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研究

2016-02-15张丽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心身健康状况总分

张丽娜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研究

张丽娜

目的 了解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生心身健康进行研究。结果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各维度及总分在性别、专业、年级、民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方面无差异。结论 医学院校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医学生心身健康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医学人才。

医学生;心身健康;研究

医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学习性质、学习强度、职业要求、职业期望的特殊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医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服务对象是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于自身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全社会的健康促进有直接的影响[1-3]。已有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仅是从心理健康一方面研究,而本文从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医学生的心身健康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出更有针对性的心、身健康教育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4](CMI)对包头医学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五的8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9份,其中男生238名,女生521名,回收率为94.9%,通过SPSS 20.0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并得出结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Brodman R等人编制的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CMI)进行调查。CMI问卷共195个题,由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既往健康史、习惯4个方面组成,躯体症状由眼和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疲劳感等方面组成;精神症状由不适应、抑郁、焦虑、敏感、愤怒、紧张等与精神活动有关的情绪、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内容组成。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全部题目得分之和即CMI总分。

1.2.2 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由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带领着进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运用统一的方法对医学生进行调查;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均是在征得本人同意,身体状况良好、意识清楚、情绪平稳情况下的完成。

1.3 观察指标

主要从性别、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年级、民族5个方面来观察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频数统计、t检验和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得出,不同性别的医学生CMI各维度及总分经t检验,t躯体症状=-1.81,P=0.030;t心理症状=-3.14,P=0.002;t总分=-2.45,P=0.010,差异表现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2.2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得出,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各维度及总分均不存在独生子女差异(P>0.05)。

2.3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的专业差异得出,不同专业医学生CMI各维度及总分经方差分析,F躯体症状=2.95,P=0.000,经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口腔得分高于临床,口腔得分高于影像,医学检验得分高于护理、麻醉、影像,影像得分最低;F心理症状=2.48,P=0.000,经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出临床、护理、口腔、检验得分高于影像,麻醉;F总分=2.88,P=0.000,经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出临床得分高于影像,检验得分高于口腔、麻醉、影像,麻醉得分最高。

2.4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得出,不同专业医学生CMI各维度及总分经方差分析,F躯体症状=6.80,P=0.000,经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大三学生的得分最高;F心理症状=9.06,P=0.000,经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得分高于其他年级;F总分=8.46,P=0.000,经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得分高于其他年级。

2.5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的民族差异得出,不同民族医学生CMI各维度及总分经方差分析,F躯体症状=0.65,P=0.625;F心理症状=1.47,P=0.05,经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出蒙古族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F总分=1.03,P=0.391。

3 讨论与分析[5-8]

3.1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男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差异,男性在生理结构方面诸如运动能力、肌肉力量、心肺功能优于女性,体能较好,耐受力较强;随着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分工的不同,男性的自我概念更积极,成就动机更高,占有欲和支配欲更强,更主动和积极,男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更理性,社会适应水平更高,女性自我体验的积极成分更少,应对事情的信心不足,情感体验方面细腻、敏感、多疑,遇事容易犹豫不决,挫折体验强烈,所以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自卑、烦恼,更容易体验到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男性在运动和健身方面比女性投入的更多,身体素质和抵抗力更强,所以男性的健康程度和日常习惯要好于女性。

3.2 医学生心身健康的独生子女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子女身心发展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更重视孩子的各方面的教育,无论是身体素质的训练,诸如跆拳道、舞蹈、轮滑等,还是心理素质的培养,诸如父母更尊重孩子、更愿意与孩子交流等,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面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水平较高,成就动机较强,心理素质更好,经常参加不同的体育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3.3 医学生心身健康的专业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医学院校的6个基本医学专业临床、护理、口腔、医学检验、麻醉和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各维度和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口腔、医学检验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影像得分最低,究其原因,口腔和医学检验的学生研究对象是牙或血液,其他专业的学生研究对象是人,对健康的感觉刺激更直接,因此较口腔和医学检验的学生对健康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其自身的心身健康程度也较高。

3.4 医学生心身健康的年级差异

一年级的医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一切事物保持着新鲜和好奇,同时也对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迷茫,所以延续着中学时期的学习、生活模式,认真学习之余,坚持体育运动,保持有规律、合理健康的生活模式,一年级的课业负担不重,所以对新生而言应付自如;二年级开始特别是到大三年级,学生已完全被大学同化,大学教育较中学教育给学生留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也不像中学阶段那么有规律性,而且大学阶段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所以很多学生逐渐开始睡懒觉,吃零食,熬夜通宵聊天、上网、娱乐等,吃饭也不是很规律;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二三年级的迷茫和放纵后,逐渐开始理智的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年级越高面临毕业的感觉越强烈,而且医学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使他们从四年级开始进入临床实践阶段,逐渐从学生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各方面开始逐渐趋于成熟,心身健康水平逐渐趋于好转的状态。

3.5 医学生心身健康的民族差异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汉族和蒙古族在心理症状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蒙古族学生得分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学生;除此以外,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CMI的各维度和总分均不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取样有关系,取样过程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样本量较少,抽样代表性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以及教育的整合化,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教育、生活全方面的融合,各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少。

[1]马珺. 重庆市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的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3):490-493.

[2]王斐然,陈雪铮,周紫哲,等. 医学生心身症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31(2):70-75.

[3]王淳,金鑫,王梅. 某医学院校学生常见心身疾病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116-117.

[4]唐志祥.基于CM I的师范类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3(3):103-106.

[5]马珺. 医学生心身健康与人格的关系研究[J]. 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298-301.

[6]马珺. 医学生心身健康与应对方式和健康行为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2016,32(12):1696-1698,1702.

[7]高清平,袁也丰,万爱兰,等.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的影响[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6):158-159.

[8]李洋,杜文东.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身健康状况调查[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39-42.

Study on Psychosomatic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ZHANG Li’n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40, 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dical students' psychosomatic health status. Methods A study on the psychosomatic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 in Baotou Medical College and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by using the “Connell Medical Index Questionnaire”. Results Psychosomatic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various dimensions and total score in gender, professional, grade, ethnic difference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nly child. Conclusio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medica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raining i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medical personnel.

Medical students, Psychosomatic health, Research

R 195

A

1674-9308(2016)26-001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6.009

本文系201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JSZ1424)阶段性成果。

包头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猜你喜欢

心身健康状况总分
我受够了!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