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苗族“跳洞”的文化意蕴及功能

2016-08-04严奇岩

关键词:文化意蕴苗族

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苗族“跳洞”的文化意蕴及功能

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贵州苗族居住在喀斯特洞穴分布广泛的山区,历史上有穴居和洞葬的习俗。苗族有穴居和洞葬的地方就有“跳洞”节日,其中以贵阳市花溪高坡乡、龙里县摆省乡、惠水县摆金镇一带的红毡苗的“跳洞”为典型。苗族“跳洞”通过对祖先穴居、避难和墓地的祭拜表达苗族的洞穴崇拜,核心思想是源于苗族的祖先崇拜。苗族的“跳洞”有助于重温祖先集体记忆,发挥族群联谊功能,有利于增强族群文化认同,保证族群繁衍。

[关键词]苗族;跳洞;文化意蕴

贵州省苗族在固定的日期和地点举行的群众性芦笙舞节庆活动,各地称谓各异,如“踩花山”“踩山”“采山”“跳花”“跳月”“跳年”“跳洞”“跳圆”“跳场”“跳厂”“赶坡”“跳坡”“坡会”“花山会”“踩堂”“跳芦笙”“踩秧堂”“花山节”等。这些芦笙舞节日中最有特色的是苗族的“跳洞”。

学界对苗族跳花的文化内涵多有研究,*代表性成果有:谢谦.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跳花”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汤芸.多族交互共生的仪式景观分析——贵州黔中跳花场仪式的人类学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4);徐烨,黄平波,刘礼国.苗族跳花的生殖崇拜意蕴[J],凯里学院学报2013(5),等等。“跳洞”与一般苗族的“跳花”相比,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可惜我们对“跳洞”的研究较少涉及。*目前只有介绍性的成果,如:宁坚.贵州苗族跳洞——大山洞里的歌舞海洋[J],文化月刊2014年;王炳忠,宁坚,王立信.数岜溶洞里的芦笙舞[J],文化月刊,2014年。其实,“跳洞”作为苗族跳花的特殊类型,蕴含苗族舞蹈的全部文化意蕴,具有浓郁的原始文化色彩和古典的原始宗教仪式,成为我们研究苗族舞蹈或节日起源的活标本。

一、贵州苗族“跳洞”的地理分布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较典型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之乡,也是世界上喀斯特溶洞分布最广、形成最典型的地区。多山、多洞是贵州喀斯特地貌两个最为典型的特征。

“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旮旯。”从民族地理分布看,苗族大多依山而居,因此对洞穴情有独钟。特别是黔中苗岭山区中段红毡苗聚居的地区,为典型的高原台地和峰丛洼地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分布广,洞穴众多。如花溪区的高坡乡,山高坡陡,谷深路险,土地贫瘠,全乡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溶洞星罗棋布。贵阳高坡乡86个自然村寨,其中80个苗寨有天然洞穴,多数苗寨有1~2个洞穴[1]。这些洞是苗族穴居、避难、安息之处,在苗族生活中居重要地位。

苗族祖先有穴居的习惯,也有洞葬的习俗。苗族居住地多有白岩(崖)与红岩(崖)、生洞与死洞等地名。红岩是指活人居住的山岩,白岩则是指安葬死者的山岩。生洞是苗族祖先穴居的洞,死洞是苗族安葬祖先的葬洞。这说明洞穴与苗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大体而言,在实行洞葬的苗族地区,每一个家族都有一座以上自己的红岩和白岩。苗族有穴居的地方就有洞葬,有洞葬的地方就有“跳洞”节。一般而言,苗族的“跳洞”是生洞,附近就有死洞,如普安县德依乡大寨村反背山腰骨糠洞岩洞葬,正前方左侧是跳花洞。龙里县摆省乡果里寨的“跳洞”,对面即为果里煤洞洞葬,果里洞葬,洞内有序摆放着400来具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棺木。高坡乡杉坪将军山的“跳洞”附近就有龙山洞葬洞。

“跳洞”主要集中在“红毡苗”聚居的地区。“红毡苗”属于苗族五大支系中川黔滇支系的惠水亚支系,在明代被称为“贵州苗”或是“东苗”,清代,因服饰尚白,称为白苗,道光《贵阳府志》明确称为“高坡苗”。而今,多称“背牌苗”或“红毡苗”。“红毡苗”分布地介于贵阳市花溪区及龙里、惠水、贵定、平塘等县之间苗岭中段山脊的南北两坡,而贵阳市高坡和龙里县摆省乃是分布的中心[2]。

溶洞中跳芦笙舞,各地苗族也有不同的称呼。贵阳高坡和龙里果里的红毡苗称“跳洞”;织金苗族称“打鸡洞”(织金洞原名就叫“打鸡洞”);惠水县摆金镇甲烈村摆拱寨苗族称“游竹鸡洞”;凯里市炉山苗族称“跳老君洞”;普安、盘县与晴隆一带的大花苗称“玩彩花洞”,等等。

贵州苗族“跳洞”节日分布表*整理自以下资料: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文化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32-145;杨庭硕、张惠泉.高坡苗族的节日(上)[J],贵阳志资料研究,1983,(3);何联珍.盘县旅游文史专辑(第15辑),政协盘县特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54

二、贵州苗族“跳洞”的文化意蕴

“跳洞”顾名思义是在溶洞中跳芦笙舞。目前,只有龙里县摆省乡果里、花溪区高坡乡杉坪村、惠水县摆金镇摆拱等3处“跳洞”仍保留在洞中跳芦笙舞祭拜祖先的习俗,而其他地方的“跳洞”多名存实亡。兹以高坡乡杉坪红毡苗的“跳洞”为例说明苗族“跳洞”的文化意蕴。

花溪区高坡乡杉坪村将军山的岩洞长36米,宽16米,洞口修有石墙,留有洞门,洞中间横亘一巨石,全洞可容纳300人。每年正月初四中午开始,附近高坡、龙里县、惠水县等县各村寨的红毡苗都会自动聚集在洞中跳芦笙舞。“跳洞”前要举行开洞仪式,即由当地寨主先祭祀洞神,鸣枪放炮,击锣鸣鼓,吹芦笙绕洞一周。绕毕,洞内洞外芦笙齐鸣,各村寨的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进入岩洞,分别围绕中间的巨石排列成圆弧形,男青年排成一圈沿顺时针方向在前吹,女子跟在后面伴着芦笙的节奏翩翩起舞,每个自然村寨或家族形成一个自然圈,一队一队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个大圆圈,每圈合奏相同的芦笙曲,每转一圈换一支芦笙曲。后来的人陆续加入,“跳洞”的人越来越多,洞里容纳不下时就转到洞外杉坪村民族小学的操场坝中进行。整日洞内洞外,人山人海,芦笙四起,歌舞不绝。天黑后,远处来参加“跳洞”的客人就在亲友家中借宿。次日晨,又奔赴下一个“跳洞”场地,直到“跳洞”期结束。

“跳洞”与其他苗族的“跳花”节具有不同特点,彰显出“跳洞”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是跳芦笙舞以在洞中作为63地场所为特色。“跳洞”活动中始终坚持必须先在洞中举行。高坡乡杉坪村的红毡苗,几百年来的“跳洞”最先是在洞中跳,只是后来人多洞里容纳不下才转到洞外场坝中进行。据说100多年前“跳洞”,须要在杉坪山顶的岩洞中举行,这个洞太小,难以进去。高坡乡苏亚的岩洞比杉坪的岩洞更小。龙里县果里村“跳洞”开始时必须在洞里举行,人多后“跳洞”才会移在洞外的坝子里进行。其他地方的“跳洞”也是如此。如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二、三及十五玩采花洞,建国前是在上面一个岩洞中进行,建国后才迁到相邻的一个有近两亩的大岩洞里进行,最后汇集到洞子内外进行吹芦笙、跳舞等。这些情况说明,“跳洞”是要名副其实的,必须在洞中举行。可见在岩洞中去度过这个一年一度的佳节,乃是苗族固有的传统,而不是外族人强加的习惯。可以说“跳洞”强调在洞中进行,是对本民族传统生活习俗的尊重和回顾[3]。

二是“跳洞”的主题是祖先祭祀。洞穴,是古代苗族先民栖身、避难和安息的主要场所,与苗族祖先的生息密不可分,自然成为苗族祖先的象征物,因而成为苗族举行祭祖活动的殿堂。苗族“跳洞”通过对祖先穴居、避难和墓地的祭拜表达苗族的洞穴崇拜,核心思想是源于苗族的祖先崇拜。

“跳洞”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

第一,洞中跳芦笙舞是顺时针方向转圈,而一般苗族跳花的圈舞队形总是逆时针运动的。逆时针方向的是针对“活人”的舞蹈,顺时针方向是针对“死人”的舞蹈。芦笙在祭祀仪式中具有“法器”性质,顺时针方向跳芦笙舞,说明“跳洞”属于苗族巫舞,是苗族娱神、沟通祖灵的方式,主题是祭祀祖先。

第二,这些“跳洞”其实里面是坑坑哇哇,凹凸不平,甚至是乱石遍地,跳芦笙舞很不方便。为什么不把洞中整平作跳场呢?苗族同胞认为,“跳洞”需要的是原始状态,以示对祖先穴居艰难生活的纪念。“跳洞”强调在山洞中跳芦笙舞,表示对祖先住在山洞,繁衍子孙,艰苦创业的崇敬和怀念。

三是苗族“跳洞”显示舞蹈完整的文化线路,蕴含苗族舞蹈的全部文化意蕴。苗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意蕴,大致可分为巫舞、史诗舞、爱情舞和娱乐舞等4类[4]。各地苗族跳花的主题是祭祀祖先、祈求丰稔或祈子求偶等,更以祈子求偶的生殖崇拜为主题[5]。而苗族“跳洞”兼有“送死”与“慰生”的双重内涵,是巫舞、史诗舞、爱情舞和娱乐舞的综合体现。苗族“跳洞”地点可分洞内和洞外,洞中跳芦笙舞庄严肃穆,禁止男女青年互相嬉戏打闹,以示对先祖尊敬,目的是怀念和祭祀祖先,告慰亡灵,具有巫舞和史诗舞特点。而在洞外的场坝中跳芦笙舞,气氛轻松欢庆,其文化的内涵完全不同,具有爱情舞和娱乐舞的特点[6]。因此,“跳洞”蕴含苗族舞蹈全部的文化意蕴,展示了苗族舞蹈完整的文化线路。

民间舞蹈或节日的起源都有祭祀性特点。苗族“跳洞”属于一种祭祀性的年节祭会,具有浓郁的原始文化色彩和古典的原始宗教仪式,成为我们研究苗族舞蹈或节日起源的活标本。

四是聚族性,表现出排他性特点。

“跳洞”为苗族中同一支系民众参与,其他民族或支系较少直接参与。如高坡地区行“跳洞”的是“红毡苗”,清水江地区行跳月的是“西苗”,盘县、普安等地玩彩花洞的是“大花苗”。这说明苗族“跳洞”的聚族性特点。

三、苗族“跳洞”的社会功能

苗族“跳洞”兼有“送死”与“慰生”的双重内涵,一方面通过“跳洞”重温祖先集体记忆,体现出苗族对本民族传统的怀念和尊重,表达苗族同胞对祖先的缅怀,从而增强族群文化认同;另一方面,通过“跳洞”,加强族群联谊,保障族群繁衍,反映了苗族同胞对生殖繁衍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增强族群文化认同

“跳洞”是以芦笙舞形式开展的祭祀活动,开始由苗族本家族“鬼师”主持开洞仪式,祭词用本民族语言念诵,大意包括迁徙、生活、生产和战争等方面,意在重温苗族的迁徙史、创世史、战争史,纪念苗族生存繁衍的创业精神。正因为如此,“跳洞”也称“悼洞”。以“跳洞”为形式的芦笙歌舞活动,怀念苗族先祖的穴居生活,清晰地表明了苗族先民送魂归祖、虔诚祭祖的礼仪。这是苗族在“跳洞”活动中始终坚持先在洞中跳芦笙舞的原因。

“跳洞”不但纪念苗族先祖的穴居生活,也可能是祭祀祖先墓葬。“跳洞”与苗族“洞葬”紧密相关。一般“跳洞”的周围就有洞葬,甚至有的“跳洞”本身就是苗族的“洞葬”。洞穴不但是古人的住地,也可能同时又是墓地,体现了住葬合一的特点。如龙里县摆省乡果里寨的洞葬,洞里有商周时期的陶片、动物骨头等[7]。清代高坡苗族吴、陈王等三姓先人迁居花溪区孟关乡猫洞坡,选中猫洞坡山洞为跳花场[8]。据当地老人介绍,张家凹、大寨、关山三个村初次整修洞内,结果发现洞口的地下居然埋了五六口石棺,石棺内有人体遗骸,说明猫洞坡的“跳洞”或曾是葬洞。

历史上实行洞葬的族群都有“跳洞”的习俗。贵州苗族洞葬主要集中于以云雾山为中心的黔中苗岭地区和贵定、开阳、龙里和福泉四县(市)交界的清水江河谷地带。“跳洞”也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如清水江沿岸史称“西苗”的罗泊河支系,历史上盛行洞葬,该苗族支系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跳月”最早带有祭祀祖先的内容,民间传说,古时人死,停放洞里,就在洞里跳芦笙舞,以示祭祖,因此“跳月”的“跳洞”舞与神秘的“洞葬”紧密相连[9]。

洞穴也曾经是苗民先人的避难所。高坡乡杉坪的“跳洞”乃是罗姓苗族祭祀的地方。据杉坪村民称,传说罗姓苗族祖先来自江西,在民族迁徙与追杀过程中曾避难于杉坪“跳洞”之中而得以幸存,此洞后为苗族祖先安息之所,而洞中央大家围着跳舞的大石头,就是祖先当年死去的地方。为纪念祖辈,罗姓苗族把洞中的大石头视为祖先的灵魂所在,围绕洞中的石头跳芦笙舞。

洞穴作为苗族先民栖身、避难和安息之处,苗族的“跳洞”通过对祖先穴居、避难和墓地的祭拜表达苗族的祖先崇拜。

共同的历史记忆塑造了苗族的族群认同意识,独特的历史渊源是苗族族群记忆的基础。“跳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重温祖先穴居生活的集体记忆,缅怀祖先过去的生活,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而原始信仰正是这种历史情感的载体。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原始信仰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跳洞”进行认祖归宗,强化民族文化自觉,培育民族深层心理和性格,重新唤醒平日已淡化或忘却的族群记忆和认同意识,从而增强族群凝聚力,强化文化认同。

(二)保证族群繁衍

人类自身的繁殖是原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0]。苗族传统的婚姻不用媒,婚姻缔结有两种方式,即“自由婚”和“包办婚”。除父母包办外,未婚的青年男女婚姻自主,通过各地苗族的“跳花”的公开社交活动自由恋爱。“跳洞”是一个婚姻集团的规范。红毡苗所在的杉坪、果里、甲定、克里、上午、隆云、苏亚、水场、比孟、摆拱等地以“洞”为单位,形成一个通婚圈。苗族各村寨属于哪个通婚圈,就应该去哪个“洞”跳芦笙舞。

“跳洞”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节日。但凡舞姿优美的姑娘,芦笙动听的小伙,总是节日期间大家谈论和注目的对象。“跳洞”期间,相邻寨子男女青年结伴到山洞举行对歌对舞,成为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男女青年在这样的活动中相识、相知到相爱。在盘县、普安等地,这种活动因在山洞内进行而得名“玩洞”。

(三)加强族群联谊

“跳洞”在祭祀先人的同时,也在凝聚人心、传承文化。“跳洞”通过全民参与,由严肃的祭祀活动演变成民族交流情感的盛会。苗族每年正月的“跳洞”活动,有固定的跳场及时间,以“洞”为单位,把附近村寨同一支系的苗族联系起来,聚集在一个个有“洞”的村寨联谊,一个“洞”跳一天舞,各寨互相彼此交流。

红毡苗的“跳洞”包括花溪、惠水、龙里、贵定等地共一万多人,每年的“跳洞”从正月初四日至初九,为期6天,轮流在高坡附近各寨举行,如正月初四在高坡乡杉坪村前的洞中进行;正月初五在龙里县摆省乡果里大洞里举行;正月初五至初七转到龙里县谷脚镇水场红岩大洞;正月初六则在贵阳高坡甲定的场坝中进行,正月初七轮回在贵阳高坡克里、隆云村举行,正月初七到初九则在龙里县谷脚镇比孟仙人洞举行,正月初八回到高坡乡苏亚后山岩洞里举行,正月初四和初九两天在惠水县甲烈村摆拱寨的竹鸡洞举行,这种顺序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已形成传统[11]。惠水县摆拱村周家山的竹鸡洞,正月初四和初九为红毡苗“跳洞”场地。其中,正月初四为摆拱寨、小坝、新寨、龙云、关山等地红毡苗的“跳洞”,而初九作为活动最后的一天,包括花溪高坡、龙里摆省和惠水摆金等地的红毡苗都会自由组织参与联谊活动,互相串寨,走访拜年,规模空前。

前来参加“跳洞”的,并不一定都是找对象,跳舞的主角始终是那些身着传统民族盛装的男女青年,而年长者和年幼者则只在旁边观看,所以苗族把参加观看“跳洞”活动的人称“竖摆”,即观看别人“跳洞”的人;直接参与跳舞和吹芦笙者,叫“逗摆”。而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在“跳洞”活动中,“竖摆”的人总是多于“逗摆”的人[12],这也说明“跳洞”活动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娱乐和交往,为了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

苗族利用“跳洞”活动走亲访友,互相问候,达到交流情感、增进情谊的目的。“跳洞”通过宗教祭祀仪式有效地把苗族相同支系的各村寨联系起来,成为苗族之间维持感情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发挥族群联谊功能,从而增强族群的凝聚力。

“跳洞”作为苗族同胞最为隆重、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从缅怀祖先的祭祀节日逐渐演变成苗族未婚青年男女择配的盛会。“跳洞”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由生活、向往和谐发展的民族心理模式,是苗族人民生殖崇拜的外在体现,是保障族群繁衍不息的一种重要形式。

四、结语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的省份,多山、多洞是贵州喀斯特地貌两个最为典型的特征。依山而居的苗族同胞,对洞穴情有独钟。苗族有穴居的习惯,也有洞葬的习俗。苗族有穴居的地方就有洞葬,有洞葬的地方就有“跳洞”节。

洞穴,是古代苗族先民栖身、避难和安息的主要场所,自然成为苗族祖先的象征物,并成为苗族举行祭祖活动的殿堂。苗族“跳洞”通过对祖先穴居、避难和墓地的祭拜来表达苗族的洞穴崇拜,核心思想源于苗族的祖先崇拜。

贵州苗族“跳洞”以花溪区高坡乡、龙里县摆省乡果里、惠水县摆金镇一带聚居的红毡苗为典型。

“跳洞”与其他苗族的“跳花”节不同,其彰显了“跳洞”独特的文化内涵:一是跳芦笙舞的地点以在洞中跳为特色;二是“跳洞”的主题是祖先祭祀;三是苗族“跳洞”显示舞蹈完整的文化线路,蕴含苗族舞蹈的全部文化意蕴;四是聚族性,表现出排他性的特点。“跳洞”作为苗族跳花的特殊类型,具有浓郁的原始文化色彩和古典的原始宗教仪式特点,成为我们研究苗族舞蹈或节日起源的活标本。

苗族“跳洞”兼有“送死”与“慰生”的双重内涵,一方面通过“跳洞”重温祖先集体记忆,体现出苗族对本民族传统的怀念和尊重,表达苗族同胞对祖先的缅怀,从而增强族群文化认同;另一方面,通过“跳洞”,加强族群联谊,传承民族文化,保障族群繁衍,反映了苗族同胞对生殖繁衍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王颖,吴克.翁勒翁咒的洞葬[J].南风,1994,(5).

[2]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20.

[3][11]杨庭硕、张惠泉.高坡苗族的节日(上)[J].贵阳志资料研究,1983,(3).

[4]杨鹃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苗族舞蹈的文化社会学考察[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21.

[5]徐烨,黄平波,刘礼国.苗族跳花的生殖崇拜意蕴[J].凯里学院学报,2013,(5).

[6]徐浩,王唯惟.贵州苗族舞蹈与仪式[J].贵州民族研究,2012,(1).

[7]龙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龙里文物[Z].2009.38.

[8]贵州市花溪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花溪遗真[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5,117.

[9]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民族地区生态调查(贵州民族调查<卷十八>)[Z].贵州省民族研究所,2001.453.

[10]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91.

[12]王亚新.都市边缘的苗乡风情[N].中国民族报,2002-05-31,第005版.

(责任编辑贺卫光责任校对戴正)

[收稿日期]2016-05-29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喀斯特环境与贵州民族墓葬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41361039)

[作者简介]严奇岩(1971—),男,江西萍乡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史和西南历史地理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6)04-0129-06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Cave Jumping” of Miao Nationality in Guizhou

Yan Qiy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Politic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There are many Karst cave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inhabited by Miao nationality in Guizhou, and they have custom of cave-inhabitation and cave-burial. In these area with custom of cave-inhabitation and cave-burial, they have a festival of "cave jumping", especially among "red felt Miao" in Huaxi Gaopo township of Guiyang city, Baisheng township of Longli county, and Baijin township of Huishui county. On the day of "cave jumping", Miao people show their respect to the caves by worshiping ancestors-inhabited caves, sanctuary caves and burial caves. The core idea originates from ancestry worshiping. The "cave jumping" helps Miao people recapture ancestral collective memories, plays a part of fellowship, is good for strengthening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 and guarantees the multiplying of the ethnic groups.

[Key words]Miao nationality; "cave jump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苗族
对苗族服饰面料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考
丹寨苗族“祭尤节”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