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痴呆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016-02-14然邹青岛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烟台2640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对照组

郑 然邹 勇( 青岛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青岛 266003;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烟台 264000)

老年性痴呆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郑然1邹勇2*
(1青岛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青岛266003;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烟台 264000)

本文综述了中西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并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分别阐述了该病的病因和病理,并综述了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更加有效地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参考。

老年性痴呆;中西医结合疗法;研究进展;呆证

阿尔茨海默症 (aizheimer's disease,AD)即老年性痴呆,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最新数据显示老年性痴呆患病人数越来越多,预计到2050年将有1.15亿人患病,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并列人类三大死因[2]。老年性痴呆临床多表现为自控力下降、理解判断力障碍、记忆力衰退等,是脑功能的进行性退化。老年痴呆前期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得到确诊已是病症中晚期[3]。随着当今各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也持续升高,引起世界范围内对老年性痴呆研究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全面地认识老年性痴呆,现从中西医角度对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理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论述。

1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认识

1.1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病的认识 中医多将本病归于“呆病”“呆痴”“神呆”“癫症”“善忘”“健忘”“郁证”“心神失常”等神志病范畴[4]。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认识疾病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已有对呆病的记载,但没有提出明确的痴呆病名。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性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对痴呆进行了最早的描述。痴呆名词,首次出现在《华佗神医秘传·华佗治痴呆神方》中,该书指出其特点为脑髓削减、神机失用。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 将痴呆称为“呆痴”。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提出“呆痴”和“痴呆”的概念。痴呆病名首次出现在《景岳全书·癫狂痴呆》中:“痴呆证,凡平素无痰,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张景岳在书中对痴呆和癫狂加以区分,对痴呆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统地认识了该病。陈士铎则将痴呆定义为“呆病”,并在《石室秘录》及《辨证录》中设有专论。

1.2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黄帝内经》认为头脑与人的精神活动关系密切,《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内经》还描述了痴呆“善忘”这一典型症状,并指出其病因是虚实夹杂之症积累日久,如《灵枢·大惑论》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伤寒论》则认为阳明瘀血使脑髓失养而致“喜忘”,提出“瘀血致病”的观点。 隋代巢元方在“虚劳”篇阐述了“健忘”的病因病机,认为虚劳、五劳、六极、七伤可致健忘。《诸病源候论·多忘候》提出善忘与心相关,如“多忘者,心虚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病谟》中考虑痴呆病位在心,归肝胆二经,与情志郁结、过度思虑、过度敏感或惊恐刺激有关。《医林改错》曰:“癫狂一症,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相接,如同作梦一样”,王清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同时提出了血瘀阻窍而致痴呆的新见解。王玉璧等[5]认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类虚实夹杂的疾病,本虚标实,以肾精不足、气血亏虚、心肾两虚为本,以痰蒙清窍、瘀血阻络、浊毒痹阻为标。王永炎等[6]认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是因虚致实。老年人脏腑功能渐衰,髓海、气血不足,水津输布不利,痰瘀交阻,虚实夹杂,脑络受损,神机失用,导致痴呆。田波等[7]提出肾精不足、脑髓不得充养可致痴呆,髓充则神明,髓减则神滞,老年为肾亏之年,肾气虚衰,脑髓不充,易发痴呆。平卫燕等[8]认为,肝为万病之贼,气结、血凝、痰饮、虚损等是老年痴呆的重要病理因素,而这些因素均与肝功能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郑英宇等[9]认为,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脑髓失养,进而痰瘀阻络、脑络不通,气机无以升降,清窍失灵,发为痴呆。唐农等[10]认为老年痴呆的发生与肺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肾封藏功能的发挥与肺功能息息相关。另外,金不克木会导致肝阳上亢,肺宣发失调会引起脾虚痰阻,而肝阳上亢和脾虚又是诱发老年痴呆的重要病理因素。故其认为老年痴呆应从肺论治。闫敬来等[11]指出,禀赋、外邪、药毒等也是参与诱发老年痴呆的重要因素。痰浊、瘀血常兼挟为病,相互影响。老年痴呆的本虚标实互为因果,以致病程变化多端、缠绵难愈。

2 老年性痴呆的西医认识

2.1年龄因素 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65~85岁老年人是老年痴呆的好发人群,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患病率仍可达到25%~50%。年龄是老年痴呆发生的重要因素[12]。2.2脑血流量降低 老年痴呆患者脑血流量降低,导致脑中能量底物显著减少,大脑相应释放谷氨酸增加,降低了突触的再摄取能力,从而使谷氨酸大量堆积于突触间隙,受体门控的离子通道被激活,导致机体兴奋性氨基酸中毒。动物实验已证明大脑低灌注可通过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而诱发老年痴呆[13]。

2.3 β淀粉样肽 (Aβ)β淀粉样肽 (Aβ)是老年痴呆患者大脑老年斑的重要成分。研究证实,Aβ在老年痴呆发病机制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4]。老年痴呆患者脑中过量堆积的Aβ可对成熟的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破坏钙稳态,生成大量自由基从而激活炎性因子引起脑部炎症、细胞凋亡等,造成神经纤维退行性病变,影响中枢整合功能[15]。孙欣等[16]认为细胞内Aβ浓度过高是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的根本因素,细胞产毒的结果是细胞外Aβ的堆积。黄月等[17]发现,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颅内注射Aβ1-42单克隆抗体可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推测可能是由于抗原抗体结合导致Aβ积聚减少,并调节了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

2.4神经纤维缠结 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可形成双股螺旋丝,从而导致神经纤维缠结[18]。Tau蛋白在神经细胞内的过度堆积使机体受β淀粉样蛋白影响愈发严重[19]。

2.5早老素基因突变 早老素是老年痴呆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早老素对老年痴呆的的影响。研究发现,Wnt、Notch在个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体进化的重要信息途径。早老素在这一途径中举足轻重,可以影响钙稳态和氧化应激的进程,极易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20]。

2.6遗传因素 有研究者认为,老年痴呆以65岁为分界,可分为早发型 (earlyonsetAlzheimer’s disease,EOAD)和迟发型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LOAD)两类[21]。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老年痴呆,遗传因素是其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22]。该病家庭聚集性显著,患者家族史多呈阳性,且患者的一级直系亲属患病危险系数高,是其他人的4.3倍。遗传方式多为染色体显性或多基因遗传[23]。

2.7铝中毒、雌激素水平及其他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个地区饮用水中铝的含量与该地区老年痴呆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有研究表明,老年痴呆患者脑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脑中铝水平较高,并伴有老年斑 (SP)和神经纤维缠结 (NF-T)的形成[24]。研究者还发现,雌激素降低也参与老年痴呆的发生,女性绝经后,随着体内雌激素的减少,老年痴呆患病风险相应增加。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减少导致机体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性改变,从而诱发老年痴呆[25]。另外,头部外伤史、脑肿瘤、饮食因素、生活方式等也与老年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26]。

3 老年性痴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前,单纯应用一种药物或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有一定局限性,且临床效果差强人意。随着对老年痴呆中西医病因机制认识的加深,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尹红蕾[27]的临床研究证实,联合应用姜黄素和安理申的治疗组较单用安理申的治疗组更有助于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行为能力,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更为有效的方法。黎鼎盛[28]对照组采用纯西药都可喜治疗,治疗组在都可喜基础上加中药黄芪、党参、当归、郁金、石菖蒲等辨证施治。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且治疗组MMSE、H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ADL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梁汉周[29]采用单纯西药吡拉西坦片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服用吡拉西坦片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补肾益智汤:熟地黄、水蛭、川芎、柏子仁、枸杞子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徐春红[30]采用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同时服用复脑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中药黄芪、熟地黄、黄精、枸杞子、山药、桃仁、红花、砂仁等治疗。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组7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赵磊[31]采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西药基础上加中药熟地黄、当归、山萸肉、枸杞、何首乌、丹参等施治。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57%,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的75.47%。

4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大致了解中西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然而,老年性痴呆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医与西医治疗老年性痴呆各有优势,在目前单一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显著性疗效已得到临床研究证实,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为老年性痴呆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1]曹惠敏,余刚.Nrf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现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42(6):533-539.

[2]曾瀛,徐丽君.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J].江西医药,2011,46(1):83-86.

[3]曹现芳,侯亚男.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与药物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138-139.

[4]侯燕,陈民.老年痴呆中医学术源流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145-147.

[5]王玉璧,郭蕾,窦志芳,等.关于老年痴呆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743-745.

[6]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7]田波,王建华.补肾益精、养脑生髓法治疗老年痴呆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1):52.

[8]平卫燕,陈燕清,侯亚文,等.浅议肝与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关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4):51-52.

[9]郑英宇,陈民.健脾祛痰化瘀治疗老年痴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7):83-84.

[10]唐农,黄立武.对血管性痴呆从肺论治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1-3.

[11]闫敬来,陈燕清.老年痴呆病机的中医学认识概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640-642.

[12]安玉会,毛红利.老年痴呆病防治研究中假说,概念和理论的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08,17(3):262-265.

[13]周蕾.老年痴呆病中医与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 (20):282-284.

[14]MattsonMP.Pathwaystowards and awayfromAlzheimer’sdisease[J].Nature,2004,430(7000):631-639.

[15]陈原邻,刘喜明.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4,9(1):113-116.

[16]孙欣,杨宇,吴江,等.β淀粉样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所致的细胞内毒性作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3):277-279.

[17]黄月,任秀花,张杰文,等.Aβ1-42单克隆抗体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能力及脑组织Aβ和ChAT表达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1):88-91.

[18]Iqbal K,Alonso A C,Chen S,et al.Tau pathology in Alzheimer disease and other tauopathies[J].BiochimBiophys Acta.2005,1739(2/3):198.

[19]Ittner LM,Ke YD,Delerue F,et al.Dendritic function of tau mesiates amyloid-β toxicity in Alzheimer’s disease mouse models[J].Cell.2010,142 (3):387-397.

[20]张玉霞,宫玉凤,冯明军.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227-228.

[21]Cohn-Hokke PE,Elting MW,Pijnenburg YA,et al.Genetics of dementia:update and guidelines for theclinician[J].Am J Med Genet B:Neuropsychiatr Genet.2012,159B(6):628-43.

[22]金范莹,张宝荣.老年痴呆的遗传机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4,26 (1):15-26.

[23]廖珏,廖新品.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J].黑龙江医学,2012,26(1):16-18.

[24]Davis K L.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study of tacrine for Alzheimer's Disease[J].NEngl J Med.1992,327:1 253.

[25]FarlowM.AControlledTrialofTacrineinAlzheimer'sDisease[J].JAMA.1992,268:2 523.

[26]张于,程伟.中西医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现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115-117.

[27]尹红蕾,王运良,乔立艳,等.姜黄素和安理申联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13-15.

[28]黎鼎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4):51-52.

[29]梁汉周,梁雁,黄波.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2):150-151.

[30]徐春红,谢梅.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痴呆45例[J].中国药业. 2011,20(16):80-81.

[31]赵磊,尹玉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03-104.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 on Alzheimer's Disease

ZHENG Ran1,ZOU Yong2*
(1.Integrated Medicine of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e,Qingdao 266003,China;2.Integrated Medicine Department,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Yantai 264000,China)

This article made a review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pathogen and path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A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pectively.It also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on AD,so as to provide more efficient treatment in clinic.

Alzheimer's disease;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research progress;dementia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5.067

1672-2779(2016)-15-0150-03

ytmpzy@sina.com

(本文编辑:李海燕 本文校对:顾友谊2016-04-26)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对照组
中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进展※
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进展要点简析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进展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齐刺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坏死性凋亡的影响