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2016-02-15刘毅佳
刘毅佳
(洛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对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刘毅佳
(洛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当前,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从核心竞争力、就业定位等方面剖析了就业难的原因,从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提出构建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特色,提升非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强化非师范生的就业责任等对策。
非师范生;就业规划;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高师院校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纷纷通过增设非师范专业拓展办学空间。当前,在许多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已占学校的半壁江山,非师范专业建设不容忽视。然而,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对非师范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和足够的专业建设准备,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不具备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提升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毕业生就业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地方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非师范生核心竞争力不强
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中心体现,决定着毕业生在激烈就业竞争中的实力。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的核心竞争力明显不强,主要表现在专业特色不突出和实践技能缺失。
首先,非师范生培养缺少专业特色。一般来说,师范院校的强项是师范教育。由于多年来师范教育形成的学校传统、师资配备以及国家支持等方面原因,在教师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学校的重点学科、精品课程、优秀教师多集中在师范类专业,而在非师范类专业建设上经验不足、师资力量弱、实验实训条件差。多数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盲目地跟着潮流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或根据自身师范强势专业的特点开设差别不大的相近非师范专业。办学过程中,又自觉不自觉地用办师范专业的思路和模式去套这些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缺乏特色,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教育领域比不过师范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又无法与综合类、专业类院校的毕业生抗衡,处于两难境地。
其次,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实践技能普遍较差。因为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类专业普遍办学时间短,实验实训条件没有积累且投入不够等问题大多数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地方高师院校过去自成体系,现在往往未能与校外企业搭建良好的就业实践平台。非师范专业的专业实践方面,很多学校放任学生自主实习,没有专门跟踪和指导,使得非师范类学生专业实践不到位,实践能力差。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关注的是低成本、高效率,希望花费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招聘到本单位可以很快上手的有用人才。而地方高师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由于实践教学不到位,其毕业生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这就导致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非师范生缺乏主动的就业规划
首先,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思路狭隘、方向模糊。地方高师院校的非师范生不少是在成绩达不到师范专业招生标准后调剂到非师范专业的,他们对所学的专业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不足,兴趣不高,又因为受到身边师范生就业环境和待遇的影响,不少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盲目地向师范生看齐,将求职目标锁定在工作稳定的教育行业,导致他们弱化自己的专业方向,淡化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其次,非师范生缺乏主动的就业规划。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大学生缺乏就业规划,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明确的就业规划,按照设计的就业方向去努力完善自己。但是在实际开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胜任对非师范生就业指导的教师不足,就业课程在时间上缺乏连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对就业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仅仅把它当成必须完成的课程,没有将教师的引导主动转化为探索和规划。不少非师范生认为就业是毕业后的事情,上学期间没有就业规划和相应的能力培养,找工作的时候盲目出击,不考虑自身条件,片面追求待遇和稳定,追求热门岗位,加剧了自身就业的难度。
二、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解决非师范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作,单单依靠学校或是学生个人都是不行的,除社会因素外,需要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共同努力。
(一)完善非师范专业的培养体系,强化专业特色建设
地方高师院校目前处于转型期,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设置非师范类专业时,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非师范专业,要定期分析该专业的市场需求,对于实际应用性不强、社会需求不大的专业要果断调整。对于有市场需求的专业,要大力扶持,进一步完善提高,适当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小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对于新开设的专业,要认真调研分析,做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预测,将学校的资源和开设专业有效结合,在充分考虑市场容纳度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应该切实重视非师范专业建设,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非师范专业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加大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应用背景、熟悉专业领域的非师范专业师资,努力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品牌。
(二)重视学生的技能实践,增强非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一,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由于非师范专业的实践应用性,学校应加大非师范生实践教学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加强学生技能实践的校园环境。一要加强非师范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因为非师范专业设置时间短,实验实训条件差,需要持续加大投入,逐步加强这些专业实验实训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建设,以满足这些非师范专业的教学需要。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一方面要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请进来开设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教学,将真经传递给学生,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非师范生的实习基地建设。选定一些规模较大、条件较好而且热心接受学生实习、实践的企业作为稳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去,到企业接受实战性训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三要成立专门的非师范生实习管理机构,让非师范生的实习有人操心有人管,建立前期有培训、中期有监督和指导、后期有总结反馈的有效实习机制,把非师范学生的实训、实习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实习实训效果。
第二,地方高师院校要高度重视非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一要下大力气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目前,就业指导已是贯穿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就业指导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职业定位的准确性和就业质量的高低。因此,高校要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真正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和建设,加大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让他们参加会议培训、深入企业,不断接受新知识,了解新情况,历练社会和企业工作经验,提高就业指导能力。二要建立就业指导长效机制。解决非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要长期重视,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策略,要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一以贯之,分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意识培养、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能指导等,逐步使就业指导规范化、实质化、新颖化、圆满化,真正发挥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三要建立服务于非师范毕业生的强有力就业服务机构。一方面,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尽最大可能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疏通就业渠道,拓展就业领域,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为非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空间。另一方面,经常了解社会、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馈,为这些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要及时告知在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让他们根据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而努力塑造自我,以利于毕业后更好地接受社会的挑选。
第三,学校要精心营造有利于非师范生就业的多元文化氛围。高师院校的传统优势为师范教育,以师范教育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已形成序列和规模。而非师范专业建设对地方高师院校来说还在探索和完善阶段,有助于非师范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适应非师范专业建设需要,营造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校园文化向创新创业方向发展。要积极邀请专家举办就业创业讲座,组织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在校创业的孵化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尝试创业,积累创业经验。要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营造氛围,对创业大赛中产生的优秀团队创业计划进行全方位的扶持,努力使其转化为经济实体,创造经济效益。通过这些有利于非师范专业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这些校园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明确就业方向,加强非师范生就业责任
首先,非师范生应该及早明确就业方向。非师范生应尽早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大学是一个提倡自主学习的地方,除完成课堂学习外,学生有时间、有余力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来充实完善自己。学生如果没有明确就业方向,在学习上就可能提不起劲儿,或者盲目地跟风读书,不能有效形成有利于就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结构。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结构支撑,势必就业竞争力不强。因此,非师范生应该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积极参与就业指导活动,通过主动的自我探索和对就业环境的调查及实践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就业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按照规划去充实完善自己。
其次,非师范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后,非师范生应该根据职业需求端正学习态度,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掌握牢固的专业能力;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提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非师范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按照“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路,多渠道选择就业岗位。多数非师范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期望到大城市去,到社会地位高、工作相对稳定、专业对口的单位去工作,这本来无可厚非。但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目标过高或过于单一,势必增加就业难度。且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形势时常发生变化,甚至是急剧变化,有的职业在目前光鲜靓丽受人追捧,但可能在数年内跌至低谷;有的职业目前还不起眼,但却会在未来大放光彩。因此,非师范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争取和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根据自身优势和能力合理定位,“从低处做起,向高处攀登”,乐于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急需用人的中小型企业去。
[1]方忠.略谈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9(4):74-75.
[2]易忠.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9-90.
[3]巩岩.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0(7):214-215.
[4]刘建荣.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论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95-97.
[5]徐敏珊.新时期提高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教育实效性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65-68.
[6]李国栋,杨小晶.地方高师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就业压力的差异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5):154-157.
2015-12-01
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2015年度专项调研课题“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QSNYJ2015054)。
刘毅佳(1987-),女,河南洛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研究。
G648.4
A
1671-9476(2016)06-0106-03
10.13450/j.cnki.jzknu.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