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游离到复归:我国回族文化传承反思

2016-02-19

关键词:团结和谐社会

保 虎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从游离到复归:我国回族文化传承反思

保虎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摘要]回族是一个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根,又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兼容儒家文化的极具特色的民族。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结晶,既属于中华的又是伊斯兰的。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传承过程中与之伴生的各种问题也相应出现,产生了回族文化游离现象。从游离到复归,更好地促进回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性、借鉴性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回族文化;团结;和谐社会

一、我国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本文所说的回族文化游离,是指回族文化在其传承过程中,远离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进入另一种过分强调传统或者过分强调现代,甚至与之相反的丢失了传统或者丢失了现代的新的文化模式中,没有真正处理好它们之间关系的一种状态。处于文化游离状态的回族人,由于缺少对主流中华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认知,因而缺少对回族文化传承的真正认知。内在的疏离,会导向外在的异常表现。这些异常,无法融入中华母体文化,也无法在传承中获得支持。这种文化游离会对中华主流社会母体文化产生一定的破坏性。分析研究回族文化在传承中的游离现象,并制订有效的应对策略,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也是构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需要。

回族,又称回回族,是中华民族之林不可或缺的一员,人口近1 000万,排在汉、壮、蒙后,居第四位。回族是一个既保留有阿拉伯的特色,又带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共同体。其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和其他民族一道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回族先民中就涌现出了一批政治家(如海瑞)、航海家(如郑和)、思想家(如李贽),等等。推动了历史文明发展。在近代,为了抵抗外来侵略者,反抗当局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回族同胞和其他各族人民共抒国难,为维护祖国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和其他民族一道积极投入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事业当中,不仅加快了国家发展步伐,增进了民族团结,而且充分享受到了党和国家赋予的种种权利和自由。

由此可知,经过七百多年沧桑岁月的洗礼、磨合与调适,回族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从分布来看,回族一方面分布于我国各地,与其他民族混杂居住,另一方面又集中于宁夏、新疆等地。地区、环境差异成就了自身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其民族本身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在这各具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下,在各种文化碰撞中,更好地发展其民族文化、保持民族自身独立性、巩固民族根基成为回族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其保留伊斯兰特色的同时也要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适、渐变;要继承与发扬独具特色而又充满活力的民族文化,就是要在固守回族文化精髓的同时,以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采各民族文化之长,补自身之短,为回族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大的积极地反作用力,为践行“中国梦”提供动力支持和精神力量。

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其结果是不仅成功实现了伊斯兰文化的中国化,同时又保留了伊斯兰文化的原旨。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化是多元的。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促进回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性、借鉴性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回族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托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传承对一个民族形成共同的心理素质、道德准则、终极价值观等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屹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这些离不开文化传承经典理论的依托。就我国回族文化传承理论依托而言主要为以下两种:一是回族自身内在的“开放、互取、共融”文化理论。回族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开放、互取、共融的产物。回族“开放、互取、共融”的文化理论是其与中亚、西亚以及中原各民族密切交往形成的。唐朝时期,李世民奉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思想,积极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展开交流;伊斯兰宗教领袖穆罕默德仰慕中原文化,在两者共同努力下开创了两大文化之间互相开放和交流的先河。自此,外来的伊斯兰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为拥有“互相宽容、开放、共融”基因的回族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相关理论:关于民族平等、各民族有发展自身文化的权利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的极大反作用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等辩证法相关理论,强调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结构理论等为回族文化传承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指导。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回族文化同样如此。回族文化在几百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身独具特色的“开放、互取、共融”的文化理论。开放性、与时俱进性是回族文化的内在本质,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鲜明特征。因此,在中国,回族本身“开放、互取、共融”的文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相关理论共同构成我国回族文化传承理论的依托。正是这两大文化理论促进了回族文化的发展,也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三、我国回族文化的基本内涵、构成及特征概述

(一)回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目前,关于回族文化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较具权威的、统一的观点。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认为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例如李兴华对回族文化是这样认识的:是世界两大文化即伊斯兰文化同中华文化“三相当”(相当恰当,相当充分,相当全面)的“和”与“合”[1]。(2)认为回族文化是一种不断演变的文化。如丁俊认为“回族文化是回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文化”[3]。回族文化吸收和融合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两大文化精粹的过程,也是回族人民与汉、蒙等各民族交流的过程。(3)认为回族文化是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它是在包括波斯、阿拉伯和突厥等地在内的伊斯兰文化与汉、蒙古、藏等地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并“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生产实践而形成的。它不是这些文化的简单相加,是在生活中逐渐的相互认可、吸收借鉴,最终融合确立起来的。”[4]

由此可知,回族文化主体是伊斯兰文化,同时兼容并蓄地吸收了汉、蒙、藏等民族的文化精髓。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开放、包容、共存的回族文化。带有了“起点较高、发展较快、自成一家”的文化特色。

(二)回族文化的构成

回族文化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生活方式等外在体现的文化符号。二是观念形态文化。它涵盖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东西。三是回族特有的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回族文化具有一般文化层次结构,即回族文化按照不同层级结构也可以分为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等。只是因回族自身的特性而有了回族文化自身的特点。其中所指的行为文化是指回族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切外在形式,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节庆礼仪、婚丧嫁娶等独特的民族风俗上。物态文化主要是指回族物质的、现实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载体。它是能被人所感觉到的、具有实体形态的文化载体,比如清真寺、博物馆等。制度文化是回族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教法制度、礼拜制度等。心态文化是其在精神领域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荣辱观等。心态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综上所述,行为、物态、制度及心态四种不同文化结构层次的文化集中体现并融合于回族文化构成的外在文化符号、观念形态文化、精神文化产品等三个方面之中。本文正是从回族文化构成的外在文化符号、观念形态文化、精神文化产品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分析西安化觉巷回族文化传承的。

(三)回族文化的特征

与伊斯兰文化相比较而言,回族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本土文化的结合、发展和演变而成的,表现出了如下几个基本特征:(1)回族文化具有多元性。从回族的形成历史来看,回族先人来自于阿拉伯地区,回族早期文化属于世界伊斯兰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特点。同时,它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本土化的产物,与我国固有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因此,回族文化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继承了伊斯兰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中华文化的丰厚营养。它一经形成就具有了较高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水平,具有了一种较强的文化生命力和包容的大文化属性。(2)回族文化具有宗教属性。宗教文化在整个伊斯兰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也决定了回族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宗教属性。(3)回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回族发展过程中,伊斯兰的信仰和文化与回族的民族感情、文化习俗融为一体。古兰经所提倡的一切都融入了回族的日常生活中,无法分离。(4)回族文化具有时代性特征。文化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要体现时代赋予的特征。回顾回族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就不难发现回族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的深刻的时代印迹。(5)回族文化于内有极强的凝聚性特征,于外有极强的适应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四、我国回族文化游离现状分析

(一)外在文化符号游离现状

回族生活方式等文化符号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节庆礼仪、婚丧嫁娶等方面。回族外在文化符号现状体现出明确的规定性、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1)具有明确规定性。由于历史和宗教原因,回族人民有着独特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文化。如服饰文化方面,按其教规定,男子需戴着无檐小白帽,回族女子需披着盖头(一种特制的头巾)。其中男子佩戴的帽子可以是其他颜色,但回族男子戴着无檐小白帽已成为回族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女子披的盖头有绿、黑、白三种颜色。且盖头颜色也有讲究:一般少女的盖头为绿色;已婚妇女为黑色;老年妇女为白色。同其他兄弟民族相比较,回族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饮食习俗。它主要受一些禁忌,尤其是伊斯兰教规的影响。又如,在婚丧嫁娶文化方面,回族作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遵从伊斯兰教规定。而伊斯兰教明确规定只有穆斯林之间才能通婚。因此,回族在与其他民族的婚姻中,其他民族成员必须信奉伊斯兰教,必须成为穆斯林。(2)多样性。多样性集中体现在节庆礼仪文化方面。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伊斯兰宗教节日是全民族欢聚的民族节日。依伊斯兰教规定,回族百姓要过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节日。(3)明显的地域特色。

(二)观念形态文化游离现状

回族观念形态文化传承集中体现在经堂教育传承和宗教文化传承两方面。(1)经堂教育方面。经堂教育,又称“寺院教育”,是回族历史形成的一种私塾式宗教教育。关于伊斯兰教各种经典以及其宗教功课等方面的内容,通常都是由阿訇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的。这种教育是回族观念形态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回族历史上起到了维护信仰,保持民族特征,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等积极作用。(2)宗教文化方面。回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古兰经》《圣训》及伊斯兰教规等内在文化和思想早已融入到回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穆斯林,就是要内心承认并虔信它的基本信条,在行动上履行并遵守宗教义务和道德规范。回族的六大基本信仰既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信仰,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和每一个穆斯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五、我国回族文化游离问题及原因探究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回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回族外在文化符号及观念形态文化逐渐淡化。外在文化符号及观念形态文化逐渐淡化的具体表现为两点:

第一,日常生活文化符号的弱化。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日常生活如服饰着装、饮食方式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这些外在文化符号已成为回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特色。如按照既成的服饰文化,回族男子需戴着白帽,颜色也可以是其他颜色。女戴着盖头。这种服饰文化的形成一是与他们先人固有的阿拉伯民族生活环境及习惯有关;二是与回民几百年的宗教活动有关系。但是,现在回族除男子、女子,身上着装已与汉族一样,而且大多回民去清真寺参加各类宗教活动,也常便装而行。又如回族饮食有着严格要求。在餐馆中不允许有烟酒现象发生;按伊斯兰教规,穆斯林要做到清真饮食,讲究干净、健康。这些是回族饮食文化中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回民却没有继承、发展这些文化。

第二,观念形态文化的逐渐淡化。观念形态文化逐渐淡化主要体现在经堂教育培养方式、方法过于陈旧,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利于观念形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经堂教育,是回族人民学习、继承、发展回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至今经堂教育还带着回族文化历史传统的鲜明印记。如:经堂教育多在清真寺内或阿訇家里进行;教学方法为口头讲解;教学内容是宗教典籍;教材为中世纪的几本典籍,语言基础教材为语法修辞的理论性著作等。另外,依传统,接受经堂教育的学员没有学历限制、没有年龄限制等。不可否认,经堂教育在历史上对回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维护回族信仰,保持回族的民族特征,推动回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1)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欠缺。缺乏听、说、读、译等综合训练的口头讲解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无法保证讲课效率和效果。(2)单靠几本宗教典籍为教学教材、内容,加之不能讲授汉语和其他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这种使得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利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回族观念形态文化也得不到相应充实与发展。(3)过于松散的经堂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无法保障学员的正常学习。没有年限的毕业模式,更是无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经堂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还面临着巨大的生源问题,等等。

(二)原因剖析

由日常生活文化符号的弱化、观念形态文化的逐渐淡化两大现象可知,造成当下回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原因相当复杂。但就主要原因而言,有以下三点:(1)传统历史因素;(2)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3)清真寺及教职人员责任的欠缺。

首先,就传统历史因素来讲:回族人民有经商的传统和天赋,且吃苦耐劳。因此回族人民在经商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如回族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美食文化等。由于这样的传统历史因素,回族往往从小就跟随家人从事经商、餐饮活动。忽视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接受学校的现代文化教育过于轻视,甚至只要求孩子了解、掌握伊斯兰宗教文化即可。这种单一的文化教育观念长期左右着回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长此以往,回民对现代文化变得冷漠。

其次,现实社会环境对回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影响。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外界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势必影响到回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的涌入,一方面丰富了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也给文化传承带来了挑战。

在商业集中、饮食摊点密布的商业市场社区,有的人为了生意,乱搭乱建;更有不少人私占、乱占人行道为己用于做生意;不注意环境卫生,出现脏、乱、差等现象。这些行为明显与回族穆斯林崇尚清洁卫生的传统和穆斯林标志的“清真”二字的涵义格格不入。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更是直接影响到了回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以西安回民小学为例,其处于纷乱的闹市之中,学校时常有闲杂人员出入,学校的操场一度成为社会车辆的停车场,杂货堆放地,厕所成为公厕。这些消极因素加剧了学校与社会的矛盾,间接地影响到了学校教师人才的引进、学生生源的保障。结果导致整个回坊“重知识、重文化”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难度加大。现实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正是回族部分外在文化符号和宗教行为逐渐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清真寺及教职人员责任的欠缺。清真寺及教职人员在回族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他们理当在传承文化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责任的欠缺,无法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教职人员的主要责任应当是借助清真寺充分发挥其指引、感化作用。圣训言:“求知是穆斯林男女的主命”,教职人员应借回民做礼拜、主麻日及节庆活动时,大力宣传,促使全民重知识、重学习、重文化,让广大回民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有所改变等等。以上种种理应是清真寺及教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教职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责任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其责任的欠缺,无法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更无法以实际行动来正确指引、帮助穆斯林进行文化学习,搞好文化传承等。

六、复归:应对之策及回族文化传承路径分析

做好回族文化传承工作就要坚决落实中央和地方的民族政策,搞好民族文化宣传。民族政策落实和民族文化的宣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助推力。为了搞好文化传承工作,地方政府要制定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要大力提倡和弘扬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成就和特色。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就是抓好教育工作。教育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宝,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就回族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回族文化的特殊性,寻找最适合的教育发展之路。

其一,必须适时创新经堂教育方式方法。经堂教育是回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回族文化发展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内容单一、方法单调、效率低下等不足之处而采取简单的摒弃、抛弃方式方法。而应该针对问题,适时创新经堂教育方式方法。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的民族政策,在传授经堂语的同时,将党的民族政策以及与古兰经在塑造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使回族民众不仅成为伊斯兰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承者、发扬着,也成为中华民族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拥护者和建设者。将热爱祖国与热爱民族的思想教育贯穿于经堂教育的始终。如此才能培养出对民族、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用的健全型人才,也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其二,要对回族回坊的伊斯兰文化教育问题展开专门性研究。文化传承既要依靠经堂教育,还要依靠党、国家及社会力量。尤其是直接从事相关文化传承的省市伊协及伊斯兰文化研究单位更应该正确对待目前回族文化传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就回族文化传承而言,最现实的问题是选用教材、教学大纲已明显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民间社会办学力量弱等。为此,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资金和力量等对回族回坊的伊斯兰文化教育问题进行深入、专门性地研究。针对现有文化教育相关教材、教学大纲陈旧、落后问题,要及时组织、安排有关专家学者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借鉴、参考国内外教学资料等撰写适用于伊斯兰院校,也可供经堂教育参考的一套系统规范的统编教材、大纲。针对民间社会办学力量弱、文化传承人才不足等问题,要结合国家、区政府相关政策,加大对民办院校的扶持力度。要结合现实人才需要制定合理的财税、人才引进等政策。加快民办院校的发展速度,努力培养一批能够承担起文化传承重任的高素质人才。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宗教职业者的培养问题,选择文化素质较高又热衷于民族文化,并献身于教育事业的青年,进入高等专业院校,有目的的定向培养宗教人才。清真寺现有人员可以通过参加组织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进入相关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学习等方式更多地学习各类知识,拓展教学理念与思维。要积极引进最新教学理念和技术。提高宗教职业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出优秀人才来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伊斯兰文化,使回族群众能够掌握文化内在精髓和要旨,承担起回族文化传承重任,为繁荣回族文化、增进各民族交流与合作等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兴华.浅淡回族文化[J].回族研究,2007,(4):38-42.

[2]白崇仁.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内核[J].回族研究,1994,(4):4-8.

[3]丁俊.中伊合璧,文脉不绝——回族文化的核心理念探析[J].回族研究,2007,(4):47-52.

[4]马明良.多维视野下的回族民族特点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3):24-27.

[5]孙俊萍.试论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宁夏社会科学,2009,(1):83-8.

(责任编辑马倩责任校对马倩)

[收稿日期]2016-05-27

[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大课题“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项目编号:13BSH002)的成果

[作者简介]保虎(1982—),男(回族),云南富源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乡村治理、少数民族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6)04-0110-06

猜你喜欢

团结和谐社会
发挥好党内政治生活“四大功能”
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从城濮之战看参谋的作用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精心策划 科学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