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唐冯廓墓志》校释研究
2016-08-04吴景山刘晓禾
吴景山,刘晓禾
(1.兰州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靖远县《唐冯廓墓志》校释研究
吴景山1,刘晓禾2
(1.兰州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唐冯廓墓志》新近发现于甘肃靖远,其内容记述了志主冯廓的家世谱系、仕宦经历,对地方折冲府问题、隋唐官制等的研究均有着重要价值。本文依据原志石拓本,纠正了前人录文中的校勘桀误,并对志文所涉及的典故、职官、地理沿革等内容作了注解;另就其他如志主京兆郡望、隋唐检校官制、唐会州折冲府增补、志主以“品子”入仕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考订。
[关键词]唐代;冯廓;墓志;折冲府;起家
《唐冯廓墓志》全称“大唐故陪戎校尉上骑都尉冯府君之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墓志》),在甘肃省靖远县郊区工程施工时发现。志石(见图1)为石灰岩质,由身、盖两部分组成,志身阳面(见图2)及志盖阴面(见图3)均有文字。志身长、宽均为58厘米,在志文上部雕刻一长约20厘米、宽10厘米的出廓虎首,作怒目呲牙状;志盖近似盝顶状,四角以卷叶忍冬纹如意与中间内填十字花卉纹饰的方框相接。盝顶四杀较圆润,四面分别有独立朱雀、龟蛇玄武、戴冠童子乘龙、持如意童子跨虎等吉祥图案,刻工拙朴有古意,均为减地起阳而成。志石两侧阴线刻缠枝花卉纹为边框,志文以阴线界格分隔,志身凡22行,满行26字;志盖阴面续刻志文后半部分共21行,满行26字,均为楷书,共计1 110字,*志文第16行“尚丘”二字同属一格;铭辞部分标题“其一”至“其七”均是二字同占一格;“其八”二字占两格,笔者注。每字1厘米见方。
《墓志》系年于唐武则天永昌元年,即公元689年。志文主要介绍了志主会州冯廓的家世谱系及仕宦经历,但在如地方折冲府设置、唐代“品子”考核、入仕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诸多信息可补史之阙文。关于此篇墓志的研究,现仅有陈辅泰、刘志华《靖远县新出<唐冯廓墓志>考略》[1](以下简称《考略》)一文做了整理考述,但笔者在阅读过程中频觉不尽人意:一者,就校勘来讲,《考略》录文底本来源于网络博客,存在不同程度的失校、误校情况;二者,其注释仅为选注,多处重要内容没有涉及,待注典故及语词仍旧不少。笔者不揣浅陋,现依据志石拓本重新录文、句读、注解,并就其中有重要史料价值之处再做考证。以下录文于前,并附注解、考释于后。
一、《唐冯廓墓志》录文与校注
1.大唐故陪戎校尉1上骑都尉2冯府君之墓志铭并序
《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云“陪戎校尉”,注曰“武散官”[2],又同书卷四六《百官志一》云“武散阶四十有五……从九品上曰陪戎校尉”[3],分番于兵部,宋延之。
“上骑都尉”为其子冯庆勋官,后回授冯廓。《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六转为上骑都尉,比正五品。”[4]《新唐书》卷五五《食货志五》[5]曰受永业田六顷。又永徽以后,以勋名与散官名同而致混淆,遂申明类比,如《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云:“通议大夫及上仪同三司比上骑都尉。”[6]
2.公讳廓,字冲寂,京兆人1,北燕君十一代跋2之后也。高曾祖鲂3,孙袭母
为隋京兆郡,武德元年改为雍州,天授元年改称京兆郡,其年复旧,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7]。在今陕西凤翔附近。据《墓志》后文所述,称其祖父冯生于隋时定居“会州会宁县”,但此处仍称其为“京兆人”,涉及冯廓本望问题,详见后。
此指北燕冯跋,《晋书》卷一〇一《载纪第一·序》有:“后二年(公元409年),冯跋杀离班,据和龙称北燕。”[8]又《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平州》“跋僭号于和龙,是为后燕,卒灭于魏”[9]之语,误。
“鲂”指冯鲂,字孝孙,东汉南阳湖阳人,元和二年卒。其高祖为汉将冯异,本望颍川。有子柱,妻为汉明帝获嘉长公主,有子定、石。
3.公主安帝封获嘉侯,少为侍中1。昔郑国简子能断事2于斐林3,晋朝大
“孙”为“冯鲂之孙”,即冯石。《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定(冯定)弟石,袭母公主封获嘉侯,亦为侍中,稍迁卫尉”[10],与志文可互证。
“郑国简子”当为“冯简子”,按《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其先魏之别支,食菜冯城,因以氏焉。”注:“《东观记》曰:‘其先魏之别封曰华侯,华侯孙长卿食采冯城,因以氏焉。’”[11]又据《元和姓纂》引《世本》云:“姬姓,郑大夫冯简子后。”[12]冯简子相郑子产而善断,《左传》有:“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13]
“斐林”《左传》作“棐林”,即“北林”[14]。
4.夫率锐师于梅岭1,忠言正谏,匡辅弼谐,锡玉玦于汉明2,感金龙于燕
梅岭即大庾岭,汉属豫章郡。《史记》卷一一四《东越列传》“《正义》引《括地志》云:‘梅岭在虔化县东北百二十八里。’”[15]《舆地纪胜》:“《南康记》云:庾岭多梅,亦曰梅岭。”[16]“晋朝大夫率锐师之事”无可考。
此指冯鲂之孙冯石,《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石)为安帝所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17]与后述铭辞其一“赐玦帝筵”对应。志文称赐者为“汉明”,应是“汉安”之误。
5.素。虽复代移运改,叶散枝分,而大树将军1光阴仍茂,象贤之风无绝,
考诸史书,称“大树将军”者有二,即后汉冯异及南朝梁将冯道根。按《南史》卷五五《冯道根传》载其“少失父,家贫,佣赁以养母”[18],另《梁书》卷一八,列传第一二曰:“高祖引朝臣宴别道根于武德殿,召工视道根,使图其形像。道根踧踖谢曰:‘臣所可报国家,惟余一死;但天下太平,臣恨无可死之地。’”[19]此二条可与志文第6行“忠孝之业”相印证,又据志文前述家世谱系和墓志由前及后的行文传统,此处“大树将军”当指梁将冯道根,《考略》作“冯异”,误。
6.忠孝之业相传。大位大才,荣家荣国者矣。祖生1,随2千牛3出镇张掖,检
冯廓祖“冯生”,史书无载,不可考。
“随”亦作“隋”。按叶昌炽《语石》引吴玉搢《金石存》曰:“罗泌《路史》:隋文帝恶‘随’从‘辵’,改为‘隋’。不知‘隋’自音‘妥’。‘隋’者,尸祭鬼神之物,亦云釁杀裂落肉之名,卒以隋裂终。”又引王伯厚曰:“‘随’,安步也,吉莫大焉;‘隋’,裂肉也,不祥莫大焉。坚妄改之,不学之过也。”吴又云:“唐碑皆‘随’‘隋’互用。”[20]
隋为禁卫武官,《旧唐书》卷四四《职官三》记载“左右千牛卫”,注曰“隋置左右千牛备身二十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宿卫侍从”[21]。史书所见有千牛备身、太子千牛备身、备身三种。志文或是前二者省称。
7.校1合黎府别将2。因宦家殷,忘归桑梓,后居会州会宁县3焉。大父子,唐4
初意为检查、审计、清点、考校,前后含义变化复杂,隋时始入官吏任职手段。此处名为检校,但职同正授。详见后文。
“合黎府”为隋地方军府之一,隶中央十二军卫之一的右御卫,在张掖郡[22]。隋地方军府最初称骠骑府,大业三年(607年),改称鹰扬府,长官为鹰扬郎将。又隋军府设“别将”以参军事,炀帝时其官废止。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载:“会州,上,隋会宁镇。武德二年,讨平李轨,置西会州。”[23]《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又云:“会州,(治会宁,下府)……贞观八年,以此州仓储殷实,改为粟州,天宝元年,改为会宁郡。乾元元年,复为会州。”[24]《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平凉郡”条,“会宁,西魏置会州,后周废,开皇十六年置县(按《元和郡县图志》曰:周太祖置会宁县)”[25],又《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有:“会宁,隋凉川县。武德二年,改为会宁。”[26]在今甘肃靖远。
虽前已言及祖父冯生,但据墓志一贯体例,此处“大父子”当指冯廓之父,名子。《考略》误以之为“冯廓的舅舅辈”。
8.任会州兴福府校尉1,并体貌瑰2伟,雄杰绝群,位掌兵机3,职参戎律4。公
按隋制,地方军府不设“校尉”一职,则冯廓之父为唐人无疑,且兴福府为唐地方折冲府之一,史书无载,可补史阙。据《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记载,诸折冲府校尉为卫官,《武德令》定为正六品下[27]。
《考略》“瑰”字作“环”,误。
机,本指弩牙,牙动则矢发。《说文》解曰:“主发谓之机。”[28]《吴子·图国》:“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29]又《旧唐书》卷七七,传第二七有:“太宗有事辽东,以弘礼有文武材,擢拜兵部侍郎,专典兵机之务。”[30]此意与之同。
“戎律”者,《隋书》卷三七《李穆传附崇子敏传》:“公既上才,若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31]唐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32]此与前“军机”对仗,意为军机、军务。
9.族连德水1,禀精粹于河神2;生近广成3,受崆峒4之秀气。天挺骏骨,地感
黄河之别名。《史记·封禅书第六》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名河曰德水。”[33]又《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有:“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34]
即黄河水神。唐碑有《河侯新祠颂》,秦宗撰文曰:“河伯姓冯名夷,字公子。”《纬书集成·河图编》卷六《龙鱼河图》:“河姓公名子,夫人姓冯名夷君。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上古圣贤处所记曰:‘冯夷者,弘农华阳人也,在废关提道里住,服八石,得水仙,为河伯。’”[35]《酉阳杂俎正续》云:“河伯人面,乘两龙,一曰冰夷,一曰冯夷,又回人面鱼身。”[36]
即广成子。唐李德裕《谏敬宗搜访道士疏》:“臣闻道之高者,莫若广成、玄元;人之圣者,莫若轩皇、孔子。”[37]传云黄帝曾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庄子·在宥》有“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山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38]。
山名,也作“空同”“空桐”。如前述传为黄帝问道广成子之处,在今甘肃平凉。
10.渥洼1之姿;玉塞全珍,幼怀赵台之璧2。其风焱也,罩松盖于千寻;其器
水名,亦作“渥窪”。在今甘肃省安西县境,传说产神马之处。《史记·乐书》有:“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裴骃集解引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炖煌界。人数于此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利长)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39]
台者,敬称;“赵台之璧”或指“和氏璧”,《周书》卷四二《刘璠传》云:“家有赵王之璧,人聚汉帝之金。”[40]《礼记·聘义》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此处以“玉璧”代指德行。唐白居易《雪中即事寄微之诗》:“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41]
11.度也,澄波澜于万顷。公起家1郑王府2帐内3,气壮小山之桂4,披朗月于
“起家”此处指“起家官”,为唐时正式入仕前所任职名称,详见后文。
冯廓生卒年为公元627年—689年,史书记载这一时间范围内郑王有二人,即李元懿及其子李璥(上元初封嗣郑王)。按《旧唐书》卷六十四,传第十四:“郑王元懿,高祖第十三子也。……(贞观)十年(636年),改封郑王。历郑、潞二州刺史。”[42]又同书卷五《高宗本纪下》:“(咸亨)丙辰(673年),绛州刺史、郑王元懿薨。”[43]可见,到其殁世之时仍为郑王,共历37年。但据志文“披郎月于荥阳”可以得知,冯廓曾有于荥阳执事的经历,又荥阳为唐郑州属县,与元懿历官区域相符,前后对应可排除郑王为李璥之说。
为唐代亲王府下属机构帐内府之属员,非为官。《通典·职官十三·历代王侯封爵》:“帐内府置典军、副典军各三人,帐内六百六十七人。”[44]《唐六典》云:“帐内掌仪卫事。”[45]
即“小山桂”,《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描绘山中野兽,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46]之句,作为游赏山林之典。唐诗中多以“小山桂”喻指宴饮待客之所。
12.荥阳;香佩长坂之兰1,随飞盖于岩邑2。十周考满3,授陪戎校尉4。长男庆,
唐范摅《云溪友议·弘农忿》有:“酌然子年方少,篇翰如流,不可骥垂长坂,兰谢深林。”[47]
飞盖:高高的车篷。亦借指车。《陈书》卷二六《徐陵传》:“高轩继路,飞盖相随。”[48]岩邑,指险要的城邑。
“帐内”非官,史念海先生称是一种“色役”(详见后),但可通过考核简铨后授官而达到正式入仕的目的。《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记载:“凡王公已下,皆有亲事帐内,限年十八已下,举诸州率万人以充之。皆限十周年,则听其简试。文理高者送吏部,其余留本司,全下者退还本色。”[49]
武散官,从九品上[50]。
13.效命三军,夭终八阵,赠上骑都尉,廻(回)授1公勋。君显志题赋,嗣美家风,
转授,《旧唐书》卷六二《李大亮传》云:“大亮言於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所有官爵请迴授。’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51]唐白居易《为崔相陈情表》:“自去年已来,累有庆泽,凡在朝列,再蒙追荣,或有陈乞,皆许回授。”[52]
14.弹铗成歌1,克荷门训。早利宾王之艺2,简铨藻镜之司3,挥翰银钩之端4,
典出《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门客冯谖曾“倚柱弹其剑”,后因以“弹铗”谓处境窘困而又欲有所干求。
亦作“賔王”,即谓辅佐君主。《文选·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升学,利用賔王。”刘良注曰:“言当选名之秀,进于太学,利于时用,賔佐王道。”[53]
“简铨”即简任铨选。“藻镜”同“藻鉴”,唐刘知几《史通·品藻》有:“申藻镜,别流品。”[54]
喻遒媚刚劲的书法。唐杜甫《陈拾遗故宅》诗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55]此指唐制官员选拔考核“身、言、书、判”四条之一的“书”。
15.运思金科之表1。拟公灵州回乐县2丞,公辞毗赞3而安命,慕仲统4之长
“金科”指法律、法令。《南齐书·武帝纪赞》有“威承景历,肃御金科”[56]之句,此指简铨考核的“判”,此句意谓法律文书的书写。
“灵州”即“灵州大都督府”,隋为灵武郡。《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云:“武德元年,改为灵州总管府,领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五县。”[57]
亦作“毘赞”。辅佐、襄助之意。《西京杂记》卷四:“其有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处钦贤之馆。”[58]《晋书》卷九六《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载:“玄盛之创业也,謨谋经略多所毗赞,故西州谚曰:‘李尹王敦煌。’”[59]
“仲”即“四仲”,二月仲春,五月仲夏,八月仲秋,十一月仲冬为四仲,是周行体的中体,而中体皆有“统”的作用[60]。此处盖指时间。
16.闲,高尚丘园,优游乡国。友于敦穆,更甚于三姜1;昆季宦成2,不殊于五马3。
典出《后汉书》卷五三《姜肱传》[61],云姜肱与弟仲海、季江,以孝友著闻,常共卧起,后世因称其兄弟三人为“三姜”,并用作兄弟情笃之典。
谓登上显贵之位。汉刘向《说苑·敬慎》:“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62]《汉书》卷七一《疏广传》:“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63]
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此指高官名宦。唐白居易《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64]
17.傍(旁)宗外戚,虽疏若亲,济乏周穷,分多共少。每至兰亭春日1,会琴酒于
以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同游兰亭作比。
18.山扉;菊水1秋辰,啸宾朋于池馆。三千上客,蹑珠履2以分庭3;八百家僮,
水名,在今河南省内乡县。传说饮其水可长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湍水》:“湍水之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涧山芳菊谿,亦言出析谷,盖谿涧之异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65]
珠饰之履,代指门客。《史记》卷九一《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66]唐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诗有:“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67]
分处庭中,以示平等。《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子赣传》:“子赣结驷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68]《隋书》卷五七《卢思道传》:“通人杨令君、邢特进已下,皆分庭致礼,倒屣相接。”[69]
19.隶丹书于别业。纵使石崇金谷1,劣骏马之桃花;牙筭王戎2,怯青凫3于
西晋巨富石崇及其金谷园,崇以汰侈闻名[70]。
此指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以俭吝闻名。刘义庆《世说新语》云:“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71]
即“青鸭”,汉郭宪《洞冥记》卷四:“帝升望月台,时暝望南端,有三青鸭群飞,俄而止于台……青鸭化为三小童,皆着青绮文繻,各握鲸文大钱五枚,置帝几前。身止影动,因名轻影钱。”[72]后因以“青凫”指钱。
20.钱论1。方冀2永延遐寿,长保太和3。两童之药难逆,二竖之梦奄及4。呜呼
此指西晋鲁褒之《钱神论》,事见《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鲁褒传》[73]。
《考略》“冀”字作“异”,误。
亦作“大和”。指天地间冲和之气或人心理平和之状态,此处为后者之意。唐刘长卿《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74]
“两童”与“二竖”均指小孩,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75]后用以称病魔。
21.哀哉!春秋六十有二,以永昌元年岁次己丑三月六日终于私第。夫
22.人郭氏,太原介休人1,泰2之后也。巽3夫人月桂凝花,云松吐秀,行成妇
《隋书》卷三〇,志第二五:“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曰介休。”[76]为今山西介休市。
即后汉郭泰,亦作郭太。《后汉书》卷六八本传云其“太原界休人也”[77]。第一次党锢事起,被士子誉为“八顾”之一。《世说新语》位列“德行第一”[78]。
卦名,巽上巽下。《周易正义》云:“巽之为义,以卑顺为体,以容入为用,故受‘巽’名矣。上下皆巽,不为违逆。”[79]此以卦象代指品德作风。
23.则,言为柔范。乘空娥影,逐魄不旋,轻步陵波,随流逝水。春秋卅有八,
24.以咸亨元年岁次庚午正月廿五日终于私第。夫人王氏,琅琊1人,吉2
亦作“琅邪”。《元和姓纂》卷五云:“王姓,出太原、琅琊,周灵王太子晋之后。”[80]
即汉谏议大夫王吉,《汉书》卷七二其本传云:“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81]《新唐书》卷七二中《宰相世系二中》云:“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大夫,始家臯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82]
25.之后也。离1夫人炳灵珠泽,骨象应图,发彩玉田,折旋合礼,名香却死2,
卦名,离上离下。《周易正义》:“正义曰‘离之为卦,以柔为正’者,二与五俱是阴爻,处于上下两卦之中,是以柔为正。”又“正义曰:‘柔处于内而履正中,牝之善也’者,若柔不处于内,似妇人而预外事;若柔而不履正中,则邪僻之行,皆非牝之善也”[83]。与前述“巽”同,此以卦象代指德行。
古传有“却死香”,能使死者复活。《海内十洲记·聚窟洲》:“(却死香)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復亡也;以香薰死人,更加神验。”[84]此处反用其典。
26.莫救必至之期;药1号还年,未延将尽之刻,春秋卌有一。以上元元年
《考略》“药”字作“乐”,误。
27.岁次甲戌十月十九日终于私第。既而双桐栖凤,暂隔死生。两剑神
28.龙1,终沉前后。以永昌元年岁次己丑十一月庚辰朔五日甲申合葬
典出“丰城双剑”,唐诗多有双龙剑、两龙剑、延平剑等,属同源。孟简《咏欧阳行周事》:“双魂终会和,两剑遂蜿蜒。”[85]以雌雄双剑喻男女之情,代指后述“合葬”。
29.于大谷原窆1,礼也。占坟白鹤,相兆青乌2。南抵上兰,北连梓岭,西临德
“窆”指坟茔、墓穴,《考略》“窆”字脱而未录,今据拓本补。
《考略》“乌”字作“鸟”,误。“青乌”者,指青乌子,传说中的古代堪舆家。晋葛洪《抱朴子·极言》:“(黄帝)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86]又《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景传》云:“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唐李贤注:“葬送造宅之法,若黄帝、青乌之书也。”[87]
30.水,东接广成。魂灵是归,形胜有託(托)。嗣子宣德郎1行2文州3司仓参军4、骑
文散官,正七品下。
代理、代行,唐宋时多以品秩为限,高品代低品谓为“行”。如炳灵寺下寺区中段崖面之第54龛石刻题记:“大唐永隆二年(681年)闰七月八日陇右道巡察使(五品或五品以上)行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或下)王玄策,敬造阿弥陀佛一躯并二菩萨。”[88]
《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志四》“剑南道”条:“文州,隋武都郡之曲水县。义宁二年,置阴平郡……武德改文州。……旧属陇右道,隶松洲都督。永徽中,改属剑南道也。”[89]今即甘肃文县一带。
即“司仓参军事”,又《新唐书》卷四九《百官志四下》云“司仓参军事”:“中州……正八品下……下州……从八品下,掌五府文官勋考、假使、禄俸、公廨、田园、食料、医药、过所。”[90]“文州”即为“下州”,则此“司仓参军事”当为从八品下。
31.都尉1,其并专室双珠,陈门两骥,承家不替,克荷无亏。痛伤吴隐之2心,
《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勋官。旧有太公庙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从五品上,开元二十四年省也。”[91]
即吴隐之,字处默,小字附子,东晋濮阳鄄城人,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世说新语》云其与兄弟吴道助:“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92]以“德行”闻名。
32.泪尽高柴1之血。镌金镂玉,思勒无疆。而花表千年,终归于灰烬,陇松
典出《礼记·檀弓上》“高柴泣血”:“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93]
33.百尺,讵免于摧残。乃为铭曰1:岳灵翊地,台仪曜天。称臣东汉,为君
铭辞部分均为颂德之语,多与前述家世人物及活动重复,以下就关键信息及《考略》误校之处作一注解,其余从略。
34.北燕。婚通皇阙,赐玦帝筵。居郑濯热1,在晋军佥。其一。既隆祖德,献饭紫
事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子入聘。子羽为行人,冯简子与子大叔逆客。事毕而出,言于卫侯曰:‘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之于政,如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何患之有?”[94]
35.宸。孝资家璧,忠义国珍。鹑野1奉使,龙堆镇人。玉关氛静,金城卜邻。其二。
“鹑”为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野”即分野。《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云:“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鶉首之次,秦之分也。”[95]此以星宿分野代指秦地。
36.惟公载挺,实禀良弓。小山攀桂,大树论功。天爵地拾,辞宦谦冲。丘园
37.高尚,步1月临风。其三。兽炭过石,象服逾王。山谷为什,量筭牛羊。浮云塞
《考略》“步”字作“岁”,误。
38.上,流水池傍。接引人物,不息自强。其四。荆条1秀茂,花萼相重。门超陈骥,
《考略》“条”字作“备”,误。“荆条”指荆树枝条等植物,“荆备”不辞。
39.家越荀龙。武尤剑论,文擅词锋。惟桑衣锦,列鼎鸣钟。其五。兰芬曲水,菊
40.曜重阳。舞回雪袖,歌绕尘梁。置驿终宴,投辖飞觞。嘉宾上客,前溪后
41.堂。其六。欢娱难久,光阴易终。百年俄谢,万事皆空。神龙两剑,仪凤双桐。
42.相从前后,共落霜风。其七。代涂讵几,人生飘忽。奄坠九泉,未穷千月。松
43.低1剑2重,草深3碑没。惟余生气,懔懔无歇。其八。
按志文本作“仾”,为“低”之异体,《考略》作“位”,误。
按志文本作“剱”,为“剑”之异体,《考略》作“劫”,误。
《考略》“深”字作“涤”,误。
二、《唐冯廓墓志》志文涉及部分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冯廓的郡望问题
志文明言,冯廓自其祖父冯生时“因宦家殷,忘归桑梓,后居会州会宁县”,但志文开头却称其为“京兆人”,这一现象牵扯冯廓本望问题,《考略》却并未在意。笔者认为志文中除去冯廓祖、父、子世系可信外,其余多属假托。据《元和姓纂》卷一[96]记载,“冯氏”主要有颍川、上党、长乐信都、京兆、河间、魏郡、新平、诸郡冯氏、高州、冈州等数支。其中“京兆”一支,“状称弘(冯弘)后”。但如志文提及的北燕君主冯跋本属“长乐信都”一支,永嘉之乱时,冯跋之祖父冯和避乱于上党,为汉宜都侯冯参之后;冯鲂一支,其祖为冯异(颍川父城人),异生衍(京兆杜陵人)、玩二子,衍生元豹,元豹生鲂(南阳湖阳人)、鳞,其本属颍川冯氏。由其墓志叙谱混乱程度可见冯廓志文所载家世谱系多存假托嫌疑。在唐代,这种有意无意的假托郡望、攀附名门的现象却是十分普遍而且蔚然成风的。具体反映在志文中,墓志撰写人不仅把冯廓本人附会于京兆冯氏,而且将其二位夫人也都分别假托于太原介休郭氏及琅琊王氏。诚如刘知畿《史通》所言:“碑颂所勒,茅土定名,虚引他邦,冒为己邑,若乃称袁则饰之陈郡,言杜则系之京邑,姓卯金者咸曰彭城,氏禾女者皆云巨鹿。”[97]此外,据《中华冯史文典》[98]记载,甘肃境内冯姓支流有华池县冯家坡、西和县西高山乡冯家坪、陇西县宝凤乡冯家门、武威市冯良寨四支,而如今据志文可推知冯廓一系或为今甘肃冯氏之先。
(二)隋、唐检校官问题
志文提及的“合黎府”为隋地方军府之一,唐时改称折冲后因袭其建制,但根本的军事职能并未发生改变,如《田琬德政碑》有“以功授合黎府别将、历果毅,转折冲”之语。“合黎府”地域位于张掖郡,前已提及,兹不赘述。“检校”作为一种官吏任用方式,其含义及性质历隋至唐多有变化。如张东光研究,唐代的“检校官”主要分为“实履其任”和“假借官资”两种形式:“实履其任的检校官盛行于至德以前,内外诸司五品以上的特殊任用形式一般称为检校,性质相当于试用和权摄,待遇略低于同品正官。假借官资的检校官盛行于至德以后的使府中,虽不职事,但可据以累计官资,获得章服、班序和薨卒辍朝等特权。”[99]但不同于唐代的是,“隋代的检校官皆属于‘实履其任’的检校官”,其变化和复杂程度远不及唐。夏丽梅先生将隋代的“检校”适用形式分为五种,*此五种形式分别是:官员因丁忧去职或受处罚被罢官后重新起复,多给“检校”名号;官员遭谪降贬黜者给予检校官名号;官员以本官摄理他司者,亦加检校名号;官员叙军功政绩得迁升者,暂给检校官名号,不久可转授正官;地方州郡长官,由此州到彼州的平转中,有时也给予检校名号等。详见:夏丽梅《隋代检校官制度探究》,载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据志文叙述,冯廓“祖生,随千牛,出镇张掖,检校合黎府别将”的情况当属于“以本官摄理他司者”,即以本官“千牛”而检校合黎府别将。这又为研究隋代的检校官制补充了一条有益史料。
(三)唐会州折冲府问题
关于“会州”下辖折冲府名及数量唐志无载,仅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据《唐智悟律上人墓志》补得会州有“黄石”一府,谷霁光先生因之,并就“黄石府”所辖的户数、口数等均有相对的统计。*详见: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二十五史补编》,开明书店上海总店,1936年版,第7633页;谷霁光《谷霁光史学文集》,第一卷之《兵制史论》,江西教育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页。志文提及冯廓之父曾任“会州兴福府校尉”,按其地望应在今甘肃靖远县境内,因而此文不仅为唐会州增添“兴福”折冲府一条,对补史之阙大有裨益,而且关于会州所辖折冲府之户数、口数应当重新认识,对于研究当时会州的人口、经济、军事等问题无非具有重要意义。
(四)冯廓出仕、起家问题
志文叙述冯廓“起家郑王府帐内”,虽寥寥数字,但牵扯冯廓的起家官及入仕途径问题,应当引起充分的注意,然而《考略》对于“起家”及“帐内”的解释却过于简省。笔者以为冯廓乃是以“品子”身份为阶梯,以“帐内”为起家官,通过简试后正式入仕的。“起家”即“起家官”,历来词义多有变化,“自晋代以后,‘起家’专用于指初仕官吏”[100],而此处与之意同。王永兴先生称:“品子,以文武官六品以下,勋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成年男子充。”[101]结合志文所述冯廓之父出任兴福府正六品下校尉,按唐制,冯廓已具有“品子”的资格。“帐内”为唐代亲王府下属机构帐内府之属员,如史念海先生提出的:“帐内本身不是官,而是一种色役,与一般色役不同的是役满后也可以入仕。”“品子即可通过任亲事、帐内等进入仕途。”[102]又同前述《旧唐书》卷四三,志第二三云:“凡王公已下,皆有亲事帐内,限年十八已下,举诸州率万人以充之。皆限十周年,则听其简试。文理高者送吏部,其余留本司,全下者退还本色。”此条也与志文“十周考满”相印证,也说明了冯廓乃是以“品子”身份担任“帐内”一职起家,考核通过后官授陪戎校尉,而并非如《考略》所言简单的“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予官职”。值得重视的是,此为“品子”入仕问题提供了又一例证。
三、结语
冯廓约生于公元627年,卒于公元689年,官至陪戎校尉,是唐代一名基层武官。志文所述家世谱系多属假托,且铭辞部分有“谀墓”之嫌,并不可信。但其志石外观却制作别致古拙,内容涉及的如唐代会州折冲府问题和志主以“品子”入仕的途径等为唐代地方历史地理研究及官制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因而其艺术及历史研究价值就显得尤为厚重。但笔者因学力有限,其间所论难免多有纰漏,还有待于求教诸方家。
图1 志石全貌
图2 志身之阳
图3 志盖之阴
参考文献:
[1]陈辅泰,刘志华.靖远县新出《唐冯廓墓志》考略[J].档案,2014,(11).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5.1802.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六[Z].北京:中华书局,1975.1197.
[4][4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三·志第二三[Z].北京:中华书局,1975.1822,1833.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五[Z].北京:中华书局,1975.1390.
[7][23][26][57][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八·志第一八[Z].北京:中华书局,1975.1418,1418,1418,1415.
[8][唐]房玄龄.晋书·卷一〇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4.2644.
[10][宋]范晔.后汉书·卷三三·志第二三[Z].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17][宋]范晔.后汉书·卷三三·传第二三[Z].北京:中华书局,1965.1147,1149.
[12][96][唐]林宝.元和姓纂(第1版)·卷一[Z].北京:中华书局,1994.4,5-15.
[13][75][9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版)[Z].北京:中华书局,1995.1191,849,1191.
[15][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四·传第五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9.2982.
[16][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三[Z].北京:中华书局,1992.
[18][唐]李延寿.南史·卷五五[Z].北京:中华书局,1975.1371.
[19][唐]姚思廉.梁书·卷一八[Z].北京:中华书局,1973.289.
[20][清]叶昌炽.语石[A]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6册)[Z].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
[2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四·志第二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5.1902.
[22]乔凤岐.隋唐地方行政与军防制度研究——以府兵制时期为中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8.
[2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Z].北京:中华书局,1983.97.
[25][唐]魏徴.隋书·卷二九·志第二四[Z].812.
[27][50][9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二·志第二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5.1799,1803,1795.
[28][汉]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321.
[29]郭超.四库全书精华(第1版)·子部·第一卷[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41.
[30][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七·传第二七[Z].北京:中华书局,1975.2674.
[31][唐]魏徴.隋书·卷三七·列传第二[Z].1127.
[32][清]彭定求.全唐诗(第1版)·卷一二八·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33][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八·书第六[Z].北京:中华书局,1959.1366.
[34][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版)[Z].北京:中华书局,1979.387.
[35]纬书集成(下)[Z].[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1152.
[36][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正续[Z].上海:扫叶山房,1931.126.
[37][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七四·列传第一二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5.4517.
[38]刘文典.庄子补正(第1版)[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352.
[39][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四·乐书第二[Z].北京:中华书局,1959.1178.
[40][唐]令狐德棻.周书·卷四二·传第三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1.764.
[41]彭定求.全唐诗(第1版)·卷四四六·雪中即事寄微之待[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六十八·传第十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5.2429.
[4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五·本纪第五[Z].北京:中华书局,1975.97.
[44][唐]杜佑.通典(第1版)·卷三十一[Z].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871.
[45][唐]李林甫.唐六典(第1版)[Z].北京:中华书局,1992.732.
[46]楚辞[Z].王承略,李笑岩译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213.
[47][唐]范摅.云溪友议·弘农忿[A].[唐]封氏闻见记[Z].封演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03.
[48][唐]姚思廉.陈书·卷二六·传第二〇[Z].北京:中华书局,1972.330.
[5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六二·传第一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5.2390.
[52]为崔相陈情表[A].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一[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422.
[53][梁]萧统.昭明文选·卷三十六[Z].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1655.
[54][唐]刘知畿.史通通释·卷七·品藻第二十三[Z].[清]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88.
[55]彭定求.全唐诗(第1版)·卷二二〇·陈拾遗故宅[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56][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Z].北京:中华书局,1972.63.
[58][汉]刘歆.西京杂记·三馆待宾·卷四[Z].[晋]葛洪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25.
[59][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六·列传第六六[Z].北京:中华书局,1974.2526.
[60]张汉.周易会意[Z].成都:巴蜀书社,2004.1104.
[61][宋]范晔.后汉书·卷五三·列传第四三[Z].北京:中华书局,1965.1749.
[62]说苑今注今译·卷十[Z].卢元骏注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313.
[63][汉]班固.汉书·卷七一·传第四一[Z].3039.
[64]彭定求.全唐诗(第1版)·卷四四六·西湖留别[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65]水经注(第1版)[Z].[北魏]郦道元原注·陈桥驿注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390.
[66][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八·传第一八[Z].北京:中华书局,1959.2395.
[67]彭定求.全唐诗(第1版)·卷一三七·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69][唐]魏徴.隋书·卷五七·列传第二二[Z].1398.
[68][汉]班固.汉书·卷九一·传第六一[Z].3684.
[70][71][78][92][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A].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版)[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1][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吝·第二九[A].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版)[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83.
[72][汉]郭宪.洞冥记·卷四[A].百子全书(第5册)[Z].长沙:岳麓书社,1993.4071.
[73][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四·传第六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4.
[76][唐]魏徴.隋书·卷三〇·志第五二[Z].852.
[77][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八·传第五八[Z].北京:中华书局,1965.2225.
[78][92][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A].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版)[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755,28.
[79][83]周易正义[Z].[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2.157-158.
[80][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第1版)[Z].北京:中华书局,1994.586.
[81][汉]班固.汉书·卷七二·传第四二[Z].3058.
[8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七二·表第一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5.2598.
[84][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A].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版)[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68.
[85]彭定求.全唐诗(第1版)·卷四七三·咏欧阳行周事[Z].北京:三秦出版社,2008.
[86][晋]葛洪.抱朴子·卷第十三[A].诸子集成[Z].北京:国学整理社,1935.58.
[87][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六·传第六六[Z].北京:中华书局,1965.2466.
[88]李并成.有关王玄策的一条新史料[J].敦煌研究,2003,(2):59.
[8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一·志第二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5.1700.
[9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九·志第三九[Z].北京:中华书局,1975.1276.
[93][汉]郑玄注.礼记·檀弓上第三[Z].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
[95][汉]班固.汉书·卷二八·志第八下[Z].1646.
[97][唐]刘知畿.史通通释·卷五·邑里第十九[Z].[清]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45.
[98]冯邦.中华冯史文典(上)[EB/OL].http://www.tianwenxdqkx.cn/n/drspath/book/base/13305916/54a9d5e8fe16431fa9f77670b1ac4612/8c53040c22d5bcf5bfae499294da388e.shtml?bt=2015-06-29&et=2015-07-19&fid=28159068&username=lzdx.107-108.
[99]张东光.唐代的检校官[J].晋阳学刊,2006,(2).
[100][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M].韩昇,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64.
[101]王永兴.唐天宝敦煌差科簿研究——兼论唐代色役制和其他问题[A].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2]史念海.唐史论丛(第6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67.
(责任编辑杨士宏责任校对张瑞珊)
[收稿日期]2016-06-20
[作者简介]吴景山(1954—),男,河北保定人,教授,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金石学方面的研究;刘晓禾(1991—),男(回族),甘肃临夏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石学。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6)04-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