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传统工艺背后的村庄、居民和生活
——2016周口师范学院暑期科技人类学研修班纪实

2016-02-15包艳杰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周口研修班研究员

包艳杰

(周口师范学院 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1)



探寻传统工艺背后的村庄、居民和生活
——2016周口师范学院暑期科技人类学研修班纪实

包艳杰

(周口师范学院 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1)

2016年7月17-20日,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二期暑期学术研修班。本期研修班以“人类学视野下沙颍河流域传统工艺”为主题,以专题讲授、田野调查、田野总结及研讨形式进行。广西民族大学韦丹芳研究员受中心邀请,对周口师范学院20余名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科技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专题指导。

一、田野调查的基本操作与技巧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学家的基本功。如何选题、如何进入田野是困扰初学者的关键问题。因此,韦研究员有针对性地讲解了选题注意事项及快速进入田野的基本工具。她认为,依托个人或团队学术经历、兴趣点和研究基础,遵循必要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项目选择至关重要,同时应该明确调研主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田野点筛选。确定选题之后,在文献准备的基础上与当地民间社会的基本文化特征结合起来思考,形成假设,作为进入调查社区的切入点,并拟定具体调研提纲。为了使学员们直观感受到根据调查研究目的不同,选择和确定调研提纲时应注意的事项,韦研究员以《贡川纱纸调查提纲》和《苗族水碾调查提纲》为例,做了具体展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组成调研团队并做好充分的文献准备有助于在田野中发现问题。近几十年,随着科学分工向知识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一个群体,共同从事同一次田野工作的情况日益增多。所以,根据调查课题性质,以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主导,同时选择各方面专家参加,不失为组建一个好的调查团队的基本原则,另外,团队调查人员中最好有女性,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

为了便于大家快速进入田野,韦研究员详细讲解了大事记、本土智慧图、仪式及信仰图、自然资源管理图、文化与传统历、农事历、家谱等七个社区调研的实用工具。传统工艺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并通过经验积累不断传承,旨在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生存问题的知识、技能、技艺和技巧,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反映了文化多样性。因此,对传统工艺的人类学考察应该注意知识产权问题、传承与发展问题、保护问题、核心技术问题、与其他行业的关系问题、起源与传播问题、工艺文化、人才培养、工业科学化问题、工匠生命史、技术史、工艺礼俗与艺术、工艺发展历程、工艺流程、产业提升策略等。

二、科技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韦丹芳研究员是吸取科技史与人类学研究精华开展研究工作的佼佼者,她结合自己的实践——《贡川纱纸的人类学研究》《老挝铜鼓及铜鼓文化研究》详细介绍了科技人类学的理论。

科技人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领域,一方面是人类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从社会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的一个领域。韦研究员认为,科技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如果为现代的技术,则不能忽略科学,因为当代的技术与科学密切相关;若以传统技术为研究对象,则无须过多考虑科学。科技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科学技术可以归为物质文化,即文化系统中的第一层次,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往往只侧重和停留在第一层次的研究,即对科技本身的研究。而科技人类学的工作则强调通过第一层次文化来挖掘第二层次的制度文化和第三层的心理文化,即将这三种文化高度整合在一起。

人类学家主要通过田野工作来搜集资料并验证依据理论所提出的各种假设,在田野工作中马林诺斯基倡导的参与观察法是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即对一个社区及其生活方式进行持续的研究。参与观察法随着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而成功地运用到农业社会和当代工业社会的研究中。韦研究员认为,在田野调查中要将主位与客位结合运用,以主位的观点来理解文化,以客位的观点来分析文化事项,将两者有机结合才会得出深入的见解,才可以从文化表象的分析透视出深层的含义结构,才可以从表层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中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在梳理了传统人类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韦研究员介绍了关注科学技术的人类学理论流派。人类学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为研究科学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韦研究员认为:在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研究中,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楚科技背后的文化,而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科技只是整个文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一点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此外,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跨文化比较、地方性知识等人类学理念的引入,也给科技研究赋予了新的内涵。定性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以小见大、长周期的定点研究,主客位研究和参与观察法为科技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

三、田野工作总结与研讨

人与环境的接触产生了经验,这种经验既包括环境作用于人的时候,人适应环境的经验,也包含人主动作用于环境时改变环境的经验,它类似以吉尔兹为代表的人类学家提倡的地方性知识概念,即来自当地文化的自然而然的东西。在这组经验的动态平衡中民间传统工艺产生并逐渐完善,得以代代传承。因此,在传统工艺背后凝聚着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复杂关系,解读工艺更需要借助多学科视野,发现工艺背后的自然、社会与人。鉴于此,在田野调查环节中,研修班全体学员按照学科背景及性别分为六个小组,进入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及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对中华老字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汝阳刘毛笔传统制笔工艺进行分组调研,访谈结果以PPT形式分别进行汇报和研讨。冯庆华、李满仓、张浩、王振顶、李含飞、张迎甫六位老师分别代表调研小组以“手艺人的生活节奏”“汝阳刘村的自然资源分布”“家族信仰与蒙恬信仰”等主题进行了汇报。韦研究员做了细致深入的点评,她强调:制作农事历是进入田野的切入点,目的是了解某行业的人如何生活,在特殊的时间点如何安排生存;绘制仪式及信仰图,应注意了解依然存在的各种仪式及信仰的意义与价值,要寻找出具体案例,并以恰当的方式叙述出来等。

本期研修班是周口师范学院第二期关于人类学主题的研讨活动,经过系统、集中学习,来自校内不同学科背景的学员对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逐渐熟悉,并对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在研修班结束之际,韦研究员希望大家能够以本次活动中所体验的调研工具作为初进田野的尝试,勇敢地走出理论与课堂,真正走向田野,在实践中熟练、灵活运用田野调查技巧,做扎实田野调查工作,既要关注田野调查中显示出的“物”更要看到“物”背后的人。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张浩副主任代表全体学员向韦研究员的辛苦授课与田野指导致以衷心的感谢,并对研究团队成员寄予希望:“本期研修班学习虽然结束了,但结合本区域特色资源的人类学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相信我们的团队能够齐心协力,在事业征程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周口研修班研究员
记忆老酒
港口安全管理高级研修班开班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贾康研究员
蒋保江研究员简介
第二期中药资源管理人才研修班
郭占恒研究员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周口地下水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