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疲竭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6-02-16王桂芳郭会越邹建芳
王桂芳,郭会越,刘 燕,邹建芳
(1.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2.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调查与理论研究•
医务人员职业疲竭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王桂芳1,2,郭会越1,刘 燕1,邹建芳1
(1.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2.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职业疲竭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职业疲竭感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健康体检、精神压力分析仪得出数据。[结果]调查150名医务人员,分为有职业疲竭感和无职业疲竭感两组,有职业疲竭感组94人,无职业疲竭感组56人。无职业疲竭感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抑郁、焦虑、胆固醇、血压、心电图、硬度指数、生理压力指数、心理压力指数、功能年龄差均低于有职业疲竭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疲竭感可以增加医务人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职业疲竭感;抑郁;焦虑;心血管疾病
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1]于1974年提出职业疲竭感一词,用于描述由于长期面临情感和人际压力的职业人员产生的认知与情感反应,着重从临床角度描述症状与治疗。Maslach[2]等人提出职业疲竭感的三维概念,即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职业疲竭感表现为高情感耗竭、高人格解体、低个人成就感状态。职业疲竭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职业疲竭感对员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可以影响人们心理、生理健康状况,又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用人单位的劳动生产效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增大,职业疲竭感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已成为职业人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国内在职业疲竭感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关注较多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而对其早期健康影响关注不够[3]。对职业疲竭感的早期健康效应的研究,可有助于人们早期识别职业疲竭感的效应,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疲竭感造成的严重健康损害。而且职业疲竭感的早期健康效应多是可逆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来缓解,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为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严重损害健康的疾病。为了了解医务人员职业疲竭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对某医院15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职业疲竭感、抑郁、焦虑调查,并进行了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心电图等项目健康体检,采用Mediea公司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测,从而得出工作压力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某医院医务人员150人,其中医生75人、护士75人、男性72人、女性78人,年龄23~60岁,平均(35.5±8.34)岁。为不影响研究结果,抽取样本时排除了肥胖和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1.2 方法
职业疲竭感评估中,采用马斯勒问卷,该问卷是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评估工具,调查了1104人样本中Cronbach α值为0.84~0.88[4]。抑郁自评量表采用1977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编制的流行病学研究用抑郁量表中文版评定,共有20个条目,使用4级赋分法。问卷内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0.89[5]。焦虑自评量表采用国内通用流行病学研究用焦虑量表,共有20个条目。使用4级赋分法。问卷内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6[6]。健康体检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心电图。精神压力分析仪检测包括血管硬度指数、强度指数、生理压力指数、心理压力指数、功能年龄。
1.3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
1.3.1 调查表
职业疲竭感调查问卷计算得分>2.5分则认为职业疲竭感阳性,≤2.5分则认为阴性。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均是将20个题的得分相加得到粗分,然后用粗分×1.25得到标准分。正常分界值均为50分,分值越高,抑郁、焦虑程度越高。
1.3.2 健康体检
血液标本为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测得甘油三酯>2.3mmol/L或胆固醇>5.20 mmol/L为血脂异常。血压检查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以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剔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1 mmHg=0.133 kPa)。心电图使用ECG-32A心电图仪进行检测,按照临床心电图标准进行诊断。
1.3.3 精神压力分析仪
采用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原理,分析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控心脏的相互作用,自动测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反映其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能力,评估和分析受测者的身体和精神压力负荷及功能年龄。硬度指数表示大动脉血管硬化程度,>9 m/s为异常;增强指数表示小血管变化情况,>0为异常。生理压力指数与心理压力指数都为>-1为异常,数值越大,压力越大。功能年龄是相对于实际年龄来说,大于实际年龄为压力较大,小于实际年龄为压力较小。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发放问卷155份,有效回收份数150份,有效回收率96.77%。职业疲竭感调查问卷分值>2.5为有职业疲竭感组,分值≤2.5为无职业疲竭感组。两组间性别构成及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某医院医务人员性别、年龄段分布情况
2.2 医务人员职业疲竭感情况
职业疲竭感的3个维度分别是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情感耗竭反映了工作紧张维度,描述个体感到自己有效的身心资源过度透支,表现出没有精力、过度疲劳等现象。人格解体又称犬儒主义,反映人际交往维度,描述个体以一种负性的、冷漠或是极端逃避的态度去面对服务对象和工作,表现为易怒、消极、缺乏情感投入等现象。个人成就感降低反映自我评价维度,描述了个体感到无能、工作没有成效,表现为士气低下、缺乏成就感现象。有职业疲竭感组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均高于无职业疲竭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职业疲竭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无职业疲竭感与有职业疲竭感的医务人员抑郁评分值分别为(44.44±8.46)分、(50.91±8.11)分,焦虑评分值分别为(44.13±9.46)分、(49.77±8.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精神压力分析仪检测数据结果
有职业疲竭感组血管硬度指数、生理压力指数、心理压力指数、功能年龄差均高于无职业疲竭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增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分析
注:*功能年龄差=功能年龄-实际年龄
2.5 健康体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心电图情况
两组间胆固醇、血压、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心电图结果分析
3 讨论
3.1 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现状
职业疲竭感是指个体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职业紧张,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因长期的职业紧张使得个体出现疲乏、焦虑、抑郁、工作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的现象[7]。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时间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使得医务人员成为职业紧张的易发群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此人群具有职业紧张、抑郁、焦虑、慢性疲劳等亚健康问题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职业疲竭感是一项新的职业心理卫生问题,近年来引起国内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界学者的关注。国外报道,由于长期工作压力而导致职业紧张,如果不加关注,继续恶化就会导致职业疲竭感[8]。职业疲竭感包含有身心疲劳和情感耗竭,是因长期职业紧张所引发的心理问题。高心理负荷主要表现为过分紧张、职业疲竭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9]。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环境和职业的特殊性,长期处于生理、心理紧张应激状态,更易导致抑郁、焦虑、疲竭等情绪障碍问题,如果不及时调节这种心理问题,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并影响其预后。
心率变异性是反应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标志,而自律神经系统不但是我们应对压力的主要防线,而且显示压力早期主要症状[10]。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时,心率变异性越高,身体状况越好,一旦两者任意一方或双方的活性增强或减弱,则会发生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失衡[11]。心率变异性是预测职业紧张、职业疲竭状况的有效指标。通过对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测定,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从健康体检、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等多角度综合评价医务人员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性状况,早期发现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变化,并进行相关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高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职业紧张有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趋势[12]。职业疲竭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问题与职业紧张有一定关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疲竭感组胆固醇、血压、心电图、血管硬度指数明显高于无职业疲竭感组,表明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脏疾病与职业疲竭感、抑郁、焦虑等心理有密切关系。其发生机制可能有如下几种[13]:(1)抑郁和焦虑障碍可引起心率变异性下降,使室性心律失常和其他恶性心率失常的发生阈值降低,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性;(2)情绪障碍患者交感张力升高,可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3)抑郁患者血中儿茶酚胺、白细胞介素增高,造成对心肌的不良反应;(4)情绪障碍患者血小板活性增高,造成血黏度增高,血栓形成,促进冠心病的发生。(5)焦虑患者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轴,致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分泌增加,继而引起血中游离脂肪酸和升血糖素的增加,同时通过中枢和周围神经递质作用,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久而久之致血压升高。
职业疲竭感可增加医务人员的抑郁、焦虑心理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职业疲竭感组的抑郁得分(50.91±8.11)明显高于无职业疲竭感组的抑郁得分(44.44±8.46)。有职业疲竭感组的焦虑得分(49.77±8.84)也高出无职业疲竭感组的焦虑得分(44.13±9.46)。生理压力指数、心理压力指数、功能年龄反映职业人群压力大小。有职业疲竭感组生理压力指数、心理压力指数、功能年龄实际年龄差明显高于无职业疲竭感组。由此可见职业疲竭感在职业人群中不容忽视,它可以导致其它有关心理健康问题。
3.2 职业疲竭感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职业疲竭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在心血管病疾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14]。如果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机体在这些危险因素长期刺激下,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反应性的变化,从而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5]。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评价和健康状况监测,加强预防干预措施,使医务人员获得更人性化的职业环境,获得更高的健康保证。
3.2.1 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有利于缓解医务人员生理、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问题,也可以使消极的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得到某种程度的发泄。因此,对于身体、心理压力同时存在的医务人员来说,多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3.2.2 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一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二是保证必需的睡眠时间,三是清谈饮食,四是定期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并及时干预。
3.2.3 生物反馈治疗
多伦多的Nolan[16]等通过3个临床中心对冠心病伴有多种情感障碍的患者进行以放松为中心的生物反馈治疗,并以自我放松作为对照组,治疗的结果提示生物反馈不仅可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可明显增加心率变异性,平衡自主神经系统,减少心电不稳定和心室复极的离散度,预防室性心律失常,使冠心病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明显降低。
3.2.4 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就是及时调节心情,保持乐观向上、轻松愉快、豁达开朗的心态。一是运动调节。运动是转变情绪的良好方法,当情绪抑郁、焦虑时,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跑步、做瑜伽、打太极等,这样可以使自己全部身心沉浸于运动中,享受运动乐趣,有效改善情绪。二是音乐调节。音乐可以直接影响到大脑边缘系统即“情绪脑”,具有振奋精神的功效,同时音乐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促进消化。三是暗示调节。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抑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缓解心理压力,调节不良情绪。四是呼吸调节。深呼吸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急躁等情绪。工作闲暇之余也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做呼吸训练,使情绪得到良好的调节。
[1] FREUDENBERGER.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burnout and health[J].Psychol Health,2001,16:607-611.
[2] MASLACH.Job burnout: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J].Am Psychol Soc,2003,12(5):189-192.
[3] 戴俊明,吴建华.上海市卢湾区3种不同职业人群职业紧张程度的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3):333-335.
[4] 戴俊明,余慧珠,王祖兵,等.职业人群职业疲竭感的信度与效度评估[J].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2006,24(4):229-231.
[5] 肖 凉,季建林,张宝寿,等.城市人群中抑郁倾向及抑郁症的发生率调查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200-201.
[6] 吴炽熙(译).职业卫生流行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7] BOLES JS,DEAN DH,RIEKS JM,et al.The dimension a lity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ll business owners and edueators[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00,56(1):12-34.
[8] WALLA CE,M.LEVENS.Blue collars tress[M]//L.COOPER,R.PAYNE.Causes stress at work.New York:John Wiley,2003.
[9] 杨菊贤.亚健康的发生和预防[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13(1):9-11.
[10] 田小园.157例正常成年人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1999,4(4):171-173.
[11] 张 荣.心率变异性研究[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9,14(6):367-369.
[12] 鲍含成,韩向午.职业与心血管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13] 李超平,时 勘,罗正学,等.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70-172.
[14] 潘举升.高温对职业暴露人群的心血管影响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12):49-50.
[15] 席凤英.ICU护士压力与身专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志,2010,16(1):54-56.
[16] NOLAN RP,KAMATHMV,FLORAS JS,et al.Heart rate valiability biofeed-back as a behavioral neurocardiac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vagal heart rate control Am Heart[J].Stress Med,2005,(149)(1):1137-1138.
(本文编辑:张永光)
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of job burnou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edical staffs
WANG Gui-fang1,2,GUO Hui-yue1,LIU Yan1,ZOU Jian-fang1
(1.ShandongAcademyofOccupationHealthandOccupationMedicinePrevention,JinanShandong250002,China;2.JinanUniversity,MedicineandlifeScienceofShandongMedicalSciencesAcademy,JinanShandong250002,China)
Objectiv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risk factors of job burnou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edical staff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 basis for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Obtained data through job burnout questionnaire,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anxiety self-assessment scale,physical examination,mental stress analyzer meter. Results Investigated150 medical staffs,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job burnout and without job burnout,there were 94 staffs in job burnout group,and 56 staffs were in without job burnout. The differenc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depersonalization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depression,anxiety,cholesterol,blood pressure,electrocardiogram,hardness index,physiological pressure index,the index of psychological stress,functional age in without job burnout are lower than what in job burnout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s Job burnout can increases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edical staff.
job burnout,depression,anxiety,cardiovascular disease
2016-02-26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5.01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HL021)
王桂芳(1985-),女,山东济南人,在职研究生,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职业病临床护理;心理、职业紧张等方面的研究。
邹建芳(1966-),女,山东济南人,硕士,主任医师,硕导,主要从事职业病、心理、职业紧张等方面的研究。
R192
A
1003-2800(2016)05-0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