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研究及实施现状*

2016-02-15马启龙

中小学电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共课任课教师教学内容

☆ 马启龙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合作 747000;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甘肃合作 747000)

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研究及实施现状*

☆马启龙1,2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合作747000;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甘肃合作747000)

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研究存在脱离《标准》规定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含实验教学内容)不成体系不够细化,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缺乏具体性及指导性等问题。为此,构建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方案、教学实施方案,应采用调查法、座谈法、行动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方式、评价形式等方面探索与《标准》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现状;实施现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4年公布,其制定广泛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教育技术标准,并进行了全国性的实验和意见征询[1],不仅可以作为考核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或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将《标准》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持续的教学改革。

一、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于2015年11月在中国知网的数字出版超市以“教育技术+公共课”为进行了“篇名”检索,结果共有275条记录,而以“标准”为

进行二次检索(即“在结果中检索”)的结果只有10条记录,现将这10篇研究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论文做一综述。

(一)《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研究

当前,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施情况略有不同,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2][3][4][5]。

1.师资队伍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任课教师存在不是教育技术专业出身、缺乏高职称教师、新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

2.教学内容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浓缩、内容陈旧,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媒体、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等面面俱到,又不重视信息素养方面的内容,这一方面不切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实际,另一方面按当前30多个课时的安排,课时明显不足。

3.教学方法问题

多数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人数较多,教师只能采用讲授、演示等教学方法,导致无法训练学生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评价方式问题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忽视了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5.实验条件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涉及教学媒体的操作与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的使用等方面,但目前好多院校还是幻灯机、投影机、电声系统等设备,一方面陈旧老化,另一方面大多是演示性实验,没有真正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标准》要求之间的对比研究[6]

1.意识与态度方面

师范生能清楚认识到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实施国家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要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

2.知识与技能方面

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但对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掌握不够。

3.应用与创新方面

师范生对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都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学习后都能掌握,但只有部分学生在实习时将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和学习之中。

4.社会责任方面

绝大部分师范生已认识到应让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公平、有效、健康、规范地利用技术和学习资源。

(三)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目标研究

《标准》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以及“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转化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目标,可以归结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并应着重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态度以及社会责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具体应包括: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法;学会合理选择使用教学媒体;具备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学会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技能;具备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评价的能力;掌握网络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2][3][7][8]。

(四)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研究

为了满足《标准》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包括以下方面[2][6][8][9]: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多媒体素材采集、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资源的利用、用Flash制作动画、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教学设备操作、用Autherware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学应用、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

(五)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要根据教师特点、学生实际、问题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学者们提出的以下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3][4][7][10]。

1.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具体如案例教学、PBL教学模式、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讲授型模式、任务驱动模式、小组协作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等。

2.实现三个结合

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导学与自学结合。

3.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与不同学科的关系、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与教学论课程的关系。

4.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知识方面,少用教授,注重启发,多用讨论;能力方面,以探究、协作为主,加强实践;意识方面,可采用案例研究、问题解决、直接参与等方法;道德方面,最好是课外体验。

5.提供多种学习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视频、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学生作品、主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等。

(六)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评价研究[2][6]

1.评价方式多元化

综合运用纸笔考试、档案袋评价、技能测试、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把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结合起来。

3.评价内容多元化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既包括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基本素养,还应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兴趣、协作能力。

4.评价标准个性化

学生自己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灵活的差异性评价。

(七)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研究[11]

1.实验教学目标

结合《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目标可调整为:培养学生具有恰当应用教育技术环境与设备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设计、制作和使用投影教材、录音教材、录像教材的能力;具有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能力;具有教学系统设计、信息处理和课程整合能力。

2.实验教学内容

结合《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具体实验内容包括:常规媒体的使用、信息技术素养、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设计。

3.实验教学实施

结合《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在制定课程内容体系时,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在内容选择上,可以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处方”实验;在时间安排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教学环境上,真实与虚拟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评价方法上,建立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国家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标准》,但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研究、教学改革尚未完全统一到这一标准上来,且存在脱离《标准》规定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含实验教学内容)不成体系、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缺乏具体性和指导性等问题[12]。笔者所在学校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提出了“以《标准》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形式,以协作学习为基础,以形成性评价为宗旨,全面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解决方案[13],但在该方案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二、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施现状

笔者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任课教师的授课手册为调查对象,以5个学期、6位任课教师、45个教学班的所有授课手册为样本,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授课手册包括使用教材及参考书、课外阅读书目安排、课程目标、重难点、课程进度表、教学执行进度(含作业布置)、辅导计划、总评成绩、教学总结等内容,笔者将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施现状。

(一)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由教育技术教研室统一征订,选用的是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4月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该教材选用较为合理,基本涵盖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教材相对比较陈旧,无法反映教育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这同时也说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较为陈旧,没有随着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另外,不同的任课教师所参考的书目差异较大,六位任课教师,参考书目却多达22种。这一方面有助于扩展课程内容、扩大知识面,而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不同任课教师教授内容不够一致、不严格依据教学大纲等现象的出现。

(二)课外阅读书目安排

六位任课教师中有的教师有多次教学(即多个授课手册),但只有三位安排了课外阅读内容,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未对课堂教学的延伸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从各位教师的成绩登记来看,并未将“阅读”纳入平时成绩的评定范围。

从三位教师主要阅读内容安排可以看出,有的教师列出的是阅读的图书名称,有的教师列出的是具体的阅读内容主题。笔者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有问题,如果列出图书名称,学生不知道要阅读图书的哪一章节;如果列出具体的阅读内容主题,学生又不知到哪里去阅读。所以,笔者建议:如果列出图书名称,教师应具体指明阅读的章节和页码;如果列出具体的阅读内容主题,教师应指明阅读内容的出处,如期刊名称和期数、网页地址等。另外,在教师授课手册中只记录了“读书笔记和资料卡片的完成情况”(教师一般填写“优、良、合格、不合格”)和“检查日期及签名”,这并不能具体记录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辅导、检查等具体执行情况,建议改进教师授课手册设计。

(三)课程目标设计

各任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目标的设计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每位任课教师设计的课程目标之间区别很大;二是就算同一位教师,前后几个学期设计的课程目标也不尽相同。这两种现象对于一门课程目标的设计来说是很成问题的,这表明:①不同教师对课程所应达到的目标有不同的认识;②任课教师并未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究其原因,细看各位教师设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目标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所撰写的课程目标其实与所选的教学内容相对应。这种做法颠倒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顺序,正确的做法应是:先有教学大纲(其中,规定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然后选用教材,所以,在教师授课手册上所填写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在教学大纲中设定好的,即不同的任课教师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应具有一致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各任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差异很大,并且大多数任课教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没有区分。

教学重点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由此可知,不同的任课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还是有不同看法的,如此的差异在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中是不应存在的。从笔者的教学经历看,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没有集体备课、没有对一门课程的地位等基本的东西进行讨论,形成一致的看法。

教学难点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反之亦然,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各任课教师不区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做法亦不可取。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所以,哪些内容属于教学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因此,教学难点可根据面对学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从另一角度看,教学难点是指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那么,一门课程的教学难点大部分还是相同的。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

各任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与进度的安排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以教材为依据,而不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②教学进度安排缺乏对节假日的考虑;③每章教学所用课时差异大,亦未严格执行教学大纲;④教学内容安排不够详细,只列出了“章”,没有列出“节”。

(六)作业布置

在作业布置方面,首先教师授课手册存在缺陷,教师授课手册只在每一周教学执行进度中设计了“是否布置作业”和“作业内容”,一方面无法反映是课外作业还是课堂作业,另一方面也不能反映作业的批改、反馈等情况。

另外,各任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业的布置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业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较少能力考核;②作业难度相对较小,大多都能从教材上直接找到;③作业设计随意性较强,较少习题研究,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任意布置作业;④作业份量少,基本上都是两周布置一次。

(七)辅导内容安排

各任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辅导计划大多以辅导实践技能为主,这点值得提倡。但辅导以课内辅导为主,而不是课后辅导,并且在教师授课手册中不能看出辅导的具体执行情况。

(八)总评成绩

从各位任课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每个班级的总评成绩分布可以看出,每个班的及格率较高,这是好现象。但据笔者所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考核多为任课教师自主命题、自行考试的考查,不是严格的标准化考试,教学效果还有待检验。

与及格率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分(90-100分优秀)的人数较少,从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总结中可以得出其中的一些原因:①普通班与藏语班学生由于基础差异及语言差异,普通班成绩优于藏语班;②理科班学生成绩优于文科班学生成绩;③课程课时不足,致使学生不能完整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④该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缺乏实践操作,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受到限制;⑤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佳;⑥缺乏适合民族院校学生学习的教材;⑦该课没有全院统考的先例,学生以为不重要,所以,不够重视;⑧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不理想,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并不认真;⑨与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比较匮乏,学习障碍较大。

(九)教学总结

在教学总结部分,各任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实践问题

几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提到了这一问题。由于实验教师、实验场所的缺乏,该课程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导致实训、实践无法开展,一方面影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没有办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教学组织形式问题

由于教师紧缺等原因,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采用合班授课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两个班合班上课,教师指出了这种形式的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等等。

3.课时问题

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一周2课时,授课总课时为30课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课时不足,致使学生不能完整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

4.教材问题

教师提出的与教材有关的问题存在两方面:一方面选用教材涵盖内容太广,没有科学考虑普通师范生的实际而有所侧重,理论性太强,不注重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适合民族院校学生学习的该课教材比较匮乏。

5.教学内容问题

教师提出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庞杂,涉及学科太多、听讲、学习起来很吃力。

除此之外,其他个别教师提出的教学方法陈旧、师生互动较差、“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强调等问题不再一一赘述。

三、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进措施

在教学总结部分,各任课教师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规划、建设加强实训实践平台,建议大部分实训安排计算机教室授课,以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开发本课程网络课程,以便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实践学习与课外延伸等。

(2)分专业、分文理、小班授课,以保证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3)加大学时数量,基本保证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各占30学时左右。

(4)建议开发适合我院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教材。

(5)教学内容要突出实践,弱化理论,探索“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安排策略,体现教学设计理论的核心地位。

除此之外,有位教师还提出了探讨形式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新体系、充分利用校级优秀课程网站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效向课外延伸、提供优秀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案例、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的解决措施。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04):37-40.

[2]黄玉.《标准》引导下的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王文惠.《标准》引领下的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92-95.

[4]郭永光.基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杨彦栋,郭玉刚.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重构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8):68-70.

[6]周金凤,龙远春,彭颖.《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影响[C].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2006:144-148.

[7]覃翠华,潘吟松.《标准》引导下的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99-102.

[8]宋隽婷.高职高专师范院校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体系探讨[J].中小学电教,2009,(07):50-51.

[9]李学花.基于《标准》的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9):78-79.

[10]吴军,陈梅琴.《标准》引领下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05,(35):46-46.

[11]何文茜,王凤.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教学体系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02):39-41.

[12]马启龙.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研究方向[J].甘肃高师学报,2015,(06):71-74.

[13]马启龙.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刍议[J].中小学电教,2015,(11):71-74.

[编辑:郑方林;实习编辑:阮士桂]

G434

A

1671-7503(2016)11-0003-05

2015年度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与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5098);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GMYMYZHX[2014]005)。

猜你喜欢

公共课任课教师教学内容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