题外,还要抓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段,让学生着眼于对全文的理解和品味。二、细读:细读就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反复朗读咀嚼语言文字,理清文章思路,抓住重点,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三、品读:品读是高层次的读,它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深一步探索文章主旨,品评、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精妙之处,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然后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玉宝.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新校园(中旬刊),2014,(4).

[2] 李安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激发小学语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