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音乐教育的国外经验借鉴与三维结构体系建构

2016-02-15李丽娜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师资儿童音乐

李丽娜

(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特殊音乐教育的国外经验借鉴与三维结构体系建构

李丽娜

(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特殊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新世纪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向。从教育体制、教育制度和基本状况等方面对中外特殊音乐教育进行客观比较,分析我国特殊音乐教育领域的不足,并提出基于国外经验的特殊音乐教育三维结构体系的构建策略。

特殊音乐教育;国外经验;三维结构体系

特殊音乐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分支,其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谐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虽然在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特殊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音乐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面对这一现状,对国内外特殊音乐教育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对国内特殊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深思,并通过对国外相关经验教训的借鉴,促进我国特殊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特殊音乐教育的内涵、作用和意义

(一)特殊音乐教育的内涵

特殊教育是使用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特定的培养目标的教育[1]。根据上述特殊教育的定义,我们将特殊音乐教育界定为由特殊教育机构提供的,以满足有特殊音乐需求儿童而设计的教育方式和相关服务。

本文研究所指的特殊儿童主要包括智障儿童、视力障碍儿童以及自闭症儿童。对上述儿童开展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合他们特殊的理解和接受特征。因此,在音乐知识、音乐技巧、音乐表现以及音乐感受方面都与普通音乐教育有明显的不同。由于我国的特殊音乐教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其所做的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的重点在由特殊教育机构提供的特殊音乐教育。

(二)特殊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特殊儿童通过音乐学习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特殊儿童在认知和理解能力上与正常儿童存有明显的差异,造成他们在审美领域的直观体验不足,进而影响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音乐教育,特殊儿童可以在音乐中展开对美的事物的想象,借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

其次,特殊儿童可以通过音乐学习,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体现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德育功能。特殊儿童往往具有明显的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不合群。通过对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此外,通过集体音乐实践,还可以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和协作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特殊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康复和补偿意义。例如,通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可以使视力障碍儿童以其他的感官替代视觉,恢复一定程度的安全感,有助于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特殊音乐教育对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类似的作用,可以促进他们的生理恢复和心理上的康复。

二、中外特殊音乐教育规制的对比

世界各国基于历史、经济、文化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特殊音乐教育规制。虽然我们不能照搬国外模式,但是对中外特殊音乐教育规制的对比,仍然可以引发对我国特殊音乐教育的深刻思考,寻求制约特殊音乐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一)法规和政策层面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一切社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特殊音乐教育的开展也需要相关的法律作为保障。近年来,经济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了法律对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在该领域的立法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美国是世界上实施特殊教育立法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EAHCA, PL94-142,1975)、《残障者教育法修订案》(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lion Act,105-17,1997)、《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在艺术教育标准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编写而成的。本项目由美国教育部、全国艺术基金会、全国人文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资助由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负责使用。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特殊音乐教育的实施、保障和评价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国在特殊音乐教育的立法与政策制定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部分政策的规格较低,难以起到约束作用;部分文件的条文比较空洞,缺乏实际操作性。

(二)教育体制层面

首先,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同,社会主义的国家体制决定了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几乎全部为公有制[3]。西方发达国家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包括特殊音乐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都趋向于市场化。主要表现为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自治化、行政管理自主化、教育结构多元化,以私立学校为主,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其次,美国很少设立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所有的特殊儿童都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英国虽然设有特殊教育学校,但是近年来受到全纳教育理念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在逐年递减。目前我国的特殊儿童教育大多在单独设立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虽然我国设有特殊教育学校1700多所,但是在校生人数仅有40多万人,与1500万特殊儿童规模相比,特殊教育资源仍然严重不足。

(三)特殊教育意识层面

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经济发达国家对特殊音乐教育的态度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育投入与就业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教育评价是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尽管国外的特殊音乐教育也存在水平考试等类似的评价活动,但其主要目的是作为教学情况的评价依据,而不是依此对学生进行排名。教师对学生关注的重点在生活中的音乐意识和音乐感受,而不是课本上教条的理论。另外,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特殊音乐教育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其中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财政保障责任。例如,日本的《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1952年)和《义务教育各类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1958年)等相关法律中有明文规定,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其经费均由政府全额拨付。而我国的特殊教育带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倾向,其中的音乐教育属于辅助教学性质,一般不属于特殊教育中的主干课程,特殊教育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也相对不足。而音乐教育属于西方发达国家特殊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都十分重视。

(四)教育模式层面

特殊教育发达的国家往往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高水平的硬件环境和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特殊班级的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竞争压力,特殊学生也可以与正常学生一起交流学习,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虽然有巨大的进步,但是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特殊音乐教育一般都是教师教、学生听,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这虽然与我国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活泼好动、富于表现力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

(五)教育实践层面

在特殊音乐教育的课程编排上,我国的现状是教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课时安排相对不足。虽然国外的特殊音乐教育课程开发水平较高,教材体系也相对完整,但课时量不足是中外特殊音乐教育面临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音乐课程的开发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尽管教育部在1986年刊印了第一版盲人学校的音乐教科书,并于1997年和200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但是教材内容仍然不能反映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难度偏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在师资方面,国外对特殊音乐教育的要求普遍较高,特殊音乐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待遇水平,因此师资相对比较充裕。在我国,由于特殊教育需求迅速增加,而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因此特殊音乐教育的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学任务繁重。例如,北京市盲人学校共有250名学生,但是只有4名音乐教师,师生比达到了1∶62.5,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师资严重不足,难免会有一些不合格教师进入特殊音乐教育领域。以北京、上海市的4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数据来看,所有15名音乐教师中,只有6名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其中非音乐专业教师有6人,占1/3还多。一线城市尚且如此,普通城市和边远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三、基于国外经验的特殊音乐教育三维结构体系建构

全球化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给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特殊音乐教育经验提供了便利。通过与国外特殊音乐教育的对比,我们可以对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当然,世界各国的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和教育观念有较大的差异,我们不可能将国外的成功经验直接照搬过来,而是应该立足国情、洋为中用,努力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音乐教育体系[4]。本文从特殊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基本理论以及具体的教育模式三个不同维度对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展开研究,并试图构建出三维立体式的特殊音乐教育结构体系,为我国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教育功能之维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觉能力,具有德育、智育和美育等多重教育功能。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音乐教育除了具有上述基本功能之外,还在特殊儿童的审美教育、行为矫正以及心理构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成为特殊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和价值所在。

当前我国的特殊音乐教育具有明显的去职业化倾向。首先,我国的特殊音乐教育既不承担升学任务,也不承担职业教育责任,从而成为特殊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处境尴尬、可有可无的课程。其次,我国特殊音乐教育使用的是普通音乐教材,并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不能针对特殊儿童因材施教,泛化了这些儿童音乐潜能的发挥。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重新进行特殊音乐教育功能定位。要针对特殊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编制合适的音乐教材,并采取适合特殊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现状,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特殊音乐教育纳入特殊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体系。

(二)教育理论之维

特殊儿童相对于普通儿童一般都存在发育程度、身心障碍以及学习困难方面的诸多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较一般儿童更为明显。此外,特殊儿童教育往往采用异质同班的教学模式,因此将班级授课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能够对每一个特殊儿童的具体需求进行有效兼顾,是当前的特殊音乐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个别化教育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采用适合不同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特殊儿童的各种生理与心理发展资料,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状态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尽量缩小班容量,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因材施教。对走读生要建立家校联络和沟通机制,通过对学生动态及时准确的掌握,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特殊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综合性学科,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提升我国的特殊音乐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借鉴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世界范围内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形成了四大音乐教育体系*20世纪国际上涌现了许多音乐教学方法,而能够真正存活下来并顺利进入普通教学实践的教学法主要有四种:瑞士的雅克—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和来自美国的综合音乐感哲学。这四种音乐教育方法已经形成了构建21世纪音乐教学环境最为有效的途径。。尽管这些教育理论针对的是普通音乐教育,但是从特殊音乐教育的特征出发,对上述理论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就可以构建出我国特殊音乐教育理论。例如,达尔克罗兹教育模式可以对听力障碍儿童的音乐教学提供有益借鉴,但是听力障碍儿童无法准确把握旋律与音高,因此只能进行“拍律变化练习”,而不应进行“情感表现”方面的练习。

(三)教学模式之维

1.教学机构设置。面对我国特殊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全纳教育模式。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还可以促进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需要逐步打破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二元分离的教育结构体系,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研究[5]。当然,对于中度和重度残障儿童,还需要集中在特殊教育班级或学校进行教育,而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

2.师资问题。面对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师资不足、整体素质较低的现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师资培训模式,逐步打破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师资界限。一是通过相应的财政支持,鼓励普通音乐教育师资向特殊音乐教育领域流动,充实特殊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二是加强特殊音乐教育师资考核与管理工作,同时改善其工作环境,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量,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三是加大特殊音乐教育教师的在职或离职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3.课程改革。针对我国特殊音乐教育课程单一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组织编写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音乐教材。教材中不仅要选用民族传统音乐作品,还要适当选择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既要注重音乐教材的文化属性,又要兼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此外,各学校要重视特殊音乐教育,适当加大音乐教育的课程比重,尽快建立起适应特殊教育的音乐课程体系。

4.教学方法。基于特殊音乐教育的功能,各学校既不能将特殊音乐教育等同于音乐知识普及,也不能搞成过分专业化的技能训练。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选择要适合特殊儿童的生理特征,秉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既有普及性教学活动,又有针对特殊专长儿童的提高性训练。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要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欣赏、后表演,切忌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1]肖非,刘全礼,钱志亮.本土化的特殊教育研究:朴永馨教授学术思想探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3-10.

[2]郑瑾.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感知觉培养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1(10):162.

[3]别克.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1):60-61.

[4]连赟.当前国外特殊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2(S2):394-398.

[5]邓猛,景时.从随班就读到同班就读:关于全纳教育本土化理论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3(8):3-9.

2016-04-03;

2016-04-18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唢呐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发展的研究”(SK2016A1012)。

李丽娜(1984-),女,辽宁丹东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及教学。

J603

A

1671-9476(2016)06-0143-04

10.13450/j.cnki.jzknu.2016.06.34

猜你喜欢

师资儿童音乐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音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