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后孕妇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的监测情况
2016-02-15伟力
伟力
药物流产后孕妇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的监测情况
伟力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孕妇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的监测情况。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孕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9±5.8)岁,孕龄4~8周,平均孕龄(5.4±2.8)周。分析(1)米非司酮专属性试验。(2)患者胎囊排出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结果 患者胎囊排出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分别为(625.8±105.1)µg/L、(213.4±42.5)µg/L、(84.5±14.2)µg/L,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流产后孕妇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呈逐步下降趋势。
【关键词】药物流产;米非司酮;浓度
人工流产是临床上作为避孕失败的最有效补救措施。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为常用的两种方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药物终止早期妊娠最常用的方法。米非司酮为强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常用于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等治疗[1-2]。目前有关药物流产后孕妇血浆米非司酮浓度的检测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1~2015年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孕妇,分析患者胎囊排出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为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提供有利的监测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2015年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孕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9±5.8)岁,孕龄4~7周,平均孕龄(5.1±2.8)周。
1.2 入选标准
(1)要求终止妊娠。(2)临床检查基本正常。(3)宫内妊娠且妊囊大小2~5 cm。(4)药物治疗后达到完全流产效果。
1.3 排除标准
(1)肝肾功能异常。(2)对本研究药品过敏者。(2)心脏病、高血压者。(3)血液疾病和血管栓塞病史者。
1.4 服药方法
第1天、第2天和第3天服米非司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03,生产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早晨8点和晚上8点各服用50 mg,第3天服药服用米索前列醇(规格:0.2 mg 28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696,生产厂家: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00 µg,若胎盘、胎膜不能娩出或有残留随即行清宫术。
1.5 监测方法
1.5.1 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涡旋混合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电子天平等。
1.5.2 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 ODS(250 mm× 4.6 mm,5 µm);预柱:Hypersil ODS(1.0 mm×4 mm,5µm)。
1.5.3 测定方法 血浆加入离心管中,加入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吸取上清液,加甲醇溶解,50 µl进样。
1.6 观察指标
分析(1)米非司酮专属性试验。(2)患者胎囊排出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胎囊排出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分别为(625.8±105.1)µg/L、(213.4±42.5)µg/L、(84.5±14.2)µg/L,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们采取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萃取血浆中的米非司酮,与乙醚萃取法相比,该方法安全性好,可迅速,定量分析[3-4]。对于不同个体,米非司酮血药浓度存在不一的水平,可能与米非司酮体和酸性糖蛋白的结合水平有关,只有游离的米非司酮才通过细胞膜发挥生物效应[5-6]。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患者胎囊排出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分别为(625.8±105.1)µg/L、(213.4±42.5)µg/L、(84.5±14.2)µg/L,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妊娠流产后孕妇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呈逐步下降趋势,正己烷和二氯甲烷萃取法检测方便。
参考文献
[1]宋淑华.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3):175-176.
[2]高晨,赵志刚,王越,等. 晚期妊娠引产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测定[J]. 药物分析杂志,2011(2):119-121.
[3]韦阳,张美云,王恪申,等. 中国健康女性口服低剂量米非司酮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19(6):430-433.
[4]由继红. 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69-171.
[5]杜宁,赵先柱,陈建魁. 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4):429-431.
[6]钟进,刘筠,华锐. 颈部淋巴病变的CT灌注成像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46-49.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9-0164-02
doi:10.39696/j.issn.1674-2016.09.114
作者单位:锡盟食品药品检验监测中心,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Monitoring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Mifepristone in Plasma of Pregnant Women After Drug Abortion
WEI Li, Ximeng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center, Xilinhot Inner Mongolia 02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mifepristone in plasma of pregnant women after drug abortion. Methods From 2011 to 2015, the hospital and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received mifepristone and misoprostol for medical abortion in pregnant women, ages 21~35 years old, average age (25.9±5.8) years old, and gestational age 4~8 weeks, the average gestational age (5.4±2.8) weeks. Analysis: (1) The specificity test about mifepristone. (2)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ifepristone in the plasma of 24 hours, 48 hours and 72 hours after the discharge of the fetal sac. Results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ifepristone in plasma after 24 hours, 48 hours and 72 hours after discharge were (625.8±105.1) μg/L, (213.4±42.5) μg/L, (84.5±14.2) μg/L,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ifepristone in the plasma of the pregnant women after abortion was gradually decreasing.
[Key words]Medical abortion, Mifepristone, The concen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