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2016-02-15盛富云

中小学电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习者信息化

☆ 盛富云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因材施教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盛富云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热潮愈演愈烈,但要真正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仍需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材”应当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被赋予三种重要的现实含义:自控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这就对教师践行因材施教提出了现实要求: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教师是信息把关人;教师起“帮助为学”的作用。

因材施教;学习环境;信息化;数字化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人类文化延续的工具,自身的活动空间不仅包括学校、社区、家庭,还包括大众媒体,现阶段教育已经迎来了电子新媒体传播的时代。

以前,教学是一种人际传播渠道,因为教学活动在学校、教室、课堂上进行,学习者要与教师面对面互动交流;如今,可以通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进行教学,转变为大众传播渠道。作业APP、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被认为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因为这些设计能够突出知识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兼顾移动学习的需求。但是,想要体现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自组织学习过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通过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因材施教中的“材”具有的现实含义

“因材施教”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教学思想,他认为,教学对象没有年龄、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家庭经济地位等的限制,提倡有教无类。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该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其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材”的内涵在历朝历代都会被教育者赋予新释。汉初道家学派主张“因性而教”,即顺应人性,并对人的生理条件给予关注;魏晋南北朝时,孔颖达提出“师当随材而与之”,教师应关注学习者的性情、个性风格;北宋胡媛的分斋教学则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志趣爱好,使学习者能各尽其才;南宋朱熹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体现出他对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特征的重视;清初教育家颜元提出“人之质性各异,当就其质性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可见其把“材”理解为“质性”、“心志”与“才力”。发展至现代,《教育学词典》对“材”的定义为“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1]。

如今,教育信息化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面对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很大程度的差距。仅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就能很快得出一方面原因,例如:即使学习者生活在同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该地区可以获得国家、社会提供的各种优质、前沿的教育资源,但他们也会因为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导致自身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线上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之前,应该首先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关键是要分析学习者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应具备的三种“材”。

1.自控力

自控能力是抵御外部诱惑的主要能力,决定了学生能不能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一方面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和广阔自由的环境,可供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时间的安排更加灵活、贴合个人需求,改变了以前知识的获得局限于教师、教材、课堂的不良状况。另一方面,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海量化、碎片化,其中不乏无用信息,自控能力低的学习者显然不适合在监管不足的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因为教师主导的课堂上时刻有纪律管理,教师的鼓励、训诫、督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课下缺乏教师的管控,电子媒介上传播的文字、图像、视频等丰富多彩、即时更新,加上同伴之间的互动沟通快捷便利,使得坏榜样的影响和腐蚀、同辈负面影响传播更加广泛,可以说不良诱惑充斥在学习者身边,随时能肆无忌惮地干扰他们的学习过程,降低学习效率,延长学习时间,加重了自身的学业负担。

2.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了学习者脱离课堂和教师的监督会不会主动学习。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不管是以学习共同体还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求知的兴趣、主动学习的愿望已然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每天至少有4-5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他们可以阅读课外资料、进行脑力劳动、培养兴趣爱好等,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这样学习者才有热情日复一日地学习。然而,冷漠的学习态度、厌学的情绪、急功近利的心态是现代社会大多数学习者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改革实验,显然会引发更多问题。学习者可能会因为适应了传统教学而对这种方式无所适从,由于个性长期受到束缚,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安排,突然有了自由的学习环境反而不知道怎样学习,学生可能会为了缩短学习时间采用错误的方式敷衍教师布置的学习要求。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创建,虽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但只有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才会热情主动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知疲倦地探索知识、掌握核心素养,即使在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遇到打击,也不会轻易地知难而退。

3.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决定了学习者能否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直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不具备新知识学习方式的主导权,但“互联网+”时代,要求教育成为一种学习者的自组织学习活动,将学的过程、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课本前坐得越久就会学得越好,学习者必须要了解自己,区别和评价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合的学习方法。《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观察细致,却被采用讲授法的教师鉴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到了五年级学校开设植物课,他创造性劳动的天赋才得以显现,因为这门课程经常需要动手操作、实践,他用自己的方法思考、探索、研究自然界的现象,思维很快获得“觉醒”。“许多学校里还有这么一批教师,他们善意地爱护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抠书本,但他们的这种关心归根到底却把事情搞坏了。”[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使可供学习者选择的学习途径越来越丰富,使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但是要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学生不能迷失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运用恰当,知识的掌握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二、践行因材施教的现实要求

教师作为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角色作用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逐渐普及。

1.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后现代主义认为,在干扰、问题、混乱出现的系统中可能会进行自组织,而只有当环境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促成多重用途、解释和观点时,这种混沌系统才能够引起自组织。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快、知识碎片化、渠道多元化,学习者实际上是处于充满干扰的学习环境中的,这样的混沌秩序如后现代主义观点所言可能会引发自组织学习,想要真正实现这种学习就必须提供足够宽松的环境,没有要求迅速解决问题的压力。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以课堂讲授新知识为主,而是要创设适合不同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

加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外部因素,属于学习的条件。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教学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学习应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出现使得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景发生的概率较以前的传统课堂教学明显增多,学生会采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因此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也就不同,比如:如果学习者开展的是调查研究,教师就需要在学习环境中为学习者准备足够的文献资料供他们查阅,以及探究所需的工具、设备、说明等等;如果学习者采用的是情境模拟,教师就需要提供简单的道具、服装、装饰,布置出相似的场景;如果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开辟一片网上自主学习区,有可以联网的计算机,而不是让他们去机房或是回家自学。传统的学习集中于桌椅排列整齐的教室,布置千篇一律,普遍采用秧田式,这种教室排列模式只适合讲授法教学,学生被束缚在自己的座位上,甚至连课间都不允许到教室外玩耍、接触自然,他们的天性得不到释放。根据福柯的权力与空间理论,教室的这种布局,已经体现了教师的权力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空间上都没能得到体现。这样的学习环境只会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遗传、环境、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前,校园环境、班级文化对学习者产生的是隐性的教育影响。现在,教师需要做的不仅是布置好黑板报、图书角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而是切实创设不同的学习区域,每个区域的环境布置适合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习者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带来的将是显性的教学成效,因此,为学习者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显然十分重要。蒙台梭利认为“帮助儿童不断变好的正是环境本身……教师干预是没有什么用的。[3]”可见,她把环境的作用甚至看得比教师对儿童所起的作用还重要。

2.教师是信息把关人

“把关人”是库尔特·勒温启用的社会心理学术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的缔造者,那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理应变成一名优秀的“信息把关人”,不仅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先前习得的性能筛选出适合他们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而且要为自控力低的学习者“屏蔽”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不良信息的干扰。

电子设备、移动终端等众多新媒体传播的并非都是优质资源,网络课程增多,其中不乏冗长枯燥的课程资源,而且现有网络平台上提供的课程层次深度不一,以学科进行分类,很多课程并没有完善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等,可以说只是教学视频的堆砌,没有注明学习者应该在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层次的前提下通过该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只有学生切身学习以后才能确定适不适合自己的学习需求。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必定会浪费很多时间在筛选的过程上,而学习者并没有充裕的时间来筛选,在信息爆炸的社会,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充斥着各种各样、瞬息万变的信息,正如拉扎菲尔德和默顿所言,泛滥的信息洪流起到了麻痹的作用,而不是激发潜能的作用。媒介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用于社会行动,收获会更大……大众媒介可能成为“最令人尊敬、效果最好的社会麻醉剂,足以使上瘾者不知道自己的病症”[4]。所以,学习者不应该投入过多的时间面对新媒体,即使是学习的过程也应该合理地分配时间,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渠道才应被置于获取知识的主要地位。教师必须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严格地挑选书籍等纸质材料以及微视频等电子材料,就像杜威说的“看出一种经验是走向什么方向便是教育者的责任。如果不运用他的较多见识,帮助未成年人组织经验的各种条件,却抛弃这些见识,那么他的较成熟的经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5]”学习者获得的课程材料应是筛选过的优质资源、成熟的知识经验,教师不能完全让学习者在纷繁复杂的资源中自己选择,要善于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利用这些资源,最好能跟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以便找到符合他们知识掌握层次的课程资源、符合他们特点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6]”

3.教师起“帮助为学”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责转变为怎么从“帮助为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自组织学习。[7]学习者不能依靠个人进行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也是其中的成员,在这过程中虽然不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是要参与他们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的每个阶段对学习者进行观察、指导,以丰富的学识和经验预见行为将会产生的结果,并利用可预料的结果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

杜威作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并没有将教师作为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因素,而是主张“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8]”教师是儿童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儿童的研究结果“都是在教师的提问和暗示的帮助下[9]”得到的。这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习者固然重要,因为没有人能代替他们思考,他们内部的学习条件(如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个人目标、先前习得的经验)决定了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效果,但是教师主导着学习者外部的学习条件(如学习环境、学习活动)的管理与协调,正如外部因素是内部因素的辅助条件,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产生最佳学习效果,教师也应该是学习者的辅助条件,督促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指导他们掌握问题解决策略,帮助他们攻克学习过程中的难题。目前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筛选出来变成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可靠的知识,判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利于学习者问题解决,都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都对教师的智力因素要求更高。教师还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更自如地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提高学习者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1]张念宏.教育学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190.

[2][6]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87,333.

[3]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7.

[4]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3.

[5][8][9]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17,217.

[7]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02):47.

[10]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5).

[11]洪雪琼,胡敬爽,张锐.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演进及启示[J].高教论坛,2011,(03).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6)11-0037-03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学习者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