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突破

2016-02-15杨燕

职教通讯 2016年16期
关键词:市民化农民工技能

杨燕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突破

杨燕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突出,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自身也是严重制约其市民化的重要原因,如农民工的技能缺失导致就业高移之困、观念落后导致城市归属之困、心理失衡导致城市适应之困、素质低下导致城市融入之困。突破这些困境需要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农民工顺利实现市民化。为了更好地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加大宣传,激发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主动性;政府投入,保证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公益性;基于需要,增强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有效性。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培训路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其以人为本,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但目前的情况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1]有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综合指数仅为39.63%,低于当年52.57%的城镇化率。[2]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增加到27 395万人[3],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受户籍制度、社会环境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但是,除了外在因素,农民工自身也是影响其市民化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仅指取得城市户籍、享有城市居民相应的权利,更重要的是知识素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市民化,这就需要农民工自身具备一定的市民化能力。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自身问题,提高市民化能力,加速市民化进程。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自身之困

长期以来,农民工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缺失严重制约其市民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其技能缺失、观念落后、心理失衡、素质低下等方面。

(一)技能缺失导致就业高移之困

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找份好的就业岗位,提高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有少数农民工能够从事层次与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原因在于其技能的缺失。据调查,2014年,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仅占23.8%。虽然这个比例比上一个年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但是,与庞大的农民工基数相比,只有少数农民工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或技能教育。学历的高低只是影响农民工技能形成的一个方面,另外,接受技能培训也是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总体偏低,大约占三分之一,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更是屈指可数。[4]农民工技能的严重缺失与其较高的就业期待形成一对矛盾,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低的工作,在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从事最低层次工作的往往是农民工群体。技能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工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层次,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能力与社会地位,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高移之困就必须解决技能缺失问题。

(二)观念落后导致城市归属之困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与乡土情结也是阻碍部分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显示,27.56%的农民工不想成为市民,他们希望赚够了钱回到农村生活。[5]这部分农民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认为自己将一直是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但是,农村才是自己的归宿。他们主观上拒绝融入城市,没有城市归属感。他们来到城市工作的原因更多是出于经济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便会重回故里、落叶归根。本来这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扎根”意识就不强,再加上城市居民的偏见和歧视,更削弱了他们的城市归属感,从而表现出对城市文明的不认同、对城市居民的远离。[6]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市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农民工自身,应转变落后的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主动融入城市生活,摆脱城市归属感不强的困境。

(三)心理失衡导致城市适应之困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农转非”的过程,更是农民工复杂心理转换、对城市的认同与适应、心理形态与行为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5]从熟悉的农村走向陌生的城市,许多农民工在心理上难以快速适应,从而导致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首先是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主要源自农民工的身份、职业、经济与学历不如多数城市居民。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农民工为自己的农村户籍感到自卑,认为农村人不如城市人;由于学历不高、技能不足,农民工在就业时常常碰壁,从而感到自卑;由于经济能力不足,农民工不管是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方面都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这些比较都加重了农民工的自卑心理。其次,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不满心理,相对剥夺感严重。相对剥夺感是指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被剥夺感,这种感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愤怒、怨恨、不满等消极情绪。由于户籍与居民的权利存在一定联系,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都有保障,而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却无法享受应有的权利,从而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强烈的不满心理。进而,他们对整个社会制度、城市环境、城市居民产生不满,这种不满严重影响其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由于农民工缺乏相应的心理知识,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遇到各种问题时难以正确应对。心理失衡是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四)素质低下导致城市融入之困

素质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思维方式与行为表现,农民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市民化过程中的城市融入。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总体不高,高达76.2%的农民工只接受过初中及以下层次的系统教育。[3]受到经济、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少有农民工接受再教育,以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与文化素质。文化水平较低容易导致农民工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城市文明接受能力的缺失。进而出现农民工被侵权时不能通过正确途径进行自我保护,想要接受城市文明却缺乏相应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受原有农村生活影响,有些农民工在思维方式与行为表现上与城市要求背道而驰。特别是有些农民工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会引起城市居民的强烈不满,导致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存有各种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对城市的融入,一方面,城市居民不能完全接纳农民工,远离与他们的接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活动的主动性。农民工的交往对象被局限在了农民工群体之内,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归属与融入,从而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市民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突破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培训必要性

农民工要顺利实现市民化必须突破技能缺失、观念落后、心理失衡与素质低下的困境。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与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有重要影响,打工前、打工后参加培训与农民工的职业层次、保险缴纳、交往情况、社会地位、地域认同、文化认同等存在显著性相关。[7]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一)能有效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增加就业砝码

人力资本主要指劳动者在接受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从而为劳动者带来工资等收益。长期以来,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导致其市民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就业是农民工在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其市民化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人力资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而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增加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的就业砝码。调查表明,参加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工资收入,培训与收入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没有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在收入方面高7.15%。[8]新型城镇化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体力型的工作将逐渐向智力型、技术型工作转变。农民工如果不通过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自身技能与人力资本,不仅将缺乏就业竞争力,而且,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具体而言,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增加就业砝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农民工的就业信息能力,拓展获取就业信息渠道,识别转化有效信息;(2)提高农民工的就业决策能力,增加对就业机会与预期收益的充分认识;(3)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转换能力,实现在不同职业间的顺利转换。[9]因此,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

(二)能有效提升农民工心理资本,保持健康心态

心理资本主要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和希望四个核心心理成分。[10]心理资本的高低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对城市文明的认同度、健康心态的保持等方面密切相关。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提供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农民工的心理资本。比如通过讲座、活动或咨询的形式,向农民工讲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心理调节方法等,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农民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城市,消除自卑、封闭、不满等消极心理状态。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积极悦纳自我、相信自我,对自己充分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愿望与信心;培养农民工乐观的品质,使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能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培养农民工坚强的韧性,让农民工能够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从逆境中不断成长;让农民工对生活充满希望,有清晰的生活目标,并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心理问题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日益凸显,农民工只有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资本,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才能提高自身幸福感,拥有市民化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

(三)能有效提升农民工社会资本,促进城市融入

社会资本是一种来源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特殊资本,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以一定文化作为内在行为规范,通过人际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所带来的潜在社会资源。[10]社会资本一般可以分为初级社会资本与次级社会资本,初级社会资本基本不需要通过后天努力就可以获得,如基于血缘、亲缘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初级社会资本的先赋性不同,次级社会资本是需要通过个人的后天努力才能获得的社会关系网络,如基于同学、同事、朋友关系而获得的已有和潜在的社会资源。大多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初级社会资本为主,他们的交往范围局限在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亲人、老乡之间,由于交往技能、交往机会的缺失,使得农民工难以深入到城市居民生活中,导致其社会资源极度匮乏,次级社会资本不高,这对其市民化造成严重阻碍。职业教育与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通过提供人际交往知识的讲解,让农民工意识到社会资本维护与投资的重要性;通过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能力,减少与城市居民交流的障碍;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建立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联系,提高他们交往的频率,以提高次级社会资本。提高社会资本有利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认识城市、融入城市,为顺利市民化创造条件。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培训策略

职业教育与培训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可以从激发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主动性、公益性、有效性三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激发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主动性

农民工是否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培训的愿望,将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有调查显示,农民工主动寻求培训的热情不高,没有参加过培训同时也无培训意愿的人数占34.53%。此外,在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群体中,有19.44%的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培训途径。[11]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主动性,形成农民工主动参与培训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增强这种主动性,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宣传。(1)要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意义的宣传。让农民工意识到现代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通过培训能够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这不仅能够提高自己工资待遇,还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强。在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取得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给予大力表彰,营造良好的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氛围。(2)要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信息的宣传。有强烈培训意愿却苦于找不到培训信息、途径的农民工不在少数,在培训信息宣传方面应加大覆盖面,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工获取培训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就业单位、亲人和老乡,农民工社会资本不高导致通过这种途径而来的培训信息量缺乏。在宣传培训信息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社区、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的作用,同时结合年龄、学历、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信息的宣传。

(二)政府投入,保证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公益性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其良好运转与快速发展都不离开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投入。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有着较强的公益性,政府的大力投入是保证其公益性的重要基础。总体来看,政府对农民工市民化培训至少需要两方面的投入。(1)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政策的投入。政府要加强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制度配置与政策创新,尽快出台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法,在法律层面上对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提供保障。此外,政府应建立农民工市民化培训长效机制。如制定职业准入制度,促进农民工自觉通过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制定输出地与输入地的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各自职责。[12](2)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经费投入。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公益性性质决定了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应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基金,将这部分资金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在各个培训经费承担的主体中,政府应保持主体地位,对于经济能力较差的农民工应提供免费的培训。只有政府足够的财政投入,建立稳健的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经费投入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农民工接受培训,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三)基于需要,增强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有效性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再次培训的意愿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培训没有效果,对他们帮助很小。从中可以看出,要增强农民工的培训意愿,就必须基于他们的实际需要,增强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有效性。(1)培训内容基于需要。针对农民工市民化自身多方面的不足,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应提供丰富的培训内容,以满足他们市民化的各方面需要。比如,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思想道德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提供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农民工心理调节能力;提供城市文明培训,提高农民工现代市民意识;提供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13](2)培训时间基于需要。由于农民工业余时间的不富余,他们更期望接受天数较少的短期培训。有研究表明,农民工接受一般培训在30天以内或专门培训在120天以内,其收入水平将随着培训时间的延长而得到显著提升,但超过上述期限后,其收入水平并未随着培训时间的延长得到进一步的提升。[14]这也说明,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而是应该根据农民工的需要,采用一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为宜。(3)培训形式基于需要。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应摆脱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综合采用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社区联谊、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农民工的具体需要采取差别化的培训形式。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03-17.

[2]魏后凯,苏红键,李凤桃.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报告[J].发展,2014(5):20-25.

[3]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Z].2015-04-29.

[4]白天亮.农民工仅1/3受过培训[N].人民日报,2015-03-02(02).

[5]袁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四川省农民工市民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6]奚海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体性障碍及成人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3(11):74-75.

[7]陈旭峰,田志锋,钱民辉.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1(30):34-39.

[8]党曦.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珠三角与长三角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 (6):105-110.

[9]王竹林,范维.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机理及提升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1-55.

[10]张洪霞.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内生机制创新研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协同作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4):412-416.

[11]蒋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12]马建富.助推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教育之路[J].当代职业教育,2015(4):1.

[13]毛尚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教育补偿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1):78-82.

[14]张世伟,武娜.培训时间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5(4):104-111.

[责任编辑金莲顺]

2015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视角”(项目编号:2015SJB341)

杨燕,女,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

G720

A

1674-7747(2016)16-0036-04

猜你喜欢

市民化农民工技能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拼技能,享丰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