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

2016-02-15吴晓丽李丽陈瑞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肠病肠壁肠系膜

吴晓丽 李丽 陈瑞鑫

探讨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

吴晓丽 李丽 陈瑞鑫

目的 研究分析肠壁缺血性病变使用64排CT诊断的效果。方法 为我院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使用64排CT诊断,探讨临床中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的对比性。结果 患者接受了64排CT诊断,有96%的患者检查出血管狭窄、46%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28%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22%的患者检查出腹主动脉狭窄。结论 64排CT可以有效的诊断出肠壁缺血性病变疾病,具有较高准确性,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安全性高,时效性较好。

64排CT;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价值

肠壁缺血性病变是肠道供血不足导致的疾病,会引起代谢异常症状,属于常见综合征。该疾病患者临床中主要表现是腹痛,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2]。临床上根据症状可以将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或者慢性缺血性肠病。急性肠病在临床上由于表现的症状体征没有特殊性或不典型,所以容易被误诊,同时还可能伴有多种并发症,危险性大,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3]。近年来,我国的人口逐渐走向老年化,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来越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导致缺血性肠病的患者也逐渐增多,诊断出病例比以往有所增多。所以,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临床中十分有必要接受诊断和治疗,此次就我院的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64排CT诊断的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的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年龄38~86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共有32例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脂,21例合并冠心病。

1.2 方法

采用64排CT机为患者实施诊断,相关人员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定位扫描,之后对患者的整个腹部实施螺旋容积扫描,扫描的范围从患者的膈肌水平至患者耻骨联合下缘处,扫描时间为4~8 s,扫描的层厚为0.625 mm。完成以上扫描之后,为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实施增强扫描,为患者实施CT扫描的造影剂为碘普罗胺,先将75 ml的造影剂,经患者的肘静脉注入然后再注入20 m l生理盐水。注入速度为3.5~4.0 ml/s。CT扫描值在达到阈值之后,进行触发动态三期扫描,将层厚设置为0.625 mm,电压设置为120 kV,螺距0.5~1.0。将64排CT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的技术对患者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将扫描的64 排CT图像交由2名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分析,取2名专家的一致意见为统一的观点。

1.3 观察指标[4-5]

对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经64排CT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2 结果

患者接受了64排CT诊断,有96%的患者检查出血管狭窄、46%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28%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22%的患者检查出腹主动脉狭窄。

3 讨论

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发病初期并没有显著的症状,如果不获得有效治疗,那么患者的病情就会继续恶化,导致其穿孔和坏疽,患者会有急性腹膜炎表现存在,严重的患者因此还会中毒休克,对其生命产生威胁[6-7]。所以,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肠壁缺血性病变临床中的初期症状以腹泻、血便、腹痛为主,患者的腹痛主要是左下腹和肚脐附近,患者的血便和腹痛持续时间为2~3天,患者在接受了治疗之后,其症状会有显著的改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如果属于动脉缺血情况,那么发病就比较急,如果是静脉缺血情况,那么发病就比较慢,临床中两种类型的症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性,所以误诊和漏诊情况存在,患者因此而病情恶化,延误治疗。患者可能病情会突然严重,导致其生命有危险,应该在确诊后积极开展治疗工作。

使用64排CT检查,能够对血管内栓子、肠壁内栓子进行分析,了解缺血的部位和静脉侧支循环情况[1],以此来分析患者的病情,为诊断提供依据。使用64排CT检查能够让患者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的病变部位、出血部位进行了解,为治疗提供参考。此次研究中,有96%的患者检查出血管狭窄、46%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28%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22%的患者检查出腹主动脉狭窄。

总而言之,肠壁缺血性病变使用64排CT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临床中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率,让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因此我们推介在临床中为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使用64排CT检查,及时提供治疗。

[1]张凯,童三龙,雷鸣峰,等.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3):87-89.

[2]刘峰,马军. 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541-542.

[3]钱家新.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46-2047.

[4]李水连,郭永飞,余水全,等. 急性缺血性肠病应首选多排螺旋CT检查[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9):665-667.

[5]马跃虎,吴刚,刘浩,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14,54(43):48-50.

[6]郑丹,王萍,张恒,等. 探讨两种无创方法-肠道血管64排CT和结肠镜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6):376-377.

[7]周杰,关晓英,刘玲.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2):232.

To Exp 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64 Slice CT in the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Ischem ia

WU Xiaoli LI Li CHEN Ruixin Department of Imaging, Daqing Second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461,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64 slice CT in diagnosis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ischemic lesions were chosen in our hospital using 64 slice CT diagnosi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Results Patients underwent 64 slice CT diagnosis, 96% of the patients examined the vascular stenosis, 46% of the patients exam ined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tenosis, 28% of the patients examined a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stenosis, 22% of the patients examined by abdominal aortic stenosis. Conclusion 64 row CT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the intestinal wall ischemic disease, with high accuracy, will not give the patient trauma, high safety, timeliness.

64 slice CT, Intestinal wall ischemic lesion, Diagnostic value

R 574

A

1674-9308(2016)26-007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6.044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影像科,黑龙江 大庆 163461

猜你喜欢

肠病肠壁肠系膜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